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不得了呀!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这次来北京,带了两台折子戏。传统折子戏是应该好好搞。我总觉得对于传统的东西,如果没有很好地继承,底子很薄,就去改革,不一定能搞得好。
  这方面,我看他们天津搞得比较好,上次来北京演出时,反响挺大。真正有一些艺术性、技术性的,往往是传统折子戏。因为这里边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精华,应当很好地继承下来。南昆、北昆都搞得比较好,老先生们真教,学生们真学.秦腔也有这样的传统。
  秦腔差不多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遗产极为丰富。光写成书不行,要让学生扎扎实实继承下来。你们这批娃娃们学了六年;过去学艺是八年、十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而且是老师真教,学生真学。
  一般艺术学校的学风都不够严格,当然你们倒是很严格的。这从你们剧院的舞台演出就能反映出来。秦腔的底子很厚嘛,也是得这样搞。马健翎先生过去又打了很好的基础,你们有这样的条件。
  西安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遗产的地方。兰州出了《丝路花雨》;你们比他们更有利。可以实地考证,搞出一些非常之出色的作品来。
  碗碗腔现在叫华剧?我只看了一次《杨贵妃》,印象较浅。但觉得很有新意。要我题词,一下写不出什么东西,想想看吧(编者注:事后曹禺同志欣然命笔,为该剧题词:“世间只有情难诉——贺华剧《杨贵妃》演出”)。
  从节目单上看,学生们演的有《鬼怨·杀生》、《杀狗劝妻》、《桃园借水》,《打路》、《悟空借扇》、《盗仙草》……戏还不少,都是好戏!过去演《借水》的是王毓娴,唱的太好了,很有味,很有情,真有意思。碗碗腔音乐非常好听,动人极了,它非常美,又非常媚。但是,从《杨贵妃》里我觉得味道少了一些。秦腔具有自巳的特点,象《窦娥冤》这样的戏,秦腔搞起来就很合适,慷慨悲壮,碗碗腔的音乐搞《借水》就最合适,缠绵细腻,别的剧种未必比得上。
  《卓文君》我看过了。不知怎么,好象听不见秦腔的味儿了,功夫也不深。当然,搞得倒是很用心,服装、美术、灯光等等,都不错。演员也很年轻。看得出来,费了好大劲。这个本子可是不好写啊!到底怎么写好?我觉得,还是要把秦腔的传统搞得透透的,然后再把剧目抓上去。因为我们艺术创新,不能没有一个基础。有了基础表现手段就有了依据。拿语言来说,西安话并不难懂,但生活中我听得懂,一上台就听不清。看《卓文君》我就没听清,我耳朵不好;可我那老婆是当演员的,她也听不懂。
  如何继承的问题要解决。继承为了创新,不过有时把步子迈得太大了,也容易脱离群众。汉剧搞了个《弹吉它的姑娘》,据说青年人很喜欢,有些老观众不买账。当然我们这些人仅占十分之一。我们大概有些坏毛病,对以前听惯了的东西老是忘不了。但不管怎幺说,艺术总是在创新中发展的,这一点肯定无疑。在清朝乾隆年间,北京舞台上曾经是个剧种大竞演,京剧、昆剧、徽班、秦班,……大摆擂台,红极一时。有所竞争,才能促进发展。真正有功夫的戏往往在折子戏中,因为它集中了精华,我喜欢看。可能我也是保守的吧。
  五八年你们来过,这两年又几次进北京。那时候青年演员很多,马蓝鱼呀、李应贞呀……一大批,都不错。李瑞芳演过《梁秋燕》,她差不多有五十来岁了,我记得是个大高个,脸黑黑的,戏演得不错,眉户也是陕西地方戏,好象别的地方也有唱的。秦腔是梆子戏的老祖宗。秦腔不得了呀!我非常爱听。解放前我就常听常看,其实我根本不了解。记得早年我在嘉峪关的时候,晚上群众打着灯笼火把赶去看戏,真热闹!说明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那年看《西安事变》,剧中的周总理唱秦腔,真好!唱的是地方,音乐唱腔也处理得好。你们天天看着秦始皇,材料一大堆,为什么不写?相信你们会搞好,也只有你们有资格搞。噢,你们的《千古一帝》我没看,那时候我正生病。秦始皇是个伟大的人物。你们有人才,有基础、有资格搞,但不一定多,要搞得非常好才行。我们北京搞了一出话剧《扶苏》,看了以后,我觉得服装不错,但戏不行,不知是什么原因?
  我们戏曲不要担心别的什么冲击。不要怕!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泰腔,让你们西安的女孩子演唱,非常非常的媚。男性非常雄壮、粗犷、高亢,有阳刚之气。女性是那样柔美,那样娇媚,那样活泼,那样可爱。真是好极了!但是现在有些戏,我怎么听不出来?
  马健翎在秦腔改革上是有贡献的,不可磨灭的,真了不起!易俗社也是改革的,我只看到“民”字辈。现在演员的名字不那样往下排了。其实可以继承下来,它并不是宣扬封建。又不是传继皇位,而是代表了一种时间界限,京剧就是喜、富、连、盛……一代一代看得很清楚,可以看出师承关系,有利于尊师爱生。昆剧的“传”字辈就不得了,真有好东西。
  【注:】根据曹禺同志与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团长叶增宽,副团长杨兴谈话录音整理而成,标题系编者所加。
  出处:当代戏剧. 1987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