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了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喜看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


  在喜迎奥运的日子里,观摩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演出的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非常高兴。一群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演员,以蓬勃的朝气和精湛的技艺演出了这出充满爱国激情的名剧,整场演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浓郁的地域特色,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看戏之后,我又阅读了有关这个团和这个戏的一些材料,更深刻地感到,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演出的成功意义深远。
  秦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积极的有效的保护,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对传统戏剧的保护主要是要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又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领导具有这样的远见。他们除了在培养已有基础的演员上下功夫,使之艺术上不断攀升,在全国有更大影响外(全院已有七名演员获梅花奖),更在培养年轻的一代上下了扎扎实实的功夫。六年前,他们从各地招来一批有苗头的孩子,然后请老师进行认真的培养。既教专业课,又教文化课;既学传统戏,又排新的大戏;在演出实践中锻炼他们。院长陈彦和其他领导、老师对他们充满爱心,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从青年起就决心做德艺双馨的演员。像扮演佘太君的魏艳妮来研究院前在基层剧团已是一个小台柱子,但到了研究院才感到,必须从头学起,他们在艺术上都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有了新的飞跃。梅花香自苦寒来,小梅花是靠老师们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现在“青春版”成为一种时尚,但我想这绝不应是一种权宜之计。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的老戏剧家顾锡东就倡议组建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之后浙江各地组建了多个小百花剧团,这对后来越剧和浙江其他剧种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只有年轻的优秀演员不断涌现,才能保证艺术的传承。因此,秦腔小梅花剧团的建立对秦腔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他们通过演折子戏和传统的大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之后,选择什么剧目打出他们的牌子十分重要。院长陈彦选了《杨门女将》,根据范钧宏、吕瑞明的京剧本进行改编,这是很有眼光的,改编也是成功的。京剧《杨门女将》有积极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是一个“群戏”,而主要人物又有鲜明的个性。当年通过这个戏为中国京剧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陈彦在原作的基础上突出了时代特色和剧种特色。在原作中,强调和战之争主张与西夏讲和的王辉成为主要批判和嘲笑的对象。而老太君让文广与母亲比武以决定是否同意他出征的“比武”这场戏,则风趣横生,使全剧不显过于凝重。这次看演出,我更深的感到,剧作家对“比武”一场的设置是十分高明的。爱国的情怀,前赴后继的壮志,是与祖孙三代的亲情交织在一起的。陈彦的改编和秦腔的演出更强调了亲情的表现。对于杨家的一脉单传,尚未成年的杨文广,让不让他上前线杀敌,成为牵动佘太君、穆桂英、柴郡主以及杨七娘等人物感情的焦点。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现在是一个需要感动的时代。秦腔《杨门女将》细致地表现了杨家三代的英雄的又是细腻的感情,令人深深感动。母亲、祖母和曾祖母对文广的关爱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地位不同,心情也就不同。祖母最为担心,七娘热情鼓励,曾祖母历尽沧桑,所以比较冷静地对待,心中又充满爱意。而母亲穆桂英心情最为复杂。她最希望孩子在风浪中成长,早日为国立功,又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这是一出表现同仇敌忾的刚烈的戏,同时又充满亲人之间的柔情。在剧本文学的基础上,演员对人物的心情都有细致的体会,把佘太君、穆桂英和杨宗保等人物塑造得都栩栩如生,令人觉得亲切可爱。如魏艳妮扮演的佘太君既显出百岁将军的历练和沉稳,又不掩青年演员的新锐之气。孙艳扮演穆桂英,满怀丧夫之痛,同时又流露出重返沙场的豪迈之情。这是很难得的。
  群戏有它的特别难演之处。可贵的是,一些虽然只有一两句台词的演员,也能在导演的指导之下,细心钻研,努力把握人物的性格,演出光彩来,并成为全剧有机的组成部分。导演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比如出征前,战斗中,凡是有交流感情的机会,都让人物进行感情的交流,从而强化全剧感情的浓度,在感情的交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在这样的过程中,不论演员承担的角色大小,都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秦腔是一个有革新传统的古老剧种。早在上世纪初,易俗社的戏剧家们就对秦腔进行了思想和艺术的革新。40年代,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就率先演出了《血泪仇》等现代戏。陕西戏曲研究院继承和弘扬了这一革新的传统。70多年来,创作演出于许多优秀剧目。《杨门女将》在舞台调度、舞蹈设计和音乐唱腔方面都有创新。唱腔音乐既有浓浓的秦腔味道,又融入了现代的因素;表演的舞蹈性得到加强,行军,攀崖,都在新颖的舞蹈动作中体现。敌人的狂野化成“狼舞”。生死搏斗设计为一组组精美的造型。整场演出洋溢青春气息,从而能赢得更多的青年观众。这种革新没有离开秦腔的本体,而是在艺术上更加丰富。对秦腔的保护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编演新的能够赢得新的观众、能够保留的剧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这一点看,陕西戏曲研究院的经验也非常值得重视。(作者系文艺理论家)
  出处:戏曲艺术. 2008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