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淡振兴秦腔指导思想上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由于戏曲的不景气,各地先后成立了振兴某某剧种的组织,以求得各个地方戏的发展和繁荣。但是,总的来看,大多似乎雷声大雨点小,并无多大的起色,戏曲不景气的命运并未因此而有显著的转机。原因究竟何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似乎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够明确,在某些方面脱离秦腔的实际和观众的审美情趣。
  一、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秦腔要打出潼关,在全国取得地位。
  秦腔要不要打出潼关?只要能打出去,何尝不是好事。事实上,在秦腔的历史上,打出潼关的事并非没有。清代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轰动京师,易俗社名扬汉口、北平。解放以后,六十年代初,三大秦班进北京,接着巡回十三省(市)演出,几乎周游了半个中国,八十年代,西安市秦腔访日演出团也曾远渡重洋,到达东瀛扶桑。至于某个剧团、某个演员,打出潼关演出,那就不计其数了。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秦腔历史上的盛举,经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今后,我们还应多方创造条件,争取秦腔打出潼关,让陕西以外的更多观众了解秦腔,喜欢秦腔。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把秦腔能否打出潼关作为奋斗目标,作为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和标志,恐怕就要认真研究一番了。因为这事涉及秦腔的基本观众问题、秦腔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秦腔作为陕西的地方戏,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然是陕西这块地方:喜欢和支持它的群众,无疑是三秦父老。陕西人民的喜爱秦腔,决不仅仅是把它当作文化娱乐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倾注着对自己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因此,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毫无疑问应当以陕西人民之是非为是非,以三秦父老之爱恶为爱恶。如果离开了陕西人民的审美标准,或者视他们的欣赏习惯于不顾,而要以外地人的是非为是非,或者以某些个人的好恶为好恶,那就难免要脱离群众,归之于失败的。
  为什么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群众观点问题。秦腔拥有丰富的传统剧目,有些思想艺术质量较高的戏长期流行于舞台,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实际代表了广大群众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马克思说过,群众是最有权威的艺术评判者,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真理。陕西的人民,既然对秦腔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公正的评价,那么,我们今天振兴秦腔的功过是非,必然要继续接受他们公正的评判。
  二、继承与改革问题
  还有一种说法:秦腔内容和形式都很陈旧,现在要全面地改。
  这种说法,不仅牵扯到对秦腔的评价,而且关系到如何对待继承和改革的问题。
  秦腔是陕西土生土长的艺术,并不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陈旧的艺术。在戏剧史上,明末清初的“花雅之争”,秦腔正是以其清新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才战胜了统治剧坛三百年的古老的昆曲脱颖而出的,特别应当看到,在我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以西安易俗社为代表的改良秦腔,在“改造社会,移风易俗”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延安民众剧团为代表的新秦腔,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方面,其功绩更不可低估。对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秦腔艺术,轻蔑地用一句“内容和形式都很陈旧”的话来否定,显然是很不公允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秦腔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包括它的内容和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易俗社的改良秦腔和延安的新秦腔姑且不说,单就解放三十多年来秦腔改革的成果,就能看出变化有多么大。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秦腔在表现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方面,都出现了一批好的或比较好的剧目。
  振兴秦腔,当然要改革,但不仅仅是一个“改”字,而是如何推陈出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本来,从理论上说是不难理解的,应当是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继承,无论是片面强调继承,还是片面强调改革,都是不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周扬同志在总结戏曲改革的经验时说过:“无论是古典戏曲,还是现代戏曲中一切有益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地保存下来。旧传统中和新创作中的好东西都要保存,加以发扬光大,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反对保守;又反对粗暴,这可以说是三十多年来戏曲改革的重要经验。”(《进—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如果不谈继承,只谈改革,那改革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或者改来改去,失掉秦腔的特点,脱离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艺术实践证明,在改革问题上,对内容的改革步子宁可大一些,但对艺术形式方面的改革,则毋宁慢一些,慎重一些。因为艺术形式,包括唱腔、表演、程式等,是经历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逐步积累形成的,在表现古代生活(包括现代戏的某些部分)有其独特的作用,并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如果过份地,轻率地否定秦腔的艺术形式,而代之以某些闭门造车的东西,常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三、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还有一种说法:只要集中人力、物力,想办法搞出一两个戏,就能振兴秦腔。
  振兴秦腔,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出人出戏。但是,如何出人出戏?是单纯集中人力,物力,搞出一两个戏呢,抑或着眼于整个戏曲队伍的提高,普遍提高戏曲的思想艺术质量?这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对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至今依然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他说:“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还说:“提高要有一个基础”,“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振兴秦腔,现在与其说是做提高工作,毋宁说做普及工作更实际一些,更扎实一些。因为当前秦腔队伍问题很多,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直接影响秦腔演出的思想艺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急于搞出一两个戏来,忽视打好基础的东西,那么这种提高,很可能成了毛泽东同志批评的“从空中提高”或“关门提高。”
  俗话说:水涨才能船高,万紫千红才是春。艺术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气候和条件,离不开百花齐放,互相竞争。秦腔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在各个地方戏生机勃勃成长的环境中独占鳌头的,它给予了其它剧种一定的影响,而自己又在吸收其它剧种之长中不断丰富自己。二、三十年代,仅以西安而论,正是有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形成鼎立之势,才出现了象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和家彦、苏哲民、何振中、李正敏等一大批著名演员,演出了一个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戏,带来了秦腔的盛世。五十年代,又是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省戏曲研究院的争奇斗艳,刘毓中,苏育民,何振中、田德年、刘易平、孟遏云等名家辈出,出现了《游龟山》、《三滴血》、《赵氏孤儿》、《铡美案》、《火焰驹》等优秀剧目,乃至有的搬上银幕,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各个剧团的蓬勃发展,没有大批演员的争献技艺,没有强烈的艺术竞争的气氛,秦腔的繁荣必然是句空话。
  在振兴秦腔中,设立重点剧团是必要的,还要处理好重点剧团和一般剧团的关系,正如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一样。没有一般,就无所谓重点;没有普及,也无所谓提高。如果仅仅抓重点剧团,放弃或忽视一般剧团的工作,那么,失去普及基础的提高,是不会有什么显著成果的。
  记得有人说过:“观众就是上帝”。这活或许有其片面性。但是,从戏是演给观众看这个根本点来说,把观众比做“上帝”不无道理。因此,争取和把握基本观众,不能不是振兴秦腔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我们现处在变革的时代。随着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观众的审美要求和艺术情趣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前途和命运。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某种艺术形式(比如戏曲)不再处于主宰地位,艺坛上呈现出千姿百态、争芳斗艳的状态,应当说是社会的前进,人们审美观念的进步,艺术发展繁荣昌盛的表现。如果说,过去秦腔在其它艺术形式不多的情况下,曾经有过它的唯我独尊的鼎盛时期;那么,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激烈竞争中,对它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它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应当看到这或者是好事而非坏事,似乎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看待秦腔的现状,既能防止盲目乐观,也不至于消极悲观;反而能促使我们从实际出发,冷静地、实事求是地思考目前秦腔存在的问题,寻求它在艺术百花园中应有的位置。
  出处:当代戏剧. 1987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