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发扬两个传统 实现两个振兴


  一九八三年,我省戏曲界敲响了“振兴秦腔”的锣鼓。我们戏曲研究院也响亮地提出了“振兴秦腔,振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口号,力争一年起步,两年出现新气象,三年见成效。并确立了以抓剧目,求发展,抓创新,出人才为振兴之本的指导方针。以推出重点剧目,树立舞台新人为突破口,展开了紧张而又艰苦的振兴工作。从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七年,我院秦腔,华剧、眉户三个剧团和演员训练班都应邀晋京演出,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演员都在首都舞台亮了相。戏剧界的朋友们鼓励我们是“出人出戏走正路,三年迈了三大步。”
  在抓剧目、出好戏上,我们注意发挥地方题材优势。首先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题材,创作了反映产生兵马俑那个特定时代内容的秦腔古代戏《千古一帝》(第一部),把它作为“两个振兴”的起步戏。从剧要创作到音乐、表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在演员阵容上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把青年演员推上第一线。此剧一九八五年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和十一项单项奖,回省后被列为当年《陕西十大新闻》之一。获主演一等奖的青年演员李东桥,还荣获《戏剧报》第三届“梅花奖”。这个戏现己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紧接着,五易其稿的新编华剧(碗碗腔)古代戏《杨贵妃》脱颖而出,以它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特有的剧种风姿登上舞台。在剧本立意上一反对杨玉环其人其事的传统观念,还其悲剧命运的本来面貌;在演出形式上融戏、乐、舞于一台,进行了艺术表现上多方面的探索和拓展,受到文化部的重视,于去年十一月调京汇报演出,得到广泛的好评和推崇。《杨》剧的成功突破,使我院在艺术的继承与革新上又走出一条新路。该剧已被定为参加今年九月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
  由《千古一帝》发轫起步,到《杨贵妃》另辟新路,引发和牵动了一九八六年剧院艺术生产的全面出击。而这一年正是我院“两个振兴”工作“三年见成效”的关键性一年,也是我们再接再励、通力拼搏,以高质量的剧目和演出迎接陕西省首届艺术节的一年。为此,我院共抓了五台戏。其中有华剧《杨贵妃》,眉户现代戏《酒醉杏花村》、《二虎守长安》和演员训练班的《盗仙草》、《杀狗劝妻》、《悟空借扇》、《鬼怨·杀生》等一台秦腔优秀传统折子戏,还有一台新编古代戏《仇荐》。结合教学选排的一台秦腔传统折子戏,老戏新演,着意出新,在原来基础上有突破。接着,一鼓作气,今春又推出一台包括眉户、华剧、关中道情等剧种的传统折子戏,从剧本到演出都进行了相应的加工提炼和创新升华。这两台折子戏连同眉户剧团的现代戏《酒醉杏花村》一起,被文化部选定并由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演出团于今年五月晋京演出。
  在较短的时间里,同时推出这样多的新剧目,特别是秦腔、眉户、华剧三个剧种齐头并进,剧目上坚持“三并举”,艺术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演出质量又达到一定水平。这一切,反映了我院在工作重点实行战略转移后出现的勃勃生机;显示了随着“两个振兴”的步伐愈迈愈大、愈加坚实,我院艺术建设已经进入了建院以来又一个黄金岁月。    
  回顾走过的“两个振兴”之路,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继承和发扬“两个传统”。具体说就是继承发扬革命文艺传统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这两个传统又系于一个基本点,即解决好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我们无论在运用戏曲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还是在尊重民族文化遗产,认真搞好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上,强调继承,但不囿于僵化的模式;坚持革新,但绝不搞脱离群众的“另起炉灶”。尤其是近两三年来,面对改革、开放与搞活的新形势,我们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行动指南,力求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尽管有人说《讲话》精神“过时了”;尽管有人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说什么“戏曲要消亡”等等,这些论调并没有动摇我们“两个振兴”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在剧目的创新、选择和演出上,强调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群众共呼吸,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队伍建设上强调发扬革命传统,坚决抵制和排除某些错误倾向的干扰。院里基本上建立起一个比较正常的艺术生产和管理秩序,保证了“两个振兴”的顺利进行。
  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抓好队伍建设。实视“两个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在于振奋人的精神,不断提高演职人员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素质。为此,我们对全院职工在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各项政策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坚持“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同集中教育结合起来;把正面教育和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鼓励表彰先进同严格执行纪律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围绕“两个振兴”的口号,进行革命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同志们自觉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发扬拼搏精神,促进艺术竞争。既鼓励争锋冒尖,又提倡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千古一帝》中尉缭、魏姬、赵高等角色都是几易其人,但有关演员并未因此抱怨领导,妒贤忌能,而是比较愉快地服从了角色调整。特别是结合全院整党工作,对党员和群众进行否定“文革”的教育,从而消除派性残余,克服宗派情绪,医治“内伤”,增进团结。此外,通过学习中纪委关于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通知,检查和纠正了少数人出外搭班演戏的问题,抵制了“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减少了“内耗”,稳定了情绪。近年来,不管别处刮什么风,别人捞什么“外快”,我们的演出夜餐费仍是每人四角钱。我们还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创优夺先”活动、优秀党团员和先进工作者活动;在提高队伍思想素质的同时,通过举办讲座进行艺术交流,采取派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加强艺术实践,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修养,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新陈代谢阻滞,艺术人才与知识结构老化,以及青黄不接等问题上。方面补充一些具有相当艺术水平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在培养戏曲新苗上下功夫,尽量把青年演员推上笫一线,加强他们的舞台实践,并提倡和鼓励中、老年演员为年轻一代铺路让台。对演员训练班的学员提出了“加强实践,以戏促功,重点培养,全面带动”的指导方针,经过严格时训练和实习演出,不少学员显示了朝气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已经崭露头角,引人注目。当然,在抓青年演员的同时,也注意到发挥中年演员和老一辈艺术家的作用,有的让他们继续从事舞台演出或传帮带;有的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便进行艺术总结与研究工作,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继续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剧目“三并举”,狠抓剧本创作,充分发挥陕西地方题材优势。作为处在古都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所在省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我们强调和鼓励、支持专业及业余剧作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产生我院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目做出贡献。为了加强现代戏的创作和排演,我们组织作家和演职人员认真深入生活,建立创作基地,坚持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肥壤沃土之中,汲取养料,积累素材,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反映新人新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院相继创作排演了《杏花村》、《邵小利》、《艳霞》、《兄弟姐妹》、《二虎守长安》和《酒醉杏花村》等六台现代戏,还向兄弟剧种学习移植排演了三台现代戏。对传统戏的改编整理,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立足于认真选择和继承,根据剧目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保骨架,守主干;戒模式,破俗套;给营养,赋新意的办法,艺术上大胆出新,达到情、趣、技三者有机的结合,寓教于乐,让人们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美的享受。演员训练班新排的两台传统折子戏就是努力朝这方面做的。
  四是坚持改革,坚持出新,树立夺魁意识,坚持以质取胜,进行艺术上的综合治理。时代在发展,群众的审美情趣在变化。戏曲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就必须进行改革,不断出新。当然,改革、探索和尝试,必须从实际出发,路子要对头。经过实践总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扬长补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个“我”是戏曲,是秦腔;要扬“我”之长,补“我”之短。博采其它姊妹艺术之长,也是为了丰富“我”;不是照搬,也不是代替,而是要融合进来,为“我”所用。在艺术革新和学术问题上,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充分发挥我院集体艺术力量,发挥各类艺术人员的聪明才智,鼓励和支持他们在艺术上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实践,逐步完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注意两条;一是调查研究;二是综合治理。为了处理好男女同腔同调的矛盾,解决秦腔花脸不科学的唱法,克服男声唱腔的“挣扎感”问题,我们成立了“声腔改革研究小组”,先后到兄弟省向兄弟剧种学习取经,对声腔做了些研究改革,对主要乐器如板胡、二胡、三弦、二股弦作了改造,并选择《楼台会》作为改革试验剧目,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在编、导、演、音、美的综合治理上上,我们根据戏曲是综合艺术这一特征,首先抓人的“综合”。大力提倡艺术上的纵向继承、横向借鉴,促进艺术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快振兴步伐。
  把理论研究、实验演出和培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也是综合治理的一个方面。由于我院既有剧团,又有演员训练班,还有艺术研究室。这样就能比较便当地把研究结果用于演出实践;也可以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列为研究课题。有院办的演员训练班,不仅有利于老一代发挥作用,进行传帮带,而且有利于保持剧院艺术风格的统一。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决心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办成一个理论研究的中心,实验演出的中心,培养戏曲人才的中心,为振兴戏曲艺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出处:当代戏剧. 1987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