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吐字清晰韵悠扬 博采众长自成腔——记国家一级演员丁良生


  在陕西秦腔界提起丁良生,观众有口皆碑。他主工生角,唱、念、做基本功扎实,尤唱工卓著。他有一个好嗓子,音色美,音域宽,吐字清晰,韵味醇厚,高音不挣,低音不闷,刚中有柔,高低自由。他的唱腔委婉浩荡,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见洒脱,精洗中容浮沉;念白吐字轻重相间,发音结实,如清泉流水,珠落玉盘;做工气度凝重,举止飘逸,神情潇洒,内外和谐。在秦腔须生中,独树一帜。他的演唱,不仅令老戏迷陶醉痴迷,一些年轻观众也很欣赏,即使对秦腔接触较少的外省籍观众,听了丁良生的演唱,也觉得清晰易懂,优美动听,是极好的艺术享受。
  丁良生,1957年出生于岐山县,1974年入县剧团学艺。他冬起五更,夏练星天,栉风沐雨,废寝忘食,经过严格艰辛的艺术科班训练,掌握了唱、做、念、打“四功”和手、眼、身、法、步“五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丁良生坚持不懈追求艺术中的完善。他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着力塑造人物,还在演唱方面开辟新径,大胆的创造符合自己嗓子特色的演唱风格。仔细研究声腔中的“美”和“情”的辩证关系,力争做到以“情”带“声”,以“美”仪”情”,他努力学习、借鉴诸多个兄弟剧种以及歌曲的科学发声方法,琢磨推敲每个乐句、每个音符的吐字气口,使个人唱腔达到了行腔自如,声情并茂,以情感人,以美悦人的良好效果。他先后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八件衣》中的杨廉、《龙凤呈祥》中的刘备、《苏武牧羊》中的苏武、《海瑞驯虎》中的海瑞、《铡美案》中的韩奇、《赶坡》中的薛平贵、《闯宫报斗》中的梅伯、《打镇台》中的王震等,无论是忠肝义胆的程婴还是杀身成仁的韩琦,他都以纯净、嘹亮、富有韵味的唱腔和工架美、亮相脆的优长,完成得干净利落、动静有致,突出了人物沉稳凝练而又悲愤交加的心情,为秦腔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
  《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和《打镇台》中的王震,是丁良生在传统戏中塑造的两个成功的典型。《赵氏孤儿》是多年来在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优秀传统剧目之一,讲述了东周晋灵公整日贪恋酒色,导致民不聊生。上卿赵盾忧国忧民,冒死桃源强谏。佞臣屠岸贾欲独霜朝纲,杀害赵盾及赵氏亲族三百余口,又要杀死赵家仅留的孤儿。赵氏门客程婴扮作草泽医人救孤儿出宫。屠搜宫杀院,拷打侍女卜凤,强令交出孤儿。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一人舍子,一人舍生,救了孤儿。15年后,程婴抚养孤儿成人,讲明真情,同力除奸报仇,诛杀了屠岸贾,挽救了晋国命运。丁良生在剧中扮演灵魂人物——程婴,角色在剧中先为须生,后为老生。丁良生在表演过程中倾注了全部感情,寄情于声,使情于唱,行腔悲愤深沉,痛快淋漓,抒情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表演沉稳刚健,运用自如,身眼步配合不失分寸,把程婴忍辱负重、坚韧顽强,崇高的节气,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成功地再现舞台,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打镇台》是一出唱做并重的须生戏,历代秦腔名家在此都有舞台实践,给观众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者要得到承认是有相当难度的。丁良生硬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和一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长做善唱,在前人艺术经验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使剧中人物王震的凛然正气、疾恶如仇的感情和正直不阿的性格在他雄浑稳健、高昂激越、情真意切,富有韵味的唱腔中层露无遗。当听到有人击鼓时,他以镇定而又迅速的脚步出场,使人感到王震的大义凛然。当他与飞扬跋扈的八台总镇李庆若接触时,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并没有逢迎谄媚,而是不卑不亢。他以眼神、台步、髯口、帽翅、水袖的运用着力刻划王震当时的内心世界。当遭到李庆若无端痛打时,他唱出“皮鞭打气的人满腔怒火,七品官在公堂无可奈何,李庆若他上了气,公堂打坐,凭总镇欺压我实实可恶,这一案官司怎结果,我思前想后怎发落……?”长达四十多句的核心唱段中,既有无端被打,无可奈何的心情,又有胸怀正气,激动中带有兴奋之感。他以雄浑、稳健、高昂、激越的唱腔展示了王震执法如山、正直不阿的性格。当唱到“包文正刚强胜过我”时,唱腔节奏加快,字字千钧,句句紧逼,特别唱到“怒而不息公堂坐” 时把王震的金刚怒目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丁良生不仅擅长演传统戏,又善于表现现代生活。他演的现代戏,既保持了浓郁的秦腔特色,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在纪念建党80周年时,他主演《村官郭秀明》中的郭秀明,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活用程式,演出了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精神,塑造出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形象,弘扬了时代主旋律。剧中,丁良生突破了传统的发声技法,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唱出了人物的铁骨柔肠,唱出了人物美好的心灵和崇高品质。在运气和行腔的处理上充分注意到轻重缓急,刚柔相济,唱得如泣如诉,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丁良生为了秦腔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党和人民给了他热情的鼓励和肯定。1984年他主演的《打镇台》在陕西省青年演员调演中荣获一等奖;《真假老子》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上获一等奖;《八件衣》在1991年西北五省区“太阳杯”大赛中获一等奖;《琵琶与宝刀》在1996年陕西省“月季花交流演出” 中获优秀表演奖;1997年获陕西青年文艺创作奖,被评为青年表演艺术家;《八件衣》在1998年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演唱会获一等奖;《苏武牧羊》在2000年陕西省秦腔折子戏大赛中获一等奖,又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获一等奖;主演的《村官郭秀明》获2001年西安市“七个一”工程一等奖,2002年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受到西安市委和市政府表彰和奖励,并先后被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特邀为评委。现为陕西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大奖和殊荣,丁良生深知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永远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愿他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在艺术的海洋中搏浪前进,为秦腔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出处:戏曲艺术. 2007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