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九章 改良秦腔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改良秦腔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九章 改良秦腔的基本概况
  改良秦腔发端于20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陕西的一些积极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的进步知识分子于西安倡导发起的。它标志着历史悠久的秦腔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改良秦腔不同于明清以来的传统秦腔,它既有自己的宗旨,艺术指导思想,又有自己的创作剧目。对于传统秦腔来说,改良秦腔既是一场破旧立新的革命,也是一个再展风姿的开始。
  民国时的秦腔改良运动,可以说直接承继了晚清袭卷全国的戏曲改良运动的精神,是近代思想启蒙和戏曲改良在西部的集中表现。其理论主张一脉相承,主要是就如何发挥戏曲艺术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见解。这不仅对当时的戏曲改良、秦腔改良运动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为中国传统的戏曲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一节 改良秦腔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中国戏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由资产阶级倡导的,并得到许多戏曲艺人积极响应的,具有鲜明近代色彩的戏曲改良运动。他们提出进步的理论主张,创办戏剧刊物,创作出版新的剧本,组织改良团体编演新戏,改进舞台艺术,试图通过改良和革新,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从而达到“新民”的目的。
  这一运动的兴起,是与晚清的社会背景以及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到宣统三年(1911)的辛亥革命,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国的历史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甲午之役战败之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加剧,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席卷全国。面对这一现实,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寻求中国的出路,便要求通过变法维新,以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借助光绪皇帝的力量,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动了“戊戌”维新变法活动。但因遭到封建顽固派的竭力反对和血腥镇压,使其不足百日而归于失败。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反抗斗争。这时,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便担当起通过革命斗争来推翻清朝统治的历史重任。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绵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事实上,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知识分子,深受近代早期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的启蒙思想影响,从资产阶级维新时期的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到南社的柳亚子、陈去病、高旭,乃至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家邹容、陈天华等,他们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龚自珍的启蒙精神: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愚民政策,要求开启民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继承了龚自珍直面社会,批判现实,利用文学艺术进行思想启蒙的战斗传统。他们十分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等口号。这一新的思想观念激活了中国旧剧的改革要求。光绪三十三年,话剧被引入我国,一时间,全国各地形成了颇有声势的文艺改良运动。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正是在这一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兴起的。
  晚清戏曲改良运动,是以上海为中心开展起来的。光绪二十九年,京剧演员汪笑依编演的《党人碑》,借历史故事反对封建专制。同年,在上海出版的《新小说》和《绣像小说》等报刊,又陆续发表了《维新梦》、《黄萧养回头》等改良新戏。次年,汪笑侬又编演了《瓜种兰因》、《桃花扇》、《缕金箱》等一批新戏。同时,京剧演员夏月珊、夏月润也演出了新戏《玫瑰花》,戏曲改良之风从此渐兴。
  为了扩大戏曲改良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联合汪笑侬等,于光绪三十年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该刊之《招股启并简章》中明确指出其创办宗旨是“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惟一之目的”。旗帜鲜明地提出戏曲要以启迪民智,开通风气和反清革命为宗旨,十分强调戏曲的社会作用。
  光绪三十四年,潘月樵和夏月润兄弟在上海创建了上海新舞台,它既是上海最早的戏曲改良团体,也是上海第一座具有近代化设备的剧场。该社演编了《新茶花》、《宦海潮》、《黑藉冤魂》、《波兰亡国惨》、《越南亡国惨》、《潘烈士投海》等大批改良京剧。同时广东的粤剧也出现了一些从事改良的“志士班”(又称“改良班”),编演了《温生才刺孚琦》、《火烧大沙头》、《秋瑾》、《痛除四大害》、《担加》第一批改良新戏。
  光绪三十一年,四川的周孝怀在成都主持设立了戏曲改良公会,掀起了川剧的改良运动。戏曲改良公会以“改良戏曲,辅助教育”为宗旨,先后聘请赵熙、黄吉安等作家创作编演川剧改良剧本,计有《审吉安》、《邺水投巫》、《活捉王魁》、《三尽忠》、《双义图》、《绵竹关》等多种。戏曲改良公会一直坚持到辛亥革命,对于川剧的改良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蔚然成风的戏曲改良运动,负载着拯救社会的重大责任进入了20世纪,并以新的思想观念激活了中国旧剧的改革要求。民国元年(1912),以陕西易俗社为代表的西北改良秦腔的兴起,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和气势把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引向深入,成为20世纪初期全国戏曲改良运动的一面旗帜,受到了戏曲界的赞扬和推崇。
  如果说中华民国元年以前全国兴起的戏曲改良运动,客观上是在为辛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制造舆论的话,那么,民国元年以后兴起于西北的秦腔改良活动,则是陕西的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秦腔改良活动宣传民主思想,重开思想解放浪潮的一次大胆实践。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建立。在辛亥革命过程中,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此时已成为西北思想解放运动和改良秦腔的先声。在陕西的辛亥革命党人中间,有同盟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一批富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识的文化精英,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良策,他们十分注重戏曲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认为“旧社会率由旧戏曲铸熔而成”,“社会教育感人最深,普及最广者莫若戏曲”,主张“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旧社会。”(《易俗社七十年编年纪事》,以下简称《易俗社编年纪事》),试图通过改良和革新,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以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民国元年,他们于西安发起组建了陕西易俗社,西北大地的改良秦腔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则,从剧社体制、组织机构设备、管理制度、剧本创作、舞台演出、学生培养等方面对秦腔艺术及其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主张用戏曲普及教育,启迪民智,除旧布新,提倡民主、平等、科学和爱国精神,为了实现其办社宗旨,易俗社以社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民主选举的任期制,废除了封建班社和艺人之间的隶属关系,提高了伶界人格,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使剧社成为一个社会公益文化团体。剧社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和学校部,融艺术创作、舞台演出和艺术教育于一体,打破了封建旧戏班以师带徒,人身依附的关系和口传心授的传艺方式,提高了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
  易俗社的创办人深知没有自己的剧目,就无法体现其办社宗旨,也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他班社竞争。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强调“编辑物(即剧本)为易俗社之命脉”,并规定排演“以新编脚本为主”(《易俗社章程》第二章第五条),而新编剧本须以提倡民主,宣传爱国和社会教化的内容为主。在剧目创作上制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选择标准,无不体现出“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的宗旨,对传统剧目也有严格的选择标准。李桐轩于民国二年发表的《甄别旧戏草》,对陕西流行的300余出传统剧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将当时的传统剧目分为“可去、可改、可取”三类进行取舍,使之“推其陈,出其新”。成为从思想上、理论上指导该社剧目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这一时期,陕西易俗社的秦腔改良活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创作演出了大量的提倡科学民主,针砭时弊和宣扬爱国精神的新剧目。后人推崇的“易俗名剧”,几乎都出自这一时期,剧本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孙仁玉的《三回头》,《柜中缘》、《镇台念书》、《看女》,范紫东的《三滴血》、《软玉屏》,李桐轩的《一字狱》,李约祉的《庚娘传》、《韩宝英》,高培支的《夺锦楼》,吕南仲的《双锦衣》、《殷桃娘》等,不仅显赫于当时,直到今天仍保留在秦腔舞台上,成为该社的不朽之作。
  在易俗社的影响下,从民国元年到民国二十五年,陕西各地出现了以秦腔为主的改良戏曲的热潮。与此同时,改良秦腔又流播到甘、宁、青、新等地,形成了一道热闹的景观。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