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书法家的秦腔情结


  钟明善,1939年生,陕西咸阳人。著名书法家、书论家、篆刻家,书法艺术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现任中国书协顾问、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等。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赴日本、韩国、法国、澳门、新加坡等国展出。著作有《中国书法史》、《书法入门》、《书法欣赏导论》、《书法基础与欣赏》、《谈艺录》等十多部。主编、参撰多部著作、辞书。曾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钟明善先生的《谈艺录》中有一篇文章《中国戏曲艺术》,文章旁征博引,援古喻今,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今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戏曲高层论坛开幕式上,钟先生应邀发言,他从戏曲唱段到经典剧目,从名角到流派,徐徐展卷出戏曲艺术的丰赡之美,一席讲话将戏曲论坛从开幕式直接引入了研讨之中。作为大书法家,钟先生谙熟的不仅仅是—个门类,而是整个传统艺术。近日,就秦腔话题,专访了钟先生。一提起秦腔,钟先生兴味盎然,回忆起年轻时的秦腔趣事,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秦腔是陕西农民生命的组成部分
  像我这个年纪的陕西文化人,特别是家在关中地区农村的,从小就接触秦腔,也都是听着秦腔长大的。关中的一代代农民,最大的娱乐就是听秦腔、唱秦腔,秦腔已经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地里干活累了唱秦腔,赶大车寂寞了唱秦腔,行夜路时壮胆唱秦腔,高兴了唱秦腔,痛苦了唱秦腔;结婚贺喜、孩子满月、父母过寿、老人送终都要请戏班子唱秦腔,从出生到去世,他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秦腔紧密伴随,大人唱,小孩也唱,唱不好,也能吼两句。秦腔已经完全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不可或缺。
  在秦腔的熏陶之中成长
  我生长在咸阳市沣东乡北槐树村,这个村不仅对秦腔有着特殊的喜爱,而且一直有着良好的学唱传统。记事时,村里就有三个从西安、兰州的戏曲院团回来的专业人员:一个座鼓(即司鼓)和两个旦角演员(一个刀马旦、一个青衣),这两个旦角曾是西安一家剧社的台柱子,因嗓子被人治坏了只好回到家乡。还有一个人是解放初人大的毕业生,家庭出身不好,也回到村里。他会拉板胡。以他们四人为核心,我们村里组织了一个业余剧团。两个演员当导演,在村里教戏、排戏。村里的年轻娃们都跟他们学戏,排的是《玉虎坠》、《黑叮本》,解放后有《梁秋燕》等大型本戏,这个剧团经常演出,与邻村唱“对台戏”,甚至还培养出了几个后来进入专业院团的导演和演员。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我很喜欢唱戏,那两导演当时也有心培养我,可是老爷子不同意,只允许我看戏不允许专门去学唱,我只好看人家排练,村民们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聚在一起排戏,有时候人累了就不大认真了,导演手里总拿着一根小木棍,谁做得不好随时就可能挨打,所以我们那时把排戏都叫“打戏”。演员练功时,我就圪蹴在一旁,看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以至于待一个本戏在舞台上排练完成时,我也能在心里进行全套表演了,唱词、唱腔、音乐、板路、动作台架等每一个细节我都能记得很清楚,像《玉虎坠》《黑叮本》整本的戏,我都能从头背到尾的。
  印象最深的看戏经历是在沣西距我们村十几里的马家庄看戏。农闲时的晚上,咱们乡下就有戏班子来演戏,一演戏,各种小吃摊就都出来了,中间休息的时候,就会听到戏场子旁边小吃摊的热闹、散乱、悠长的吆喝声“热包子”、“油炒粉”……那时候晚上演戏都是“一本捎四折” (一个整本的戏再加上四个折子戏),看完后天就亮了,然后才往回走。上高中后还经常省钱买站票“贴对子”看戏。我奶爸当时是渭河渡口上的艄公头,算是与戏班子同为走江湖之人,互行方便,他看戏不要钱,我就常跟着他进戏园子,当时咸阳有什么戏我就看什么戏,豫剧、京剧都看过。有时候还去看“巴巴儿”戏,就是本戏演过半了,戏园子就会放人,或是演得不很好,观众少,一折完后也放人,娃娃们便进去看戏。后来到西安就看得少了,这些年与戏剧界的朋友打交道不多,但是我对戏曲的热爱还始终保持着。
  秦腔发展目前处于较为困难时期
  现在从整体上讲、秦腔发展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一是经济发展滞后,陕西及西北五省经济不够发达,文艺事业的经济支持力度小,剧目扶植、演员培养、宣传投入都会受到限制;二是戏曲受到电视艺术的冲击,比起到剧场看戏,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足不出户的打开电视。内因主要是缺乏优秀的编导人才,秦腔创作方面,一是好本子难寻,二是二度创作人员艺术观念不够大胆开放,缺乏创新手法,不适合当前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这方面我们应该好好学学豫剧、川剧。
  另外,从目前舞台上的一些戏曲作品来看,缺少明白易懂、易于传唱的好唱段,我特别佩服研究院的袁多寿先生,他是范紫东、孙仁玉以后又一个令人称道的大戏剧家,他根据《白蛇传》改编的秦腔《断桥》,唱段优美隽永,越剧等好几个剧种都是只字未动的移植传唱至今。好唱段,一方面要编得好,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大力推广,没有好唱段的广泛传唱,戏就立不住,流传不下去。
  热情自信迎面秦腔的改革创新
  秦腔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目前,对于秦腔的改革创新可能存在多种声音,作为艺术从业人员要有信心,不要担心。戏曲研究院的《迟开的玫瑰》、《凤鸣岐山》、《杜甫》这些剧目之所以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博采众长,在唱腔音乐、编导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解放初期秦腔伴奏中加入了管弦乐,当时很多人都不认可,但直到现在管弦乐一直在用,而且很好听,事情总是在探索研究中前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东西总会为人们所接受而流传下去。作为观众,对艺术的尝试也应该怀有一种宽容和热情,任何事情都有曲折,与红军长征一样,不管走什么路只要到达目的地就好。
  脚踏实地地振兴秦腔
  现在要振兴秦腔戏曲,关键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首先各级领导应关心秦腔发展,要改善各级戏曲院团条件,扶植戏曲学校,热情扶植并推出流派带头人;尤其要营造以老带新,人才辈出的良好的氛围,传承唱腔流派,扶持优秀年轻人才;戏曲表演团体要加强对从艺人员的培养教育,提高演员的文化修养,电视台主办的“秦之声”对推动秦腔的发展作用,十分巨大;戏曲研究院在振兴秦腔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举办演员训练班,开办学术大讲堂,选送优秀人才外出深造,鼓励演员读研究生课程等,这些对提升演员文化素养,充实秦腔人才储备,都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产业的繁荣兴旺。在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下,人民会更趋向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日本的茶道、花道、俳剧现在不都成了高雅的艺术行当了吗?前几年我在台湾访问,恰逢北京京剧院名演员在台北演出,演出特别受欢迎,台北人都是天不亮就去排队买票。经济发达了,人的生活选择面就宽了,精神追求趋向多元化,在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格局中,有着独特魅力的秦腔艺术必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出处:戏曲艺术. 2007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