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六章 传统秦腔的舞台艺术 第三节 四路秦腔的舞台美术》


  第三节 四路秦腔的舞台美术
  明、清时期,西北四路秦腔的演出戏台,主要为各地庙会所建的露天剧场。其时因皇室及各级宫府设置道会司,大肆推崇儒、道、佛三教,不惜重资到处敕寺建庙,大兴酬神赛戏之风,不仅使西北各地的秦腔演出舞台(俗称戏楼)建筑倍增,遍及各地,并以陕、甘两省秦腔重点流行区为最。据《中国戏曲志》陕、甘两卷记载,陕、甘两省清末以前所建的戏台计有10000余处,现存者200余处。富庶的关中平原不仅村村建有戏台,就是地处偏远的陕北和陕南以及陇东、陇南和河西等地,也是神庙与戏台林立,处处可见。就连汉族和少数民族相居的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从城市到乡村,各处同样也都有秦腔演出的戏台建筑。如地处偏远的新疆,都市繁华的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建有湘王庙戏台(清光绪二年(1876)),地处北疆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早于清嘉庆五年(1800),也建有仙姑庙戏台(此县处于关内秦腔流入新疆的交通要道)。青海省汉、回民族云集的西宁市,早于清雍正元年(1723)就建有城隍庙戏台,地处青东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也于清咸丰十年(1860)建有楼子滩戏台(此处系陕、甘秦腔流入青海的交通要道)。明末清初以来,西北各地不仅建筑秦腔演出戏台甚多,且营造法式与戏台装饰也多呈雕粱画栋、富丽堂皇之美。其建筑材料,多以当地最佳者用之;建制工艺,多聘其地出名的建筑工匠施工。因而各地所建的神庙与戏台,便为各地民间建筑物的最佳代表,民间赞美一些达官显贵所建的宅居,也多以此为比喻,说你看谁家的房子修得多好,就像爷爷庙(西北民间称神为爷)里的戏楼一样,青堂瓦舍的。此时戏台建筑与装备的高雅程度具体表现在:①戏台已成为整体庙院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多建于庙院山门处,与正殿、献殿相对,均处于庙院的中轴线上。②建筑形式随各地建筑民俗相异而有不同。如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地区,地处秦岭以南,属长江流域,建筑形制多显江南风貌,一般为杆栏式建筑,台基概由木柱上棚楼板组成。关中平原位于秦岭以北,富有北方建筑风格,多系砖石砌基的台基式建筑。陕北高原,因民间习居窑洞,戏台也多为卷窑式台基建筑。③戏台上部一般为大屋顶式,有重檐和单檐之分,也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卷棚顶之别。经济条件差的,多覆以灰色板瓦,富裕地区多以琉璃筒瓦蔬顶。④戏台布局基本适应庙会酬神赛会演出的需要,其建筑格局有二连台式、三连台式、并台式、品字台式和对台式。⑤戏台观戏场多为开阔的露天剧场,小者能容纳数千名观众,大者则可容纳万人以上;且多数从台前到正殿呈斜坡状,向后逐步升高,保证站在最后面的观众也可以看到台上的演出。⑥注意增施特殊设备,如前台两侧修建八字音墙,台上悬置斗八或斗四藻井,台基下埋大口瓷缸等,以增强舞台收音及音响共鸣效果。⑦前檐枋额和多踩斗拱与台中木屏注重雕饰,多施有彩绘和木雕,造技精美华丽,富有明显的装饰美。且台中木屏多将舞台隔为前后场,两边置有上下场门以便演出。⑧戏台形体比宋、元戏台高大,台面宽畅,符合明、清秦腔戏曲因脚色行当增多,场面扩大的演出需要。这些戏台能够保留下来的,不仅成为后世研究古代建筑工艺的代表作,而且也成为各地观光旅游的胜地,有的还被列入了省、地、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陕西的韩城城隍庙戏台、米脂李自成行宫戏台、勉县武侯祠戏台、甘肃兰州的城隍庙戏台、嘉峪关关帝庙戏台、张掖山西会馆戏台、新疆的巴里坤关圣帝君庙戏台、青海湟源县城隍庙戏台等。具体营建法式如陕西韩城城隍庙戏台,创建于明末万历四十四年(1616)。五架梁屋架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灰色板、筒瓦覆盖,琉璃牡丹置脊,脊上山花透室,两端吊有木制垂鱼。戏台以两边墙柱两排,中柱两排撑起屋架,并将台面分作三间,中间宽长为表演区,两边分别为文武场所用。台面以隔扇木屏分作前后场,隔扇上部书有“歌舞台”三字。台面呈长方形,面宽9.3米,进深4.8米,台基高1.29米。舞台上空悬以八角覆斗藻井,上部有球形螨龙顶心,四周施以水藻彩绘,底部嵌拱形音板,为扩音、聚光装置。前檐方形木朴上托大额枋、平板枋和栏额枋。平板枋上施斗拱五朵,中为装饰花丽的补间如意斗拱,余为双斡五踩斗拱。顶部枋上施双昂一踩斗拱两铺作,双昂五踩补间斗拱五辅作,撑起四角殿檐,出跳深远。主台呈正面观式。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庙会日期,当地民众须请两台秦腔大戏于此赛台演出。这就是明、清时代西北秦腔大戏主要演出舞台与设备的一般状况。除此,为满足节日喜庆的娱乐演出需要,陕西民间还有搭制草台的乡俗。草台以木为架,芦席掩体,欲演即搭,演后即拆,年复一年,形成定规。
  与此同时,西北四路秦腔的化妆、服饰和砌未道具等方面,在吸收和采用昆曲等南北曲戏剧的舞台美术的基础上,也有许多新的创意和发展,亦趋于华丽和雅致,发展至清代中叶,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不仅流行西北的秦腔如此,就是流传于京师的秦腔,此时也甚为讲究。似乎当时的秦腔艺人非常熟知观众的欣赏心理,都把提高和丰富秦腔的舞台美术作为一种争取观众的手段,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清乾隆九年(1744),徐孝常在为张坚的传奇剧目《梦中缘》所写的序文中说:“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说明此时秦腔在京已很盛行,出现了广大观众都爱听秦腔而厌听昆曲的发展态势。“子弟装饰,备极靡丽”,是指秦腔舞台演出人物化妆与服饰装扮的精美,“台榭辉煌”,是指舞台建筑与设备的华丽。此时,秦腔的发祥地西北各地的秦腔舞台美术,同样亦呈“多置行头,再添面具,方称新奇,而观者益众”的新局面。(钱泳《腥园丛话》)这一趋势、发展到清代末期,西北的西安、汉中、兰州等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许多戏装作坊,专门设计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和砌末,使西北四路秦腔舞台演出的服饰与砌末也更加绚丽多彩。具体所采用的戏衣和砌末下见本章第四节。
  四路秦腔的化妆,据明正德九年风翔木板戏画《回荆州》考证,清代前期以前,净、丑脸谱化妆出现了红、黑、白等三色构图。旦脚化妆尚为讲究,清乾隆中叶以前,旦脚多用墨绉纱包头。乾隆中叶以后,秦腔艺人魏长生所创造的旦脚化妆梳水头,贴片子,使其扮象更加逼真俊美,如同杨懋建在《梦花琐薄》中所说:“俗呼旦脚曰包头,盖昔年俱戴网子,故曰包头,今则俱梳水头,与妇人无异,……皆魏三(魏长生)作俑”。丑脚脸谱发展有梅花、蝙蝠、铜钱和全白脸等各种谱式,净脚脸谱出现了“粉墨青红,纵横于面”的多色构图。(焦循《花部农谭》)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脸谱谱式,有大白脸、花三块等20余种。除此,少数剧目还有特殊的脸谱勾法,主要有旦脚净扮、净脚俊扮和生脚净扮等三种。表现有本不勾脸的旦脚、生脚反却勾脸;本应勾脸的净脚,却反不勾脸的特殊现象。如中路秦腔《串龙珠》中的老旦花云母、《破宁国》中的红生朱亮祖。都仿净脚予以敷色勾脸,相反《打金枝》中的大净郭子仪,只涂红面而不勾绘面谱,就是这一特殊化妆的真实表现。
  甘派秦腔净行脸谱画法特别,多与陕西相不同,并有陇东、陇南、兰州三大流派之别。陇东派脸色仿石窟雕像技法,色块大,起窍高,笔法遒劲有力,多呈雄威粗犷之美。陇南派,工艺讲究,有洗、抹、擦、画等多种工序,使其面谱多显浓眉大眼、威严多姿的艺术风态。兰州派,经张福庆初创与后代艺人的发展,创意新颖,描绘精美,幅幅都是技艺超群的美术佳作,呈现出面窄额宽,图纹多变的美术特征。
  明、清时期,四路秦腔的服装,已以明服为基础,形成了制作和广泛应用的基本规范。如清乾隆年间(1736—1795),西安的保符、江东、双赛等秦腔班社中的著名艺人,服饰装扮就十分讲究和美观,旦脚尤喜艳丽。张银花赴四川金川演出,“辄敷粉施小朱衣,锦裾缨络承之,辫发双委地,缀以明珠,贯谬金钓,腕累数十”。关中“以姿擅,绝色也”的琐儿,亦服色华艳,“两臂金玉,腕阑尚著至数十串,乡里咸讶。”(乾隆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这一时期,四路秦腔演出所用的砌末道具也有较大发展,品种繁多,制作精致。一般民间生活的服饰与道具姑且不论,仅就宫庭生活的服装与砌末及武戏所用的刀枪把了等,均亦达到了应有尽有的程度。对此,四路秦腔的传统剧目,剧中人物上场的道白或唱词中,对不同人物和不同场面的服饰穿戴与所用的砌末道具,以及武戏的刀枪把子等,都作有综合性的介绍或说明,仅选几段即可窥其一般之概况:
  例一、为描写皇帝的服饰和应用的砌末道具者:
  南路秦腔《入侯府》明正德帝(须生)唱段
  朱厚照 (唱)王出宫只见得滚龙抱柱,
  金炉中团团气罩定龙楼。
  头戴着飞龙帽九龙捧圣,
  身穿着赤黄袍八爪金龙。
  腰系着蓝田带上镶北斗,
  足登着皂朝靴下扣金钉。
  打一把黄罗伞将孤罩定,
  有宫娥和彩女齐打采声。
  殿角下摆的是双狮戏舞,
  谈一辈先朝古散淡心忤。(下略)
  例二、为描写武将的穿戴和使用的刀枪把子者:
  东路秦腔《刺中山》唐将秦琼等《花脸、武生)唱段
  罗 成 (唱)紫金盔飘盖红缨,
  锁子甲紧扣玲珑。
  丝软带腰间紧系,
  护心镜照耀光明。
  宝雕弓铜胎铁把,
  狼牙箭上带凤翎。
  胯下马来往阵闯,
  到阵前一鼓平吞。
  敬 德 (唱)乌油盔头上戴黑缨飞飘
  皂罗袍护心镜照耀九霄。
  水磨鞭左边挂又如铁塔,
  七星剑右边挎恰似银条。
  宝雕弓袋内装龙角挂面,
  狼牙箭壶中插上带凤毛。
  尉迟公在帐前全身披挂,
  赛北方黑熬神降下琼瑶。
  秦 琼 (唱)戴一顶紫金盔二龙戏珠,
  披三层鱼鳞铠尽是金玉。
  穿一领锦战袍百禽朝凤,
  穿一双熊皮靴登云踏雾。
  挎一对篦龙锏神鬼皆怕,
  骑一匹黄膘马千里神驹。
  秦叔宝在校场披甲挂铠,
  拿反贼一定要剥皮刮骨。
  (《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三十三集,清嘉庆十三年抄本)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