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好“马童”刘武利


  马童,是传统戏曲角色的名称,指剧中的马夫,他着重于翻滚跌扑技巧,大都由武丑或武行应工。通过马童的翻跌以及乘马角色的身段配合,形象地表现出烈马奔腾驰骋的态势,给人以惊验、雄健的感观刺激和强烈的美感享受。京剧中所有红生戏及部分长靠戏都有这种角色,秦腔与京剧大体相同。
  马童虽是戏中一个小角色,但作用却不可小视,关键时刻能起到推波助澜、渲染气氛、辅助主人公塑造的作用。像关公戏中的马童,他的表演就辅助着关公形象的塑造。关公是个大人物,一般不宜大动,出场后不过走几下身段、亮几个造型。而马童出场后,却要进行翻滚、跌扑、腾跃等一系列动作。若单就表演强度而言,马童要比关公出的力大些,通过二人的相互配合,最终表现出关公英勇无敌的气概和赤兔马扬鬣奋蹄、追风掣电的雄姿。当然,马童必须是好马童,必须是武功好的演员担任才有看头。
  在西安市秦腔二团有个惯演马童的好演员,名叫刘武利,是我在西安地区看过的马童中最好的一个。就此,我曾跟一些同行交换过意见,他们也与我有同感,认为刘武利当之无愧。刘武利于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主攻文武丑。在校六年内,一面学习了秦腔艺术表演课程,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基础,毕业分配到市秦腔二团后,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锻炼,艺术素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曾主演《盗菩萨》(饰和尚)、《忠保国》(饰赵飞)、《三休樊梨花》(饰薛东辽),还演过《法门寺》、《火焰驹》、《曲江烈马》、《杨门女将》等戏的主要配角。刘武利的武功技巧比较全面,不管是舞刀抡枪,还是翻打跌扑,都颇出色,更有一身惊人的跟头绝活儿,在西安戏曲武行中小有名气。该团演出的武戏中跟头翻得最好的,不用去问,肯定是刘武利。有时虽然跟头一眨眼就翻过去了,但观众也会认出他,说:“这就是常演马童的那个小伙子”。他一口气能翻三十个小翻、十几个串前抱,能以串小翻带前抱、带提筋、带三百六。其他的小毯子功如飞脚、旋子、吊毛、抢背,还有常用的把架功等,他也一概具备,能够做到干净、利索、轻巧、漂亮,并能按照导演的要求,自如地运用。他曾参加团里演出的《金沙滩》、《斩颜良》、《造俑记》、《少帝轶事》、《杨门女将》等戏,常在武戏中担任主力,每次演出,都能博得观众的掌声。1994年,他以《盗菩萨》参加西安市第三届戏曲“石榴花奖”大赛,荣获表演二等奖。次年在《少帝轶事》中饰演宋将和元兵,参加杭州全国越剧小百花艺术节演出,受到国内一些专家的称赞,说:“你们那个武功演员有一身轻功,跟头翻得真棒!”
  刘武利擅演马童戏,团里只要有马童的戏,扮演马童肯定非他莫属。他演过《曲江烈马》的马童、《挑袍》和《斩颜良》里的马童、《杨门女将》的马夫张彪。特别是张彪,他演得最为成功。1999年5月,西安市秦腔二团以《杨门女将》参加本市优秀传统剧目大展演,他在剧中扮演马夫张彪。张彪是给宋军先锋穆桂英牵马的,当然绝非等闲之辈。刘武利长着五短身材,英俊机灵、更兼一身武功,当为扮演马童的最佳人选。张彪在剧中有三次出场:一是会阵,二是探谷,三是歼敌。刘武利每次上场出演,都能激起观众的阵阵掌声。他对这个角色把握得比较准确,拉马拽缰时,他动作干练、伶巧,神态沉稳、冷静,不失武将临阵的风度;放开缰绳一任烈马驰骋时,他随着“烈马”的腾跃而舞蹈,真如生龙活虎一般,所有技巧的运用都在剧情之中,也都合乎人物的身份。张彪的出场多是跟头翻上,而他的翻上绝不重复。或以串小翻、串前抱翻上;或以小翻带提筋、带前抱翻上;或采取单翻以突出高和险;或采取串翻,以突出速度和数量,且招数叠变,令人莫能测其高深。但是,他也绝不有意卖弄武功技巧,用到一定火候时,便即收住,毫不令人感到繁琐。
  斯坦尼曾经说过:舞台上只有小演员而没有小角色。人们平时说的小角色,乃是指这个角色在戏中的分量较轻,而不是说他无足轻重。大角色犹如一部机器的重要部件,小角色则像机器上的螺丝钉。刘武利所扮演的马童正像一枚螺丝钉,在整部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出处:当代戏剧. 1998-1999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