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二章 主要的改良活动与成就 第二节 改良秦腔的科班与学校教育》


  第二节 改良秦腔的科班与学校教育
  传统秦腔江湖旧班大都是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演员的,因无文化知识,师生全靠口传心授传师授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腔艺术的提高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秦腔改良剧社,则摈弃旧习,采用了文化课与戏曲专业课相兼并授的方式进行教育,为培养秦腔艺术的一代新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据陕西易俗社的《章程》和《编年纪事》记载,该社系秦腔有史以来的第一所融表演兼学校性质的科班教育团体。当时陕西省教育厅颁有“陕西易俗社之伶记”,确定该社为省教育系统的一所戏曲学校。该社的艺术教育即从“改良戏曲,辅助社会教育”之目的出发,在重视表演业务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该社既以社会教育为自任,“则凡民国常识,道德要义自不能不授诸学徒”。据该社社章所载,该社对学员的授课分为两种:一为文化课,在前;一为戏曲专业课,在后。文化课又设高等班(高小)和国民班(初小)两种。前者设修养、国文、习字、算术、历史、地理等课,每周授课七小时。后者设修养、国文、习字、算术等课,每周授课五小时,由教务主任“专理其事”,并聘请专业文化教师授课。戏曲专业课,由教练负责授课,“一姿态,二做工,三道白,四声调”,长期坚持,从未间断。为了进一步提高演出人员的文化修养,从第九期学员毕业时起,还增设了文史进修班,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讲习古典文学、音韵律学等课目。该社采用此种教育方法,既培养了演员的演出技能,又丰富了文化艺术知识,增强了对脚色的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该社培养演员的体制形式,为甲、乙、丙三班递进制,甲班为已经毕业,有较长时间的舞台实践和有较高的艺术表演水平,并获得了一定影响的演员。乙班为当年毕业,并能单独演出的演员。丙班为新招和正在培养的学员,长期以来,该社领导人坚持优胜劣汰,择优递进的办法选拔培养人才。甲班劣者被淘汰后,由乙班选择优者进入甲班递补,又由丙班选择优者补入乙班,再招收新人才进入丙班学习,这种方法,是秦腔改良剧社对我国戏曲发展的一大贡献。在民国的37年中,陕西易俗社共招学员13期,毕业学员600余人,新出名角100余名,该社能够长期保持有实力雄厚的演出阵容,并能形成几次艺术高峰的原因,是与他们采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分不开的。这种改良新学,对于后世的戏曲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陕西易俗社为西北改良秦腔培养学员最多的学社。其它诸社科班教育,虽不比易俗社培养人才多,但都程度不等的培养了三至五期学员,西北五省区总计培养学员2000人以上,为改良秦腔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举办科班在三期以上,培养人才超过200人者,有西安榛苓社、关中三意社、西京正俗社、三原新声社、蒲城培风社、高陵化民社、宁夏觉民社、平凉平乐社等大型剧社。其余大批中小型剧社,也均设有科班教育,但班次和人数一般尚少,班数均为一至二期,出科的艺员也多在数十人至百余人左右。据《关西日报》在民国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所刊的《论普通剧界》云:“剧界在昔日本无学问可言,……今日进入文明,编者演者皆有学问,……当可扫除一切之弊尽。”
  除以上剧社开办有戏曲教育性质的科班外,民国二十九年(1940)十月,陕西省教育厅还在西安批准成立了一所改良秦腔的戏曲学校,名为陕西省立戏剧专修班。为秦腔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官办艺术学校,专门从事秦腔的艺术教育,聘请戏剧教育家,艺术家封至模任校长(时称队长)。
  据《西安晚报》民国三十年十月十二日所刊该专修班学生首次会演的有关记载考证:该校注重于秦腔剧目与表演方面的改良,为发展西北各地的秦腔艺术的改良事业,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秦腔艺术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便排演改良剧目,奔赴各地巡回演出,起到了示范改良的表率作用。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均以秦腔专职干部身份分配至西北各地,借以推动秦腔戏的改良。
  该校系民国二十九年十月经省教育厅遵奉教育部训令批准成立。创办之初,开办秦腔专修班一班,招收学员百余人,加以训练。所设学科有,普通学科,包括国语,算术,常识等,按册教授;艺术学科,本着初学者不宜排练新戏、时装戏、大本戏之原则,惟选排传统秦腔的改编剧目,以便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该校的领导者曾向师生明文宣布,该校的努力方向与目标共有六条:
  (一)以批评与改进的精神,接受故有之戏剧遗产;
  (二)以严肃与诚恳的态度,研究现代的戏剧艺术;
  (三)认准秦腔的精华,尽量发扬;
  (四)寻出秦腔的糟粕,切实革新;
  (五)一切不言时代的剧本,都须赋予新的意义;
  (六)一切流于鄙俗的演出,都要改进并融入新的内容。
  该社的选剧标准与教育方法要则如下:
  (一)选剧之标准:①意识纯正;②编制精妙:⑧技巧丰富。
  (二)导演方法:①抄录剧本;②教授剧词;③学习唱;④排练身段;⑤合排;⑥响排(即合乐排练);⑦彩排。
  (三)修正要点(即改良要点):①纠正史实;②修改句词;③改良腔调;④增删表故。
  由此可见,该校是以促进改良秦腔的发展为己任的。他们在教育中所施之改良内容,可节录学生在二次公演中的有关记载,予以说明。
  就各戏的本身说,或是剧词,或是穿插、场面,或是腔调、表演、身段,或是服装、锣鼓,差不多处都有改动,曾费过一翻心血,经过许多斟酌,看似平常,其实并不轻松。一般人或不大看出,深入研究者自然甚为清楚。……虽然也许有许多拥护旧戏的人,还说我们是叛徒,但宁愿他们如此说法,戏仍不能不改。因为本班是省政府办的,一面为着加强教育意义,实验戏剧学理,一面还要树立楷模,作一般之表章,不敢率而操觚。不仅此也,教育厅还将陕西秦腔主要之戏,一齐加以审查,予以改良或禁演。……戏剧是国家教育之利器,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腐化到底,是要整顿,改良和扩展,……这是应走的大道。(封至模《为本队学生二次合演献词》)
  足见该校的戏曲改良,确是从剧本内容到表演艺术,均力求全面改良的。
  该校所聘的教练,主要有秦中名宿李怀坤、赵桂国、杨正福、安鸿印、封至模等。为学生教学试排演出的改良剧目有:净脚唱做工戏《搜杯》(赵永德主演),须生、青衣唱做工戏《牧羊圈》(成德信主演),小生唱做工戏《拷寇》(傅云荘主演),小旦唱做工戏《春秋配》(成怀学主演),小旦、小生唱做工戏《珍珠行》(王景慕主演),须生唱做工戏《哭祖庙》(王辅平主演),(《西安晚报》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八日广告)
  该校建立三年之后,改建为陕西省戏剧学校,先后共为改良秦腔培养新生演员200余人,其中部分曾成为西北各剧社之主要艺术骨干,该校以其新型戏曲教育,促进了改良秦腔的发展。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