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探索戏剧本体 拓展戏剧思维——新时期陕西戏剧十年学术讨论会述略


  二月底,剧协陕西分会邀集全省部分专家,学者、戏剧工作者六十余人,在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举行了为期四天的“新时期陕西戏剧十年学术讨论会”。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西安市文化局、省戏曲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同志方杰、韩望愈、叶增宽、秦天行、杨兴、肖云儒、刘法鲁、苏育生等以及《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新闻单位的同志和剧协陕西分会主席鱼讯、党组书记孟昭勋,副主席裴然、李民生、杜耀民及协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分别对陕西戏剧在新时期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和理论上的探讨,引起与会同志的极大兴趣。
  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新时期陕西戏剧十年是发展、繁荣、活跃的十年,也是求索、跋涉、艰难而有生机的十年。回顾新时期十年间陕西戏剧的发展历程,与会者高兴地看到: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激变,以及相伴随的“观念更新”,一次次把我们的戏剧运动推向更高的兴奋点。为了总结十年来陕西戏剧的成就与不足,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戏的参照系,专家、学者、戏剧工作者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研究,写出论文三十余篇。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宣讲了他们的论文提要。对我省新时期十年间的戏剧文学、舞台艺术、戏剧批评和理论研究,分别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探讨。
  他们认为,我省戏剧文学在十年间,无论是话剧、歌剧、舞剧和戏曲,都不乏创新之作,特别是《西安事变》、《屠夫状元》、《唐太宗与魏征》、《兰花花》、《帕利扎特》,《六斤县长》、《千古一帝》等,在全国也获得很高声誉,说明戏剧文学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正在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深层掘进;正在向戏剧艺术的本体回归,人物心灵历程的探幽发微,也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
  同时,对于戏剧创作中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现代意识等等以及艺术审美,创作心态等,也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辨析。创作主体意识的萌生,是针对“十年浩劫”抑制、贬抑、摧残、毁灭人性而提出来的。主体意识的高扬,必然会带来戏剧的创新之作。剧作家创作心意的自由,将会促进思维翅翼的腾飞与艺术探索的自由创造,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但是也同时应注意到我们是唯物论的实践论者,人,既是历史的创造物,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人,又是实践的人。主体意识的高扬,并不是“自我”的无限扩张,必然要受到历史的、社会的、伦理的,乃至政治、经济的种种制约,主体意识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才具备极积的现实品格。而主体意识又有创作主体、对象主体、接受主体之分以及实践主体、精神主体和审美主体等不同范畴,这些都是我们在戏刚理论研究中需要有明晰的界说,需要进一步廓清。现代意识,就更是一个蕴含极为复杂的概念。它既是当代各种意识的凝聚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又是一切非现代意识的参照系。如何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座标,倒是剧作家们应给以特别观照的。目前,人们随着经济生活的富裕,文化素质的不断捉高,艺术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这就迫使戏剧要进行一系列的自身变革,否则,无法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因之,对于戏剧本体的探索,拓展戏剧思维,就是十分迫切而必要了,随之戏剧观念也一定会发生种种变化。
  与会同志对十年间我省戏剧文学所作的种种探索给以热情的肯定。同时,也充分注意到戏剧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城市观众锐减,引起与会者的忧虑,如何争取年轻一代,需要作审慎的研究。而关键在于拿出具有说服力的、高质量的“拳头产品”。戏剧的繁荣虽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而戏剧文学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时代呼唤高质量具有艺术生命力的戏剧产品,时代也迫使我们戏剧界同行要全力以赴。
  当然,戏剧是舞台的艺术。对舞台的表导演以及音乐、舞美、与会者也进行了大胆的总结和探索,认为我省十年间的戏剧舞台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在表导演方面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功底的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正在改观,对于他们的培养与成长,希望社会各方给以特别关照。但是,必须看到旗帜性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还未出现。从戏剧发展史看,没有一批造诣很高、艺术精湛的旗帜性人物的出现,戏剧的繁荣和号召力都是不可设想的。十年来,舞台美术在写意与写实之间的探索尤有可喜的成就。舞美工作者寻求意识的具象化、捕捉象征性、寓意性、乃至在扩展舞台空间、创造艺术美上都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而戏剧音乐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革新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对秦腔这一西北地区古老的大剧种,作出了种种努力与探索,在艰难的途程中大步迈进。有同志在论文中提出要建立与创造新声腔的新型秦腔的大胆设想;对于秦腔净行的声腔改革,有同志也进行了科学的探索与说明,得到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大家认为戏剧批评与理论研究,在新时期十年间是健康的发展着的。陈幼韩同志的戏剧美学专著《戏曲表演美学探索》,引起了国内外戏剧界的注目,是我省戏剧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此外,我省许多同志的理论文章,在国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都是很可喜的。但是,总的看来,戏剧批评与理论研究的发展,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专著太少;缺乏建立庞大戏剧理论体系的构筑点,满足于诠释性与评介性,有系统、有创造的篇章尚不很多,特别是与戏剧运动实践紧密结合、有独创性和艺术发现的东西就更阙如。新名词泛滥、抽象玄虚病在我们的理论文章中累有所见。理论专业队伍的建立、现论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都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次新时期陕西戏剧十年学术讨论会,从宏观把握到微观探求,同志们都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争鸣与自由研讨,空气十分活跃。这对今后我省社会主义戏剧运动的发展、繁荣,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出处:当代戏剧. 1987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