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著名戏剧家封至模先生生平述略——纪念封至模先生逝世36周年


  著名的戏剧家、戏曲教育家封至模先生(1893—1974),名廷楷,字至模,后以字行世。原籍西安市长安县(今称区)荆峪沟南畔炮里乡伯夷坊村。祖辈迁居省城。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冬十一月十九日(公元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西安东关景龙池。
  封先生幼时体弱,但聪颖过人,先后在长乐坊花神庙私塾、八仙庵学堂、开通巷小学读书。1911年农历九月初一(阳历10月22日)西安同盟会革命党人“反正”(起义)成功。次年,先生以第一名考入留美归国的惠甘亭在东厅门办的“英算专修班”。后该专修班并入西北大学预科。西大送他到上海同济大学预科学习德语,正准备升入本科之际,北洋军阀陕督陆建章突然下令西北大学停办。无奈之下,封先生只好于1915年自沪返陕,次年,插班入省立西安第一师范学校上学。在此期间,先生开始接触戏剧艺术。他经常观赏秦腔,从而结识了易俗社的诸大老如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及名艺人陈雨农、党甘亭、刘立杰等人,并开始学习西洋戏剧家莎士比亚、易卜生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先生根据史可法乔扮粪夫至监狱探望老师左光斗的故事,用新观点写成秦腔折子戏《师生鉴》,后经李桐轩先生加工润色,并改名为《新探监》,交由易俗社排演。这可以说是封至模后来毕生从事戏剧活动的发端。
  1920年,先生于省立一师毕业,以第二名考入北京政府教育部主办的国语传习所。传习所主要学习新的注音字母和国语,这为先生日后从事话剧、京剧活动创造了条件。传习所两个月学习期满后,他又考入教育部新在北京创办的美术专门学校。这对开阔先生的艺术视野,有一定的帮助。这一年,适逢旅京的陕西名流张凤翔、崔叠生、寇锡山等人为陕西连年灾荒组织、筹办赈灾义演活动,具体负责承办的陕籍旅京学生王捷三、李芝亭、刘贞甫、陈顾远、马公弢、武少文等人,筹组了一个话剧社,请著名戏剧家陈大悲为指导。他们知道至模先生在西安曾排演过戏剧,就坚邀参加,并成为剧社的骨干、陈大悲的好助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时话剧界尚无女演员,每次演出就由封先生扮演女角。他先后主演过《一念差》《美人剑)《一元钱》《全家恨》《恩仇记》《不如归》《是人吗?》《母亲》《英雄与美人》,以及先生与陈大悲等创作并演出的《爱国贼》《幽兰女土》等10多部话剧,受到北京观众的赞赏和戏剧界的好评。1921年5月,他与沈雁冰、欧阳予倩、陈大悲等13人组织了“民众戏剧社”,编辑出版《戏剧月刊》,在全国造成很大的影响。1922年11月,他又与蒲伯英、陈大悲、汪仲贤等人创办“人艺戏剧专科学校”,由陈任教务长,至模先生也在剧专任教。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新兴话剧尚处初创阶段,先生的这一系列活动,确实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位列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之一,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他还结识了不少京剧界名流,如李宝琴、王多芬、王寿山等,随后又参加了齐如山、余叔岩等组织的“国剧社”,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于连泉、杨宝森、南铁生等相交,切磋技艺,练习做工。在京曾以票友身份演出过《梅龙镇》《虹霓关》{拾玉镯》《贵妃醉酒》等京剧,以扮相俊美,声情并茂著称。由于他在京剧演技上的日益精进、不断受到京津行家的推崇和赞扬,使他一度曾想在天津“下海”,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京剧演员,只因家庭反对作罢。
  1923年,先生从北京美专毕业返陕,甫抵西安,为家乡办的头一件实事,就是为东关景龙学校义演筹款。从此,义演成为先生一生戏剧活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接着,西安各校闻名争相礼聘,曾先后在景龙中学、省一中、省三中、省立师范、美术学校等校教授国语、美术等课,深得师生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经陕西省高等法院院长郗朝俊介绍,先生到富平庄里镇胡笠僧将军创办的立诚公学任教,此时,原中央领导人习仲勋同志即在此校读书,其名字仲勋(原名中勋),还是由先生改的。几十年后,仲勋同志还记着这段师生情谊。
  1928年6月,先生联络郑竹逸、崔孟博、武少文、吕赞襄、康少韩、马公弢等人创办了两日刊报纸《小言》,这是陕西首家以新的观点侧重于戏剧评论的出版物。1928年9月,《小言》改名《星期报》(5日刊),由先生等主持的星星社编辑出版,仍侧重于秦腔艺术的宣传。当时西安新闻界的名流孟园梧,曾有《赠封子至模并祝<小言>》出刊》一诗:“《小言》意深远,封子笔如椽。素志宏秦章,事业千秋传。”可见该报宗旨与影响。
  此间,先生还参加了阎甘园、李游鹤、周伯勋等人组织的京剧票友团体广益娱乐社,不时参加一些京剧活动,但他主要精力仍放在秦腔事业的发展与提高上。他为实现献身戏剧事业的夙愿,放弃了为官的优裕生活,于1931年1月应聘参加易俗社的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训育主任、评议、编辑等职,为易俗社的改革和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他对该社的章程作了修改和补充,其次对剧本的创作、导演制的建立、戏曲表演体制的建立,对化妆、服装的改革、舞台的净化和美化、剧场环境的改善,旨在提高演员素质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以及对学生的管理与扩大秦腔的宣传等等,无不绞尽脑汁,殚思竭虑。易俗社在上世纪30年代日益发展,空前繁荣,形成建社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与先生的不懈努力和改革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
  1931年冬,先生与周伯勋、武少文、刘尚达、周凤岗等人筹办西安市第一个新型电影院——阿房宫电影院。陕西最早从事电影艺术工作的周伯勋(1911~1987,临潼人)这年从上海回到西安,深感西北文化闭塞落后,打算在西安开设一家电影院,以满足西安民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首先,周伯勋同戏剧界好友封至模、武少文谈及此事,三人一拍即合。后来,他们又约请了文化艺术界几位名流刘尚达、张子泉、马公弢等人共同商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后,周伯勋就请他父亲周凤岗出面具体操办,由封至模负责筹资。周凤岗也早有此意,就将自家位于竹笆市北口路东的私宅作为院址,并以秦代著名宫殿“阿房宫”命名之。
  阿房宫电影院为股份有限公司,入股的各界人士都有。其中,武少文人股较多,即由他任经理,封至模任股东代表,周伯勋担任在上海联系影片的任务,影院筹备事宜当年顺利完成。该院于1932年6月19日正式开业。由于封先生筹划宣传的得法,影院上座率很高。由封先生设计的说明书及影票,尤有特色,印刷精美,至今仍被藏家作为史料保存。1983年,上海举行著名电影艺术家孙瑜同志从影50周年纪念活动的资料展览中,还展出了多份当时阿房宫电影院的“说明书”。
  1934—1935年,先生通过周伯勋邀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两次来陕为易俗社、三意社的陈雨农、刘迪民、王天民等著名秦腔演员灌制唱片30余张。这批唱片,为秦腔艺术保留了最早、最珍贵的声腔资料。
  1936年,在杨虎城将军资助下,先生与张寒晖、周伯勋、刘尚达、王淡如、李瑞阳、武志新等人发起组建了“西安实验话剧团”,开创了西安话剧艺术的研究、演出。西安事变爆发后,剧团曾派人到西安各校辅导排练节目,宣传抗日救亡,演出进步话剧,在西安话剧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6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易俗社应宋哲元将军之邀,由先生率队赴北平演出。上演的是由先生创作并导演的富有高度爱国主义思想的《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两剧,热情讴歌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鞭笞并揭露秦桧、张邦昌等卖国败类,以借古讽今,唤醒国人。此次北平演出活动,极为轰动。当时北平《全民报》曾载文评论:“观众之多,足无隙地,无票遭拒于门外者大有人在……,当此国难严重之日,实与宋朝无二致。……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的觉悟,震聋发聩,立懦警顽,实对现时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方今举国民众,抗敌殷切,故亦极欢迎此抗战救国主义之民族佳剧也。”在此期间,尽管演出繁忙,为了使演员能学到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先生还带领易俗社师生到“富连成”班社、“中华戏校”参观学习,请京剧名家齐如山、尚小云、荀慧生、李万春等人给学生们授课,使易俗社在北上演出之机,不但达到了唤起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既定目标,而且提高宣传了自己,为秦腔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成为秦腔史上光辉的篇章。
  1938年以后,先生因故离开了易俗社,时值日寇入侵,大批难民逃亡西安,难童流落街头,先生出于一片爱国热忱,毅然放弃社会上的优厚待遇,遂与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等人创办了“夏声戏剧学校”,招收难童,利用京剧艺术,旨在“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培养京剧人才。曾任上海京剧院副院长的齐蔚瑞(齐英才)、著名导演马科(《曹操与杨修》的导演)以及著名演员钱友忠、梁斌等人都是该校的学生。先生担任戏校董事长兼首任校长,为戏校建设,四处筹款并亲自登台义演。他不领薪金,只拿伙食费,在生活上与师生同甘共苦。由于先生的不懈努力,夏声戏校不断成长发展起来(该戏校解放后成为上海京剧院的前身)。任桂林被国民党当局指为“不法‘共匪’,破坏抗战”,下令追捕。任得消息后,逃往二战区,后经山西,到达延安。
  1939年,延安鲁艺平剧(京剧)研究团(延安平剧院前身)成立,需购戏装,中组部派阿甲、任桂林同志到西安购置戏箱。任桂林接受此项任务后,自然想到了当年在西安共同创办夏声戏校的伙伴、在西安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封至模先生。
  任桂林一行到西安后,住在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当时国共两党虽然组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但国民党当局还是防范甚严。为了不使朋友们为给他们办事而受到牵连,他们换上便衣,才到封至模在南柳巷的家里。封至模先生知情后,满口答应,慨然相助,四处奔走,很快将此事办妥。将戏箱买好后,封至模还帮助他们检验包扎装车起运,并送给他们《梨园影事》《中国剧组织法》《梅兰芳游美记》《程砚秋游法记》等约30种珍贵的戏剧资料。这些资料无疑对解放区的革命文化工作产生很大的作用和影响。为此,先生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先生大义凛然,守口如瓶,不吐只字。后经西安各界知名人士张锋伯、马平甫等保释出狱。
  1940年下半年,先生应老友、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之邀,创办了陕西省巡回歌咏戏剧队,后改名为省戏剧专修科,为秦腔史上第一所艺术教育机构,经费由省政府拨给。校址初设西安南院门省图书馆后院,后迁西安中学后院。目的为西北各地培养和输送编剧、导演、演员和音乐人才,以促进和发展改良秦腔。组织机构设班主任、教务组、剧务组、编辑组。班主任封至模,教务组长张秦伯、李瑞阳,剧务组长施葆章,编辑组长范紫东。聘请艺术教练有赵柱国、李怀坤、安鸿印、曹家福等,还有文化教员若干人。招收学员(全为男生)40人,设有戏曲专业课和文化课。经过5个月培训,1941年10月18日,首次由学员队在西安实习台演。演出节目为秦腔传统折子戏《黄鹤楼》《打金枝》《芦花荡》《慈云庵》《烙碗计》《光华山》。曾获西安各界好评。该校培养出的重要艺员:须生吕欣韵、栗怀荫、胡昌锦、栗成荫、王成土等;旦角王景模、成怀学、张辅宣、张东海、周东林等;净角辛性安、刘茂森、张桂林等,司鼓赵家德,导演成德信。均成为西北各地秦腔剧社的主要艺术骨干。
  1944年冬,先生自筹资金又与张凤翔、张锋伯、王捷三等人,不愿意任秦腔“淹没、遗失、流丧、自贬,而愿负担发挥光大的责任,联合组织个‘上林剧院’,尽我们的心力!”由先生兼任院长、编剧与导演,培养出一批秦腔人才,如吕凝馨、李子明、杨作瀚等都是该院的高材生。后因经济拮据,该剧院与晓钟社合并,更名为“西安晓钟剧校”,由先生任校长,继续为培养秦腔艺术人才呕心沥血,穷思苦索。先生此间培养的一批优秀演员,像任哲中、殷守中等长期活跃在秦腔舞台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先生离开晓钟剧校后,又全力扶持了面临崩溃的三意社,使一个濒临解体的戏剧团体得以复苏。
  苦苦的挣扎,漫长的求索,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解放后,先生欣然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一名文化干部,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协戏剧组副组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西北文化部戏改处副处长、艺术事业管理处副处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主任、演员训练班主任等职,同时兼任西安市戏剧电影协会常务主任委员、西安禁烟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西安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为陕西乃至西北革命戏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戏曲事业的繁荣,为陕西(甚至甘肃、新疆、西藏)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1966年2月,先生因年高多病退休,但仍留在原单位发挥余热。不久,“文革”发生,先生也受到冲击,遭到不公正待遇。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后,因患中风偏瘫,于1971年迁往南京儿子封玉书(任南京部队文工团乐队指挥)处,于1974年8月8日病逝,享年81岁。
  封先生一生撰写、改编了100余部(出)戏,排导过100余部(出)戏,主演过近百部(出)戏,主持、参加义演过的100多场戏,这四个“一百”,以及上述创办、主持的五所戏剧学校,即足以说明先生的一生是为戏曲艺术顽强拼搏、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一生。而且还撰写了诸如《秦腔剧目汇考》《秦腔艺人考略》《秦腔声韵初探》《秦腔概论》《中国戏曲大词典》等著作,特别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深得梅兰芳大师等赞赏。这些有关戏曲的文字,据粗略估计,也有数百万字之多,可惜大部分在“文革”中损失殆尽。
  1994年元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省戏曲研究院、市文化局、易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戏剧家封至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研讨会”。与会领导、专家、名流在发言中,一致认为“封至模先生的一生是为戏曲事业苦心探索的一生,勤奋实践的一生。他多才多艺,刻苦钻研,勇于改革创新,他对艺术精益求精,执著地追求真善美;他爱才若渴,宽厚待人,工作勤恳,生活朴素;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戏剧事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戏剧活动家,戏曲教育家、剧作家、理论家、表演艺术家,在全国戏剧界享有盛名。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世长存!”
  可以告慰先生的是,他生前播下的艺术种子,将永远活在百花争妍的戏曲事业中,活在人们心里!
  出处:西安艺术. 2010年(戏剧家封至模纪念专刊)/西安市艺术研究所编.西安:《西安艺术》编辑部,201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