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章 改良秦腔的初创与兴起 第四节 改习新声者——长安庆义杜》
杨志烈 何桑
第四节 改习新声者——长安庆义杜
民国初年,在西安兴起的改良秦腔,经过易俗、榛苓、三意三大剧社的苦心经营与大力发展,至民国十年左右,已成风气。随着广大观众欣赏习惯的转移,原来些仍然坚持演出传统秦腔的老戏班,已感到了生存的危机,基于形势所迫,它们深感在西安无能力和几个势力强大的改良剧社相抗衡,便纷纷转班于西安四周的外县农村去演出,后来又由于西安改良新声的不断蔓延,老戏班连农村也难立足。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不得不断然放弃老调而改歌新声,改良新声成为当时一股锐不可挡的发展潮流,漫及各地。首创改习新声者,为民国九年(1920)的长安庆义社。一社改之,众社效之,西安地区的传统秦腔大体在民国十年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庆义社为早年出科于长安双翠班的须生演员王德义集资创办,为传统秦腔的江湖旧班。王任社长,社址设于西安西梆子市街,演出剧场设于南马道巷。延用教练除王本人外,还有田德年等。
据庆义社早期演员卢九令回忆,该社创建时的主力,主要由双翠班的成员组成,创建初的庆义社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后因西安易俗社、三意社的改良秦腔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西安已无演出市场,便赴外县农村作巡回演出。没过多久,便不再受欢迎。为了谋求生存,便毅然改调新声,学习易俗社,将旧戏班改建成学社制的新剧社。在演出部分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学演易俗社、三意社的新编剧目。并从民国十三年起,开办科班,训练新生,至民国十八年,先后培养出两批学员,形成了一支新老演员同台演出的基本队伍,开始在西安得以立足,并能坚持长期演出,直至民国二十五年,因一些主要演员纷纷离社而宣告解散。
该社的主要演出剧目如下:传统剧目有《春秋笔》、《八义图》、《黑叮本》、《五典坡》、《破洪洲》、《三闯辕门》、《白逼宫》、《红桃山》、《合凤裙》、《抱火斗》、《辕门斩子》、《金沙滩》等。向易俗社、三意社学习的新编改良剧目有《双明珠》、《三滴血》、《三回头》、《双刁传》、《家庭痛史》、《苏武牧羊》、《花木兰》、《黛玉葬花》等。
该社出科的主要演员,第一班以“庆”字排行,计有旦角刘庆华(武旦)、王庆民(正旦)、范玉华(正旦),生角兰庆堂(小生),净角贾庆民(花脸)等。第二班计有生脚卢九令(须生),旦角张玉芳(小旦)等。
该社对改良秦腔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招收女伶入科学戏之始。在民国十八年(1929)以前,陕西的秦腔剧社概无招收女伶之先例,该社社长王德义以秦腔事业发展的需要为重,冲破封建守旧思想的枷锁,不顾社会同仁的反对,首先带头让自己的女儿王桂玉进入该社第二班学艺,这在当时风气尚未大开的古城西安,实为有胆有识之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就连声名显赫的改良大社——陕西易俗社,也明文规定“不招收女伶”。庆义社这一改良小班能有此举,实属不易,此举代表了其时秦腔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自然也为秦腔的旦角改为女伶扮演,打破了禁区。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