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章 改良秦腔的初创与兴起 第五节 全面改良者——西安正俗社》


  第五节 全面改良者——西安正俗社
  在易俗社改良秦腔的影响下,效法开办者除民间艺人、军界人士外,还有商界人士。民国十二年(1923),西安出现的西京正俗社即为一例。
  正俗社亦为当时较有成就的大型改良秦腔剧社之一。初为毛玉卿、毛志良兄弟二人筹资创办,毛玉卿任社长。后转卖给任阁臣经营。社址初设于西安南院门福建会馆,后迁梁家牌楼山西会馆,再迁南院门新修剧场。更名正艺社后,又迁西大街桥梓口464号。正俗社共历23年,毛玉卿时聘的教练有:清末民初的秦腔名旦党甘亭,名须生高天喜,名小生屈景益、高登岳,名净王金荣等。任阁臣任职的有秦腔名旦梁箴、曾建堂,名净王德荣、王庚寅,名须生肖顺和等。
  据该社早期演员靖正恭、李正斌回忆,创办者毛玉卿兄弟,原为西安灞桥毛河湾人,家有地十三亩,经济富裕,后买西安东关中和巷私房一院,开始经商,毛志良曾任茶房经理,有一天,毛与一剧社社长打牌,因输牌欠钱遭到该社长的辱骂,毛因而赌气地说:“你能领一个戏班,我也能领一个戏班。”于是,在朋友的资助下买了戏箱。并仿易俗社、三意社创办了正俗社。所谓正俗者,似与易俗同意,均有移风易俗、补助社会教育之寓意。
  以民国二十二年与民国二十五年为界,该社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民国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二年为毛玉卿任职时期,即第一个历史时期,因毛极力仿效三意社,选聘秦腔江湖名宿与该社出科之名伶同台演出的方式,使该社业务发展较快。民国二十年春开始挂牌筹建,同年秋,演出阵容已基本形成,并开始对外营业演出。是年农历九月的西安《关西日报》,对该社的演出已刊文进行宣传,九月二十二日刊有山樵之的文章《正俗杜新剧〈金燕桥〉出现》,十月十三日,该报又刊白奥所撰之《正俗社王俊华演出〈玉堂春〉》等剧评,证明该社正式业务演出实即于此始之。(近年有文章介绍该社历史,多将该社的创始时间写成民国五年或民国十三年,这两种说法皆与史实不符)。
  据民国二十一年封至模《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记载:该社前期之演出阵容由几部分组成,聘用的江湖名流有旦角杨金升(正旦)、王俊华(花旦)、伙计红(正旦),须生高天喜、毛金荣等。聘用的其它改良剧社的新出名伶有榛苓社的名须生和家彦、肖顺和、刘金录,易俗社的名小生沈和中等。除此之外,该社还先后招收了甲乙丙三班学员80余人,共培养出舞台名角新伶十余名,主要有旦角李正敏(正旦)、李正华(花旦)、肖正惠(文武小旦)、韩正满(正旦)、杨正俗(花旦)、张正碧(正旦),小生靖正恭等。使该社的演出阵容日臻完善,新老荟萃,名角不穷,特别是第一台柱李正敏于民国十八年初露头角,民国十九年声名大噪后,该社即已迈入了历史以来的艺术中兴时期,成为可与易俗、三意等社并驾齐驱之名社。
  第二时期,为任阁臣任职时期(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五年)。据封至模文章所载,该社发展到第一时期的后期,因演出力量日趋强盛,使该社进入了兴盛期,但因毛玉卿“不善经营,以致常现拮据,外债累累。”至民国二十二年已难以为继,无奈之中,毛玉卿曾将家中大部分产业卖掉补贴社用,仍难转亏为盈,被迫之下,只好将该社转卖给任阁臣。任早年曾于渭北李虎臣部任过团长,临潼人。买到正俗社的任阁臣想尽办法,力挽残局,为了壮大演出力量,接任的第一年便招收了第四批学员,并筹重资于南院门原址兴建了新式剧场以求振兴。据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三日《西京晚报》所刊《正俗社拟本月底返省举行新台落成开幕式》的报导考证,该社确于是年十一月下旬迁至“新筑两层转角楼之新式舞台”演出,再加上该社台柱李正敏此时声誉日隆,在西安拥有招徕观众的号召力,迅速成为该社开创业务新局面的一代名家。正如《西京晚报》同年十一月二十日之报导,该社为新舞台落成答谢西安各界,概不用正俗社之名号,仅以李正敏个人之名义设宴款待友好。其文云:“本市正俗社台柱李正敏,近因该社新台落成,友好祝赠庆贺者颇多,李特于昨日下午三时,假座东大街长乐大酒店欢宴友好,以资答谢。”经过上述努力,正俗社前一段因更换社长引起的社内纷乱,即告结束。有望恢复昔日之盛况。谁料时过不久,又遭不测。原驻防凤翔的蒲城人孙树臣部进驻西安,为所属的秦腔剧社佩风社安排演出剧场,孙部依仗军势,强行抢占了该社的新修剧场,再度造成社内人心慌乱,先后有王庚寅等20余名演员离社出走平凉等地,剩余班底维持到民国二十六年冬,只好以李正敏为主挑班另组班底,更名为正艺社。
  第三时期,即李正敏正艺社时期,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三十六年(民国二十七年西安《民意报》)。此时的演出阵容虽不如前期,但因有李正敏的至高声誉以及李本人的影响,使该社获得了多方支持。这时的正艺社除常为李正敏同台配戏的靖正恭之外,又聘用了易俗社的名小生庄正中,秦钟社的名须生刘易平,牖民社的名旦角楼英杰等,充实力量,使其演出阵容又恢复强盛,始于正常营业。以李正敏为台柱,先后演出了李氏的代表作《二度梅》、《五典坡》、《白玉钿》等,剧社得以长久维持。抗战胜利后,又招新生一班,以期增强演出力量,发展社内业务。无奈国民党的残酷统治日甚,致使剧社入不敷出。据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十日西安《国风日报》记载,此年冬天,该社已无资为学员备办冬衣,只好特邀各社同仁为该社学员进行筹款演出。易俗社之王天民、宋上华,三意社之苏育民、苏蕊娥,蒲剧虞风社之王秀兰,豫剧狮吼剧社之学生班等均为之筹款献演,但终未能解其困难,民国三十六年上半年,正艺社被迫解散。
  该社虽然长期生计艰难,但对改良秦腔所作的贡献却功不可没。除了为改良新声培养了一批新秀之外,李正敏所创造的敏派旦角唱腔,曾久传西北各地而影响深远(详见本章第四节)。民国二十四年,上海百代公司曾专门派人来西安,为其灌制了《探窑》、《赶坡》、《走雪》、《游园》、《血泪鸳鸯》、《断桥》、《店遇》、《黛玉葬花》、《二度梅》等九出戏的唱腔录音,播放后,曾为全国各地观众所赏识。该社对秦腔的改良,虽不及易俗社那样全面,但在青衣正旦戏方面,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如该社台柱李正敏所改良的青衣唱腔即自成一派,更系一代新声。自民国二十四年上海百代公司为李灌制了秦腔《探窑》、《赶坡》、《走雪》、《断桥》、《二度梅》等唱片后,曾广传华夏,漫及西北。齐地秦腔演员纷纷弃旧从新,学习敏腔蔚然成风。有的须生,亦仿李氏之唱腔。李氏所创之新声,当为秦腔唱腔改良史上的一块丰碑,半个世纪以来,曾被誉为秦腔“正宗”。
  该社还为改良秦腔的剧目宝库增添了许多优秀新作,从民国十二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关西日报》刊该社之演出启事考证,该社从一开始创建,就十分重视创作与排练新编的改良剧目,除登演出广告外,还要专刊演出启事,以示郑重,其启事云:“采薇野士又鉴于此,据《聊斋志异》藉胭脂故事串成一名剧曰《金燕帕》。其余旨在惩戒荒淫,砥砺名节,……现值排练,俟纯熟再行披露,特此预告,谨启。”足见该社提倡编演改良剧目之诚意,该社创作上演的新剧很多。惟年事已久,大部失佚。仅靖正恭所谈,经他本人演过的新编剧目也有十余本,计有《青年镜》、《樵夫妇》、《穷人计》等,尤以他与李正敏合演的《青年镜》影响最大。他本人40年代在甘肃演出,亦藉此剧,一举成名。该剧中有一段提茶壶表演甚是精湛,以致兰州观众看此剧时不提剧名,盖以“提茶壶”代之。如大家相邀看戏,就说“走,看靖正恭提茶壶走。”此剧宣扬戒烟务正,在甘、陕两地劝诫青年人戒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当时兰州一些妇女欲劝丈夫戒烟,即邀其到剧场观看此剧演出,以兹规劝。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