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九章 改良秦腔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改良秦腔崛起与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二节 改良秦腔崛起与发展的基本态势
  改良秦腔出现初期,传统秦腔仍然占据着西北各地戏曲舞台的主要地位,改良秦腔的演出活动仅限于陕西易俗社等几个西安地区的改良剧社。说明在改良秦腔兴起的初期,它的传播与流行区域还是有限的。西北秦腔舞台呈现着复杂多样的情形,既有传统秦腔的流行,也有新兴的改良秦腔的演出,整个的秦腔剧坛,包含有传统秦腔与改良秦腔的两种成分。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共两党的合作,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防戏剧”被大力提倡,编演抗日救亡的新剧目,作为唤起民众,一致抗日的宣传利器备受推崇。专志秦腔改良的陕西易俗社等剧社,也积极投入了这一运动,并编写和演出了许多积极配合抗日救国的新剧目,受到了秦腔流行区广大观众的欢迎。喜观抗日新剧,竟成为一时之风尚。一直演出传统秦腔的众多班社,因为脱离现实,失去观众,也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条件。随着广大观众欣赏视线的转移,很多班社为了生存的需要,相继放弃了传统秦腔,纷纷向易俗社等改良剧社学习,演出改良秦腔。西安的改良秦腔亦因此而迅速传播于陕西及西北各地,使有数百年历史的各路传统秦腔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基于此论,西北改良秦腔的产生与发展是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的,以抗战开始为界,20世纪30年代以前,为其初始与兴起时期,以后则为它的发展与普及时期。
  改良秦腔对传统秦腔既是一场改良和革命,难免要经历一个进步思想与守旧意识的矛盾斗争过程。改良秦腔正是在这一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在改良秦腔出现的初期,观众的接受心理也曾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据《易俗社编年纪事》记载,该社于民国二年十月十日首场演出于城隍庙,即“人山人海,庙为之满”。同年三月,“省城军政商学界请本社学生演出于南院门,制服军乐,步伍整齐,观者拥挤,几不能前。演出多为新排戏剧,观者赞许,易俗之名不虚”。
  从这两则记载中即可看出,当时易俗社演出的盛况和民众对改良秦腔热切欢迎的态度。
  另一种情况是,改良秦腔初一亮相,即遭到一些喜爱传统秦腔观众的质疑和反对。甚至连辛亥革命后陕西军政府中的一些头面人物,也诅咒易俗社的改良秦腔,有的还发誓绝不观看易俗社的新剧演出。为了迎合一些传统观众的欣赏趣味,他们还特意组织了一些大型秦腔班社,专演传统秦腔,与易俗社的改良秦腔相抗衡。
  易俗社毕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改良剧社,由于文人与艺人的密切合作,以及明确的宗旨与艺术指导思想的确立和新剧舞台实践的不断成功,改良秦腔很快获得了社会的公认,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秦腔的霸主地位,继而得到普及、发展和壮大。
  就西北改良秦腔发端与发展的历史实际而言,改良秦腔在其兴起与发展过程中,曾存在着三种表现形态。
  第一种,为全面改良者,如陕西易俗社。该社以“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大力倡演新编剧目,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补助社会教育,开启民智。对于旧秦腔则进行严格的甄别,以“影响于人心为断”为标准,把传统秦腔分为“可去、可改、可取”三类,凡是不符合此标准,不利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旧戏,或革除,或改造演出。除剧目建设外,对其组织机构、演员训练、演唱声腔、表演艺术到舞台美术等方面,均进行了改造与革新,这一切改良举措,使其成为民国时期改良秦腔的旗帜性剧社。
  第二种,为部分改良者,如关中三意社。该社除对科班教育、演出剧目、表演唱腔方面进行改革外,较多地保持了传统秦腔的古老面貌。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易俗社等为主的改良剧社对传统秦腔继承不足的缺憾。如果说易俗社改良秦腔的美中不足是重视了生、旦戏的发展的话,三意社则较多地继承了秦腔生、净戏的传统。易俗社的观众多为知识分子和城市市民,而三意社戏路较宽,深得广大农民观众的喜爱。
  第三种,为易俗社的模仿者,多为西安之外的秦腔剧社。这类剧社以易俗社为楷模,由军政界的一些头面人物,为宣扬民主共和的思想而组建,或由易俗社等西安地区的改良剧社的出科学员流布各地后所创建。在组织机构、演员训练及上演剧目等方面,几乎照搬易俗社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剧社是易俗社改良秦腔向外传播和发展的一种主要途径。
  总而言之,改良秦腔是以流行于西安地区的中路传统秦腔为基础而发端的。其于民国元年开始兴起,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和发展,至30年代,已成为统治西北剧坛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明清时期曾流行于关中东府的东路,流行于陕南汉中的南路,以及流行于关中西府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诸地区的西路传统秦腔逐渐衰落。至30年代,随着改良秦腔的全面普及与发展而失去昔日的霸主地位,被以陕西易俗社为主的改良新声所取代。至40年代,除少数地方还有传统秦腔班社演出活动之外,一般多已销声匿迹。各路传统秦腔的命名遂被废除,覆盖西北各地的改良秦腔被统一称为秦腔,这就构成了民国时期改良秦腔的基本面貌。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