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一章 秦腔的孕育与形成 第四节 南北曲戏剧的影响》


  第四节 南北曲戏剧的影响
  承前所述,在明代,自西曲秦腔声腔出现以后,在我国曾形成了南、北、西三曲并行交流的趋势,主要表现形式为三曲相间的表演形式。按照不同声腔的互相渗透,是促进各种戏曲声腔得以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论,这种交流也必然给秦腔带来新的因素和发展。一方面秦腔作为地方戏曲,有它俚俗的风格与特点,不同于南北曲戏剧,并与其对峙;另一方面,它与南北曲戏剧,又存在一个互相借鉴,竞争相长的问题。特别是在秦腔初始形成的明代,与早于宋、元时代形成的南北曲相比,它还是一颗刚刚破土的嫩苗,因而它的成长,就更有向南北曲学习、借鉴的必要,特别是南北曲戏剧的表演与声腔艺术。当然秦腔又是一种新兴的戏曲声腔,亦为南北曲所吸收。这样,南北曲戏曲声腔因素必然通过互相间的交流,输入秦腔戏曲,使其受到影响,得到丰富和提高。
  就现在看到的记载,曾给秦腔有过影响的剧种,主要有:
  1、昆曲、杂剧与弋阳腔。
  据陕西《西府秦腔》一文记载,于明代中叶出现于周至的秦腔“华庆班”,在当时可专演昆曲剧目三天,杂剧剧目两天,说明当时秦腔班社的演出,是秦腔与昆曲、杂剧同台相间的,演员既学秦腔,又要学习昆曲和杂剧,必然造成昆曲与杂剧的一些艺术因素被融入秦腔。另据《商州府志》记载:明代商洛地区主要演出的戏剧为北曲杂剧,武功等县县志记载:在明代正德年间,陕西武功和户县曾出现过康海、王九思两位北曲杂剧作家,曾名重一时,也可以说明北曲杂剧在陕西的流行是对秦腔有过影响的。今从珍藏的秦腔剧目与秦腔曲牌中保存南北曲曲牌的状况,还可略观一斑。据西安市著名秦腔乐师周坛口述整理的《秦腔曲牌汇编》所载,现存的秦腔曲牌共有300余种;其中保存的昆曲曲牌有[大红袍]、[堆花点将]、[秦一派]、[光闪闪]、[万天钟]、[迎仙客]、[望江子]、[散云仙]等33种,有[王母蟠桃]、[五子夺魁]等昆曲套曲两种,有[柳青娘]、[石榴花]、[步步娇]、[哭皇天]、[新水令]、[菩萨台]、[哪咤令]等北曲曲牌30余种。秦腔剧目以昆曲唱腔演唱的实例,也还有轨可寻,如东路秦腔剧目《渔家乐》,第13回《渔乐》,共有六段,全用昆曲曲调演唱,可引两段作以例证:
  杜 小:大家来哉!大家来哉!
  (唱昆腔)
  渔家事春最好,好!(众附合唱)
  桃花当空在半逍遥;
  正月里春风节,
  鸟儿在山外叫,
  喘声叫,声声高,
  唱一个春富贵,
  好似渔家乐!
  赵二贯:(唱昆腔)
  渔家事夏最好,好!(众附合唱)
  热风来了人怎么熬?
  水儿在江中流,
  船儿在水面飘;
  杏黄旗喜眉梢,
  唱一个水得鱼便是渔家乐!
  这些保留在秦腔曲牌与剧目中的历史遗迹,证明秦腔在其历史上,确是引进过昆曲与杂剧的声腔因素的。
  除此,自明中叶以来,在全国曾广泛流行并“所唱皆南北曲”(清人李调元《剧说》)的弋阳腔,对秦腔声腔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虽然找不到更多的记载,但从今存的秦腔传统剧目中,确有大量沿用弋阳腔“滚唱”、“滚白”的唱腔说白形式存在,即可说明这种演唱形式是吸收弋阳腔而来的。
  2、罗罗腔。
  罗罗腔,又名罗戏,实属流行于湖北的戏曲声腔,考其历史,最早为明末清初之间形成于湖北,湖北与陕西东南相邻,当其形成以后,必沿汉江传入陕西流行各地。据有关记载:罗罗腔所唱曲调主要为[耍孩儿],此调,又系陕西道情古有之主要唱腔,与秦腔本为同地声腔,更有相通之处,更会为秦腔所吸收。据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今藏东路秦腔剧目《石佛口》第七回和第八回,共24段唱词,全是采用罗罗腔一唱到底的。兹节引第七回部分唱段以为例:
  杨八姐:先行官,二先锋!先行官,二先锋!
  唉!
  (转圆场面向台口)
  (唱罗罗腔)
  见梅鹿,满山跑,
  二先锋,不见了,
  远望天朝何日到?
  八姐掳马用目瞧,(留)
  (铁钗公主上杀,杨八姐败下)
  铁钗公主:(接唱)
  铁钗公主马上瞧,
  一马赶儿阳关道!
  (公主追下场,杨继康上)
  杨继康:(唱罗罗腔垫板)
  将身儿打坐洞下
  却怎么心乱如麻,(齐板)
  (白)……
  (唱罗罗腔)
  出洞口,用目瞧,
  见黄土,万丈高,
  哪一国里动兵刀? (下)
  杨八姐:(上唱罗罗腔)
  杨八姐催马前边跑,(下)
  (铁钗公主杀上。)
  铁钗公主:(唱罗罗腔)
  ……
  除此,秦腔中采用罗罗腔演唱的剧目还有《打面缸》、《山西娃打锅》、《隔门贤》等,概以唢呐或唧呐吹奏伴唱,不用弦索,皆为南罗唱法,与晋北等地流行的兼用弦索伴奏的北罗不同。
  周贻白在《同州梆子三个戏》一文(见1961年6月26日《光明日报》)中说:《石佛口》“其唱调则全用罗罗腔,在同州梆子中实另具一格,按‘罗罗腔’其本调为元曲中‘耍孩儿’,它在各地方剧中剧目不甚多,有的仅夹杂在其它唱调中唱出。同州梆子《石佛口》全唱‘罗罗腔’,从而反映山其来源之古老”。这也说明秦腔在历史上是吸收了南罗唱腔的。
  上述事实说明:秦腔的形成,其源为陕西小曲与说唱艺术,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引进过南北曲戏剧声腔的。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