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剧的自娱功能臆说


  如果说人们在那些被“左”视镜片蒙住视力的日月,对文学艺术(包括戏剧)的娱乐功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或矢口否认,断然斥责,文学艺术的多重社会功能,唯有认识和教育的功能被荣幸、被器重,那么,在如今这政治清明,月朗日丽,“改革”、“开放”、“搞活”的年月,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多重性则在人们的认识和艺术实践中得到了扩展。人们不仅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和教育的功能,而且关注并呼唤着、追求着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戏剧作为文学艺术总体中的一个古老的门类,自然也不例外。
  笔者把自己的“臆说"局限于戏剧,并撇开其多重社会功能,只审视,考究其也许尚未被人们重视的娱乐功能的独特性——双轨性。
  文学艺术各门类的娱乐功能一般都是单轨的,其接受对象——读者、观众、听众等的娱乐感是在对某一艺术作品的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在这里,艺术作品是娱乐功能的发出者,其作用于接受者的感情世界,而后才能在接受者身上得以实现。也即是说,接受对象的娱乐感根源于他方——自己之外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姑且称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这种娱乐性为他娱性。
  戏剧的娱乐功能则不同,它虽然也具有这种他娱性,但并不仅仅具有这种他娱性,它还常常具有自娱性。何为自娱性?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许多戏剧观众、接受对象,即业余的戏剧演员,他们从观众的座席上摇身一变,粉墨登场,把自己融入了戏剧艺术本体,从一个接受对象忽而化为娱乐功能的发出者,并在发出娱乐功能的同时,通过自己对所扮演角色的声音笑貌和感情表现的体察、想象、摹拟和再创造,使娱乐功能在自身得以实现,或者说获得浓烈的娱乐感。这种娱乐感不是根源于自身之外,而是根源于自己融于其中的戏剧演出,所以我们称之为自娱性。戏剧一方面是他
  娱的,它使人们作为接受对象,从艺术鉴赏的轨道享受到娱乐;另一方面又是自娱的,它使人们作为艺术本体,从参予艺术创造,即艺术演出的轨道享受到娱乐。因而,戏剧的娱乐功能呈现为双轨性。
  娱乐功能的双轨性是戏剧艺术的优势。它以巨大的竞争力崛起于艺坛,剧烈地争夺着姊妹艺术的观众,如电影、电视等,它们望洋兴叹,自愧弗如。问题很简单,人们可以从舞台下走上舞台,由戏剧观众变成戏剧演员,藉戏剧获得他娱之后再获得自娱,却很难从银幕前走上银幕、从荧屏前走上荧屏,由电影、电视观众变成电影、电视演员,在获取他娱后再获取自娱。而群众的艺术需求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要求从艺术作品获得思想启迪、精神陶冶,而且要求从艺术作品获得审美愉快和娱乐;不仅要求藉艺术作品以他娱,而且要求藉艺术作品以自娱。由此而论,戏剧能够较全面地、综合地满足群众的艺术需求,它的花株拥有深厚的群众土壤和强大生命力。群众是不会抛弃它的,它是不会凋零、枯蒌的。戏剧的“夕阳论”、“衰亡论”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我们不能闭目不见当前的一些大、中城市的戏剧观众大量减少的事实。但我们却不能见落叶而以为冬之将至。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不少地方,譬如我们关中农村,群众对戏剧,特别是对秦腔的热爱并未衰减。从前,凡大一点的村寨,差不多都有“村戏班”、“家戏班”,或称之为业余剧团。食不果腹的农民自筹资金买剧装、搭戏台,他们花时间、花气力学戏、练戏、演戏,不是为了赚钱、谋生,而是聊以自娱。人们把业余剧团演戏叫“热闹”,道出了戏剧对于他们的娱乐性。此风代代相因,至“文化大扫荡”前期而中断,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而复得延续并发扬。正当戏剧界的一些同志为戏剧的所谓“危机”而惊慌失措、忧心忡忡时,关中农村的戏剧学校却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创办,其求学者之多,大约超过了过去的那些业余剧团的艺徒。也许有的求学者冀望于成为职业演员,但大多数仍不过为了学得使乡邻们得以他娱,使自身得以自娱的本领而已。这种与一些大中城市反向发展的艺术现象告诉我们:戏剧艺术并未沉沦到“夕阳西下”的境况,它在某些地方的不景气,只是在遇到电影、电视等强劲的竞争对手后观众结构的暂时震荡和调整。作为主要作用于视察的综合艺术形式,戏剧的单一化的一统格局因电影、电视的锲入而转化为多样化。观众面对这格局的改变,各自当然会作出抉择;而审美理想的追新欲,使一些本来属于戏剧和将会属于戏剧的观众暂时向电影、电视靠拢。但当他们发现电影、电视的娱乐功能是单轨的,是他娱性的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会掉过头来,再来亲近戏剧的。这并不是说戏剧会独占观众,不会的;这只是说戏剧观众在大中城市锐减之后会有所回升的,与电影、电视观众形成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戏剧既具有自娱性,而成千上万的藉戏剧以自娱的群众,却并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如在戏剧观念上强调写实,过多的、严格的规定性会捆住他们的手脚,使他们一筹莫展,畏然退缩,戏剧的自娱功能将因而衰退。与电影、电视相比较,自娱功能是戏剧的独特功能;戏剧一旦丧失自己这一独特功能,其生命力必然受到摧残,在与电影、电视的争长中,必然节节败退。所以,我认为,戏剧,特别是戏曲,万万不可抛弃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写意戏剧观。写意,是戏剧之长,而写实,是电影、电视艺术之长。弃己之长而效他之长,无异于自戕其身。要使戏剧艺术的自娱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必须坚持写意戏剧观。
  出处:当代戏剧. 1986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