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让“老树红花”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姿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综合了各种艺术之美于一体,经过近千年漫长风雨坎坷的历程,并经过不断丰富,改革与发展,在广大群众中深深的扎根,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它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别树一帜,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而陕西以至西北地区人民的一颗晶莹闪耀的明珠秦腔,它和其它姊妹地方剧种一样,有其辉煌的年华。
  秦腔艺术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剧目,这些闪耀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创造才华的好戏,不断得到继承发展和流传。人们逢集、逢会、逢喜事,就要请大小秦腔戏进行演出,所承演出的村、镇,都要热情地满怀高兴地邀请亲朋好友前去看戏,也算一种喜事。
  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剧种,过去很少走出潼关,而今不但走出潼关,多次晋京,又到香港,并走进日本,还唱到芬兰、荷兰、法国,德国等欧州国家,弘扬了民族文化,使我们的秦腔再度风光,再度辉煌,毫不夸张的说,要发扬秦腔,振兴秦腔,顺应人民大众的盼望和需求,顺应群众的喜好,流淌着三秦人民的民风民俗,奔腾着三秦群众的乡音乡情,汹涌着三秦人民的力量、智慧、豪情和风采。
  秦腔积淀着民族传统美学的精华,凝集着广大群众丰富的智慧和才能,因而它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艺。它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在于它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性。戏无情不能动人,无理不能服人,不红火热闹能能吸引人。所以秦腔艺术必得以通俗热闹,出情入理赢得观众,这是过去观众的口味,也是当今观众的口味。所谓喜闻乐见,就在于秦腔艺术,其剧目从内容到形式,满足观众文化心态和观赏习惯。每出戏要抓人、迷人,就得有百看不厌的艺术吸引力,这就有一个继承优秀传统的问题。老一代秦腔艺术家们,他们的创作才能和精湛的表演、唱腔以及掌握的绝技
  与演出剧目之多,征服了几代观众,他们被誉为“秦腔正宗”、“须生泰斗”、“木匠红”、“麻子红”、“六岁红”、“八岁红”、“活周仁”、“活周瑜”、“迷三县”、“活手腕”等等头衔,这其中就蕴含着一个微妙的哲理。那就是他们既是继承传统的楷模,又是秦腔艺术的改革家,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称赞。
  秦腔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包括唱、念、做、打,还包括导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这些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改革的问题,以及加强培养秦腔后继艺术人才等问题,这里还有一个不断调动和争取观众的问题。所谓秦腔的改革与繁荣发展,实质是如何满足与赢得现代戏观众欣赏情趣的问题,离开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欢迎,任何改革与提高,都是海市蜃楼的幻影。    
  在剧目上,不管是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戏,还是现代戏,都要内容健康,故事完整,情节有趣,艺术手段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活力,从一味追求“典雅艺术”的作茧自缚中解放出来。总的来说,社会在前进,新旧在更替,戏曲要发展,时代在呼唤能够打动人心、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欣赏的秦腔艺术。尽管面对市场经济秦腔正在苦闷中挣扎,但这朵鲜艳的红花,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广大农村有着它展现的广阔天地。加之,有一批老一代及中老年一代秦腔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和不断涌现出的青年新秀,秦腔绝不会变成衰亡艺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必将出现社会主义戏剧的繁荣发展。时代赋予秦腔艺术崇高的历史使命,只要上下一条心,多方面不懈努力,继往开来,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秦腔就一定会焕发出美妙的艺术青春,一定会重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风姿。
  陕西以至西北地区的人们,要说起秦腔“桄桄子”,简直能迷了千百万的人。秦腔又叫“秦声”、“乱弹”,因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名秦腔。
  它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大西北原野上“天苍苍,野茫茫”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又同时兼有緾绵绯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爱听、爱看,还有很多人爱唱上几句,引为兴事。
  秦腔不仅盛行于陕西,而且流传于山西、河北、山东、广东等地。1949年又传至台湾,并建立了班、社,深受台湾群众的欢迎。
  秦腔的剧目十分丰富,传统戏大都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纷繁,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有2700多本,加上全国解放后新编的历史戏、改编优秀的传统戏,及在延安时期与解放后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共约有3000多本。
  秦腔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数人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代,其昌盛流播于清代。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白成还把秦腔作为“军戏”,并带入北京。秦腔与当地语音结合,演变为何北梆子,解放初期,河北梆子仍叫秦腔。
  秦腔在历史发展中曾有几个鼎盛时期,清乾隆年间,秦腔花旦魏长生,带领戏班晋京演出了《滚楼》等戏,一下子轰动京师;之后,魏又带领戏班南下扬州等地,足迹踏遍神州多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在旧社会被人看不起、进不了祖坟的所谓“戏子”,在党的关怀教育下,成为受群众尊重爱戴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家,秦腔剧团也像雨后春笋遍及三秦各地,秦腔艺术有了迅速地发展和提高。
  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风土人情的不同,形成了四路梆子: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即大荔)一带地区叫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一带的叫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桄恍,即南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
  同州梆子其调刚劲嘹亮,具有昂扬委婉的先秦风格;西路秦腔其调低沉悲切,细腻幽雅,具有如泣如诉的衰怨特色;南路秦腔既有高亢激越的特点,又有柔和婉转的地方特色;中路秦腔又集各路秦腔之长,并兼有端庄寓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风格。
  秦腔的各路,各有所长,在各个历史时期,曾涌现出众多的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以及音乐、舞台美术、教练人才,受到人们的颂扬。
  1952年,秦腔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参演的戏和演员等,分别获奖,并展示了秦腔的魅力。    
  1958年、59年,三大秦班组成“陕西省赴京汇报演出团”,随带秦腔《游西湖》、《赵氏孤儿》、《三滴血》、《白蛇传》、及优秀折子戏《断桥》、《激友》、《杀狗劝妻》等,进行了汇报演出和赴江南13省、市巡回演出,走遍祖国半壁河山,受到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戏剧专家的鼓励和赞扬,给三大秦班高度评价,秦腔被誉为“老树红花”。之后,秦腔又多次晋京和出国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和领导人的赞赏。
  历史进入伟大的转折时期,党的改革开放如春雷春雨,响彻滋润神州大地,也赋予秦腔这一古老的剧种以新的生命力。70年代末,秦腔迈开大步走上荧屏“秦之声”、走上中央台11频道,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殷切地盼望秦腔不断努力,改革创新,百尺竿头再精进,让秦腔这朵鲜艳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出处:戏曲艺术. 2008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