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章 改良秦腔的初创与兴起 第三节 竭力仿效者——关中三意社》
杨志烈 何桑
第三节 竭力仿效者——关中三意社
陕西易俗社开创的秦腔改良新声,不仅受到了官方人士的重视,也为民间大众所见爱。在易俗社的影响下,兴办民间改良剧社,亦为社会各界竭诚支持。率先组班建社者,为西安苏家父子所创办的关中三意社。
据向陕西老一代秦腔研究专家李静慈和三意社早期出科的老艺人郭佐芬调查,该社成立于民国四年(1915),亦为民初西安所开科的大型秦腔改良剧社之一。其艺术力量之强,演出声誉之高,均可与易俗、榛苓等社相鼎足。社长初为苏长泰,继为聂金山,后为苏育民。社址初设于西安骡马市梨园会馆,于钟楼南银匠会馆演出。民国九年租得骡马市药材会馆,从此有了固定剧场。
该社科班教练首推姚鼎铭,原为该社早期的旦角演员,大量的艺术实践使其在剧本分析方面有独到的体会,在角色体会与舞台表演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由他排导的新编与改编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在西安,曾有一代名师之称。除此之外,还有李天成、徐元民及社外业余教朗李逸僧等知名教练。
该社最初之名长庆班,是由榛苓社须生演员苏长泰(原籍陕西商县人)集资创办的。曾以江湖班的形式演出。后因西安改良之风日盛,江湖旧班已无出路,遂仿易俗社,开办科班,招收学员,并以学社制的新形式,更名为西安长庆剧社。民国八年,班主苏长泰故世,三子年幼,苏妻便委托原社中的苏氏名徒聂金山继任社长。因其善于经营,营业进一步兴盛,引起驻西安陈树藩部属的关注,他们依仗手中权势,巧立名目,对该社进行敲诈勒索,于民国九年,强行将西安长庆社更名为关中三义剧社。次年由于政局变化,其阴谋未能得逞,为了免除后患,社长聂金山遂取苏长泰三个儿子乳名中的“意”字,将剧社改名为关中三意社。
该社创建之初,除招收第一期(甲、乙两班)学员外,演员全是江湖艺人。因多系秦腔名角,又演出各自拿手好戏,深得观众欢迎,成为西安古城上座率较高的剧社之一,为该社初期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从民国五年起,第一期学生陆续出科,开始与老演员同台演出。随着老演员日渐减少,传艺采用“大师哥教小师弟”的方法,继续沿袭和发展。
以民国二十七年为界,该社在民时的30多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民国八年起到民国二十七年为聂金山执任时期,亦是该社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谙熟业务的聂金山一上任,便大显身手,四处聘请江湖名流为演出台柱。如须生王文鹏、李云亭、陆顺子、王德寿,旦角安鸿印、杨金升、骆福生,净角张寿全、马建南(一声雷)。以及其它改良学社的新出名伶,如榛苓社之名旦何振中,名须生和家彦等;并主持招收了三批学员,其中又涌现出一批舞台新秀,如须生王庆民、王庆林,小生苏哲民、苏育民、李益中,旦角赵明华、屈振华、郭育中、田玉堂等,使该社逐步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的演出队伍。在演出剧目方面,除了部分传统名剧外,亦特别注意学习演出易俗社的改良新作。另外还多方联络组织社会作者,如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戏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剧作家袁多寿、袁允中等,先后到该社任编剧、导演,创作改编了一批优秀剧目。经过较长时间的舞台实践,30年代,该社新出演员苏哲民、郭育中、田玉堂、王庆民、苏育民等皆跃为主要台柱,逐渐以新演员替代了老演员的主演地位,遂使该社的演出面貌焕然一新。据30年代西安的《西北朝报》、《民众晚报》、《陕西民报》等报刊所载,苏哲民的《折桂斧》、《娄昭君》,郭育中的《西厢记》、《棒打无情郎》,田玉堂的《采莲女》、《白衣庵》,王庆民的《卧薪尝胆》、《苏武牧羊》等,均声誉日隆,久演不衰,曾使该社进入了建社以来的艺术高峰期。
这种兴盛局面只维持到民国二十六年,因社局形势的变化而夭折。此时的苏氏三兄弟已长大成人,苏哲民与苏育民在艺术上皆已成为该社年轻的台柱,他们不仅具有管理社务的能力,而且还因为他们在艺术上的名家声誉,具有名角挑班的艺术号召力。于是,苏氏兄弟便向聂金山提出交还社权的要求,由此引发了一场争夺社务管理权的内乱。
在20多年的辛苦经营中,聂金山与该社一批同仁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务成就。现在要创业者交出社权,便遇到了重重的困难和阻力。一些资历较老的演员对此极为不满,便揭牌罢戏,并由刘光华、阎国斌、李益中、田玉堂等名角出面,组织了一批学员退出该社,另行组建了集义社,使该社因力量锐减而陷入了瘫痪境地。苏哲民因受刺激而患精神分裂症,不幸扑池身亡。挽救残局的历史重任便落到了年仅20岁的苏育民肩上。
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使该社进入了后一阶段的发展时期。
苏育民任社长,虽说年轻,但却颇有才干。上任不久,就请回了一部分演员,与留在社内的学员组成了基本的演出队伍,并迅速恢复了演出。为了进一步扩大演出力量,又相继招收了三批学员,分别以“辅、佐、盛”三字排辈命名,以示辅佐、振兴之意。随着这批学员的不断出科登台,演出力量得到了加强。特别是民国三十年苏育民开创了陕西第一个女伶坤班,培养出了苏蕊娥、李夕岚、赵艳云等优秀女伶,开创了旦角改由女伶扮演的先例。之后又接收了兰州女伶何韵琴、陕西女伶孟遏云等著名坤角,使该社开始采用男女同台演出的形式展示于古城,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西安剧界女伶极少的情况下,该社率先以坤伶充实舞台,不仅对几百年来,秦腔舞台惯无女伶演出的历史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而且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好奇心,往观者倍增,该社也因此渐渐恢复了元气,又始复中兴之势。此时的兴盛局面,虽不如前期,但以改良科班培养的一代新秀充任台柱,确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进步。
该社属于部分改良的新剧社。既注重对传统秦腔的继承,又积极倡导和发展改良秦腔之新声,从民时西安各家报纸所刊演出广告中可以看出,该社是以传统剧目与新编改良剧目同台兼演的。如民国二十二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关西日报》所刊之广告:(见下页)
可见,该社在二十六日这一天的演出,日场为新编改良剧目,夜场所演折戏,又全是传统剧目。在民国时的30多年中,该社大多采用了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相兼并举的形式演出。就民时的西安报纸所刊载的演出剧目统计,该社演出的传统剧目有:《五典坡》、《赵五娘》、《法门寺》、《辕门斩子》、《状元媒》、《洪羊峪》、《玉虎坠》、《大报仇》、《葫芦峪》、《白蛇传》、《走雪山》、《八件衣》、《杀狗劝妻》、《火焰驹》、《金钟罩》、《回荆州》、《打金枝》、《白玉楼》、《伍员拆书》、《广寒图》、《蝴蝶杯》、《游西湖》、《破宁国》等。主要演出的新编与改编剧目,据民国二十一年十月西安《民意报》所刊封至模《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记载,仅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一年的四年时间里,该社新编与改编的改良剧目就有20多种,平均每年五种,其中,改编剧目有:《十五庙》、《十五贯》、《玉堂春》、
社 意 三
午日六十二
演合体全
编新生先堂宾贾界政
本 全
缘奇玉金
生段新调尽尽改特
辉段 式腔 美善 良别
晚
张 朱 周 张 赵 王
寿 俊 登 朝 明 庆
全 卿 科 鉴 彦 民
宫故大 水卖 台拜
全 晋 刘
武 福 光
行 长 华
观真去 牛放双 印手血
《雷峰塔》、《千里走单骑》、《风波亭》、《刮骨疗毒》、《鸳鸯坠》、《白玉凤鸽》等;新编剧目有;《卧薪尝胆》、《铃镜奇缘》、《自由之花》、《棒打无情郎》、《烈女奇案》、《双泪痕》、《千金一笑》、《潇湘梦》、《贪婪鉴》、《侠凤奇缘》等。民国二十二年后,又有李逸僧改编的传统剧目《化墨珠》、《娄昭君》、《苏武牧羊》等;新编剧目有:铁次云的《贪欢报》,薛兰生的《双母记》,淡栖山的《双燕珠》、《冤孽报》,袁多寿的《郑成功》,曹安民的《家庭痛史》,希珊的《因果鉴》等时装戏。另外,还有无名氏的《芙蓉仙子》、《晴雯扑裘》与时装戏《双刁传》等。
在演出阵容上,该社亦长期采用江湖名宿与科班新秀同台兼作的演出形式。这一点在前一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后一阶段虽然多以新演员为舞台演出的主体,但仍然兼有老演员的部分演出。因而就该社总体演出的阵容而言,还是以二者同台兼作的形式为主体的。这从当时该社刊出的演出广告中可以看出。前一剧目,主演为新演员何振中,与其配戏者仍为老演员杨金升、王文鹏和张寿全等;后一剧目,亦为新演员何振中、苏哲民和老演员杨金升的同台合作剧目。其中,两个本戏主演王庆林、郭育中全为新演员,同台演出的其它角色,亦多为新演员,只有杨金声一人为老演员。两个折戏,一为新演员和家彦,一为老演员陆顺子主演。
例一:民国十八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和五月十五日《西安日报》所刊之广告:
社 意 三
日五十二月四历农
杨屈王 何 杨张
兴振文 金寿
华 民 鹏 中 振 声 全
演 合
阵 河 黄
日九十月五历农
何
中 振
王王苏 杨骆晋
缘庆 福福
林民民哲声金生长
演 合
坡 典 五
例二:民国二十五年农历十一月《西京晚报》所刊之广告:
社 意 三
和屈韩 王 张苏杨
家振贵 镜育金
彦华喜 林庆 堂民升
门 天 破
王阎杨 郭 张田苏
庆国金 镜玉哲
林斌升 中育 堂堂民
记厢西
演 加
和 陆
家 顺
彦 子
衣件八 张关祭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三意社与易俗社不同,易俗社为全面改良者,而三意社则是部分改良者。在演出剧目上,三意社采用新旧剧目并举的原则,在演出阵容上,采用新老演员同台的形式,此即该社从事改良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因而其舞台演出也别具一格,它较好地继承了秦腔的一些优秀传统,与以生旦戏为主的易俗社相比,三意杜的戏路更为宽阔而丰富多彩,既有新一代演员苏哲民的《折桂斧》、苏育民的《激友》等改良新作,又有老一代演员王文鹏的《葫芦峪》,杨金声的《五典坡》等传统名剧目;既注重继承和发展生、旦戏,同时更为注重继承和发展生、净行当,这种新老并济、全面发展的改良道路,可以说是该社能够中兴多年的根本原因。诚如封至模在30年代的一篇文章中所说:“这正是三意社能与革新之易俗社。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保持数十年业务旺盛的根本原因。西安曾先后成立了十多个秦腔剧社,唯多系五日京兆,业务不能巩固,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可以说,三意社的改良秦腔,使秦腔艺术获得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同时也保持了秦腔故有的慷慨激昂与中正平和之美,所以,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说易俗社的改良秦腔主要为城市市民与知识分子欢迎的话,三意社的改良秦腔则更受广大农民的见爱。这是三意社在改良新声方面的特殊贡献。
该社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对须生戏和花脸戏唱腔与表演方面的改革和出新。苏哲民、苏育民的二音拖腔,和家彦的帽翅功与大段唱工,王文鹏的阴司慢板,陆顺子的蹉步,何振中的吹火,杨金声的苦音乱弹,都一改旧貌,新意迭出,成为西安改良秦腔一时之绝唱,长期冠于秦中舞台而概无二者。
三意社在生、旦戏方面虽然也有所改良,但其唱腔、表演等则更多的是向以生、旦戏见长的易俗社学习。民国二十一年,北平《剧学》月刊一卷十二期刊载陈光尧“最近西安之戏剧”一文中说:“三意社之演员如花衫田玉堂、郭育中二人,均声色尚佳,唱做服饰皆极力学易俗社。”便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具体说明。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