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改革的先驱封至模


  封至模在戏曲领域里贡献卓越,堪称秦腔艺术改革的一代宗师。他的戏剧造诣之深和涉猎面之广是秦腔史上前所未有的。他是优秀的剧作家,创作改编的剧目至今仍活跃在舞台,历数十载之风雨而盛况不衰。他是杰出的导演,排戏力求精益求精,这种超前的精品意识至今仍被奉为楷模。他还是表演艺术家,话剧、京剧、秦腔无一不通,精湛的演技曾倾倒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秦观众。他是著名的戏剧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西北五省和大江南北,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他又是一位勤于笔耕的戏剧理论家,撰写的《秦腔声韵初探》《中国戏曲大词典》《秦腔剧目汇考》等专著已成为秦腔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他还是一位不遗余力的宣传家,总是把握一切时机,利用报纸、杂志等宣传工具,把秦腔这一地方剧种推向全国。是他联系灌制了最早的秦腔唱片,为后人留下了第一手唱腔音乐资料。是他集结归纳了“陕西梅兰芳”王天民、“秦腔正宗”李正敏的艺术成就,使他们在秦腔艺术的长河中以独特的艺术流派熠熠闪光。他还是舞美设计家和剧场改革家,从化妆、服饰、灯光、布景到剧场秩序、坐椅排号无不留下先生改革的印迹。他的盖世才华和对秦腔艺术的卓越贡献,使人们稍一涉足这个领域,就会熨贴地感悟到他那永不泯灭的智慧之光。
  封至模本名廷楷,字至模,1893年出生于西安市东关景龙池一个小商人家庭。先后在东关长乐坊私塾、八仙庵学堂、长安县高等小学读书。1912年以后就读于陕西省私立英算专修班、西北大学预科班、上海同济德文学校。1916年插班进入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返陕,先后在西安东关景龙中学、省第一师范、省第一、三中学、西安私立美术学校、富平立诚公学任美术教员。1927年到陕西省财政厅担任设计、印刷、发行金融流通卷的技术专员,后改任西安邮政包裹税局局长,省财政厅编篡主任。1931年弃官从艺,入主易俗社,担任易俗社训育主任,从事评议、编剧等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毕生献身戏剧事业的艺术生涯。
  纵观封至模一生的艺术成就,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戏剧艺术观的形成期。主要是指在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期间。他最先开始接触戏剧是在陕西省第一师范就读时,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学生,可是先天的酷爱戏剧,使他不单是剧院的常年观众,还结识了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陈雨农、党甘亭等一批戏剧名流,编写了短剧《师生鉴》,经李桐轩润色后改名为《新探监》在易俗社排演。
  到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求学,为封至模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平台,当时正值“五四”运动余波未尽,京城的文坛、剧坛汇聚着各路精英,封至模立刻融入其中,如鱼得水。那时话剧作为一种西方的艺术形式刚刚传入我国,以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手法的写实性立即引起了青年知识分子们的浓厚兴趣。封至模和话剧先驱陈大悲、熊佛西等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北京实验话剧社,演出中外名剧。封至模以扮演各种性格的女性见长,曾在多部话剧中出任女主角。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夜未央》《英雄与美人》《爱国贼》《不如归》《幽兰女士》等,《幽兰女士》中他扮演幽兰女士,李健吾扮演侍女。他们典雅的扮相和精湛的演技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在演出的同时,还出刊了《实验戏剧月刊》,宣传鼓动新戏剧运动。他们又共同创立了“北平戏剧专科学校”,专职培养话剧人才,封至模在该校担任教员。
  当时的中国剧坛,京剧的覆盖网络辽阔,群众基础雄厚,且因清王室的青睐和一大批杰出艺术家的涌现,发展迅猛,正趋于鼎盛时期。封至模很快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始拜宫廷内奉李玉琴为师,习青衣花旦,又向京剧名家王多芬学刀马旦,还向名票友王凤兰请教,逐渐谙熟了京剧表演程式。不仅唱做俱佳,而且还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他的踩跷技艺就曾名闻京津。接着他又参加了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织的“国剧学会”,结识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学会了数十出京剧,以票友的身份经常和这些京剧名伶一起演出。常演的剧目有《拾玉镯》《贵妃醉酒》《虹霓关》《五花洞》《十三妹》等。作为票友他觉得还不够,甚至要到天津下海,因为家庭坚决反对才未能成行。
  封至模以一介书生习艺,且痴迷如是,他说:“在此故多有好之者,然皆以娱乐视之,绝少以文学、艺术目之者”。他是把戏剧视为文学,视为艺术甚至是视为生命来体验的。他在切身的演出实践中总结归纳戏剧表演的规律,然后把他的所获、所思、所想阐释成一篇篇文采斐然的戏剧理论华章。
  三年后,封至模学成归陕,他依照世俗,教书入仕,但是他的心依然在戏剧上。他一回陕即和京剧名票李游鹤、李逸僧等组织了“广益娱乐社”,在组织演出京剧的同时学习秦腔。不久就学会了《杀狗》《慈云庵》《入洞房》等戏。又和周伯勋、刘尚达、张寒晖等人组织成立了“实验话剧团”,演出易卜生的《娜拉》和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名剧。凡遇节庆活动,封至模常常登台献艺,引起轰动。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陕西的一代名流学子,却甘与伶人为伍,受到了上层社会一些人的鄙薄和指责。可是出于对戏剧的热爱和一往情深,这些闲言碎语非但没有揭制他的行为,反而加速了他全身心投入戏剧的决心。
  1931年,封至模弃仕从艺,正式加入易俗社,任编剧、训育主任等专职。在易俗社供职的8年可视为他艺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这也是他生命中的黄金季节和最辉煌的年代。那时候秦腔和京剧相比要落后许多,封至模多年致力于话剧和京剧,深谙两剧种之神韵,他博采两剧种之表演精华,移植于秦腔,在易俗社这片秦腔的沃土上全面推行他的改革蓝图。
  每排一出戏,必先审剧本,去其封建迷信的糟粕部分,扬长避短,净化剧本内容,对一部戏的推出作好整体性规划,他排戏的主导思想是精品意识,对每一部戏都力求做到精排细导,尽善尽美。同时他强化导演职能,一改过去身传口授的老套路,使秦腔从广场艺术到剧场艺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借鉴了话剧、京剧甚至电影的表现方式,在易俗社创作改编导排了五十多部戏剧,几乎是戏戏有新招,剧剧有创意。他很讲求戏的整体效果,常常亲自设计灯光、布景、服饰、化妆,改掉了戏台上的一些陈规陋习。尤其是对角色的服饰道具,他的要求极为严格,特别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讲究“宁穿破,不穿错”。对演员的化妆和表演则力求推陈出新。他的目光不单单倾注在舞台上,还延伸到剧场。如改散座为对号入座,不许小商贩进入剧场内叫卖,杜绝喧哗,极力给演员营造一个能充分进入角色的氛围,也让观众能拥有一个尽情欣赏演出的空间。这些举措让演出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这个时期,易俗社涌现出了一批光耀秦腔史的优秀演员。封至模以戏剧家的慧眼和宣传家的敏锐,公允地评价了他们在秦腔史上的位置及贡献。不但用文字记录描绘了他们卓越的演技,而且于1934年、1935年间两次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来西安为陈雨农、赵杰民、党甘亭、刘迪民、王天民、耿善民、王月华、李可易、雒秉华、高符中等著名演员录制唱片三十余张。他亲自作片头的演员介绍,使我们现在仍能欣赏到前辈艺术家们精美的唱段,更为秦腔保留了最早最珍贵的声腔资料,这也成为封至模为秦腔艺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1937年,封至模满怀爱国激情,最早改编排演了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剧《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旨在“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之觉悟,振聋发聩,惊顽立懦,实对现实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两剧排演不久,即应华北冀察政务委员会宋哲元委员长之邀,率团赴北平等地演出,慰问抗日官兵。在演出的时候,为了突出强化“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是冲锋破阵的号角”这一效果,在“大合操”一场,让近百名演员同时上场,列岳家军方阵,威武雄壮,气吞山河。每次演出群情激昂,台上台下同仇敌忾,完全达到了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既定目标。北平各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赞誉了演出的盛况。
  在北平演出的间隙,封至模不失时机地带领演职人员到富连成班社、中华戏校去参观学习,请齐如山、尚小云、荀慧生、李万春等京剧名家给学生们授课,到各剧院去观摩学习,广泛地进行艺术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宣传了秦腔。这一次北上成为秦腔史上光辉的一页。
  1938年以后,封至模离开了易俗社,自此到1949年这十年,可称为他艺术成就的第三个阶段。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精力用于办学育人,为京剧、秦腔界培养了一大批中坚人才,学生遍及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各地,真正是桃李满天下。
  离开易俗社以后,封至模和刘仲秋、郭建英、任桂林等人共同创办了“夏声戏剧学校”。旨在“振兴民族艺术,传扬华夏之声”,培养京剧人才。当时因为抗战,不少难童流落西安,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便成为夏声的学生。曾任上海京剧院副院长的齐英才,著名导演马科(《曹操与杨修》的导演)以及著名演员钱友忠、梁斌等人都曾是该校的学生。后来夏声戏校的学生到汉中演出,又辗转到了重庆,因社会动荡,山阻水隔,难以返陕,遂滞留重庆,解放后成为上海京剧院的前身。由于学生的撤离,夏声戏校不得不解体。
  1941年封至模应省教育厅之邀,承办“巡回歌咏戏剧队”,后改名为“省戏剧专修科”,培养了两期秦腔学员,如刘茂森、胡文藻等。后因人事更迭被迫辞职,但痴心不改,素心难移。遂变卖家产,求亲告友,自筹资金和张翔初、张锋伯、王捷三诸人创办了“上林剧院”,目的是“现在我们一些秦人看秦腔的历史、技术、地位、功能……不愿意任它淹没、遗失、流丧、自贬,而愿负担发挥光大的责任,联合组织了个上林剧院,尽我们的心力”。并且以“兴灭振绝,敲着高朗的旗鼓,继往开来,建起伟大的功勋”为座右铭,承担起秦腔振兴改革的重任。四年中培养了一批秦腔人才,如吕凝馨、李紫茗、杨作翰等都是该院培养出的佼佼者。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剧院入不敷出,最后只好与晓钟社合并,更名为西安私立晓钟剧校,封至模任校长,继续为培养戏剧人才呕心沥血。
  1948年春,著名的秦腔班社三意社遭遇外忧内患,濒临倒闭,在此关键时刻,封至模应社长苏育民之邀,到该社任社务指导,挽狂澜于既倒,终于让这个蜚声西北五省的老班社起死回生。他上任伊始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快恢复演出。他鼓励演员自强自立,自己动手整修剧场,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筹措资金,还把自己的三个金戒指捐赠给三意社,又外请了京剧教练和一些名角,短期内即恢复了演出。他抓的第二件事是移植创作新剧目。他把京剧《大名府》移植为秦腔,改名《玉麒麟》,自己创作演出了《义侠二郎》,后又改名为《武大郎之死》,这些新剧目的推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使三意社基本上摆脱了困境。
  解放后的二十年可视为封至模艺术生涯的第四个阶段。解放后,封至模接受组织安排,成为一名文化干部,先后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文协戏剧组副组长,西北文化部戏改处副处长等职,还应邀到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民众剧团讲授戏剧表演和排戏,编写了《回到祖国来》《识字站》《打灶分家》《六击匈奴》等剧本。西北戏曲研究院成立后,调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参加导排了《游龟山》《卖画劈门》《打柴劝弟》《游西湖》《火焰驹》等秦腔名剧。这些剧目现在已成为秦腔的典范,学习的蓝本,被观众反复咀嚼欣赏,成为几代人百看不厌的珍品。在这个阶段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著书立说,先后撰写的专著有《秦腔艺人考略》《秦腔声韵初探》《中国戏曲大词典》《秦腔概述》《秦腔剧目汇考》和长篇论文《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浅谈念白的艺术》等,在这些著作和论文中,他以感性的切身体验和理性的思维逻辑把秦腔研究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龙其是那本二十余万字的《中国戏曲大词典》,虽然未能出版,却是一部最早最全面的介绍戏曲专业知识的工具书。他还写了许多有关当代艺人表演的评论文章,散见于杂志报端,这些文章纵横评论,深入浅出,从举手投足,眉目流盼的细微处到人物性格刻画,形象塑造的纵深处,或浓彩重绘,或轻描淡写,无一不显示出戏剧家的大手笔。
  1966年初,封至模在戏曲研究院办理了退休手续。虽如此也未能逃脱“文革”的厄运,他以70多岁的高龄被关进“牛棚”,横遭批斗。从“牛棚”解放出来不久即患中风偏瘫,风烛残年的一代戏剧大师无奈作别秦腔,作别三秦这片生他养他为他提供过纵横驰骋的舞台,也让他伤心欲绝的沃土,于1971年迁居南京他惟一的爱子处。南京的生活是寂寞的,他在“八十寿序”中写道:“我一生为许多艺人作序,然而有谁为我写序呢?只好自己为自己写序了……”落寞清苦之情,溢于言表。
  1974年8月8日,一代戏剧宗师封至模因病辞世,享年81岁。
  (原载《秦腔旧事》)
  出处:西安艺术. 2010年(戏剧家封至模纪念专刊)/西安市艺术研究所编.西安:《西安艺术》编辑部,201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