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一章 改良秦腔的发展与普及 第三节 向宁、青、新等省(区)的发展》


  第三节 向宁、青、新等省(区)的发展
  地处西北的塞上高原宁夏,黄河源头的青海,关外边陲的新疆等省(区),距秦地较远,但丝毫没有妨碍西安改良秦腔向这些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标志着西安改良秦腔已全面覆盖了西北各地。
  (一)首建于塞上银川的觉民社
  该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社址初设于银川的西马营,后迁新址游艺场(简易剧场)。民国二十五年又迁至振声舞台(又名大戏园子),系由人民大会场改建。该社为西安改良秦腔向塞上宁夏回族地区发展的第一大型剧社。系宁夏国民党驻军马鸿逵部所官办,社务直属该部之副官处、军法处、军需处掌管。马鸿逵虽为军阀,但又是秦腔大戏迷,他从娱乐与盈利的需要出发,在宁夏竭力提倡兴办改良秦腔剧社,客观上为西安改良秦腔向宁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该社早期聘请的西安正俗社新科演员靖正谦讲,该社一开始就完全按照西安秦腔的改良新法治社。除主要演员一律聘用西安改良名社的新出名伶外,就连社长、教务主任、主要教练等也多聘用西安各大改良名社的著名演员充任。新学员,也要求以西安籍的为主。该社的科班教育,排演剧目,演唱声腔与舞台表演,也全照搬西安的改良秦腔进行运作。
  该社兴建之沿革:民国二十四年春,马鸿逵令其部属宁夏汽车管理处处长魏鸿发筹办剧社,魏差该处的管理人员任绍九赴兰州接请演员。其时西安几大改良剧社的新出著名演员正汇集于兰州新兴社等处演出。任到兰州后,通过新兴社的席子才,不惜以重金行贿等手段,请到了一批名流演员30多人,被请人员每人均得赠金300至500银元。主要有西安易俗社的名小生沈和中,名青衣王安民,榛苓社的名旦角何振中,正俗社的名旦角杨正俗,名花脸王庚寅,名须生康正中,以及马正义、靖正谦、刘逸民等。因其演出阵容角色齐备,实力雄厚,一经演出即誉满塞上。另据宁夏早期新出第一女伶杨金凤讲,马鸿逵之父马福祥,清末曾于宁夏作官,亦为秦腔戏迷,早于三十年代初就从西安请有吕少亭(正旦,又名金叶子),李长青(花脸)等秦腔演员,于宁夏成立新华舞台,孙广钱领箱,李长春任社长,专演秦腔数年。杨金凤之兄杨金民(花脸)曾为该社的主要演员,杨金凤随兄在该社学戏,并充童伶演出。自民国二十四年马鸿逵新建的改良新社觉民社问世后,新华舞台日渐衰落,一蹶不振,随之倒闭。部分主要演员如李长青、吕少亭、刘晏奎等均为新社收编,新社力量随之加强,并发展至50多人。魏鸿发仿照易俗社社名的含义,为该社起名为“觉民学社”,任沈和中为社长,何振中为副社长,席子才任剧务主任,王安民任总教练,沈、何走后,社长又为康正中、刘逸民等继任。
  该社最初几年的演出队伍,主要由上述所请的西安改良秦腔新科演员组成。后来,逐步发展到由该社自己培养的演员为主演出。该社共历15年,招收学员五期共200余人。全部采用西安易俗社教育培训方式教授学员,40年代初,马鸿逵为满足个人的欣赏需要,数次邀请西安易俗社早期优秀名角王天民、宋上华、雒秉华等到宁演出。许多学员趁机向各位名家拜师学艺,为该社培养出优秀演员多人,出名者有:须生省信中,李振民、李富闯,旦角高仁民、武柱园、李德民、徐景民、骆长民,净角赵守中,丑角龚乃中,其中尤以第一期于陕西长武县招收的客店杂员杨觉民(文武小旦)最为出色。其唱做俱佳,名震塞上。
  该社的演出剧目,亦以西安易俗社等新编改良剧目为主,计有《史可法》、《精忠报国》、《戚继光》、《吕四娘》、《肖夫人》、《铁公鸡》、《韩宝英》、《玉镜台》、《燕子笺》、《凤仪亭》、《鱼水缘》、《重圆镜》、《人月圆》、《优孟衣冠》、《宫锦袍》、《双诗帕》、《颐和园》、《大孝传》、《淝水之战》、《三滴血》、《三回头》、《柜中缘》、《武王革命史》、《夺锦楼》、《黛玉葬花》等。
  该社还向西安易俗社学习,自己创作编演新剧目。民国二十九年,曾将易俗社编剧李干臣(甘肃人)邀请到宁夏,编演了揭露汉奸、宣传抗日的新剧《汉奸榜样》,以及反映当地民俗的小剧《抢香包》等,这些剧目,曾成为该社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另外,还请当地的教育工作者、书法家、民族古文字研究家罗雪樵先生为编剧,新编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与《东窗记》等剧,亦很受观众欢迎。
  该社向西安改良剧社学习,还表现在效法易俗社的做法,聘请京剧教练王玉本、鲁连仲等教习武戏,模仿易俗社《四杰村》一剧的演出程式,吸收京剧打击乐的特点,改革秦腔的打击乐,将京剧的一些武功技艺融入秦腔的表演之中,丰富了秦腔的表演艺术。如《三岔口》、《九江口》、《盗御马》等京剧剧目,曾被移植为秦腔演出,大大地丰富了塞上的秦腔舞台。
  该社虽属竭力效仿西安易俗社而新建的改良剧社,但因其是一所官办剧社,有很多地方和一般地方改良剧社不同,如该社学员都吃军粮,穿军装,管理训练等方面都按军队纪律要求。马鸿逵系宁夏军阀,素有塞上土皇上之称,其专横跋扈,欺压良善,已成恶习。故该社在管理上很少有西安各改良剧社的文明与自由。马鸿逵经常指令他的军法处、军需处体罚学员,扣押粮饷,关押艺人,加之待遇菲薄,许多艺人都不愿在此久留,纷纷借机逃跑。如该社早期第一任社长沈和中曾因此而逃往兰州,被马部驻兰州办事处发现,即将沈和中从兰州押解回宁夏,砸上脚镣手铐,严刑拷打,几乎致死。后因众艺人多方托人求情,方免于难。副社长何振中逃跑时,汲取了沈和中的教训,先向西徒步穿越内蒙草原,后绕道甘肃河西走廊方才回到西安而免遭不幸。
  该社虽为马部官办,实同马家私有。马鸿逵酷爱秦腔,几乎每夜都以看戏为乐。即便是夏天上贺兰山避暑,也要随带剧社上山演出。同时,还让他的小丫鬟桂林、赵淑娴都学演秦腔,以便随时为之演唱。马还花费巨金购置两副新箱。每逢正月元宵节,七月七夕节,以及腊月艺人大反串时,即令该社专用新箱演出,以饱眼福。
  (二)新建于塞上宁南的猛进剧社
  该社成立于40年代初。为国民党三十八军赵寿山部所创办。系西安改良秦腔向宁夏南部地区发展建立的大型官办学社之一。社址不定,常随军活动于陕西关中西府宝鸡地区,甘肃武威至酒泉等地。后转交于国民党十七军高桂滋部齐天然师所属,并随该部常巡回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演出。
  据向该社的演员张志峰、邱德民调查,1946年后,解放战争期间,齐天然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击溃,该社始脱离军队,由何文鼎掌管社务,组织演出。始由宁夏固原迁至陕西周至,接收了该县太白社部分演员。后又迁长安、户县交界的秦镇演出,直至西安解放。
  该社演员主要为西安改良秦腔名社的新科演员,计有易俗社的阎振俗(名丑)、肖若兰(女伶、名旦),新汉社的乔新贤(名须生),三意社的苏蕊娥(坤伶,名旦)、苏玉琴(女伶名旦,苏蕊娥之姑母),益民社的高登云(名小生),谊俗社的张志峰(名须生),太白社的邸德民(老生),以及挺进社的郭孝民(须生)、周宗祥(小生)等。该社所演剧目亦多为西安各社的新编改良剧目。
  (三)再建于塞上固原的精诚剧团
  该社成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社址设于宁南固原。系以陇东平凉的聚义社为班底组建成立的大型改良剧社。主办人为国民党驻固原的十七军高桂滋部所属之团长窦子章。
  据向该社演员刘易平、靖正恭等艺人调查:陕西秦钟社(后更名为新声社)于民国三十四年停业后,该社的张明山便将部分主要演员带至陇东平凉,成立了聚义社,又招学员一班,定足于当地演出。平凉与宁夏固原毗邻,民国三十四年夏,曾应固原国民党十七军之邀前往演出,因营业不佳而倒闭。张明山即将戏箱与学生卖给该军新二师六团团长窦子章,窦子章即以此为班底成立新社,定名为精诚剧团,并令其弟窦子文为社长,管理社务。后该社又去平凉地区演出,适遇平凉平乐社散班(平乐社由西安易俗社新科演员高希中、牛利民组建),随即招收了该社的部分优秀演员和新出学员,以及几位西安著名改良剧社的新科学员,演出力量逐渐扩大到100余人。民国三十四年冬,窦部先后调防甘肃河西走廊的民勤,武威等地,该社亦随军前往。后因窦子章难以直接经办社务,即由高希中任队长,牛利民任经理,以租赁窦箱之名带至兰州演出。社址设于双城门剧场,又吸引了甘、陕许多著名改良学社的新科演员加入。使该社演出力量日趋强大,名家济济,且久演不衰,直至兰州解放。
  该社未招收新生学员,演出力量主要由陕、甘两地的改良名伶组成。计有西安易俗社的高希中(须生)、牛利民(小生),秦钟社的崔晓钟(旦角)、王应中(且角)、高治秦(须生)、刘易平(须生)、张安秦(武生)、郭治秦(净角)、郭鸿泰(丑角),秦镜社的刘金屏(须生),正俗社的靖正泰(小生),甘肃平乐社的张方平(须生)、赵毓平(须生)、薛润平(青衣)、景学民(须生)等。另外还有甘宁两地新出坤伶杨金凤、王晓玲、金爱莲、王兰玉等。
  由于主要演员均为陕甘改良名社的新出名伶,演出的剧目自然亦以西安各社新编改良剧目为主。主要有易俗社的《殷桃娘》、《史可法》、《庚娘杀仇》、《吕四娘》、《三滴血》、《人月圆》、《马嵬驿》、《软玉屏》、《夺锦楼》、《一字狱》、《优孟衣冠》、《双明珠》、《战袍缘》、《鱼水缘》、《周仁回府》、《蝴蝶杯》,三意社的《家庭痛史》、《卧薪尝胆》、《忠报国》,正艺社的《青年镜》、《自由之花》、《樵夫妇》等。
  (四)创建于青藏高原的云雨社、兴华社与新兴社
  云雨社成立于民国十八年(1929),社址设于西宁市。为西安改良秦腔向青海地区发展的早期剧社之一。为兰州商人张玉书(又名张皮匠)所组建。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青海军阀马步芳垄断了全省的羊毛购销业务,使西宁商店大部分停业,市场萧条。剧社亦受其影响而无法维持演出。只得迁至兰州,主要演员加入兰州文化社搭班演出。
  该社的演出队伍主要由江湖演员与西安、兰州的改良新科名角组成。计有西安易俗社的朱训俗(旦角)、秦亚民(青衣),正俗社的杨正俗(彩旦、青衣),兰州化俗社的周正俗(须生)等。演出剧目有传统剧目,也有西安新编的改良剧目,如易俗社的《蝴蝶杯》、《黛玉葬花》、《天女散花》、《春闺考试》、《柜中缘》,以及三意社的《苏武牧羊》等。有些剧目在青海群众中曾广泛流行,如《苏武牧羊》一剧,在当时的西宁市,几乎大部分市民都能清唱,自娱自乐。
  兴华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年(1931),社址设于西宁市。为兰州觉民学社的早期新出演员梁培华(旦角)、黄致中(须生)所组建。主要演员有西安易俗社的名旦朱训俗,彭安民等。全社虽仅30多人,但因有朱训俗等改良新伶的新剧演出,亦颇受欢迎,营业甚佳。
  新兴社,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址于西宁市。为西安改良秦腔向青海地区发展,坚持演出时间最长的改良剧社之一。主办人为西安榛苓社早期新出名丑赵连璧。主要演员有西安秦钟社的名小生王斌秦等。演出的改良剧目最多,有《家庭痛史》、《玉镜台》、《柜中缘》、《重圆镜》、《鱼水缘》、《夺锦楼》、《软玉屏》等。
  (五)首建于西域边陲的新中舞台
  该社建成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社址设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为西安改良秦腔向西流播最远之一社。该社的前身为乌市的天山剧院与元新剧院,主办人为西安艺人田升、杨万成、王福祥,甘肃艺人杨三升。民国三十三年改由陕西艺人王保顺任经理。
  该社的主要演出队伍由西安改良新科演员所组成。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该社先后从兰州等地招聘演员,计有陕西秦镜社的刘金荣(名须生)、陈镜民(名旦),榛苓社的王义民(名须生),正俗社的靖正恭(名小生),秦钟社的刘易平(名须生)。牖民社的楼英杰(名旦)等。演出剧目也多为西安易俗社的新编改良剧目,计有《蝴蝶杯》、《柜中缘》等,(杨志烈《秦腔史瑰》)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