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五章 秦腔的传统剧目 第七节 古本正剧<下宛城>》


  第七节 古本正剧《下宛城》
  《下宛城》是西北四路秦腔抄藏时间最久的一部传统名剧。是甘肃省剧目工作室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搜集秦腔传统剧目时所发现的,其抄藏时间系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8),抄藏人即甘肃天水汪树存。天水位于陇东南部,与陕西关中西府地区接壤。从此地向为西路秦腔的盛行区考证,此剧当为西路秦腔的传统剧目。
  该剧若与前述的明末悲剧《五典坡》相比,若说后者是以青衣正旦主唱苦音乱弹著称于世的历史悲剧;那么,《下宛城》便是一出生、旦、挣、丑俱全,唱、打、念、做并重,文戏武功相兼,又具悲喜交集特色的历史正剧。从其剧本的谋篇布局,剧情的结构安排,唱腔道白的运用,以及表演动作的舞台指示等方面,即可看出清代中叶以前早期秦腔的发展面貌,至少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已臻完备和成熟,具备了后世秦腔演出剧目的基本格局。因而这一古本的发现,对于秦腔史学的研究价值,尤其显得更为重要。《五典坡》虽然出现于明末,比《下宛城》要早出百年之久,但其只是通过西安王宝钏寒窑的史迹探测而得知的,能够看到该剧的文字刻本者,已至清末。而《下宛战》则是于清代中叶抄藏在案的文字存本,无疑成为我们勘测清代前期的秦腔演出状况与艺术发展水平的确凿证据。只因藏本长期保存于甘肃省剧目工作室资料室中,直至1987年,才始于发现,曾被视为秦腔史学研究的一大重要突破而令人关注。
  鉴于秦腔的传统剧目,多据我国古代的历史演义小说《封神演义》、《水浒传》、《杨家将演义》等故事内容所改编,一部《三国演义》,仅100余回,依据《三国演义》编写的秦腔剧目竟多达90余本,几乎重要一点的人物故事,都被改编成秦腔剧目被搬上了戏曲舞台。《下宛城》是由《三国演义》第16回改编而成的,只是编剧作者按照秦腔舞台演出的需要,对其某些情节又作了一定的演义和增修。事叙东汉末年,汉献帝软弱无刚,朝中大权落于丞相曹操手中。时张秀于宛城(今南阳)起兵作乱,曹操带大将典韦和其子曹昂统兵往征。兵围宛城,张秀听其下官贾翊之劝,献城而降。曹入张府,见张秀兄之小妾邹氏美貌,便居张府,又霸张妾,并命典韦拥兵张府左右,以防不策。张秀闻知大怒,认为曹操有辱张府门第,便设计密杀曹操,用贾翊向典韦献八珍美味之计,盗走典韦双戟,后发兵围府,典韦无戟以战,而为乱箭射死。曹操闻讯,速带曹昂与侍从安明突围而逃。行至渭水河边,又无船渡河,安明让骑能涉水渡河之无影马,并换穿安明衣着,只身乘马逃走,安明投河自尽,曹昂断后也被杀身亡。该剧的艺术特色突出,不显一般。
  (一)剧本与一般的民间艺人所编的水词过多的套子戏迥然不同,实系一位既深谙秦腔表演和音乐,又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下层文人所撰。文词秀丽多华,文学色彩浓厚,唱词讲究合辙押韵,用字平仄规范。每段唱词还突出采用了清代中叶以前早期秦腔剧目只用单句上落板的体例,与后世均为上下对偶句形式相不同。
  如:
  郭奉孝(唱):在洛阳教万民民皆瞻仰
  汉献帝多有德海宇清平。
  谁料想这张秀反生祸乱,
  承相命领人马尽忠边关。
  除奸恶报不平我把承相见。
  贾 翊(唱) 虽不学汉张良前去议定,
  劝将军顺天行去投曹公。
  明明是爱民心出此公论,
  同治国曹丞相因甚不从。
  管保你去心腹正。
  (二)全本采用一般秦腔剧目常用的编写体例,并应用得体、最宜于说唱和表演,如一般人物上场都要念两句或四句对子,自报家门,后进入戏情表演。曹操上场即为一例:
  曹 操(上。对)离乱将军挂铁衣,
  心中常怀谋社稷。
  汉王弱幼群雄起,
  奉命征讨无宁息。
  (自报家门,白)老夫丕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于汉室为臣,不幸汉业将失王纲,朝廷失正,群雄四起,各霸一方,并不由汉君在上,因而贼寇大乱长安,王驾牛车逃奔洛阳,建都宫室,圣上封我平寇大将军。
  (三)剧情结构严谨,以曹操征讨张秀为主线,又穿插了刘备、张飞为民铲除抢占民财、霸占民妇的许都脏官杨奉为副线,两相交错辉映,采用对比明显的艺术手法,将一心称霸的曹操和旨在为民的刘备形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感人。
  (四)文唱武打相兼而出,安排得当,使其剧情具有跌宕起伏,变化多端的艺术特色,避免了平铺直叙而难以引入入胜之患。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