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六章 传统秦腔的舞台艺术 第二节 四路秦腔的表演艺术》


  第二节 四路秦腔的表演艺术
  四路传统秦腔的舞台表演艺术,均以我国传统的戏曲虚实结合,且以写意为主,并采用虚拟的表现手法,通过灵活运用四功五法和一整套精美完备的表演程式,来表现剧目的故事内容,塑造千姿百态的舞台艺术形象,以向具有声容真切,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再加上世代艺人的智慧良作和多方创造,各路秦腔都形成有众多的表演特技,人称“绝活”,又使其表演艺术大为增色,自持独特而不显一般。
  四路传统秦腔的脚色行当基本相同,仅行当设置与称谓略有差别。清代中叶,中路和东路秦腔发展为三大行十三小行,即四生六旦二净一丑,江湖上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三大行为生、旦和花脸。十三小行是胡子生(须生)、老生、小生、武生、正旦(青衣)、花旦,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大花脸(大净),二花脸(毛净)和三花脸(丑)。西路秦腔设置为四大行七小行。四大行为生、旦、净、丑,七小行为正生(胡子生、须生)、小生、大花脸、二花脸、正旦(青衣)和丑。南路秦腔设为四大行七个半小行。四大行为生、旦、净、丑,七个半小行为一生三旦一净一丑。即生、旦、净、丑、副、老、贴、杂。副为老生,老为老旦,贴为贴旦,杂为顶脚,那行缺人,由杂脚替补,所以谓之半行。清代末叶, 除南路秦腔外,脚色分行又有所变化。中路、东路秦腔发展为四大行十三门二十八类。四大行为生、旦、花脸和丑,十三门即十三小行,二十八类为衰派老生、靠把老生、王帽生、纱帽生、靠把生、马褂生、道袍生、红生、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武生、娃娃生、青衣正旦、花衫正旦、小旦、闺门小旦、贫老旦、富老旦、花旦、彩旦、武旦、大花脸、二花脸、大丑、小丑、文丑和武丑。西路秦腔发展为四大行十七小行。四大行为生、旦、净、丑。十七小行为头道绺子(头道胡子生)、二道绺子(二道胡子生)、文小生、武小生、把把绺子(三道胡子生)、大花脸、二花脸、正旦、小旦、武旦、老旦、媒旦(彩旦),老丑、公子丑、官衣丑和武丑。
  四路秦腔的传统剧目多为历史故事戏,剧中主要人物亦多系帝王将相,忠臣义士、英雄豪杰和烈女节妇。最擅长搬演袍带戏、扎靠戏和“光棍戏”(剧中人物均为男角),如《大报仇》、《取成都》、《葫芦峪》等,其脚色行当也多以胡子生、花脸和正旦为主。传统戏班组班体制统称为“四梁四柱”。四梁为头道胡子生、大花脸、正旦和小旦,四柱为二道胡子生、二花脸、小生和丑,这些行当的扮演者,要求技艺全面,功底厚实,唱、做、念、打俱精,并具有自己的绝招和拿手好戏。四梁四柱在各路秦腔的戏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四梁为戏班的头牌演员(亦称头波或头路演员),四柱为戏班的二牌演员(亦称二波、二路或挎刀)。其他为三路演员,包括老旦、媒旦、花旦以及校尉、彩女、龙套等,统称为底色,在民间素有“名角杠旗,底色不余”的说法。秦腔向无老旦、媒旦专行戏。
  四路秦腔的生行有胡子生、小生和武生之分。胡子生为秦腔的首要行当,在戏班中处于挑梁的地位,以戴三绺髯口为标志,故称须生或胡子生。胡子生分为正生、老生、红生、马褂生、道袍生和衰派须生。多扮演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扮这类脚色的演员讲究功底扎实;戏路宽广,具有过硬的唱念功夫,尤擅唱工,重韵白,并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腰功、腿功、武功以及髯口功、帽翅功、梢子功、鞭子功、靴子功、把子功等高难技艺。仪态工架要求魁悟大方,身段动作要求庄重洒脱,念白吐字清楚,行腔高亢洪大,以本嗓为主,兼施二音(假声拖腔),具有阳刚之美。秦腔的头牌须生,向称全挂把式,唱打念做皆能,在戏班中举足轻重,声价最高,戏份亦最重,历来以男演员扮演。如《葫芦峪》中的诸葛亮,《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等,久以独特优美的唱工,博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其中正生:分王帽生、纱帽生和靠把生。以挂黑三绺为标准志,多扮演皇帝和朝廷命官。王帽生,多为有权势的朝廷帝王,以戴王帽而得名。要求仪表庄重,气度轩昂,擅长唱功。如《乾坤带》中的唐太宗,《打金枝》中的唐代宗。纱帽生,多扮朝廷命官,以戴纱帽而得名。要求唱做并重,动作潇洒大方,善施髯口功、帽翅功和靴底功,如《打镇台》中的王震。靠把生,多扮演将帅,以着靠甲,善用把子为标志。讲究身架英武刚健,擅施武功及特殊武技,如《临潼山》中的李渊善带蕊子盔翻硬折子继以劈叉。老生:分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衰派老生,挂白三绺,多扮演年迈老人,身架讲究,唱做并重,唱腔深沉苍凉,动作节奏缓慢,善施髯口功,常以抖须、摆须、吹须技艺吸引观众。在特殊情境中,亦有跑车轮、抢背、跌扑翻滚等动作。如《清风亭》中的张元秀等。靠把老生,多扮演老年将帅,挂白三绺,讲究唱做并重,唱腔洪亮深沉,动作稳健利落,善用各种把子功。如《大报仇》中的黄忠等。红生:以勾红脸,戴黑三绺为其标志,多扮演尚武忠勇的将帅人物,如《五岳图》的黄飞虎,《蛟龙驹》中的陆奇。表演讲究仪态威武庄严,尤重唱工,声用宽音大嗓,可赛洪钟。兼有须生和大净之长,并具儒将风度和武将气质,尤以扮演关羽为代表。马褂生:重唱工和做工,趟马动作很多,故又名鞭子生。道袍生:以穿道袍而得名,如《九更天》中的马义。多扮演正义刚直、道德高尚的平民义士和义仆,在秦腔的须生中为数最多。尤重唱工和念工,讲究酥音,擅用髯口功和甩袖功。小生:分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贫生和娃娃生。文小生有道袍生和官衣生等。道袍生,因身穿各色道袍而得名,主要扮演风流倜傥的年轻公子。如《白玉搂》中的张彦。表演要求仪态文雅大方,常手拿扇子,善于甩袖和耍花扇。官衣生,以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为标志,多扮演有功名的青年男角。如《详状》中的徐继祖等。官衣生特重唱腔,甩帽子和耍帽翅常为此类脚色的绝招。武小生,可分两类:一类多扮演年轻武将,重武功,表演向以把子功见长;另一类为有武功的青年男子,常是赤手空拳,仅以武功取胜。文武小生,多扮演文武双全的年轻人物。如《黄鹤楼》中的周瑜,《凤仪亭》中的吕布,《拷寇》中的陈琳。重唱工,亦擅武打,其中戴翎子的,又叫翎子生,尤重翎子功。贫生,多扮演穷困潦倒的书生,讲究表现人物贫而有志的神态,《苏秦激友》中的张仪。唱做并重,唱腔擅用二音。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多由童伶扮演,戏份尚少,如《三娘教子》中的薛乙哥等。武生:分靠把和短打两种,扮演擅长武艺并身怀特技的人物。靠把武生,如《挑滑车》中的高龙等。短打武生,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等。其中有勾脸挂髯者,兼有须生的形象特征。
  旦行:有正旦、小旦、花旦、老旦、彩旦、武旦之分。正旦:又称青衣。多扮演正面中年妇女,分青衣正旦、花彩正旦、刀马正旦和小旦。青衣正旦穿青素褶子,重唱功,主韵白,动作稳重,仪态端庄,性格善良贤慧。如《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花衫正旦,以唱为主,神态庄重大方。刀马正旦,性格坚贞刚烈,擅唱大板苦音乱弹,具有敢为正义而执刀杀人的英勇气质,如《三上桥》中的崔氏等。正小旦,扮演一些未婚女子或少妇,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唱做并重,又尤擅大段唱腔,具有正义刚直的性格特征。小旦:多扮演年青女子。表演要求端庄、秀丽,唱做兼重。如《玉虎坠》中的王娟娟,《锄美案》中的皇姑。花旦:扮演年轻美貌,天真活泼的少女或少妇。善重做工,讲神彩,唱腔花稍俏丽,如《挂画》的叶含嫣,《小姑贤》中的小姑。凡属小丫环的亦称丫鬟旦或小花旦。老旦:扮演各种身份的老年妇女,如《火焰驹》中的李母,《五典坡》中的王夫人等。彩旦:多扮演被丑化了的下层妇女,表演多滑稽可笑,或妖里妖气。如《拾玉镯》中的刘媒婆,《小姑贤》中的姚氏,《对银杯》中的大娘等。彩旦过去由丑行兼扮。武旦:多指武艺高强,勇于持戈跨马征战的中、青年妇女,如《滚楼》中的高金定,《打焦赞》中的杨排凤等。
  花脸行:又称净或黑头,有大花脸、二花脸之分,以面部勾脸(即各色脸谱)为主要标志,多扮演相貌、性格特异的人物。大花脸:亦称大净。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朝廷重臣,擅唱工,重念做,讲究身架雄伟,举止庄重,性格刚直、粗犷。根据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可分为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和净脸。勾黑脸表示人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如《铡美案》中的包拯。曹操、潘仁美因共骄横、霸道、奸诈和凶残,则勾白脸,群众直呼为“白脸奸贼”。勾红脸,则表示人物有忠贞英武的性格特征,如关羽。此外,《庆顶珠》中的萧恩,《抱琵琶》中的王延令,亦为大花脸应工,但只抹底色而不勾脸,被称为“净扮”或“净脸”,大花脸为秦腔四梁脚色之一,艺术成就较高的演员,既可挂头牌演出,也可以挑班。如秦腔花脸演员田德年,就曾在陕、甘两省挑班演出多年。二花脸:又名毛净,扮演的人物均有性格鲁莽、急躁的特征,多以工架、技功取胜,如《五岳图》中的张奎等。
  丑行:亦称三花脸,统归为花脸行应工。以脸部勾画一块豆腐干似的白粉为标志。有大丑、小丑、老丑、武丑之分。大丑多扮演官吏和学士类人物,如《铡丁勇》中的丁勇。小丑,多扮演身份低微的社会下层人物,如《白丁修书》的白先生。老丑,多扮演性格温良或狡诈的老年人。武丑,多表演身怀武功技艺的人物,能翻善打,念白干脆利落,如《八腊庙》中的朱光祖等。
  四路秦腔为适应戏班演出的需要,长期实行兼行代脚制,民间俗称为串演。中路和东路秦腔的须生、正旦可串演老旦,小旦可串演小生,丑脚可串演彩旦。西路秦腔亦讲究一脚多行,武生可串演武旦,二道胡子生可串演二花脸,小生可串演小旦,三道胡子生可串演老旦及各类杂脚,丑脚可串演彩旦。甘肃等地的西路秦腔戏班,过去一般最多只编制九人,代脚现象则更为普遍。要求一个演员可兼演几个行当的脚色,行话有“摘了相帽戴毡帽,脱了蟒袍穿道袍”之说。这种演员素称“转一圈的好把式。”如兰州的福庆子,就是生、旦、净、丑样样精通的演唱能手。李夺山也是须生、花脸、小生和丑各行无所不能的全能把式。在秦腔戏班中,娃娃生一般虽设专行,但常无专人份演,多由艺徒和学员代脚。
  中路秦腔传统剧目的艺术表演,文戏、武戏兼备,尤盛须生、净脚和青衣戏。连台本戏、本戏、折戏和小戏均有,而以本戏居多。传统戏班的看家戏是“江湖二十四大本”,包括《春秋笔》、《玉虎坠》、《五典坡》、《串龙珠》、《回荆州》、《八义图》、《忠义侠》等。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唱做念打也各有所长。其次为折戏,多为本戏中或唱工,或做工,或武工,具有突出特点的重场戏,如《游龟山》中的《藏舟》、《二堂献杯》等。折子戏既是训练学员的启蒙戏,也是展现艺人才能的代表性剧目。秦腔的小戏,多是以丑脚为主的风趣喜剧,如《秃娃闹房》、《顶灯》、《背板凳》、《打砂锅》、《看女》等,群众称之为“耍戏子”。传统戏班庙会演出,常以本戏为主,本戏演出之前加演三出折戏或小戏,叫做一本加三折,民间俗称为“稍戏子”。开始首演敬神戏《大赐福》,全班演员皆出,穿戴班中最好戏装,谓之“亮箱底”;后选几位最佳演员,扮演几折拿手好戏,又叫做“亮把式”。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脚色制。各路脚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中路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扑跌、扫灯花、滚钉板、闪帽翅、耍翎子、耍火棍、抢背、顶灯、咬牙、耍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东路秦腔的表演艺术,略同于中路秦腔,虽然都以须生、武生、正旦、花脸戏为重,文武兼备,但却以武功戏见长,表演技艺之高,演出剧目之多都优于中路秦腔。表演技功与特技甚多,部分也仅为东路秦腔所特有:如耍火棍、打链枷等。《破宁国》为其净行的专行剧目,所谓“四红加一黑,必定《破宁国》”,就是东府民间对《破宁国》一剧特点的概括。
  西路秦腔的舞台表演大体与中路秦腔相同,所不同者主要有:①唱腔用嗓不同,西路秦腔旦脚唱腔全用本噪,道白前半句用本嗓,后半句用假嗓,行腔、道白声高粗犷。②主要人物上场,除念两句引子,四句诗外,还要加念八句骈或“两江月”等曲词。③西路秦腔分行较中路为简,各行常可串演,如老生可兼演大净,小生可兼演须生,小旦可兼演小生,花脸可兼演彩旦,且生、未不分,不如秦腔分行严格规范。④表演特技有鞭扫灯花、跌叉、搬朝天镫、翻小翻、耍单鞭、上刀梯、挂筋、五雷打碗等多种,但部分向为中路秦腔所无有。⑤西路秦腔一般的常演剧目有“一琴”(《伯牙奉琴》等),“二进”(《四进士》等),“三廉”(《法门寺》)等、“四铡”(《铡包勉》等),“四驹”(《烈海驹》等)、“五关”(《两合关》等),“八图”(《双贵图》等)多本。特别剧目有以目连戏形式演出的《符罗成圣》等,以及两个人物同台演出两个朝代故事的套本戏《乾坤带》与《八件衣》等,也概与中路秦腔相不同。⑥演出必以剧目脚本为准演唱,不得多一字或少一字,否则,观众会视为“浪浪戏”而不受欢迎。
  甘肃兰州等地演出的西路秦腔所创造的表演艺术更为特别,而不为陕西各路秦腔所曾有。如三杆子、三鞭子、三尻子、阴阳脸、吃糠、火流星、水流星等特技,都在西北各地久负盛名,称道一时。其中,须生表演讲究做工萧洒、娇健,具有轩昂伟岸的气度。武工戏表演粗犷豪放,具有显明的西北山野风味,并善于用大鼓、大号、唢呐伴奏,配合施放鞭炮和烟火,营造火爆热烈的舞台气氛。花脸注重造型,善于模仿石窟壁画,庙宇神像,形成风格独特的面谱,并讲究肩上挂彩球,头上插纸花,扎黄表,带纸幡,以便表现出舞台形象的英武姿势。
  南路秦腔表演艺术大体与中路秦腔相同,所不同者有:一、花脸与小旦唱腔较中路秦腔高昂,一般要唱到“硬三眼”。花脸虽讲究“降音”,行腔时要求放开啜门,但到吐字时,又要求速作收缩。旦脚行腔吐字均高八度,难度较大,演唱多用假声窄嗓,且尾音拖腔较长,能普擅场者尚少,具有高雅清秀的特点。二、中路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科白与行腔,南路秦腔则用汉中方言和语音,汉中毗连四川,语音尚带川音。三、南路秦腔表演粗俗,化妆、服装、头饰不如巾路秦腔讲究。有的旦脚几无行头,有时仅戴两枝野花即可作场。演须生者,无蟒袍,常借用城隍庙的神像服装代用。扮帝王将相之净脚,也常穿草鞋登场,故有些戏班又有“草鞋班”之称。表演特技十分丰富,独特的有换衣、揣火、撒莲花等多种。五、民间崇尚唱工,讲究夜听十里大调。擅于唱工的须生唱腔,人称“燕过梁”,多有听远不听近的特点,能者均被誉为汉中的好唱家,演出《葫芦峪》、《辕门斩子》等戏最为精彩。
  四路秦腔的表演技功与特技,因其技艺高强,难度极大,不易学习和流传,不少随着先辈表演能家的谢世而失传,只能根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著录一种,借以观其技艺之难与水平之高。如“火流星与水流星”,系甘肃西路秦腔表演《火流星》等特有剧目所采用。具体做法是:火流星系用一条长线绳,两端各系一装有木炭火的铁丝笼子。演出时演员手握线绳中间,借其用力旋转将铁笼子甩起,使两端的铁丝笼子遂以腾空飞转,并越转越快,笼中的木炭火借助旋风吹动,便愈烧愈旺,造成火星、火球、火圈满台飞舞。因其旋转的程式花样繁多,使其场面热烈而引人入胜。水流星的制法与表演同上,只是将两端的铁丝笼子换成丝制网套,里面装置盛满清水的碗,旋转起来滴水不漏。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