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上编 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第六章 传统秦腔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四路秦腔的演唱音乐》


  第六章 传统秦腔的舞台艺术
  秦腔的舞台艺术,包括演唱音乐,表演艺术与舞台美术三大部分,均在清代中叶以前己臻成熟,并形成了各路秦腔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流派,久以声腔激扬高亢,表演火爆热烈,舞台艺术丰富多彩,风格古朴俚俗而见长。
  第一节 四路秦腔的演唱音乐
  明、清时代,秦腔虽有东、中、西、南四路之分,但它们的演唱音乐却基本相同,均于明末清初已臻完善。唱腔以梆子腔板腔体为主,除有[慢板]、[二六板]等六大基本板式(含辅助板式[二倒板]),还有“麻鞋底”等彩腔腔调十余种,伴奏音乐曾有前后两个阶段之分,清代中叶(乾隆年初)以前,武场以梆子为主奏,文场以秦筝为主奏,仅为弹拨乐器,而无拉弦乐器。清代中叶十以后,武场变以鼓板为主奏;文场增加了胡琴等拉弦乐器,又始以二股弦为主奏。唱腔音律,古有平侧二调之分,以本嗓演唱者为平调,以窄嗓托腔演唱者为侧调。同时并有平仄音调之别,其中阳平和阴平统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统称为仄声。叶韵规律,一般上句叶仄声,下句叶平声。叶韵多用十三辙,一般用法,一、三、五上句不拘,二、四、六下句必叶,也有一韵到底者且不多见。
  四路秦腔的唱腔,虽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整打散唱、无板无眼等六种,但名称叫法多数相同,仅有少数相异。如[二六板]、[二倒板]、[箭板]和[滚板],四路秦腔名称相同,只有东路秦腔,有时将[二六板]称为[原板]。[慢板],中路、东路、南路秦腔称谓一致,而西路秦腔则叫做[大板],东路秦腔又有[四股眼板]之称。[带板],中路、西路秦腔概用此名,东路秦腔叫做[流水板],南路秦腔又称此为[川板]或[飞板]。各路唱腔板式及彩腔,均有快、中、慢、散之分,又有欢音和苦音之别。惟有[滚板],只有苦音而无欢音。一般起唱行腔多为眼起板落。其中苦音系七声变体燕乐音阶,欢音为七声和五声清乐音阶。两类唱腔均以徵调式为主,并兼用宫调式,部分也有徵、宫相兼调式。唱腔音乐结构主要为上下对偶的七字和十字句式,七字句为“二、二、三”词格,十字句为“三、三、四” 词格。流行于关中地区的东、中、西三路秦腔,均以关中方言和语音演唱,属于中州音韵系统;而南路秦腔因流行于陕南,仅用汉中的方言和语音演唱。
  四路秦腔音乐均由唱腔,锣鼓经和伴奏曲牌三部分组成,虽说其演唱的声腔曲调基本相同,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各地方言语音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各路秦腔的演唱音乐,也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风格而不尽相同。
  (一)中路秦腔音乐
  唱腔为梆子腔板腔体,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者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咹咹,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中路奏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脚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50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48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72个再不能,要排唱72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
  声腔除以梆子腔板式体为主外,在少数剧目里,还吸收有昆曲、吹腔、小调等腔调。梆子腔的六大基本唱腔板式有:①[二六板],一板一眼。系中路秦腔生、旦、挣、丑各行皆可演唱的基本板式,亦有紧、慢二调之分,因有抒情和叙事的多种功能而应用广泛。②[慢板]一板三眼。亦有快、慢之分,长于拖腔,善于抒情,多用于生、旦两行。用于表现悲伤,凄惨感情的[阴司板]和[伤寒调],音调低沉如泣,为其两种特殊唱腔,但不常用,仅用于《诸葛祭灯》等剧目。③[带板],紧打散唱形式。用于各行脚色的演唱,唱调高亢激奋,多用于戏剧情节高潮处,亦有紧、慢之别。表现过于悲伤情绪的唱调,称为[喝场子],亦是此类声腔中的一种特殊唱腔。④[箭板],为无板无眼的散板,亦分紧慢。板式舒展开阔,有一定力度,唱腔高亢激昂,常和[带板]、[滚白]等板式结合使用。⑤[滚杖],无板无眼,系散板节拍,唱词为散文体的称[滚白],由五字句构成的称[滚板]。是一种哭泣性板式,只有苦音,长于表现极为悲伤的感情。⑥[二倒板],系辅助板式,只有一个上句而无下句,一板一眼,板起板落,多为生、旦所唱。彩腔,俗称“二音子”,系以假声演唱的托腔。调高一个八度,长于抒情。向有慢板腔、二倒板腔、带板腔、箭板腔等四类腔调之分,常用的曲调有“哭腔子”、“十三腔”等十种。中路秦腔的唱白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久以关中中府(泾阳、三原)的语言和语音为准演唱。唱腔的传统定调为“三眼调”,即1=G。对于嗓音较好的演员,最高可定为A调,唱腔高亢急促,颇能表现出秦腔声腔繁音激楚的艺术特点。据老一代秦腔音乐家张醒民调查,清末以前的传统秦腔长期是以定A调为主,G调次之。
  秦腔伴奏曲牌分丝弦曲牌和管乐曲牌两种。管乐曲牌又有唢呐曲牌,笛子曲牌、唧呐曲牌和笙管曲牌之分,且数量甚丰,常用的也有一百余首。而且无分弦乐与管乐曲牌,均为专用曲。如弦乐曲牌:表现轻快活泼用[小开门]、[开箱柜],欢乐用[抱妆台],拜堂用[点花开],跳跃用[小桃红],消闲用[梳妆台],相会用[扭门拴],悲伤用[柳生芽],[永寿庵]、[杀妲已]、[纺线曲],回忆用[十月花]、[张良归山]、[紫南风]等。管乐曲牌:迎宾坐帐用[大空场]、[流水空场]、[车六调空场],将相升帐用[十三铰子],女将坐帐用[一枝花],帝王上场用[普天乐],帝王登殿用[朝天子],帝王摆宴用[马陵道],帝王起兵用[动銮舆],神仙坐洞用[哪吒令]、[菩萨台],拜寿饮酒用[寿延开],饮酒用[本序]、[画眉序]、[哭黄天]、[凡婆燥]、[北调],小宴用[江儿水],拜堂用[庭前议],写信用[三眼腔],[雁儿落],拆信用[红绣鞋],玩灯用[节节高],祭灵用[柳青娘]、[柳青娘尾],[哨呐皮],人物上场用[中军令]、[功曹令]、[状元令],[绿帽令],反面人物上场用[和尚令],番王坐帐用[番王令],反角登殿用[贼王朝天子],武官上场用[出追],观景用[风入松]、[千金序],官员行路用[朱儿诵],县官上场用[牌歌],鬼魂上场用[甘州歌],游湖用[玛瑙冠],武打用[耍孩儿]、[收江南],水战用[黄龙滚]、[下小楼],起兵用[慢起]、[步步高]、[园林好]、[石榴花]、[朝宴歌]、[玉芙蓉]、[望金花]、[地流],行云用[连云起驾]、[赏宫花],水中行舟用[紧番开],摆宴用[大小柳摇金]、[新大开门]、[山坡羊]、[迎仙客],剧终用[全尾声]等。
  锣鼓经名目繁多,有慢、中、快、散四种类型;依其作用又有开场、动作、板头、曲牌锣鼓四种之别。开场锣鼓有[十样景]、[闹元宵]、[湖广锣]等多种,用于戏曲开演之前,民间俗称为“吵台”。具有制造演出气氛,招引观众入场看戏的作用。且演奏火爆热烈,多具动人心弦之美。板头锣鼓有[塌板]、[代板]、[摇板]等四大类,40多种,具有起奏板头过门和开导演唱的作用。动作锣鼓,常用的有[豹子头]、[浪头]、[倒脱靴]、[紧急风]、[四锤子]、[勾锤子]、[拥锤子]、[五锤子]、[搜门]、[三眼]、[一串铃]、[三眼枪]等多种,具有配合演员的动作表演和道白、吟诵等作用。其中有整套锣鼓[起霸]、[搜门]、[浪头]等,多用于程式性的大型表演。曲牌锣鼓,虽然十分丰富,但只具有配合伴奏弦乐和管乐曲牌的作用。锣鼓经的结构,大体可分大、中型套曲和单曲三种,开场、动作锣鼓多为套曲,板头与曲牌锣鼓多为单曲。另有以勾锣为中心的大铜器,以手锣为中心的小铜器,以及以铰子为主的小三件等多种演奏形式,相互配合得当,效果甚佳。
  传统的伴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清代中叶以前,以秦筝或月琴为主奏,配以琵琶为副。均系弹拔乐器。清代中叶改由胡琴为主奏,以月琴为副,始由拉弦与弹拨乐器兼合而作,不用笙笛。清代末叶,又改设拉弦乐器二股弦为主奏,胡琴(又名板胡、胡胡)为副,另辅以笛琴(即京胡)和月琴(或三弦),并增加了笙乐和笛子等。武场明至清代中叶,久以梆子为主奏,采用“以梆为板”的形式击节。清代末叶,始增鼓板(由牙子板和干暴鼓组成)为主奏,配以梆子、战鼓、勾锣等打击乐器。乐队发展至十人组成。文场五人,分操二股弦(兼唢呐或唧呐)、板胡(兼唢呐或唧呐)、笛琴(兼笙或管)、笛子(兼唢呐或唧呐)、三弦或月琴(兼笙或管);武场五人,分操鼓板(兼堂鼓)、梆子(兼铰子、战鼓)、钩锣、铙钹、手锣(分兼马锣、云锣和碰玲等)。整个乐队以板鼓为指挥,以二股弦为领奏。故二股弦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戏班中具有重要位置,常坐于舞台后面正中。伴奏以二股弦为主,附以胡琴,并与梆子相配合,演奏发音有“老调”和“梅花调”之分,梅花调因调高难唱,更有表现高亢激越之长;故民间曾有“能唱梅花调,北京也能到”之说。
  (二)东路秦腔音乐
  唱腔为梆子腔板式变化体,唱法基本与秦腔相类同,不尽相同者有:①演唱风格更为高亢激越,过门短促,更显“繁音激楚”之美。发音讲究满口腔,音自丹田,音调宽宏而圆滑。行腔多有直起直落,“上如抗,下如坠”的艺术特点。②普以“咹”字托腔,故有“咹咹”调之称。③唱腔音乐结构,除用七字、十字上下对偶句式外;还有九字句、五字句、以及末尾以单句上为落板。④小生必以窄嗓行腔,不得随意变更。旦脚常以[麻鞋底]起头,下转[慢板]和[流水板]。
  伴奏曲牌,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都有弦乐曲牌和管乐曲脚两大类,管乐曲牌又有唢呐曲牌和笙管曲牌之分。各种所用曲牌部分与中路秦腔相同,尚有不同者:丝弦曲牌,以弦乐演奏,配以竹笛,有观灯用的[八板],旦脚上场用的[杀妲已]、[苦相思],戏耍用的[割韭菜]、[钻烟洞],活泼欢快用的[梵王宫],进帐用的[青天歌]等。唢呐曲牌,只用唢呐和唧呐,不用丝弦,有武将上场用的[收江南],武将相迎用的[将军令],折书看书用的[三眼腔],饮酒用的[地溜子],番王点兵用的,[北泣颜回]等。笙管曲牌,用笙管吹奏,少数也配以弦乐和唢呐。有校场耍枪用的[排马枪],拜佛用的[山坡羊],女将坐帐用的[一枝花],轻歌漫舞用的[赛罗裙],转场用的[水龙吟]等。锣鼓经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
  传统的伴奏乐队,亦有文场和武场之分,乐器配制及沿革,一般多与中路秦腔相同,惟文场采用弹拨乐器较多,及至清代末叶,比中路多用的特有的弹拨乐器就有琥珀、四弦和琵琶等三种。特别是因有琥珀、四弦等地域特色突出的弦乐乐器,使其伴奏曲调也更趋于古朴和浑厚。且主奏乐器亦不特有二股弦一种,还增设有四弦,均分置于舞台正中两边。致其乐队发展至11人组成,文场六人,分操二股弦(兼唢呐、唧呐、笛子和笙)、四弦(兼小铰、笙)、琥珀(兼管子、笙)、琵琶(兼笙)、板胡(兼唢呐、笙)、三弦(或月琴、兼笙);武场五人,分操鼓板(兼堂鼓)、梆子(兼星儿、马锣、云锣)、勾锣和铙钹。整体乐队以鼓板为指挥,以二股弦和四弦为领奏,其分工与坐位如图所示:
  ★
  (三)西路秦腔音乐
  唱腔大致与秦腔相同,所不同的是前者较后者声调平和、细致,具有调平、音软、幽雅、缠绵的特点。擅于演唱大板乱弹,最长的唱段可多达90多句,一般需唱30多分钟。且这类长唱段,多以慢板开头转入双锤散板,与中路秦腔的转入牙子散板不同。演唱用本嗓,直起直落,柔和中显昂扬,苍劲中见优雅。秦中有所谓“东咹咹,西慢板”之说,“西慢板”即指西路秦腔中的大板乱弹。此外,吸收采用的昆曲、罗罗腔、吹腔、以及佛调、民歌等杂腔杂调也多于中路秦腔。且有许多唱段还采用勾腔唱法,上下两句重复演唱,声调不断翻高,民间俗称为“架桥”。
  曲牌约有300余种,大部分与秦腔同,不同者有:皇帝、神仙饮酒用[马陵道]、[山坡羊],将军发兵用[甘州戈],带箭用[死军临],奋力作战用[流海带],番王发兵用[大儿番]、[小儿番],出征用[回回帽],离别用[黑模]、[黑揣],入洞房用[南京话],责打用[杀鸡娃],悲哀、相思、欢乐用[昆腔],戏中戏用[高腔],责打子女和迎亲用[罗罗腔]等。
  伴奏乐器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主要为二股弦,胡胡(板胡)、月琴、三弦“四大件”,以二股弦为主,胡胡采用老调演奏,一把弦,不倒把,拉弓用力而缓慢,音调悠长细雅。所不同者,胡胡不奏“梅花调”,亦不用笛琴。
  (四)南路秦腔音乐
  唱腔以梆子腔为主,板路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所不同者有三:①彩腔曲调虽有[麻鞋底]、[十三腔]、[三滴水]等与中路秦腔相同,但也有[还阳腔]、[四条弦]等与中路秦腔不同;②唱腔板头,中路秦腔仅用三环,南路秦腔还保留有三板头,五板头和十板头。③中路秦腔采用的杂曲别调甚少,而南路秦腔则吸收采用的较多,如小调、吹腔、吟诵体[板歌子]、[壳壳子]、宗教曲调[佛号子]、[道歌子]等,艺人习惯称此为杂子或吹歌。且用于演唱的剧目情况亦有不同。有的一曲专用一剧;有的在一剧中,主以梆子腔演唱,个别场次或唱段用杂腔杂调。
  南路秦腔演奏曲牌亦同秦腔,分唢呐曲牌和弦索曲牌两种,习惯上唢呐曲牌称“牌调”,弦索曲牌称“曲调”。又唢呐曲牌中带用大铜器(大锣、铙钹等)的称“吹歌”,带用小铜器(手锣、牙子等)的称“清板”。两种曲牌所用曲名与中路秦腔相同者少,不同者多。唢呐曲牌主要有:拜寿用[寿宴开],文武官摆宴用[画眉序],文武坐帐用[节节高]、[二流子唢呐],阅兵观景用[收江南],武将行走用[芦毛令],报信用[报子令],兵败用[慢五索],文武起身用[箸龙子],写信用[三索牌],女将坐帐用[女点将],皇王起身用[动銮车],皇王拆书用[八铰子],中状元用[状元令],武将行走用[牵牛郎],武将射箭用[武射],武将行兵用[将军令],兵败负伤用[两倒板],人马起程用[朝阳歌],摧马加鞭用[上调锦添花],蛮王起兵用[回回令]、[噫呀呀],蛮王败北用[闹回回],痛哭用[哭皇天]、[闹金花],奸贼上场用[步步娇]、[强盗拨弓],一般通用[勾腔]、[七句半]。此外还用一些在特定剧目、剧情上所用者,如《白蛇传》白蛇盗草时用[斗鹌鹑],《斩祢衡》骂曹时用[夜深沉],《梵正宫》和尚登殿用[大佛登殿]等。弦乐曲牌主要有:武将行兵用[京令],皇王上场用[朝天子]、[武朝天子],收场用[哪吒令],自杀用[杀妲已],其它还有[小开门]、[银纽系]、[对美人]、[打花鼓]、[八谱]、[模黑]、[四合]等。
  锣鼓经有开场锣鼓、起板锣鼓和配合动作及上下场锣鼓等三种,部分也与秦腔相同。开场锣鼓主要用[西安台]、[湖广台]、[一声号]、[老一声号]、[九声号]、[老九声号]、[冲天号]、[十声号]、[南瓜蔓]、[金钱吊胡芦]、[么二三]、[老一根葱]、[小一根葱]、[十样景]、[过八总]、[抱锣锤]、[十环子][滴溜子]、[四锣子]、等。起板锣鼓有[带板]、[稍板]、[串板]、[尖板][乱劈柴]、[八铰子]、[鸭子拌嘴]等。配合动作和上下场锣鼓有[亚锤]、[磨锤]、[截锤]、[熬锤]、[吵锣]、[倒八锤]、[金钱花]、[滴水鱼]、[紧三索]、[龟兹调]、[大豹子头]、[小豹子头]、[留锤]、[勾锤]、[浪头]、[了锤]、[么翻三]、[拥锤]、[脚底风]、[擂锤]、[扑灯蛾]等。
  伴奏乐队分文、武场,由11人组成,所用乐器,文场、武场与中路秦腔基本相同。文场管弦乐,清末前在农村广场演出时,主奏乐器为正调盖板二弦,琴筒较一般胡琴为粗,筒底用桐木板代替蟒皮,弓子以斑竹片制作,既宽而硬,琴杆约一尺多高,子弦和老弦全用牛皮弦合成,演奏时,指端须带铁帽,定弦为“6——3”。另有板胡、京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武场打击乐,有鼓板、梆子、勾锣等。与中路秦腔有明显不同者为板胡,中路秦腔用中音正调板胡,而南路秦腔竟多达三把板胡,除了常用的反调板胡,梅调板胡外,有时还用有越调板胡,伴奏音调特点突出。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