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一章 改良秦腔的发展与普及 第一节 向陕西各县的发展和传播》


  第十一章 改良秦腔的发展与普及
  改良秦腔自民初兴起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开始从中心城市西安向陕西各县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更为广阔的地域普及。其传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造成这种发展形势的原因,一是西安易俗、榛苓、正俗等改良大社先后更大规模地发展改良新声,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其中一些有抱负的新出之伶,不甘于终生为一名普通演员的地位,而图另辟新地,以便展示才艺。他们相继奔赴陕西外县或西北各地开办改良剧社,使改良秦腔得以传播。二是秦腔为陕西地方剧种,演出必以关中(特别是西安)语言语音为纯正,陕南陕北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各地组建的新社,都愿至西安等地聘请演员,招收新生,客观上即为西安改良秦腔向西北各地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三是30年代,随着抗战戏剧的发展,改良秦腔又多编演宣传爱国,配合抗战的新剧,顺应了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它的发展步伐。据30年代西安的一些报纸所载:当时的新闻界、舆论界要求戏曲宣传抗战,直接为抗战服务的呼声甚高。《西京晚报》曾刊《娱乐声中谈救亡》一文云:“当国家垂亡的时候,应拿戏剧做宣传救国之工具,使人们知道,我们国家已经到了危亡的时候,每个人都应化除私见,共负救国的责任。”《西安晚报》还刊登《改变战时娱乐》一文云:“当前方炮火连天,忠勇将士在浴血奋战的时候,……我们要根本改变战时的娱乐。……我们对于旧剧应当加以严格地审查,凡是含有救国御敌的意义,可以激励爱国爱民的戏剧,可以尽量地提倡。其它近于迷信,与抗战御侮无关的戏剧应当禁演。”同时对西安新声剧社新演出的诲淫海盗之嘣嘣戏,西安《公意报》又特刊《国难声中谈嘣嘣戏》一文给以批评,言其女伶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相反,《西安民报》却对当时积极宣传抗日的易俗社给以热情地赞扬:“民众馆抗战宣传连日举行热烈异常,……易俗社演唱新词《抗战十八扯》及《宫锦袍》议和一段,……每日至会者人山人海,颇算一时之盛。”由于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地纷纷向易俗社学习,兴建改良剧社,积极配合抗战宣传,已成为一时之风气。特别是“七·七”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在西北各地师团以上驻军与县级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假以宣传抗日之名,大肆兴建官办改良秦腔剧社,更加促进了改良秦腔的发展,直至抗战后期,专业与业余的秦腔剧社在西北各地几呈星罗棋布之势,从山区到平原的广大城市与乡村,处处都成改良秦腔的一统天下。
  第一节 向陕西各县的发展和传播
  从民国十四年(1925)起,改良秦腔从西安向陕西外县城镇发展,先后共出现有专业剧社60多个,这些剧社分布各地,遍及全省,其中较大型的约有七个剧社:
  (一)挺进渭北的秦钟社
  位于陕西渭河以北的泾阳、三原、高陵等县的语音与方言,向为西安中路秦腔的标准语音,这里秦腔流行甚为广泛,普及城乡,民间职业班、乡村业余班四处可见,加之离省城西安较近,成为改良秦腔走向外县城乡的首到之地。
  秦钟社始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为首批离开陕西易俗社的第一期新科名伶苏牖民(名丑)所创办,社长为秦腔老一代著名须生刘立杰。初办于武功,后迁西安盐店街。民国十七年又迁陕西三原县。系改良秦腔最早向陕西渭北地区发展,并巡回于陕、甘、宁三省演出的大型秦腔改良剧社之一。曾经延用的教练有秦腔名须生刘立杰、刘毓中、赵天顺,名净呼延甲子等。
  经向该社早期新出名须生刘易平调查,秦钟社共历22年,期间两次易名,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民国十四年到民国二十一年为秦钟社时期。据《易俗社编年纪事》所载:“苏牖民于民国十三年二月以请长假为名,离开易俗社,前往武功筹备成立秦钟社。”第二年又有该社第一期新科名须生刘毓中(刘立杰之子)等以请假为名离社加入秦钟社,并任主角。后因人员角色不足,刘又回社聘用名角,该社社长吕南仲将其上告长安县政府,声言要捕其父,迫使刘返回易俗社,其父刘立杰入秦钟社任主角。因刘早已为秦腔著名须生,誉满秦中,颇具号召力。苏牖民虽艺已成名,但因年轻不善经营,即立刘立杰为社长,社址回迁西安。民国十五年,易俗社因债务所迫,经研究让刘毓中卖旧戏箱于刘父,刘又借机复入秦钟社,任台柱兼教练。由易俗社新科弟子兴办成功的秦钟社,效法易俗社开办科班,对学员训练亦按易俗社规程进行,除教授戏剧专业外,并请专职教师教授语文、算术、历史等文化课,极力从素质上提高演员的文化水平与艺术水平。先后共培训演员两班,一班以“秦”字排行,所出之名伶有须生姜望秦、刘易秦、高治秦,小生王斌秦、张安秦,且角刘易秦、姜明秦、冯辅秦,净角惠醒秦、何镜秦,丑角林干秦、刘鸿秦等。二班新出名伶以“钟”字排行,计有须生刘宝钟,旦角姜瑶钟、辛银钟、张绪钟、王应钟,净角汤秉钟等四十余人,其中尤以须生刘裕秦(刘易平)、李琼钟,旦角崔晓钟最为有名。刘毓中从易俗社带来新编改良剧目多本,计有《鱼水缘》、《战袍缘》、《夺锦楼》、《陆文龙》、《美人换马》、《三回头》、《柜中缘》、《人月圆》、《石达开》、《玉镜台》、《青梅传》、《庚娘传》、《千子鞭》、《双明珠》、《劝新郎》、《黄花岗》、《鸦片泪》、《愚人计》等,并由刘亲自指导排练,经过三年的筹建,已现中兴之势。
  民国十七年迁址三原后,因该社所演剧目皆属新出改良剧目,外县江湖班不曾演出,加上演出阵容配备极佳,外县小班无不望尘莫及,既有易俗社早期之先辈名流,又有后起之新魁,人才济济,珠联璧合,因而初于渭北外县演出,观众便大开眼界,为之倾倒,日夜两场也卖座不衰,此为该社的第一个兴盛时期。
  民国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为该社更名为新声社时期。民国二十一年,秦钟社因故于三原县解散,刘毓中又复再起,仍往西安招募人才,大部分演员为之响应,遂更名为新声社,社址改迁西安南大街银匠会馆驻社演出。时又招新生一班,所出新伶又以“新”字辈排行。计有须生杨新豫、辛新粤,小生张新华、党新国,旦角张新潮、梁新桂,净角张新声,丑角杜新蜀等。又吸收了易俗社新科名伶徐正国、高致中等,使该社的演出力量日益强盛,而得金声玉振之妙。民国二十三年,该社已具备了远赴外省演出的实力。是年夏,首赴宁夏,后转甘肃兰州演出。该社当时兵壮艺精,所到之处无不为之轰动。此次远途演出的老将刘立杰亦随队出征。到兰州后,当新声社戏报一出,当地各社名伶为观先辈名流之演出,不仅前来为刘接风洗尘,且纷纷辍演,专观刘艺以示学习。由于此次演出获得成功,直至民国二十五年才返回陕西陇县,并于当地又招学员一期,至民国三十三年,因受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迫害,戏箱被一律师坑骗,不得不二次散班辍演。
  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为聚义社与新秦社时期。新声社于民国三十三年停业后,该社艺人张鸣山又将张安秦、高治秦、崔晓钟、王应钟、汤秉钟、姜望秦等主要演员带至平凉,成立了聚义社,张任社长,并招收了一期学员,又增新伶王义国(须生)、王毓华(旦角)等维持演出。因物价飞涨,难以维持,被国民党十七军二师六团团长窦子章所办之猛进剧团收买。与此同时(民国三十四年)该社早期名伶王斌秦、刘易平、曹保秦等人亦于西安组织该社之部分班底,由刘易平任社长,置办戏箱,新聘马振华(旦角)演员,更名新秦社,设址于甘肃天水演出。民国三十四年,又带至陕西汉中演出。终因刘易平不胜领班之任,遂至散班。同年,驻汉中的国民党军蒋卓周部兴办天汉社,吸收了该社的部分演员,买了该杜的戏箱,直至解放,当为秦钟社之遗响。
  该社对改良秦腔贡献有三:①培养了大批的科班新秀,壮大了改良秦腔的演出队伍;②组织编演了许多改良新作,丰富了改良秦腔的上演剧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为配合抗战聘请杨杰等编写的《亡国恨》一剧,曾为舞台一时盛演不衰之名作。据民国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安《民生日报》所载:该剧由该社名旦崔晓钟,名须生李琼钟演出后,颇得欢迎。该报还特别选刊了这一新作。③该社系陕西易俗社子弟所办剧社,成立以来,几次易名,几次迁址,多年巡回于陕、甘、宁各地交流演出,对于宣传、推广改良秦腔,特别是将易俗社的改良新风和新声带至各地,影响和促进各地改良秦腔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探足关中东府的维新社
  陕西关中东府,是东路秦腔的盛行之地。民国十六年(1927)之后,因受西安改良秦腔影响,东路秦腔的基本观众,也以观看西安的改良秦腔为时尚。东路秦腔班社亦弃旧从新,学演改良新声。东路秦腔因失去了当地的基本观众而逐步走向衰落。西安的改良秦腔迅速占领了东府地区。首开改良学社者为蒲城县龙羊镇王井村的乡富王伯炼等人,他们认为此时若将西安的改良秦腔引进东府,成班售技,定是一门红火生意,即于民国十七年(1928)出资组建了维新社。据西安榛苓社早期新科名宿严春苓讲:民国十六年,他们随军至东府演出时,蒲城还没有维新社,第二年就有了,证明该社于此时成立尚为可信。该社社址设于蒲城县,主要延请的教练有秦腔名武生张海牛,须生党金良,净角范仲魁等。为西安改良秦腔向关中东府地区发展最早的第一家剧社。社名维新者即为改良社会,推陈出新之意。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四年,为该社维新社时期,据该社早期学伶孙治民讲,维新社先后共招收学员两班,采用陕西易俗社的新规培养。曾新出台柱孙玉华(青衣正旦),演《五典坡》一剧,红极一时。另外聘用有西安名班三意社的小生王维民、贺吉庆,富平秦镜杜的小生赵炳兰、程镜生,西安榛苓社最佳名旦何振中及江湖名流周俊华(旦角)等,角色齐全,实力雄厚,不仅享名于东府各县,民国二十一年曾到西安演出,亦大受欢迎。据《西安晚报》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刊登的《关于本市各剧社娃娃生之选择》一文称:“民国二十一年夏,蒲城维新社来省演出,有童伶刘毓民(即今正俗社之刘正中)与刘毓中合演《烙碗计》,甚得欢迎。”说明该社的演出阵容甚佳。不仅它的主要演员配备得力,就是作为配角演出的童生,也有过于西安各剧社。特别是该社民国时期号称陕西四大青衣名旦的孙玉华演出的《五典坡》,几与西安正俗社的秦腔皇后、敏腔创始人李正敏齐名。其时的《西京晚报》曾美词赞之:“像这样一个戏曲,在社会人事中都有较大的魔力,无论在各社,谁演谁红。以秦腔来说,杨金升、何振中、李正敏、孙玉华,均系由此剧的演出而成名的。”
  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为该社更名为培风社时期。时有蒲城县孙镇人孙树臣,为杨虎成部旅长,与杨同乡,并与该社社长王伯炼有深谊,欲从该社分领部分演员为部队建立剧社,王允之。该社于民国三十五年在三原县又增招第三批学员,即令孙将第二期学员带入部队组建新社,定名为培风社,随军带至关中西府凤翔后,又曾收一批学员,使其力量得以加强。所名培风者,即为移风易俗、培养新风之意。民国二十五年“西安事变”后,杨虎臣部改编,孙树臣亦被革职回乡。孙民主实业思想较浓,回县后立志办两件事,除为该县创办尧山中学外,就是继办培风社。王将其所领的培风杜与原维新社合并,从北平新买两副戏箱,并仿陕西易俗社舞台样式,在县城袁进士府修建了剧场与大转舞台,继而又招新生一期,进一步极力按易俗社之新规扩建其社,原社之老教练一律革除,另聘西安易俗社的新科演员为教练,主要教习排练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大力发展生、旦戏,先后共培养出四位杰出的新伶,号称培风之“四凤”。一为年轻灵利的李春凤(蒲城人,花旦),主要演出剧目为易俗社的《柜中缘》、《貂蝉》、《三滴血》等,唱做均佳;二为多情多义的韩可凤(正旦及小旦),主演易俗社的《大孝传》、《吕四娘》、《美人换马》等,以擅演病态戏《黛玉葬花》而获大名;三为大摇大摆的石小凤(小旦),善于扮演女扮男装的各种角色,乱弹唱工极佳,主要演出易俗社的《燕子笺》、《金陵搬兵》、《美人换马》等;四为苦情善哭的李惠凤(正旦),主演《三娘教子》等,最为观众欢迎。由于有以上名角的成功演出,该社曾名振东府各县,并长期驻社演出。
  该社对改良秦腔的主要贡献,在于忠实效法易俗社的做法,为在东府地区发扬光大西安改良秦腔之新风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三)享誉渭北的化民社
  民国十七年(1928),当关中东府蒲城县的富商张伯炼创办的维新社开锣之后,与蒲城西邻的高陵县商业会馆的一些官绅商贾也看中了改良秦腔这门生意,于是由魏绩武等人合作出资,于民国十八年组建了化民社。此为西安改良秦腔向关中渭北地区发展的又一大型剧社。该社历时最久,直至1949年高陵县解放,才被当地人民政府接收,历时20余年。社址初设高陵县城,由该县商务会馆直接经营,历任社长多人,魏绩武为时最长。社名化民者,实与易俗同意,即以戏曲教育开化民智之意。社牌为辛亥二次革命陕西之领导人于佑任所题。
  据该社早期学员刘化鹏谈,该杜全依陕西易俗社的新规所组建。邀请的教练主要为西安的易俗、榛苓等改良名社早期出科的著名演员,计有榛苓社的雷济民(旦角),易俗社的张秀民(旦角),以及田酬易,张兴国等。因而排练演出的剧目也都是易俗社上演的新编改良剧目。主要有《玉镜台》、《软玉屏》、《三滴血》、《殷桃娘》、《民族英雄》、《长江会战》、《蝴蝶杯》等数十本。   
  该社开办时间较早,最初之班底为西安南郊引家韦私人所办的旧戏班,长期在西安南院门市场演出。后来连箱带部分演员一并卖给高陵县商会,改名为化俗社。先后共招收四期学员,均照易俗社科班教育予以训练,学员均穿黑色学生装,与正规学校教育无异。除上戏曲课外,还请郑彦熬等老师教习历史、语文等文化课。先后共培养出优秀演员40多人。其中第一期最出名的有赵化俗(长安人,正小旦)、雷化义(高陵人,正旦)。第二期有刘化鹏(西安灞桥人,须生)、马振华(蓝田人,正小旦)。第三期有解新民(户县人,小生)等。早期常于高陵、三原、泾阳、临潼等地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首徙宝鸡、陇县演出,后至汉中,长期在洋县、沔县等地演出。民国三十五年,该社演员尚启民、赵化俗、李庆民、李醒民等被汉中驻军蒋卓周部招收,与刘易平之新秦社部分学员合并成立天汉社,驻于汉中演出,其余人员皆随该社返回高陵,长期驻社于高陵演出。
  该社对于改良秦腔的贡献有二:①仿效西安易俗、榛苓等改良秦腔名社的办社风范,对于推广和传播改良秦腔起了示范作用。②为改良秦腔培养了一批舞台新秀,增强了陕西改良秦腔的演出实力,如最有名的旦角演员马振华,曾向梅兰芳学习演出《霸王别姬》,因扮相俊美,演技精湛而名传秦中各地,民间曾有“万人迷”之美誉。
  (四)声扬关中西府的益民社、晓钟社
  改良秦腔在迅速串红东府的同时,西府地区也已闻到了它的气息。民国十八年(1929),关中西府地区咸阳马庄镇介村的乡商郑四,组班益民社,率先将改良秦腔带入了关中西府地区。改良新声的引入,同样影响到了西路传统秦腔的生存。随着改良秦腔的推进和发展,西路传统秦腔演出阵地越来越小,至民国三十年左右,终被改良秦腔取而代之。
  据泾阳老一代秦腔研究者王兴林讲,民国十八年该社创建后,曾到泾阳演出,并在该地招收了王益民等学员。另据封至模民国二十二年《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记载,该社曾于是年在西安演出过。且其中演员均无江湖角色,学生中有小生唐理民,旦角何玉华,因年龄过小,尚在学戏阶段,“幼稚不堪言状”。说明30年代初仍为该社的初创时期,演出队伍和艺术水平尚不完备和成熟。
  该社社址设于咸阳,邀请的教练有秦腔须生贾德善,善工贫生,《激友》、《吕蒙正赶斋》、《五典坡》等戏均唱做俱佳;西安榛苓社早期出科的旦角演员惠济民,为该社按西安改良秦腔新规培训学员的主要教练。该社共历20余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咸阳解放,被人民政府接收改建为咸阳大众剧团。
  益民社为部分改良之剧社。上演剧目中传统剧目仍占一定数量,虽也演出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但为数不多,长期没有该社的新编剧目上演。其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将西安改良秦腔之风传到西府,并为当地改良秦腔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先后共招收了两批学员,培养出优秀的新伶十余人,第一期有杨安民(长安人,小生)以武生戏为佳,王益民(泾阳人,须生)纱帽、靠把须生全能,唱做均优,王庆民(咸阳人,须生),以善唱而有名。第二期有何玉华(长安人,小旦全能),唱工最佳。唐理民(长安人,小生),尤以做工戏最为有名;薛易华(咸阳人,正旦),最擅唱工戏;刘毓华(正旦),唱做均优等。据民国二十三年《西北朝报》记载:该社从是年起,力量日趋强盛,曾在西安南大街银匠会馆演出,颇受欢迎。在西安连演一年之久,上座率不衰。
  继益民社之后,民国二十七年,乾县的实业家杨文伯(杨虎城之旧部),又于该县创办了晓钟杜。为西安改良秦腔向关中西府一路发展的又一大型剧社。据该社新出名伶任哲中讲:新址设于乾县县城,杨文伯任理事长。并聘请时任陕西易俗社编审部长、改良秦腔的著名剧作家(乾县人)范紫东任副理事长。延请的主要教练有张景民、惠济民等。范紫东兼任编剧与文化教员。社名晓钟社为范紫东所题。
  该社沿革:民国二十七年到三十七年为晓钟社时期。民国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为晓钟剧校时期。因与改良秦腔的教育家、剧作家封至模创办于民国三十一年的上林剧校合并,易名为晓钟剧校,该社因有改良秦腔的名流范紫东、封至模等参与主办,故多以西安改良新规予以创建。先后共招收学员两期,每期40余人。仿易俗社之规,学员分别以该社社名“晓”、“钟”二字排名。除戏曲课外,亦兼授文化课。该社的演出队伍多为科班新出学员充任。其中较有名者,第一期有花旦李晓俊,第二期有小生任哲中,净角殷守中。与上林剧校合并后,又增加了名须生刘亘天,小旦吕凝馨等。民国三十七年后,又吸收了东府化俗社的最佳名旦马振华,西安易俗社的名须生刘毓中,西安三意社的名丑晋福长,以及新出坤伶李爱琴、肖若兰等,演出力量极为雄厚。该社的演出剧目,据西安《国风日报》记载,除有部分传统剧目外,主要为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计有《蝴蝶杯》、《软玉屏》、《和氏壁》、《翰墨缘》、《玉镜台》、《盗虎符》、《韩宝英》、《空圈记》、《鱼水缘》、《娄昭君》、《琴箭飞声》、《人月圆》、《金手表》、《三滴血》、《战袍缘》等多出。特别是该社最佳小生任哲中,于民国三十二年学习演出了易俗社名须生雒秉华的新编剧目《新忠义侠》,轰动一时,从而使该社名传西府各地。
  (五)进军陕南、陕北的汉南社与新剧团
  民国二十年以前,陕南汉中一直是南路秦腔的流行区。陕北的榆林、延安等地又为山西梆子、陕北道情的流行区。关中流行的秦腔很难涉足这些边远地区。但民国二十年以后,随着西安中路秦腔的改良风气日隆、声誉渐高,陕西南北两地的广大观众,纷纷期盼观赏西安的改良秦腔。当地一些有识之士从顺应这一历史发展的需要出发,首次把西安中路秦腔的改良新声带进陕南陕北,并在此二地建立剧社,长期驻社演出。
  陕西汉中的汉南社,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为西安改良秦腔向陕南地区发展的大型剧社。社址初设南郑,后迁汉中。最初为陕西易俗社早期科班优秀演员种玉华创办,曾有易俗分社之称。
  该社沿革:据向该社早期演员乔新贤调查,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为汉南社时期。建社之初,阵容不大,主要演员即随种玉华同时退出易俗社的演员,计有姚汉华、白秉华、王新民、夏玉华、田利民、徐正国等十余人。演出剧目主要系他们在易俗社所学的新编剧目。时因汉中长期流行南路秦腔,该社之改良秦腔在汉中演出后,因其新鲜而大受欢迎。(《易俗社编年纪事》)
  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为该社更名为新新社时期。因汉南社之创办者种玉华不幸病故,社务继由汉中银行行长(西安人)杨俊儒接管,改名为新新社。社址仍设汉中。并首招学员一期(50人),以“新”字排名,培养出优秀演员多人,计有刘新学(长安人,文武小生),王新华(西安人,小生),王新惠(宝鸡人,正旦),姜维新(咸阳人,正小旦),魏新全(兴平人,净角)等。
  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七年,新新社又更名为新汉杜。社务由国民党驻汉中之三十八军孙蔚茹(西安灞桥人)部接管,始转为部队官办剧社,直属于该部军需处管理。社长为张定甫(潼关人)。该社延请的教练主要有西安改良名班易俗社与正俗社早期新出演员韩正俗、肖正惠、徐正国以及一些江湖演员张金堂、徐生华、赵天喜等。并招收学员一期(50人),仍以“新”字排行,培养出优秀演员十多人,有乔新贤(长安人,须生),高新岳(兴平人,须生),王新芳(长安人,须生),王新成(长安人,小生),刘新惠(长安人,正小旦),陈新润(华阴人,文武小旦),赵新启(户县人,丑角),米新红(临潼人,净角)等。此时,该社演出力量发展到100多人,为该社有史以来最为兴盛时期。后因部队调防关中,该社亦随军迁到宝鸡,长期巡回于关中地区演出。该社的演出剧目,主要为易俗社的新编剧目。如《美人换马》、《燕子笺》、《人月圆》、《玉镜台》、《千子鞭》、《青梅传》、《三滴血》、《软玉屏》、《夺锦楼》、《宫锦袍》、《双诗帕》等。尤以种玉华演出的《三回头》最为有名,流传也最为广泛。
  民国十八年,于陕南出现汉南社的同时,陕北亦出现了陕北新剧团,该团亦系西安改良秦腔向陕北发展的一个大型剧社。该社为国民党驻防陕北的左协中部的官办剧杜。团长为芦明芳,副团长为芦昆山。
  据向该团早期演员陈玉龙等调查,该社系由原左协中部的“化妆讲演团”改造而成。民国十八年(1929),左协中部曾驻陕北洛川,因军中多为关中人,大都喜爱秦腔。其中有个连长叫芦明芳(长安人),已在该连成立了秦腔自乐班。后部队迁驻延安,又吸收了一些民间艺人,并从连队士兵中挑选了15名学生跟班学戏,演出力量逐渐加强,方改建成正式剧团,团名为化妆讲演团。民国二十五年,该部北调榆林,剧团依照西安改良剧社体制进行扩建。并更名为新剧团,以示与原旧剧团之区别。为了扩大改良秦腔的演出阵容,该团曾不惜代价,多次派团里的王伯谋到关中有关改良剧社接收了三批新演员。第一批于民国二十七年左右,从蒲城培风社接走新科演员40余人,有孟许峰(长安人,须生),张景俗(长安人、正旦),乔德福(高陵人,小生兼净角),以及部分新生学员何志刚,许天民等,另外还有陕西易俗社早期新科演员阎振俗(长安人,红生兼演丑角)等。第二批约于民国二十九年左右,主要接请的有西安易俗社新出演员庄正中(长安人,小生)等多人。第三批为民国三十二年,接收了西安易俗社的杨荫中(正小旦),陆三民(正小旦),王文华(花旦),冯居易(小生),杨蕴华(武旦)等(《易俗社编年纪事》)。与此同时,还先后从关中招收了两期学员,共70余人,随团培训,培养出优秀新伶多人,主要有王建生(第一期,花旦),陈玉龙(第二期,蒲城人,须生),宋建国(第二期,乾县人,小生),张魁武(第二期,蒲城人,正旦),魏金山(第二期,乾县人,小旦),以及丑角张志学等,使该团的演出力量达到100多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行当俱全的改良大社。
  该团演出剧目除了部分传统剧目外,主要为西安易俗社演员带去的新编改良剧目,如《双锦衣》、《夺锦楼》、《三回头》、《柜中缘》、《三滴血》、《一字狱》、《宦海潮》、《韩宝英》、《庚娘传》、《殷桃娘》、《血战永济》、《颐和园》、《吕四娘》、《三知己》、《武昌革命》、《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多出。
  20世纪40年代,正值抗战时期,榆林成为热河、绥远、察哈尔等沦陷区难民所居之地。该团所演剧目多为西安秦腔的改良新声,深受民众赞赏,使剧团业务发达,声誉日隆。
  (六)其他改良之剧社
  西安改良秦腔向陕西各地的发展,除先后建立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剧社外,各地兴建的中、小型剧社约有50余家,主要有:
  西安地区新建者(以成立年代先后为序):
  青化社,约建于民国五年(1916)左右,社址设于长安县。
  觉民社,约建于民国九年(1920)左右,社址设于西安。
  西安剧社,约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左右,社址设于西安。为二簧票友陈兰亭所创办,主要演员有名旦角王朝鉴,名须生毛金荣等。
  大观社,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秦腔名宿陈雨农的学生李清云所创办,主要演员有须生郑生云,旦角姜维华,净角大麻子等。
  秦风社,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李正之所创办。社址设于西安梁家牌楼甘肃会馆。据西安《民意报》所载,主要演员有西安改良秦腔名须生刘易平、王义民,名旦何振中、王月华等。
  秦升社,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社址设于西安,为陕西易俗社早期新科名旦王月华、名小生沈和中等创办,并为其主要之演员(1938年西安《民意报》)。
  集义社,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社址设于西安。系由三意社分出来的部分演员所组建,社长有田玉堂等人。主要演员多为三意社的演出台柱,有杨金升(正旦)、晋福长(丑脚)、骆辅生(老旦)、郭育中(小旦)、王庆林(须生)、阎国斌(小生)、王庆民(小生)等。演出剧目也多为三意社的改编与新编剧目,如《苏武牧羊》、《十五贯》、《卧薪尝胆》、《化墨珠》等。
  光义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社址设于长安县,为三意社新科名旦李桂芳所创办,主要演出于长安、蓝田等地。
  尚友社,成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社址先设渭北三原县,后迁西安东木头市新建剧场。创办人为聚义社的刘光华、骆彦芳、郭育中等部分演员,后于东府散班。民国三十七年(1948)又由刘光华招集,二次于西安恢复演出,社务组织实行董事会与理事会制。刘光华任社长,王伯谋任董事长,何振中任理事长。主要演员有杨金升(正旦)、李正华(正旦)、张新华(小生)、张健民(净角)、冯庆中(丑角)、王集志(文武小生),以及须生康正俗、李正斌,旦角女伶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傅凤琴等。二次成立后,招收学员一期,培养出陈尚华、王尚志等名角。演出除部分传统剧目外,也演易俗社的改良剧目。随着演出力量的不断增强,声誉俱增,很快成为可与易俗社、三意社鼎足而立的大型剧社之一。
  大华社,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社址设于西安,创办人为商人樊自强。主要演员有原正俗社与榛苓社的部分名角台柱如李正敏、何振中、康正俗、李正斌等。
  秦声社,据西安民国三十七年(1948)《建国日报》所载:该社于是年成立,社址设于西安。为西安原改良名班正俗社、三意社、榛苓社部分名角所组建,主要有李正敏、何振中、苏育民等,此外还有著名女须生焦晓春等。
  关中渭北地区新建者:
  秦镜社,约成立于民国八年(1919),社址设于富平县。主要出科的演员有程镜生(小生),傅镜俗(小旦)、赵镜兰(小旦)、赵镜南(须生)、陈镜民(红生)、李镜奎(净角)等。(民国二十一年西安《民意报》封至模文《陕西四年来之戏剧》)
  清华社,成立于民国十一年(1922),社址设于泾阳县,为当地驻军田玉洁师部副官齐某所创办。主要演员有刘俊容(小旦)、赵炳兰(须生)等。
  清俗社,成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社址设于泾阳县。为该县秦腔小生演员李清云(与陈雨农同科)所主办。主要演员有郑生云(又名假赖子,须生),十四红(须生),杨顺生(须生)、崔清海(小生),赵秉兰(须生)等。搭班演出的还有秦腔名宿李云亭、杨金升等。该社曾请有技师自制戏箱,使其戏箱十分齐备。加之李清云经营有方,名宿济济,曾为渭北一时之名社,至抗战初期散班。 
  新民社,成立于民国十九年(1930),社址设于三原县,为秦腔名须生毛金荣所主办。演员除毛外,主要为西安易俗社新科演员沈和平(小生)、张俊民(旦角)等。(1932年西安《民意报》封至模文《陕西四年来之戏剧》)
  新景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社址设于泾阳县,为该县云阳镇地方官绅赵云峰所主办,共历五年。主要演员有须生薛建荣、王益民,旦角王明华、杨醒华、张明华、王朝鉴,净角杜思忠,王秉俗等。
  正声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址于富平县,为该县地方官绅王平所创办,后被程伯任接任,更名为民声社,社址又迁泾阳之云阳镇。该县秦腔著名须生彭易国任社长,前后历时十五年。主要演员有须生彭易国、王益民,著名须生坤伶李爱琴,小生高登云,旦角董化清等。
  明正礼,成立于民国三十年(1941),社址设于三原县,为该县烟局商人贾子明所主办。共历九年。主要演员有须生刘易平、阎更平,小生任哲中,旦角何振中、肖若兰、宁秀云,丑角阎振俗等陕甘改良名班的著名演员。除此之外还有各地新出之优秀女演员如旦角肖若兰、宁秀云、余巧云,须生焦晓春等。为40年代渭北势力最为雄厚的著名剧社之一。
  觉民社,成立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社址设于泾阳王桥镇,为当地乡富李均华所主办,共历八年。主要演员有须生王益民、赵云峰,小生高登云、李养民,旦角王明华、杨醒华等。
  易风社,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社址设于泾阳县,为该县名须生王益民所主办。共历五年,主要演员有须生王景民,王益民、夏景民,小生黄金华、刘治中,旦角赵化俗、杨醒华、孟遏云、余巧云,周彦云等。
  关中东府地区新建者:
  强聒社,成立于民国五年(1916),社址设于华县。系该县白瑞生仿西安易俗社集资创办的新式业余剧团,主要演出易俗社的新编剧目《剪发会》、《鸦片战记》等。
  争鸣社,成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左右,社址设于蒲城县。主要演员有名净张健民等。
  觉民社,成立于民国十六年(1927)左右,社址设于朝邑县。为当地尚建堂、严伯俊所主办。曾招学员一期,以“化”字排名。新出主要演员有董化青(花旦)、杜化芳(正旦)、张化玉(武旦)等。民国二十六年散班。
  移风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社址设于蒲城县之兴镇。为杨虎城部属韩子芳所主办。共招学员一期。新出主要演员有杨秀花、白素花,另有须生张云亭的《挑袍》,杨文华的《杀狗》等,亦为观众所称道。
  大荔剧团,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左右,社址设于大荔。主要演员有须生郑安民等。
  益丰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社址设于临潼县。主要演员有名净陈振民等。
  竞存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左右。社址设临潼栎阳镇。该社原为蒲城县王庄乡富屈某所主办,名三义社,社长为王兴兴,后因屈家破产,由王带到临潼河北演出,又更名为竞存社。
  马当剧团,成立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社址设于渭北之马当,为国民党十六军所承办。团长为三意社新科演员李桂芳。民国三十四年,该社脱离部队,至华阴扎足演出。
  关中西部地区新建者:
  易风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社址设于凤翔县。为该县保安大队长贾忠义倡议主办,县商会组织董事会,集资筹建,保安大队副队长任道文任社长。初为中路、西路秦腔混合演出班社,有中路秦腔演员董化清、华启民等,西路秦腔演员孙双钱、魏甲合等,共180余人。民国二十三年和三十年,分别于户县等地招收学员两期,培养出段育民、贺振民等一批新演员,后期更名为移风社,前后共历16载。
  秦声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左右,社址设于武功县,为秦腔演员刘金库所主办。主要演员有须生刘金库,净角席醒民,丑角杨保喜等。
  太白社,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社址设于周至县。民国二十七年,部分为赵寿山部所接收,改建为猛进剧团。
  兴民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左右,社址设于永寿县。
  新兴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左右,社址设于咸阳,主要演员有小生高登云等。
  谊俗社,成立于民国三十年(1941)左右,社址设于陇县。主要教练有秦钟社新出演员高治秦、张安秦等。曾招学员一期,新出主要演员有须生张志峰等。
  五五剧社,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社址设于武功县,为西安正俗社演员王正武所主办。主要演员有李正斌等。
  任德社,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社址设于兴平县山西会馆,为本县乡富王老六所主办,并得商界支撑,先后维持十年之久。主要演员有王景民(须生)、曹民清(正旦)。李正斌(老生)等。
  宜春社,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社址设于周至县,主要演员有著名女伶须生焦晓春等。
  (七)业余改良秦腔之剧社
  随着专职改良秦腔剧社的普遍发展,业余改良秦腔剧社也在城乡各地纷纷涌现。在城市多以秦腔研究会,票友社,掛衣社的形式演出;在农村则又以乱弹会的形式演出。其会社之多,秦中各地随处可见。选列几处,以观全貌。
  西安地区:据封至模民国二十一年(1932)《陕西四年来之戏剧》一文记载:票友自从清唱始于掛衣登台之风,盛于30年代初期,“傅荣启实开陕西之先声”,30至40年代,西安或名研究会,或称票友社的业务改良剧社计有16处之多。主要有合众社和曲江新社等。合众社主要演员有李游鹤(画家)等。曲江社主要演员有周周人等。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西京晓报》记载:还曾组织发起曲江票社“演戏募捐,慰劳远东将士”。
  关中东府地区:华县咸林中学,县立小学曾于抗战时期组织师生成立业余演出会,剧目多为自编自演的抗日改良新剧,如《抵抗者》、《人民泪》、《九一八》、《秘密会议》等。韩城县30年代即兴起秦腔研究会,该会除自己演出外,还帮助各村各镇组织排演改良秦腔,蔚成风气,遍及全县。
  关中西府地区:据从凤翔、宝鸡两地调查情况来看,30至40年代,乱弹会普遍兴起,除农村自乐演出外,一些新办工厂也曾组织演出。据庆义社演员卢九令讲,40年代,宝鸡蔡家坡纺纱厂秦腔会,曾经请他做过教练,教习西安改良秦腔的新编剧目。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