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五章 秦腔的传统剧目 第六节 明末悲剧<五典坡>》


  第六节 明末悲剧《五典坡》
  《五典坡》一剧,是迄今为至惟一勘测到的一部明代秦腔的演出剧目。虽然出现于明末崇祯年间,但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四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加之该剧从古到今,又一直是各地秦腔舞台常演不衰的演出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因而它的发现,对于秦腔史学的研究价值,就显得更为宝贵而久为剧界所珍重。
  秦腔的传统名剧十分丰富,凡是历时最久,在广大城乡,可以广泛地传唱传演,适应大多数观众的传统审美习惯,主以表现真、善、美,也尽力鞭打丑、恶、庸,在强调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不忘记它的认识功能;具有引导、劝导、感服观众的艺术魅力,或唱工、或做工、或念工,均有一定的诱人之处者,均可视为名剧之列。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还能勘出其发端,发展以至于成为传统名剧的轨迹者,惟有秦腔王宝钏戏——《五典坡》。再则,传统秦腔,虽经数百年的创造,世代积累的剧目甚多,但据戏中故事,为剧中主人公建修祠庙以祭其志者,也仅有《五曲坡》一剧,说明此剧在群众中影响深远。而且无论是建窑或编戏,亦特别重在表现王宝钏的贞爱苦寒之志与艺术之精美。远在清代,刊印《五典坡》剧本,就特别讲究在封面著印“苦情戏曲”字样,扮演王宝钏的演员亦讲求要流洒真泪,往观寒窑的游客,其本意也是要一略王宝钏的苦寒忠爱之志,借以深领王宝钏戏中的艺术美感。因而这里只要对《五典坡》的发展史迹,作以详考,便可藉以洞察秦腔诸多名剧产生与形成的历史真貌。
  《五典坡》一剧出现于明末,原名《烈女传》。由于剧本旨在表现王宝钏的贞爱节烈精神,加上又擅以青衣哭音重唱工为主,最能发挥秦腔唱腔的特长,因而它很能适应一般群众的审美习惯,自明末以后曾久为历代观众所见爱。特别是王宝钏在《击掌》中的“老爹爹不必那样讲”,《别窑》中的“王宝钏来泪涟涟”,《探窑》中的“老娘不必泪纷纷”,《赶坡》中的“军爷讲话见识浅”等唱段,不仅是历代舞台青衣正旦久唱不衰的最佳唱段,而且也是广大群众民间哼唱的口头乱弹。纵观我国地方戏曲的演出历史,大凡著名的青衣正旦,多数都是以演此剧的王宝钏而久负盛名的,仅就清代以来秦腔舞台的演出盛况,即可窥其一斑。
  据民国时期的王绍猷《秦腔记闻》所载,清代末叶以来,以演《五典坡》等剧驰名三秦的青衣就有十人之多,计有声震渭北的高陵娃龙得子,号称秦腔青衣第一的随鞑子,被称西秦青衣泰斗的王喜儿,主以唱工驰名的船户娃,善以咬牙行腔的咬牙旦赵杰民,最擅唱工的兴业儿,艺盖陕西的长命儿,以苦腔取胜的齐娃子,唱腔善于咽泪如诉的二宝儿,声调绝佳的出山红,唱工金声玉调的三斗金,调高清扬的季海儿,声叶羽商的安鸿印,调擅悲婉凄凉的四海儿等。由于有这些著名青衣的成名演出,《五典坡》一剧,早在清代就名扬于世了。如中路秦腔的齐娃子,扮演王宝钏,久以善哭而得名,其以苦音演唱的“老娘不必泪纷纷”,等大段乱弹,无不以催人泪下的艺术功力而为广大群众所赞赏。因而有人说王宝钏戏。是一部秦腔的传世杰作,也是当之无愧的。一般来说,这类剧目是一种不受历史和时代的制约,能够超越历史,超越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历经不同时期而世代流传,并能深受历代观众所青睐的一种艺术,因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艺术珍品。它永远具有一种叫人难以精通和理解的奥秘,令人神往和追求。若从本戏所涵的可以单独演出的优秀折子戏的数目而论,多数情况,一本秦腔本戏,大多数都是由十回左右的折子戏所组成,其中可以长期作为单独演出的折子戏,都是本戏中的最为精彩的重点场次,在唱工上,或在做工、念工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之长,足以征服受众,久为观众所倾倒。因而一个本戏,包括的优秀折子戏越多,它的总体水平就会愈高。上述《五典坡》全本只有十余回的演出场次,竟包含有七回可以单独演出的优秀折子戏,它们的总体艺术水平,自然在秦腔剧目的评鉴中,就名列前茅了。
  王宝钏戏何以成为传统秦腔的历史名剧,只要考证一下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实迹,就可以探明其中的真蒂。
  (一)本事的渊源
  《五典坡》为我国地方戏曲剧种的著名剧目。明代中叶以前,流行于我国各地舞台的南北曲戏剧,都无《五典坡》演出。明代自秦腔兴起并流行以后,此剧随即问世。后来由于秦腔在明末清初曾成为流行全国的大型戏曲剧种,随之亦使《五典坡》得以广泛流传。就今所考,除了秦腔外,还有豫剧、蒲剧、京剧等十几个剧种都有此剧演出。随着各剧的长期演出,其剧名亦渐次增多。以剧中主人公王宝钏而得名的有《烈女传》、《王宝钏》,以故事发生的地点而得名的有《五典坡》(亦称《五家坡》或《武家坡》),以剧情得名的有《彩楼配》、《红鬓烈马》、《素富贵》,以剧中表现主要人物场次而得名的有《薛八出》等。 
  《五典坡》故事,系一古代民间传说。其故事,早在秦腔《五典坡》剧目演出之前就已流传。据清人丁日昌《蛮禁小说书目》所考,元、明时的弹词《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又名《现金龙》),就敷衍的是这个故事。其剧本分上下两卷,共十集十回,每回标目为四言句,系无名氏所撰。书名上有薛平贵字样,内文则称薛平贵为薛穷。此弹词本除故事发生之地点和时代以及剧情的中间部分,与秦腔戏曲本《五典坡》不同外,其余则与后世秦腔本大致相同。若将秦腔戏曲本《五典坡》与弹词本故事两相对照,即可勘明秦腔戏曲本《五典坡》故事是从弹词本演变而来的。
  《弹词叙录》载《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故事为:
  宋仁宗时,太师王忠有三女,长、次二女婚文武状元,三女得帝赐龙凤灯彩球,搭彩台招亲。彩球恰投乞丐薛穷篮中,薛名瑞华,虽以乞求为生,但生有特征,言出必验。王太师欲以银赎回彩球,薛不允。王女不嫌薛穷贫苦貌丑,竟随薛同回破窑成婚。王太师命家人王虎刺杀薛穷,未遂。
  后薛得王女舅父周邦父女与岳母周氏相助,赠银千两。于是夫妇在邓家庄设肉庄,获利颇多。王太师妄奏星象有异,诬薛穷为妖,领兵围邓家庄将庄园烧为白地。夫妇二人不得已仍回破窑居住,采樵度日。
  其时,东海龙王三公主为瑶池王母侍女,因私取仙桃敬父,被玉帝罚为三尺金色鲤鱼,放于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河内,为鱼夫所得。适有王曾见之,买以放生,得救回宫。王曾字瑞玉,因报父仇,发配祥符县,以卖油为生。东海龙王感王曾救女之恩,命公主嫁之为报,限百日后回宫。公主诡称为方姓女,与王曾结为夫妇。祥符县令沈不清见公主貌美,欲夺为已有;限期三日,逼王曾往福建报送公文,公主代为之。沈阴谋未逞又强逼王曾去寻“没答杀”。公主往龙宫借无双兽,喷火将沈烧死。及二人百日缘满,临别前,公主用云巾送王曾至京。王与薛穷遇,结为兄弟。
  后薛穷为大蟒咬死,王曾以公主所赠金丹救薛复生。原来薛穷本为吕后所生太子,初生时,李妃嫉妒,以百花猫去皮代之,陷害吕后。李又命张妃用龙凤金钗刺死太子。张妃在太子臂上刺“太平郎”三字为记。太子在金溪河边突为神风刮去,由薛姓夫妇收以为子,抚养长大。薛姓夫妇亡故后,太子为叔父逐出,流为乞丐。
  此时仁宗已得张妃奏明往事,请出吕后,绞死李妃,出榜找寻太子。王曾见榜,告之薛穷。王女求见仁宗,仁宗宣薛穷入朝,滴血相验,证实其果为太子,仁宗乃让位于太子,立王女为后,周女为贵妃,王曾为太师。
  秦腔本《五典坡》故事梗概为:
  (前本)后唐时,长安城南乞儿薛平贵,寒天乞食,路经相国王允花园门外,身体困倦,就地盹睡。适王相国三女宝钏偕丫环游园,见角门外起火,并有龙出现;近看,始知是乞儿薛平贵。猜其将为真龙天子,遂赐以钱米,并告以二月二日她父为其择婿飘彩,望他前来。至期,平贵果得彩。王允嫌贫逐之,劝宝钏另择高门。宝钏愿嫁平贵,与父击掌决裂而出相府,赶奔城南寒窑,与平贵成亲。后曲江池妖马作乱,平贵力降妖马,唐主即封平贵后军督府之职。适逢西凉代战公主统兵犯境。王充、魏虎奏本,命平贵为先行,前去征番。元帅魏虎,因受王允嘱托,要害薛平贵一死。幸亏平贵大妻兄苏龙为监军,屡救之。魏虎战败被困,平贵救之。魏虎不记军功,反陷平贵于敌阵。代战公主爱平贵英勇,招为驸马。
  (后本)平贵为西凉王一十八载,一日,得宝钏托鸿雁所捎之血书,即以酒灌醉代战公主,逃出三关。代战公主赶至,赠金翎鸽子而去。平贵回到五家坡,见宝钏挖莱为生,疑宝钏守志不贞,假意调戏,宝钏怒斥平贵无礼,设计逃回寒窑。平贵追至,夫妻相认。平贵与宝钏议定,次日去相府算粮,先让宝钏与其父拜寿,王允以为宝钏回心转意,劝其改嫁。提起算粮之事,魏虎谓平贵已死西凉,故无粮。宝钏即去寒窑搬来平贵,众人皆惊。适后主晏驾,王充监国。王使高士纪追杀平贵。士纪枪挑平贵落马,但见其有龙护身,故降平贵。代战公主得金翎鸽子传信,领西凉兵至,三人杀入长安,平贵始登殿称帝,封宝钏为后,除杀魏虎,报却一十八载冤仇。
  从上面秦腔戏曲本《五典坡》与弹词本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秦腔本故事是渊源于弹词本的,其血缘关系,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要人物基本相同或相近。弹词本与秦腔本,都有主要人物薛平贵,弹词本剧名虽称薛平贵,文中又称薛平贵为薛穷,究其实乃为同意,“穷”即“平”也。弹词本称平贵妻为王女,秦腔本称作王宝钏,均为当朝王相府的第三女,亦相同。弹词本称王女之父为太师王忠,秦腔本称王宝钏之父为丞相王允,其名与官职亦相近。②故事情节基本相同,弹词本王太师有三女、长、次女均婚文武状元,惟三女以彩楼飘彩择婿;秦腔本所写的王丞相亦有三女,长女王金钏,次女王银钏,亦均许苏龙、魏虎两位文武官员,三女王宝钏也采用彩楼飘彩择婿。其飘彩结果,弹词本王女之父王太师嫌薛穷贫贱,要以银赎回彩球,以毁婚约,另择高婿。王女不嫌薛贫苦貌丑,即随薛回城外破窑成婚。后经周折,薛穷终得称帝,王女被封为后。戏曲本王丞相嫌薛平贵太穷,送以银两,赶出相府,劝女另选高门。王宝钏不嫌薛穷,出走相府,至城南寒窑,与薛平贵成婚。后经周折,薛平贵终得称帝,封王宝钏为后。故事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发端与结尾部分,亦基本相同。证明秦腔本确是依据弹词本而改编的。
  另据我国弹词与戏曲的历史考证,弹词早在宋、元时代就已出现,金时已有《西厢捣弹词》问世。从清丁日昌查禁小说书目列有《绣像薛平贵龙凤金钗传》证明此弹唱本,至退应为明代初年本。基此,秦腔于明代中期形成以后,改编弹词本为秦腔演出剧目便是十分自然之事了。另据有关记载,秦腔真正有《五典坡》一剧的演出,最早为明末。清乾隆元年(1736)陕西商人张继儒在四川自贡市所建的西秦会馆戏楼有王宝钏与薛平贵到相府《算粮》一幅戏雕。此时,远在川南的自贡市秦人所修戏楼,已有《五典坡》的戏雕出现,说明秦腔在陕西演出此剧,应为明末或清初。这些事实亦证实秦腔《五典坡》是仿弹词本的故事改编的。
  (二)故事地点由豫变秦
  秦腔《五典坡》故事,系从弹词发展而来,但要将弹词故事改编成秦腔的舞台演出剧目,并能成为一个传统名剧,却是经过世代艺人的曲折迂迥的精心创造与千锤百炼的艺术加工而成的。一般来说,作为民间俗曲著称的秦腔剧目,大都带有民间艺人所特有的朴素而纯厚的乡土观念与地方特色。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在改编其它体栽故事为秦腔剧目时,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其打上陕西本地风土人情的印记,对此,民间艺人称作“因地入俗”。这样改的好处,能使其所演出的剧目具有本地特色,更为亲切感人而招徕观众。
  秦腔《五典坡》在明末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改编的。
  弹词本薛平贵故事,发生在宋仁时的宋都汴梁相府与城外之破窑,但秦腔艺人照此故事移编为陕西秦腔《五典坡》时,不仅将故事发生的时代,由宋改唐,而且将地点亦从汴梁移到了长安。从有关长安的历史考证,秦腔艺人为了增添这种改编的真实性,还依据了唐代长安的一些真实地名,不仅今有遗址存在,而且历史上还有多种史志书籍也均有记载。
  五殿坡(五典坡):位于曲江池东南的鸿固原上(北宋《长安志》载为洪固乡),即今五殿村与春临村南。《太平寰宇记》、《汉书、元帝纪》记载,在此,秦时修有宜春苑,汉代又置宜春下苑。因其坡下修有五个大殿,故得其名。后经一千多年,音被讹传。《咸宁县志》载,明万历、清康熙以至嘉庆年间,五殿坡便音转为“五店坡”。与近年五殿坡出土的雍正十三年(1735)王家者纹墓碑所载的“五店坡”相同。证明清代前期五殿坡已被称作“五店坡”了。但据嘉庆十二年(1807)安康马邑侯捐刻五殿坡烈女徐抗氏诗集《息存室吟初集·序》中又载为“五殿坡”,文云:“徐抗氏,字温和,小字玉辉,观内兄徐枚妻室也,世居城南五殿坡”。实即古来所用的正名。
  清末出版的秦腔本,《五典坡》与《五家坡》两名通用,惟用《五典坡》者居多,此“典”实为“殿”之转音。清末,因《五典坡》剧中又常称五殿坡为五家坡,故后世修的《长安咸宁两县续志》卷一《图志》又称其地为五家坡,实以剧中之名称之。
  曲江池:位于五典坡所在的鸿固原下。据《雍录》、《剧谈录》、《咸宁县志》所载,其地秦时为恺州,隋代“宇文恺以地在京城东南隅,地高不便,故阙此地为居人坊巷,而凿之为池”。“唐开元中,疏凿为胜,花卉周环,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证明唐代长安城东南隅确有曲江池存在,《五典坡·降马》一回,写曲江池妖马作乱,薛平贵降服妖马事,即采用此地。
  寒窑:据宋敏求《长安志》所载,唐代长安有“敦教坊”,后骆天让《类编长安志》又记载为“教化坊”。陕西省图书馆刊行陈子怡《新辑南宋长安志轶文两种》考文详云;
  教化亦城外居之坊也,……此坊必属易具名,始称教化也。教化者,乞丐也,本非佳名。此必无业游民,城中不得居住,故于城外东南隙地,以安其身,故有教化坊之名,迨居既久,勤谨之人,当亦能自立者,故恶其旧名而改之。敦教,教化者,后改之名也。骆志此处有客户坊,此当是元代新添者。……此户皆居城外东南一角者,正自有故。唐初各地皆有剩田,即未经开垦之田也,以硗地居多,城东南角,正当凤栖原下,土脉瘠硗,自是剩田,且高下不等,又便穴居,此正是外来穷客正好栖身之所也。
  至于教化坊所在东南方何处?以陈文所附唐时曲江池周围略图观之,则在曲江池东南之鸿固塬上,即五殿坡到鸿沟岸一带地方。大义谷向曲江池引水之黄渠近池一段民间称之为鸿沟。
  以上引文说明,唐代在长安东南城外鸿沟两岸有乞丐所居的教化坊。乞丐既以讨饭糊口,当无房产,一般只能在鸿沟两岸的土崖上开拓窑洞穴居,窑内亦必然清贫如洗,久无炊烟,故名寒窑。《五典坡》所写薛平贵系一城南乞儿,拟为教化坊的居民,家居当系鸿沟之寒窑,因而剧本所写王宝钏与父决裂,赶至城南与薛平贵成婚的寒窑,亦即指此地。有剧中们《闹窑》一回王宝钏唱词证之:
  叫平郎你不必相劝于我,
  王宝钏真乃是红颜命薄。
  纵然间你今日不肯允诺,
  奴只有扑鸿沟命见阎罗。
  (三)故事时代由宋更唐
  秦腔艺人既将故事地点改为陕西地名,故事发生的时代也应随之更变。就我国历史而言,在陕西长安唐以前先后曾有十三个王朝建都。宋代以后古都长安再无建都的历史。因而《五典坡》一剧故事发生的地点,要变为陕西长安,剧中所提供的特定环境与情景规定,它的故事发生的时代,就必须由宋代移为唐代或以前各代。
  今考我国目前戏曲剧种所演的《五典坡》,其故事发生的时间,大都是写作唐代的,地点也为唐都长安。如前举之京剧,豫剧本故事,均系如此。但近世出版与抄存的秦腔本,其故事发生的地点虽为长安,但发生的时间则为五代时期的后唐庄宗时代,如剧中《降马》一回,庄宗李存勖上场则曰:
  寡人后唐李存勖在位,苏龙奏到,曲江池中产生红鬓烈马,伤害行人无数,寡人出下榜文,招人降除,怎么还不见他交旨?
  这是与历史相悖谬的。据《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所载,后唐建都洛阳,本朝共有历史13年,先后共历两代皇帝,庄宗为第一,于光同元年到四年(923—926)在位。秦腔后传之《五典坡》,将故事发生时代写作此时,而又将故事发生的京城写为长安,这是应当辨误的。
  就前文所作的考证,秦腔《五典坡》为中国戏曲剧目最早者,后世京剧、豫剧等多种戏曲剧种所演《五典坡》,均系沿用秦腔故本而为之。但京、豫两剧的这个剧目,其故事发生地点为长安,而且发生时代,也均为唐代,是于历史相吻合的。而秦腔《五典坡》旧本,所以出现故事发生地点与发生的时代相矛盾的问题,确系后世艺人口传所造成的讹误。最早的秦腔本《五典坡》故事发生时代与地点的真实面目,当与后传的京剧、豫剧本相同。秦腔本之误传,实因历代艺人多无文化,仅靠口授相传而致。
  (四)故事情节的变换
  弹词薛平贵本与秦腔《五典坡》本,虽说前几回故事内容与整个戏的故事概略,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就许多故事情节而言,确是有很多不尽相同的演变,这主要表现在王宝钏之父王丞相及其亲僚谋害薛平贵,逼其女改嫁,王宝钏与薛平贵坚贞不屈,多方与之斗争,终获胜利等方面。
  原弹词薛平贵本在王女与薛穷于破窑成婚后,王父太师王忠差家人王虎往刺薛穷未遂,薛、王被迫以打柴为生,薛穷本为宋吕后所生太子,因李妃陷害后,以花白猫去皮代之,得张妃救护免死,又被神风刮去,流为乞丐。后经张妃奏明宋仁宗,召薛入朝,仁宋让位,薛穷称帝,立王女为后。观弹词本故事,基本上是前后两段互不相联的。前部写王、薛夫妇与王父的斗争,后部则丢开这一剧情发展的主要矛盾,转为叙写薛穷的历史经历及其终得称帝的故事,使其故事情节出现首尾不相贯通的弊端。可见弹词本前半部分为后世秦腔《五典坡》改编的蓝本,而后半部分又显系秦腔本《狸猫换太子》的基本剧情。秦腔《五典坡》的改编艺人,正是为了弥补这一剧情发展的缺陷,将王、薛夫妇与其父斗争作为主线剧情而贯穿始终。这种改动不仅大大地增强了此剧的戏剧性与艺术性,同时也必然使秦腔本《五典坡》与弹词本后半部分剧情相去甚远,表现出秦腔本对弹词本剧情的发展与创造。
  (五)思想内容的更新
  秦腔本《五典坡》,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求它的思想内容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与时代同步于舞台。就弹词薛平贵与以此改编的最初的秦腔《五典坡》本而论,它们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它们既有反对封建,宣传婚烟自由的一面,同时又杂有封建正统观念和宿命论的迷信思想。这主要表现在王宝钏与薛平贵爱情建立的思想基础方面。如弹唱本所写王女爱薛穷的思想基础,是看到薛穷貌有特征,言出必验,日后必为真龙天子而慨然相爱的,故此剧又名《现金龙》。在秦腔初本《五典坡》中也有上述类似的情节。除此,在另一主人公薛平贵身上,又有投降西凉招为驸马,并带西凉兵将,攻入长安,篡夺唐室帝位等变节行为。这些思想远在清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演出秦腔剧本时,对于以上情节,都做出了许多去芜存精的改编,如写王宝钏在初与薛平贵一见相爱的思想根源中,即改成了“嘉其有志”而“心许之”。这些改编,虽未能全面消除剧本的剧情与思想的糟粕,但却部分地体现了推陈出新精神,使剧本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新的发展。
  (六)递变的分期
  秦腔《五典坡》,自明末形成以来,凡历300余年,其演变发展的历史,大而言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明代末年,初由弹词本改编为秦腔本问世于舞台。经戏剧史家考证,秦腔初本剧名为《烈女传》,以王宝钏节烈贞爱精神为主。其时仅有前本,共八折,计有《花园降香》(即《求天婚》)、《彩楼配》、《三击掌》、《降妖马》、《投军别窑》、《征西》(即《薛郎阵亡》)《母女会》(即《探窑》)、《红雁捎书》(王三姐托鸿雁为自己捎走血书,含笑死去)。自后世增有后本出现后,人们专称此为前八折。此本以悲剧结局,以薛平贵阵亡西凉,王宝钏于寒窑活活饿死而终。悲剧多表现主人公为某种正义事业进行各种合理的斗争,在作品提供的具体条件下,不能得到胜利反以失败或牺牲而终。鲁讯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所以悲剧主人公的毁灭,更会引起人们的悲愤与崇敬。《烈女传》在明末一经出现,就红极一时,其原因亦即在此。据1959年《陕西省文化局秦腔调查资料》考知,明时,驻镇西安的秦王府常选秦班进府演戏,且不断选送京城为皇廷献演。明末为祟桢之母祝寿,秦王府亦进献秦班晋京演出过《烈女传》,曾为皇太后所嘉赏。
  第二阶段,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皇宫曾选征各地戏曲进宫献技,驻西安的川陕总督又选秦腔《烈女传》承应,在京虽受到皇廷贵族的见重,但又嫌其悲剧结局不足以乐,而命川陕总督府组织文人改编。始将薛平贵改写为征西未亡,被擒而降西凉,招为驸马,引西凉之兵,灭唐称帝,为王三姐封后,以致夫妻团圆。其续编共五回,即《赶关》、《赶坡》、《算粮》、《收将》、《大登殿》等,统称为后本。《烈女传》从此被改名为《五典坡》。此本虽系封建文人的后续之作,但也有《赶坡》、《大登殿》等回亦为精彩,同前八本一样,多为后世所常演,以致清代中叶直至清末,形成各地繁演不绝的状况。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