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一章 改良秦腔的发展与普及 第二节 向甘肃各地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向甘肃各地的传播与发展
  民国时期,西安兴起的改良秦腔向甘肃各地的传播与流行,同在陕西一样势头强劲,发展迅速。究其原因,一是两省毗邻,易于传播,二是甘肃自明清以来就是陕西的秦腔班社与艺人流入与探足之地,加上甘肃各地观众把陕西秦腔视为正宗,乐于观赏,因而当西安的改良秦腔出现并走红各地时,就有一些陕西秦腔艺人敢为人先,迅即奔赴甘肃各地演出。这对当时流行于甘肃的西路传统秦腔形成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一些剧社兴办科班,为甘肃改良秦腔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青年演员,成为甘肃秦腔的演出主力,任教的老师多系西安易俗、三意、榛苓等改良秦腔大社早期出科的著名演员,教习的多为西安改良大社的秦腔,演出的剧目亦多系西安新编改良秦腔剧目。当地原有的演员均不能继承甘肃西路秦腔老调的表演传统。在改良秦腔的冲击下,甘肃西路传统秦腔已难以为继。民国十年(1921)以后,兰州、平凉、天水等大中城市的江湖老秦腔班社(民间俗称“老班子”)大多解体,兰州一地已基本绝迹。许多西部秦腔老艺人只能在茶馆、酒楼卖唱演出以求生计。与此同时,西安的改良秦腔则迅速流传到甘陇各地,占领了广大城乡的秦腔演出舞台。各地先后成立的改良秦腔剧社多达30余家。其中声誉最高、影响最大者有化俗、新兴、平乐等社。
  (一)创建最早的兰州化俗社
  化俗社成立于民国二年(1913),是陕西改良秦腔传向甘陇地区的第一个学社。社长朱怡堂。化俗社属于私家出资兴办的改良剧社,亦属甘肃秦腔由江湖戏班、庙会演出的旧形式,转为由剧场售票营业演出新形式的改良剧社。社址设于兰州旧县门街(今武都路)三圣庙内。
  据甘肃老一代秦腔剧作家薛寿山回忆:该社的兴建与发展,是历经十年之久的筹备才完成的。其创办者朱怡堂,原是陕西泾阳的一位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旦角演员。民国元年,当陕西易俗社的改良秦腔在西安旗开得胜后,朱怡堂就看到了改良秦腔的发展前景,为了以新取胜,扩大营业,民国二年他就组织了陕西20余名秦腔演员,奔赴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计划开辟改良秦腔的新天地。初到兰州,仍以江湖班的形式演出,随着陕西易俗社新编剧目的大量上演,朱怡堂不失时机地学习演出陕西易俗社的新编改良秦腔剧目,以取悦于兰州观众。这些剧目多是按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编写的,提倡民主,反对封建,宣传爱国,破除迷信,成为剧作的主旨,不仅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很受一般市民观众的欢迎。该社的演出轰动了兰州,市民争相观赏,成为一时之风气。于是该班演员动议,仿照易俗社兴办新剧社,社名定为化俗社。名化俗者,即取移风易俗,教化民众,补助社会教育之意。随之充实演员队伍,扩大营业,又不惜花费重金从西安易俗、榛苓等著名秦腔改良大社招收了部分演员,有易俗社早期台柱朱训俗,路习易,榛苓社的常春燕等,有力地增强了该社改良秦腔的演出力量。至民国十四年,该社为了进一步扩大演出力量,减少从西安包银聘请名角的花费,便仿照易俗社招收学员,兴办科班,以老演员教授新学员,边训练边演出,以社养社,培养自己的新生力量的方式。先后共招收培养了两批学员,共60余人。第一批20名,经半年训练即投入演出,其中较为优秀者有周正俗、郗化民、任易俗、李化仁、谭化美等。第二批40人,出科的主要名角有王化成、王化南、吴俊卿等。从此,华俗社形成了一支以西安老一代演员与本社培养的新一代演员联袂演唱的最佳阵容,声价日高。民国二十年,由于甘肃地方军阀势力干涉社务,中兴之势即告衰落。民国二十一年,因遭军阀马步青胁迫,剧团远迁武威,朱怡堂本人亦被毒打致残。
  该社对改良秦腔的主要贡献,除了在甘肃新开改良之风,举办新型科班,培养演出人才,大量上演改良剧目,不断扩大改良秦腔的影响之外,最为突出的是开创了秦腔有史以来男女演员同台演出之先河。这对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秦腔而言的确是一大突破。按照我国当时戏剧界的情况,清末戊戌维新以后,随着欧风东渐,北京京剧与河北梆子的戏曲舞台,首先开创了男女合台演出的新形式。辛亥革命以后,此风已传陕西。据民国五年西安《公意报》记载,那时的西安宜春园京剧社就是男女演员合台演出的。但在改良秦腔十分盛行的秦剧舞台,却还是一个大禁区,甚至连易俗社这样的改良楷模也明文规定不招收女演员,而敢为人先的朱怡堂却认为,要改良和发展秦腔艺术,旦角一行必须改由女演员扮演。为了打破这一守旧的传统,他一边奔走呼吁,一边付诸实施,公开张贴广告,声明招收女学员。这一动议,并未奏效,没有女学员前来报名。为了打破这一困局,朱怡堂率先垂范,动员自己的妻子出山学艺,他的意见,遭到了社会同仁和妻子娘家人的坚决反对,朱却矢志不移,在他的动员下,其妻毅然下海学艺,更名朱喜凤,登台演出,实为一代秦腔女伶之先锋。在她的影响下,西北各地的秦腔女伶相继出现于舞台。
  据调查,该社在兰州演出的十多年中,除了部分传统剧目外,主要是以演出陕西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为主。其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有《三回头》、《柜中缘》、《黛玉葬花》、《重圆镜》、《人月圆》、《颐和园》、《夺锦楼》、《软玉屏》、《杨氏婢》、《鱼水缘》、《春闺考试》等多种。其社坚持改良之风,久为人们所称道。
  (二)创立于陇东的平乐社
  该社民国十九年(1930)创建于甘肃平凉,是西安改良秦腔发展至陇东时最早建立的大型剧社之一。其组织机构与业务活动全系照搬陕西易俗社之模式。创办人为国民党陇东陈桂璋部的十三师参谋主任张本仁,后交地方接管,具体业务由商务会经办。平乐社为甘肃首家官办剧社,开办经费全由部队出资,采用扣押某京剧戏班的全部戏箱为其所使用。
  据该社早期著名艺人刘易平等口述,平乐社共历27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为开创时期,以选请各地秦腔名艺人与科班培养新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演出队伍。曾派人赴陕聘请江湖名须生王文鹏、毛金学等,并于陕西和陇东招收甲班学员30名,请西安榛苓社出科的青衣演员范醒华及红生演员刘全录等为教练,教授三年,共训练出优秀学员十余名。有须生景乐民、高新平,丑角雷文华、熊建民,小生焦云平等,使该社初步拥有行当齐全的演出阵容,开始对外演出。因陈桂璋亦喜爱秦腔,一年后,即对该社进行改组,任命该部陕西籍胡农泉为社长,平凉商会会长马勋臣为名誉社长(后社长换为曾毅志),又接来陕西名须生刘易平、高希中等,并仿陕西易俗社剧场样式新修了剧院。民国二十一年,陈部调离,杨子恒(西安人)任陇东绥靖司令进驻平凉,接收了该社,更名为平乐学社,扩大招收了乙班学员六十余名,采用上文化课与戏剧业务训练相结合的学校教育形式培训学员。涌现出优秀演员十余人,以“平”字排名,计有须生阎更平、王兆平、李林平,旦角席雨平、张天平、张东平、李延平等。并增聘陕西名鼓师荆永福,刘发祥等,使该社的演出队伍不断壮大。加上该社两期学员可演之剧目主要为西安易俗、三意等的新编改良剧目,反对封建,提倡爱国,宣传民主的内容深得民意,演出颇受欢迎,几年之内即声扬陇上。
  第二时期为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杨子恒部被调往河南驻马店,因该部官兵多为陇人,素爱秦腔,遂命该社选派优生50名,赐名新生游艺队,命高希中为队长,随军带往豫南。其它人员均自谋生计。平乐学社随即解散。该部在豫驻军四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事日紧,杨子恒自顾不暇,迫使新生游艺队自行散班。所有演员均由队长高希中带回西安。经原在该社之名宿刘易平,恳请陕西名人寇侠等人给以资助,更名为秦光社,高希中任社长,聘请三意社新出旦角演员李桂芳为教练,须生名宿刘易平充任演出台柱,并正式在西安粉巷设台演出。据民国二十七年西安《民意报》所刊该社之广告记载,刘虽为该社演出台柱,并将所长之名剧如《辕门斩子》、《葫芦峪》、《大报仇》等剧连日轮换上演,但终因该社力量不足,角色不齐,难与西安易俗、三意等名社抗衡,遂告倒闭。
  第三时期系平乐学社二次恢复时期,时为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秦光社于西安解散后,社长高希中决计将该部人员带回平凉,恢复旧社。回平凉后,四处招募散落各地的原班人马,排练从西安带回的易俗、三意、正艺等社的新编改良剧目,特别是一些配合抗日宣传的剧目。如《史可法》、《还我河山》、《淝水之战》、《苏武牧羊》等,使该社从演出力量到演出剧目都有所加强和丰富。不料此时国民党平凉镇党部插手接收了剧社,并实行高压统治与迫害政策,一些主要演员如阎更平,刘易平等纷纷相继离社,又使该团濒临瘫痪境地,只剩第三批学员在困境中挣扎,直至解放,该社艺术上并无多大进步。
  该社纯系仿照西安易俗等社的形式组建演出队伍,照搬排练改良剧目,无新创成就。其对改良秦腔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将陕西改良秦腔引入陇东高原,对改良秦腔起到了积极的传播作用。后来,陇东新建之改良班社,也多是受其影响而兴建的。另外是招收、培养了三批学员,为甘肃的改良秦腔造就了一大批改良新秀,如阎更平,王晓玲等,均驰名于甘陕两地。
  (三)再建于兰州的觉民学社
  该社成立于民国十七年(1928)夏,社址设于兰州普照寺。为甘肃省教育厅辖办。系西安改良秦腔向兰州地区发展的惟一大型官办学社。
  该社沿革: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民国十七年,为觉民学社时期。觉民学社由民国十五年改建而成。主办人魏绍武。仿西安易俗社的形式,以改良秦腔,移风易俗,普及社会教育为宗旨,从发展改良秦腔演出队伍出发,曾招收学员一期40余人。除聘请秦腔名须生郗德育、名青衣朱怡堂为教练外,还专门聘请了京剧武功教练魏胜魁、陈福录等亲授武功技艺。经过培训,新出的主要演员有须生黄致中、王治中,小生彭安民,丑角梁培华等。初步形成了新的演出阵容,始于正式对外演出。
  民国十七年后至二十年,为该社更名秦剧训练班时期,又招第二期学员20名,经过训练,新出演员多人,主要有李益华、吴俊卿、龚学中、王国保、张符中等。使该社的演出力量逾趋壮大。加之又向京剧学习,艺术表演水平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该社立志学习西安易俗社,注重上演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如《哭秦庭》、《杨氏婢》、《一字狱》、《庚娘杀仇》、《因果鉴》、《三回头》、《柜中缘》、《采莲女》等,都曾在兰州轰动一时。该社属于改良秦腔的教育机构,对于甘肃改良秦腔的重要贡献,在于培养了改良新声的众多艺术表演人才。
  (四)三建于兰州的新兴社
  兰州新兴社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社址设于兰州大金台戏园,后迁双城门。主办人为毕业于陕西早期改良名班秦镜社的著名青衣演员陈镜民和花脸名宿田德年。为20年代西安改良秦腔向甘肃发展的又一大型剧社,也是在兰州历史上时间最久,影响最大,传播改良秦腔最力的改良大社之一。
  该社沿革:据与陈镜民同寓兰州的陕西秦腔剧作家薛寿山回忆,新兴社共历14年。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四年为其创建时期。陈镜民于民国十六年被陕西秦腔著名旦角演员安鸿印接往兰州,先入安所办的维新社,后入陕西著名须生演员郗德育所办的同乐社。民国十八年,同乐社解散,陈镜民与郗德育又组建了三兴社,后又与陕西名净田德年商议,将三兴社更名为新兴社,经多方筹资兴办,于民国十八年春正式开锣演出。该社在这一时期没有招收新学员,主要依靠从陕西西安等改良名社接请的新出名角与部分江湖演员同台演出。先后共接演员三批,其中,属于西安改良新社的演员有榛苓杜的何振中(名旦)、和家彦(名须生)、穆九苓(名须生)、赵连璧(名丑),秦镜社的毛金荣(名须生)、陈镜生(名武生),易俗社的杨启华(名须生)和秦钟社的姜瑶钟(名小旦)。属于江湖名演者有王德孝(名小生)等。因演出力量雄厚,角色齐全,名家云集而声誉大震,红极一时,故能坚持六年之久。民国二十四年,因发生社内纠纷,陈镜民愤而离社,遂解散。
  民国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为该社的二次恢复时期,陈镜民离开原社后,即回陕西咸阳,经多方集资,继以新兴社名义于陕西招收学员一批,使解散了的新兴社又在陕西恢复。这批学员共30余人,以“新”字排行,有陈新陇、陈新伶、姜新声等,集中于咸阳训练一年后,于民国三十五年又赴兰州恢复演出。该期学员在陕培训期间,主要聘请西安改良名社的新科演员为教练,遵循易俗社的改良新规进行培养,使西安改良秦腔的剧目、唱腔、表演等为该社演员所接受,并将其全盘带入了甘肃的秦腔舞台。
  该社新出的优秀演员较多,主要有须生王新民,旦角黄新芳,丑角姜新声等。演出的西安易俗、三意等社的新编改良剧目也较多,经常演出的有《燕子笺》、《千子鞭》、《三回头》、《柜中缘》、《双明珠》、《鱼水缘》、《青梅传》、《双诗帕》、《玉镜台》、《重圆镜》、《夺锦楼》等。在兰演出曾名重一时,声誉日隆。因此,为陇南国民党张汉山部所垂涎,他们采用非法手段于民国二十七年挖走了该社黄新芳等九名主要演员,使该社渐趋衰落,陈镜民不得不再从西安正艺社、牖民社接来肖正惠等改良新伶充实演出,但仍难以挽救危局,终于民国三十二年散班。
  (五)四建于兰州的中兴社
  该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社址设于兰州侯麻街大马台剧场。为西安易俗社早期出科著名小生演员沈和中主办并任社长。是西安改良秦腔传播于甘肃的又一大型剧社。该社组建于西安,后迁至兰州演出。
  据民国初年赴兰州的陕西秦腔剧作家薛寿山回忆,沈和中于民国十一年脱离陕西易俗社,先后于陕西的正俗、新民等社搭班演出。30年代后,赴兰州新兴等社搭班演出,因其演出《黄鹤楼》一剧深受兰州观众赞赏,声誉倍增。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后,沈得兰州某商号一笔借款,即返回西安购买戏箱,招收演员,经一番奔波后,始建该社。聘请陕西名角有易俗社早期新科名丑苏牖民,旦角张俊民,秦钟社的名净惠醒秦,西安旦角名票楼英杰等。返回兰州后,又请得秦腔名宿郗德育,兰州新兴社的新科演员梁新贵、王新成等,演出阵容多由秦陇两地之改良剧社的新科演员组成。角色配备齐全,且有不少名角充台,演出剧目又多为西安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如《蝴蝶杯》、《柜中缘》、《京兆画眉》、《杨氏婢》、《拷红》、《玉镜台》、《殷桃娘》、《青梅传》等。一经演出,即声震兰州。民国二十八年,因日寇飞机轰炸兰州,该社被迫转迁于甘南的临洮等地演出。时又新添女伶沈爱莲(沈和中之女),演出力量更为强盛。本应不断拓展营业,无奈当地突遭水灾,经营一时不振,仅坚持到民国二十九年终告解散。
  (六)五建于兰州的众兴社
  该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社址设于兰州北道路。为西安榛苓社早期新出著名旦角演员何振中所创办。是西安改良秦腔向甘肃发展的大型剧社之一。
  据向该社的早期演员靖正恭、王义民调查: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为该社的众兴社时期。何振中自民国二十二年被兰州新兴社陈镜民接兰演出后,因其扮相俊美,唱工绝佳而名噪甘、陕,曾有“西北何家腔”之称。民国二十九年,兰州烟草公司经理之子张尚志,借何之盛名组建剧社,发展营业,由张投资,聘何任社长,购买戏箱,修建剧场,始成众兴社。该社没有招收新生,演出队伍全靠从西安几大改良剧社聘请的上乘名角组成。主要演员除何振中外,于西安接请的还有易俗社的名须生耿善民、高希中,名青衣高葆中,榛苓社的名须生和家彦、王义民,正俗社的名小生靖正恭,牖民社的旦角名票楼英杰等。演出剧目以西安各社改良新编剧目为主。计有易俗社的《优孟衣冠》、《淝水之战》、《吕四娘》、《宫锦袍》、《颐和园》及三意社、正俗社的改编剧目《十五贯》、《二度梅》等。由于演员多为名角,行当搭配齐全,在兰演出很受欢迎,营业亦呈兴旺发达之势。
  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为该社更名为众英社时期。众兴社经营获利后,因分红不均,主办人张尚志愤而收回戏箱罢演。主要演员如靖正恭、高希中、楼英杰、王义民等多人亦宣布退社,并得到青海军阀马步芳某部副官许守安的经济资助,另租剧院和戏箱,成立新社,更名为众英社。靖正恭出任社长。该社的主要演员除上述从众兴社退出者外,新聘的还有西安易俗社名青衣高致中,宁夏早期的著名女旦杨金凤,甘肃女旦李莜荣等作为台柱,演出又复中兴。至民国三十三年,因主办人许守安扣发演员工资,并要自任社长,大部分演员不服,靖正恭、王义民等人又宣布退出该社而倒闭。
  (七)其它改良之剧社
  西安改良秦腔在甘肃各地的迅速发展备受瞩目,除兰州、平凉等城市建有以上大型剧社外,甘肃各地出现的中小型秦腔剧社约有20余个。改良秦腔剧社已遍及甘肃城乡。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建者有:
  民乐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社址设于甘肃武威。为西安改良秦腔向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早期秦腔剧社之一。主办人为当地国民党地方军阀马步青。除请有陕西秦腔名宿王文鹏(须生)、朱怡堂(青衣)为主要演员外,还聘请了陕西各大改良学社的新科著名演员。其中有:易俗社名小生沈和中,榛苓社的名旦何振中,秦钟社的名旦崔晓钟、名须生刘易平,牖民社的改良名票楼英杰,秦镜社的名须生刘金荣等。另外,还聘请新出改良女伶名角孟小光(其父孟光华为易俗社旦角演员,孟小光又名孟遏云,自幼随父学艺,以唱易俗社的改良秦腔为主)、筱艳芳等。演出力量雄厚,名家荟萃,在当地久享大名。
  新兴剧社,成立于四十年代初期,社址设于甘肃武威,社长为陈新贵,主要演员有小生白彦卿,旦角女伶李屏卿等。
  西声社,成立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社址设于甘肃武威,亦为西安改良秦腔向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著名剧社之一。为国民党三十八军赵寿山部所办。赵因系陕西户县人,十分喜爱秦腔,所聘演员以西安改良名社的新科演员为主。主要有正俗社的名小生靖正恭,名旦角肖正惠,名须生王正端,榛苓社的名须生肖顺和、王义民,秦镜社的名旦角陈镜民,以及陕西新出改良女伶李爱云(为三意社新出丑角演员王景奎之艺徒)等。演出剧目也多为西安各社的改良新编剧目。因其演出队伍名家云集,演出水平甚佳,在河西走廊亦曾名重一时。
  乐乐剧团,成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社址设于甘肃张掖。为西安改良秦腔向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又一官办剧社。主办者为国民党驻张掖之九十一军。主要演员有陕西改良秦腔新出名坤李爱云、兰州觉民学社著名须生黄致中等。
  甘南地区新建者有:
  福胜社,成立于40年代初,社址设于临洮县。为当地乡富所办。除少数江湖老演员外,主要演员多以西安、兰州等地改良名社新出的演员为主。计有易俗社的名旦朱训俗,名小生牛理民,榛苓社的名须生刘金录,正俗社的名须生王正民,益民社的名小生屠利民,兰州新兴社的名须生刘新平等。民国三十三年迁至临县、河州演出,因受欢迎,被该县三青团组织接收,改名为青年剧社,在当地长期演出。
  甘肃东部地区新建者有:
  两亭社,系当地小手工业者张云亭(铜匠)、张雨亭(皮匠)兄弟二人组办,故得此名。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社址设于靖远县。主要教练为西安改良名社正艺社的新出演员赵振凯,赵完全按西安改良名家李正敏的一套新规施教。使该社培养的新生,演出的剧目、唱腔及表演皆与西安改良秦腔剧社相似。该社的主要演员除新出的名坤杨金凤外(杨本习传统秦腔,后于该社转学改良秦腔),多为西安、兰州新出的改良名角。计有西安易俗社的名小生沈和中,兰州觉民社的名须生黄致中等。
  海啸剧团,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社址设于靖边县。系国民党骑兵旅白海风所组建。为西安改良秦腔向陇东地区发展的又一官办剧社。该社的主要演员亦多为西安改良剧社的新科名伶,计有易俗社的小生牛利民,正俗社的须生王正瑞等。
  铁血剧团,成立于40年代后期,社址设于天水之泰安县。为国民党某部之官办剧社,社长为西安易俗社早期新科净角徐正国。演员也多为西安改良名社之新伶。
  甘肃兰州地区新建者有:
  易风社,成立于40年代中期,社址设于兰州。社长为胡盛乐,副社长为甘肃著名改良女伶杨金凤。主要演员也多为西安改良名社的新科演员,有榛苓社名旦何振中,西安改良名票女伶须生黄金花等。该社后与兰州民间职业班社文化社合并,文化社的江湖老演员演午场,易风社之新伶演晚场。
  监胜社,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社址设于兰州。为西安榛苓社的名须生王义民所组建。主要演员有西安易俗社、兰州新兴社的新出演员贾玉华、王新民等。
  福利社,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社址设于兰州。为兰州化俗社新出名须生周正俗筹建。主要演员有西安易俗杜早期名小生牛利民等。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