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二章 秦腔的递变与发展 第四节 陕西四路秦腔流派的分野》

 
  第四节 陕西四路秦腔流派的分野
  秦腔自明代中叶形成以后,发展至明末清初已日渐完善和成熟。随着在陕西各地的流行,不断与各地的方言语音及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东路、中路、西路与南路等四大声腔流派,成为秦腔发展成为一个成熟剧种的重要标志。
  东路秦腔,又名“同州梆子”,因产生于陕西关中东府的同州(今大荔)地区而得名。民国三十七年(1948)以前,民间俗称“桄桄”、“乱弹”或“硬戏”。1949年,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称为同州梆子。同时因其地处黄河以西,当地民间亦称其为“西乱弹”。实际是为了与流行于黄河以东的山西晋南地区的蒲州梆子(素有“东乱弹”之称)相别而言的。它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流行于潼关、蒲城、合阳、韩城、华阴、华县、白水、渭南等关中东府十余县。
  东路秦腔形成于明代末叶,此时东府各地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据陕西省剧种介绍编委会《同州梆子》一文所记,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大荔和蒲城之间的孝同练兵时,就以同州梆子为军戏,并将其传播到湖广、江浙和中原及北京等地。大荔、朝邑等地民间还曾长期流传有“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吕子谦),一声就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和燕山,不料一命丧外边”的民谚。(驴子欢系明末同州梆子艺人,李瞎子即李自成)。清末徐珂在《清稗类抄》秦腔茶中亦云:“或曰秦腔明季已有,以李自成之事证之”。说明东路秦腔最晚在明末崇祯年间已于东府同州等地兴起。发展到清代初年,东府各地的演唱活动即亦十分普遍。前引同州梆子传统剧目《阎王乐》中有一段“康熙王登基有四年,各州府县排乱弹”的唱词,记述的就是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陕西关中东府地区演出东路秦腔的盛况。
  明末清初,东路秦腔的唱腔及伴奏音乐已基本定型,声腔音乐特点也最为显著,唱腔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等六大基本板式,并兼有“六梆子”、“八梆子”等多种托腔。唱腔多富有西北燕乐的声腔特点与旋律,为变体七声徵调式,古有平、侧二调之分,并有哭音与欢音之别。演唱一般采用“三眼调”,起调高,音域宽宏,少则八度,最多可达十五度,跳跃性较大,加之除彩腔与[大起板]外,一般均用本嗓演唱,人称满口腔,充分表现出高亢激越,苍劲雄浑的风格,向有关西甘凉雄音之誉。彩腔讲究虚字托腔,尤以“咹”字托腔为最,在秦中的几路秦腔中,曾有“东咹咹,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同州梆子的上述唱腔特点,早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就曾作有真实的记载,其文云:
  至秦中,则人人出口音皆黄钟,调入正宫。而所谓正宫者,又非大声疾呼满堂满室之说也。其擅场在直起直落,又复宛转关生,犯入别调,仍蹈宫者(如歌商调,则入商之宫;歌羽调,则入羽之宫)。……所以然着,弦索胜笙笛,兼用四合,变宫变徵皆具,以故叩律传声,上如抗,下如坠,……激流波,绕梁尘,声震林木,响遏行云,风云为之变色,星辰为之失度,又皆秦声,非昆曲也。
  东路秦腔的伴奏音乐,此时以秦筝为主旋,兼合琥珀,并附以月琴、四弦、琵琶等多种弹拨乐器。和谐悦耳,为其主干之音。同时因多为月琴等弹拨乐器,铿锵有声的“咚咚”之音,自始至终,相随而出,使其整体的伴奏音乐,具有古朴昂扬、委婉明快的特点,表现有秦中老腔等众多民间戏曲伴奏的固有特征。惟因其兼用的弹拨乐器过多,众多相合的弦乐之声,过于突出,一定程度上易于掩盖颇能体现梆子声腔特点的梆子击节之音;加之又采用琥珀、四弦等东路秦腔惟一仅见的特有乐器,构成了东路秦腔不同于其它几路秦腔伴奏音乐的主要特征。
  中路秦腔,又名“西安乱弹”,是秦腔流布于关中中府西安地区的一大支派。它以中府西安为中心,流行于长安、蓝田、户县、临潼、兴平、咸阳、高陵、泾阳、三原、铜川、商县、洛南等周边各县。北至洛川,南到商洛,西达兴平,东抵渭南。明、清时期还曾远传至北京、西藏等地。
  中路秦腔形成于明代末叶,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西安已有班社演出活动。从《陕西省文化局秦腔调查资料》与《王宝钏寒窑考述》所作的记载考证,明末驻守西安的秦王府,曾不断选征民间秦腔戏班进府演戏,以供娱乐。同时还不断地选征戏班晋京献演,其中呈献的演出剧目有表现王宝钏忠贞节烈品德的《烈女传》,为崇祯之母作过祝寿演出,甚为皇太后所赏识。全剧共八回,计有《花园降香》、《彩楼配》、《三击掌》等,史称前八折,即为前本。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又下诏选征各地戏曲晋京献技,驻西安的川陕总督,又选送秦腔《烈女传》晋京承应。《烈女传》在京虽然受到了皇室贵族的见重,但他们对薛平贵征西阵亡,王宝钏活活饿死寒窑的悲剧结局又不满意,曾命川陕总督府组织文人对其进行加工改编,始将薛平贵改为征西未亡,而投降西凉,并招为驸马,率西凉之兵灭唐称帝,封王宝钏为后,以致夫妻团圆。续编共五回,即《赶关》、《赶坡》、《算粮》、《收将》、《大登殿》等,统称为后本。从此,全剧更名为《五典坡》。因剧中多数回目,概以大段唱工戏见长,因而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一时轰动西安,竟呈繁演不绝之势。此剧由于得到清廷和陕西官府的重视和提倡,很快便在陕西民间广泛传演起来,红极一时,成为各地庙会和宴请的必演剧目。西安地区还不惜重金,在南郊为王宝钏修建了寒窑,又名宝钏庙,每年二月二日为其会期,当日,有数班秦腔竞演《五典坡》,四方观众蜂涌而至,香火纷呈,日以继夜,可达半月之久。此时,西安中路秦腔在民间演出的繁盛景况当可即此观之。
  清代初年,西安中路秦腔的演唱音乐与舞台表演均已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唱腔板路近似东路秦腔,但声腔中正清扬,更具声纯音正之美。伴奏乐器以秦筝为主,附以琵琶伴奏,乐调旋律急促多转,乐点密集,似如狂风骤雨倾盆而下。音调高亢啸畅,铮铮有声,多富秦陇古地繁音激楚之美。尤其突出的是梆子击节,清脆响亮,铿锵有力,与弦乐伴奏之音相兼而出,音调之美,堪称绝调,最能代表陕西梆子腔的本质特征,所以它在陕西的四路秦腔中向为声腔之冠。其表演艺术程式完美,技艺高超,演出水平也多为各地观众所叹服。陕西鲁桥镇学者张鼎望于康熙年间(1662—1722)撰写的《秦腔论》,曾对当时的秦腔声腔和演技作有记述,就连当时的安徽学者张潮读了该文后也曾致信作者,称赞秦腔声腔之美:“兼得大著《秦腔论》,快读一过,如置身鲁桥八景之中,听抑扬抗坠之妙,不觉色飞眉舞也。”(书已轶,信见《尽牍偶存》)。
  西安一路秦腔之所以在艺术水平上高于东路秦腔,实因此路秦腔久来流行于关中中府地区,该地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较之东路秦腔长期流行于关中东府以同州为中心的乡村野域,更具竞争创新的优势,因而较之其它各路秦腔发展较快。
  西路秦腔,又名“西府秦腔”,因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而得名,有“西路戏”、“西秦腔”之称。盛行于凤翔、宝鸡,流行于千阳、陇县、太白、凤县、扶风、岐山、眉县、武功、周至等地。其流行地域,西至甘肃天水、兰州、陇西,北达平凉,南抵周至,东不过兴平。
  从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西路秦调查资料》考知,西路秦腔于明代末年已经形成并有班社演出活动,知名的戏班,有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组建于周至亚柏镇的张家班,传班时间最久。早期的演出剧目有《求真经》、《对松关》、《节虎堂》、《六月亮月》等。(西府凤翔南肖里“秦腔木雕戏画”)明末清初,西路秦腔已流入甘肃各地,其时城乡演出十分活跃。据《甘肃通志》记载,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靖远哈林堡城交易会,会期曾有大戏两台作场,商贾云集,贸易昌盛,久有日进斗金之说。康熙七年(1668),庄浪县知事林鸣钟出资重修关帝庙戏搂,并置戏箱一副,建班演出秦腔,时称皇爷戏班。(《庄浪县·官职志》)另外,甘肃河西高台县乐善堡忠义班,始建于明代,直至清初,一直演出秦腔。据原戏楼“续文匾”记载,清康熙时该班箱主殷启运曾置戏箱一副,组班演出。康熙四十七年对其堡关帝庙戏楼集资重修,秦腔演出活动经年不衰。主要艺人有:许开元、许良志、许发昌、许林业、冯良基、刘土信、王来成、殷中仁、杨三保等30余人。常演的主要剧目有《红梅阁》、《正德戏凤》、《五典坡》、《打金枝》、《九龙峪》、《十八扯》等。(《中国戏曲志·甘肃卷》)。
  西路秦腔的音乐风格独特,与中路秦腔唱腔尚有不同,除有[大板]、[紧拦头]、[拉锤]等十余种板式唱腔外,还有[勾腔]、[吹腔]、[佛号]等多种杂腔杂调。演唱声腔讲究调平、音软和深沉。擅长大板哭音唱段,每有名家演唱,必有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明末万历三十年(1602),曾任潞州知府的陕西陇右(今天水)人刘天虞归秦途中,绕道江西临川拜访了明代传奇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汤曾赋《寄刘天虞》诗一首,聊表谢意。文中记载有明代万历年间,陕西西路秦腔艺人南下江西演唱的情形:“秦中子弟最聪明,何用编教陇上声?半拍未成先断绝,可怜白头为多情”。“陇上”即指甘肃兰州以东,陕西关中以西的关陇之地,实为西路秦腔的流行区,诗中所说的“陇上声”,当为关陇一地所演唱的西路秦腔。汤诗的大致意思是,秦地的梨园子弟最为聪明,演技甚高,演唱的陇上声十分悲切动人,半拍还未唱完,就能叫人肠断欲绝,若要再唱下去,就一定能使人变成头发斑白的白头老翁,足见西路秦腔的大板哭音唱腔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了。
  南路秦腔,又名“汉调桄桄”,因流行于陕南,以汉中的语音为基础演唱,又以梆子(俗称“桄桄”)击节而得名。在群众中影响极深,有“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民谚久传于世。
  据对南路秦腔的历史调查,南路秦腔大约出现于明代末年,其时,关中周至、宝鸡等地的秦腔班社经常从周至南下,经党洛路到汉中洋县等地演出。最有名的戏班,为明末万历年间(1573—1619)活动于洋县江坝一带的祁家班,因经常走乡串镇,赶庙会演出,在群众中影响很大。经过明末清初的发展,洋县出现了本地秦腔戏班,艺人多为当地人,采用本地方言和语音演出,汉调桄桄的名称便由此出现。(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汉调桄桄调查资料》)
  南路秦腔的唱腔音乐与上述的几路秦腔尚有不同,正小旦唱腔高昂,一般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讲究“将”音,行腔音高八度,多以假声窄噪演唱,尾音托腔较长,艺人称为“老配少”。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