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酣畅淋漓唱秦声——记国家二级演员熊东林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近年来演出的《迟开的玫瑰》、《杜甫》等重点剧目中,都运用了“主题歌”、“伴唱”的形式。那些壮美的旋律、高亢的咏叹,对烘托气氛、揭示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男声领唱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使观众深为震撼,迅速进入规定情境。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之中,人们记住了领唱者的名字,他就是供职于院秦腔团的国家二级演员熊东林。
  熊东林的成长道路与一般秦腔演员不同,他的演唱技艺并不是来自耳提面命的传授,而是由一个经过严格科学训练的歌剧演员转行。他的演唱音质圆润,音色华丽,情感真挚饱满,气息运用得当,将歌剧发声方法与秦腔的独特韵味融会贯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极强的审美价值。能让迷恋秦腔的老戏迷们和现代社会各界的观众一致叫好,绝非易事。为此,熊东林曾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
  秦腔慷慨激越,酣畅淋漓,长于表现悲凉壮烈的题材。对传统秦腔原生态的唱法历来褒贬不一,褒者誉其为“生命的呐喊”,贬者斥之为“挣破头”。更糟糕的是,个别行当豪放、嘶哑的特点遮蔽了秦腔声乐系统中大量委婉、优雅的元素。“吼”的误解,似乎成了外界对秦腔的共识。虽然长期以来秦腔界的有识之士为创立科学的发声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但状况并未彻底改变。1985年,熊东林从安康市歌剧团调入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乍到省城。他便体会到其中的尴尬。曾经的歌唱生涯对他来说,一方面是融入新天地的捷径,而另一方面,也是他能够真正转变为一个戏曲演员的障碍。最初学习秦腔,他只能从模仿开始。在纯粹的仿唱阶段,他的声带常常疲惫不堪,往往几段戏唱下来,嗓子便似乎冒了烟,火辣辣地干痛。因为秦腔的音域太高,整个旋律始终游弋在小字二组“f”调的高“5”“6”音位上,也就是“咳c”或“咳d”间,板式上又经常出现“双捶”“跺捶”等急促的念唱形式,习惯于舒缓、松弛的熊东林压根儿难以适应。在以往掌握的知识与现实极端抵牾的郁闷中,他除了努力学习秦腔的板式,参悟秦腔的韵律,也苦苦思索着突破的途径。
  其实,一部戏曲发展史,同时也是戏曲观念的更新史。戏曲音乐观念的更新,既非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奇思妙想,更非无知狂人的无事生非,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来自于时代大潮的推动。看到一些嗓音条件一般的男演员演唱起来十分吃力,在舞台上顾此失彼,很难声情并茂地投入角色,熊东林更坚定了走创新之路的决心。他尝试将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机地糅和进秦腔唱腔,在不失去秦腔原有风格的同时,能够轻松演唱,显得悦耳动听。1985年,他出任《千古一帝》中尉缭一角。剧本赋予尉缭磊落、耿直的个性。首次出场的唱段前端有三个“来、来、来”作为引子,先声夺人。为了能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韵,熊东林运用声乐技巧贯穿气息,达到头腔共鸣,洪亮地喷口唱出,紧接着第二句:“久闻秦王怀大志“,他将声音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金属般高亢明亮的拖腔奠定了尉缭孤身闯秦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气概,并把这种精神力量贯穿始终,令人荡气回肠。熊东林的发声技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关注和赞赏,他由此更加坚定了唱腔科学化的信念。
  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熊东林担任了院里几乎所有重点剧目的领唱,经常一曲未了,便掌声四起,他用激情洋溢的演唱特色和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征服了无数观众。在稳居合唱队第一男高音的同时,熊东林还出演过《赵氏孤儿》、《十五贯》、《龙凤呈祥》、《凤鸣岐山》等剧中的主要角色,以稳健大方的台风、严谨规范的表演赢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肯定。
  熊东林历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配演一等奖”、西北五省区民族戏曲邀请赛“配演一等奖”、“演唱一等奖”、“中城之星”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月“演唱一等奖”、全国梆子戏调演“伴唱奖”、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领唱奖”等奖项,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2006年,由省政府、省社科院、三秦都市报等机构联合组织的“中国陕西百位中青年文化名人论坛”组委会进行评选,熊东林赫然上榜,跻身于陕西百位中青年名人之列。面对各种荣誉,他并来因满足而停滞不前,而是更加勤奋的学习、钻研,刻苦练声,不懈探索,用极富感染力的唱腔为剧目增光添彩。
  出处:戏曲艺术. 2007年(合订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编.西安:《戏曲艺术》编辑部,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