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二章 主要的改良活动与成就 第五节 改良秦腔的剧目出版与理论研究》
杨志烈 何桑
第五节 改良秦腔的剧目出版与理论研究
民时改良秦腔的发展,也曾促进了一代改良剧目与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特别是陕西易俗社新编改良剧目的不断出版与发行及西安地区理论研究工作的普遍开展,都有力地推进了秦腔艺术的改良活动。
剧目出版状况: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资料室所藏的出版剧目统计,民国西北地区的出版书局,已从清末的几家发展到十余家,其中尤以西安为著。主要有西安德华书局、义兴堂书局、纯益成书局等。先后共出版剧目400余本。多数版本为民时的新编剧目或经改编的传统剧目,一般版本封面,均以“改良戏曲”,“改良剧本”,“新编剧本”等副题为标志。这些书局所出剧目的情况分别是:
陕西省印刷局:以出版易俗社的新编剧目为主,所出剧目合编为《陕西易俗社戏曲集》,共26种,均为新编古装戏。计有《大庆祝》、《优孟衣冠》、《吕四娘》、《圈圈圈》、《美人图》、《人月圆》、《一字狱》、《桃花泪》、《李寄斩蛇记》、《当头棒》、《闹督院》、《一字狱》、《阿毛传》、《自由恨》、《车箱峡》、《十二华容》、《金莲痛史》、《大婚姻谈》、《侠凤奇缘》、《颐和园》(前后本)、《少妇箴》、《八宝枪》、《芙蓉仙子》、《水淹下邳》等。
陕西易俗社:主要出版该社之新编剧目,有《青梅传》、《三滴血》等数十种。
西安德华书局、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西安同兴书局、西安纯益成书局、西安泉省堂书局、西安居义堂书局、西安云华书局、西安含章印书局、西安文魁堂书局、西安德兴书局等,号称西安十大书局。主要以出版传统改良剧本为主,并兼出新编剧目,共出300余种,为传统改编本者有《打金枝》、《十张纸》、《火烧锦山》、《兰桥会》、《柴桑关》、《送京娘》、《吴汉杀妻》、《诸葛亮吊孝》、《秋胡戏妻》、《天水关》、《伯牙奉琴》、《八蜡庙》、《金沙滩》、《下河东》、《斩李文忠》、《十五庙》(亥集,共两集24回,上集14回,下集8回)、《蝴蝶杯》、(寅集,共l册6回,2册3回,3册7回,4册4回,共20回)、《南阳关》、《合凤裙》、《守义图》、《庙会》、《游武庙》、《绣八仙》、《陆回哭楼》、《讨荆州》、《苦节图》(2集,4卷17回)、《当皮袄》、《雷峰塔》(上下2卷,18回)、《双凤镱》(4卷,23回),《惠风扇》(2卷,24回)、《忠孝贤》(上下卷,11回)。《游陕西》、《刺目劝学》、《姐几怀胎》、《老鼠告状》、《诸葛观星》、《安安送米》、《状元登塔》、《绝缘岭》、《双放牛》、《紫霞宫救娘》、《子期许琴》、《重台赠钗》、《斩李广》、《斩郑恩》、《李渊辞朝》、《花庭相会》、《卖华山》、《华容挡曹》、《马芳围城》、《火化纪信》、《出口外》、《白义钗》、《考文》、《乾话本》、《杀四门》、《姚绑子》、《断桥亭》、《黑叮本》、《赤桑镇》、《出樊城》、《永寿巷》、《二进宫》、《花云代箭》、《甘露寺》、《剪红灯》、《香山还愿》、《哭杀场》、《血手拍门》、《秦琼赵解》、《夜打登州》、《周遇吉别母》、《豫让砍袍》、《斩雄信》、《王彦章观兵书》、《月明楼》、《拆书》、《伍员逃国》、《图书馆》、《阳功传》、《打路》、《寡妇验田》、《黑风帕》、《盘山》、《教贤良》、《党阁老辞朝》、《三上轿》、《李陵碑》、《草船借箭》、《鄱阳湖》、《敦台挡将》、《玉堂春》、《奇巧百样药》、《周文送女》、《西后观表》、《十八姐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放牛》、《新摇会》、《亲家打驾》、《云南上寿》、《刘鬼做活》、《金碗钗》(上下两卷,18回)、《盗灵芝草》、《断桥亭》、《许仙借伞》、《剪红灯》、《麦仁罐》、《王桂英哭杀场》、《李渊劝军》、《白蛇传》(全本,18回)、《出五关》、《孙夫人祭红》、《德娃走雪》、《周仁回府》、《镇台念书》、《折桂斧》、《白玉楼》(全本,17回),《蝴蝶杯》(全本,24回)、《哭杀鸡》、《大破宁国》、《刘备祭灵》、《小姑贤》、《烙碗计》、《秃子闹房》、《斩经堂》、《孔明撑船》、《秦琼表功》、《斩单同》、《樊梨花坐帐》、《斩秦英》、《三击掌》、《苏三起解》、《小放羊》、《男寡夫上坟》、《审余宽》、《四贤册》、《别寒窑》、《五典坡》、《双背鞭》、《辕门斩子》、《打銮驾》、《八件衣》、《苏武牧羊》、《玉虎坠》、《春秋笔》、《全家福》、《斩韩信》、《白老卖画》、《走雪山》、《包公陪情》、《黄鹤楼》等。新编剧目(含古装戏与时装戏),有《杨氏婢》、《新潮趣闻》、《三回头》、《琴珠缘》、《因果鉴》、《家庭痛史》、《春闺考试》、《娄昭君》等。
除此之外,西安德兴书局在兰州还设有分局——中华分局,西安纯益成书局在兰州设有分局——太华纯益成书局,均在甘肃出版过大批剧目,出版书目情况与西安该社略同。这些改良剧目的大量出版,不仅丰富了西北改良秦腔的舞台演出,并通过大量印刷发行,扩大了改良秦腔在全国的影响。
改良秦腔的理论研究也随着改良剧业的繁荣,得以兴盛,填补了秦腔有史以来,从未兴办剧学的空白。开创秦腔剧学研究先河的为陕西易俗社的剧务主任王绍猷。他在该社长期从事的戏曲改良活动中,认识到倡导改良秦腔,首先须兴剧学研究,这是促进发展改良剧业的重要一环。于是他从30年代起就下定决心研究秦腔,经十年之久的考查搜集资料后,于抗战期间,每日冒着敌机轮番轰炸的危险,埋头书案,苦心编写有史以来有关秦腔的第一部综合理论著作《秦腔记闻》,1949年由陕西易俗社刊行问世。全书共16节,有《秦腔之源流》、《盛世之秦腔》、《乱弹之考证》、《戏曲中应讲之声调音韵平仄》、《弦索考》、《编剧之我见》、《秦中戏剧之种类》、《秦腔之音调板眼》、《秦腔故有之乐歌》、《秦腔乱弹戏中乐器之名目及应用》、《秦中六十年之著名演员》、《秦腔之衰落》等。对秦腔的源流沿革,发展流变,秦腔的演出剧目,秦腔音乐的伴奏乐器,表演艺术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和今后改良的方向等,作了较为系统地论述。该书认为秦腔的形成时代为秦代,这一观点不符合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史实,其它各节均有一定的真知灼见,曾为秦腔剧界所见重。比如他提出,秦腔改良,必须注意社会效果,要有益于“世道人心”和“辅助社会教育”,反对一味追求商品化与不健康的庸俗演出。再如他认为:必须重视演员培养,这是决定秦腔兴衰之关键,培养演员,最重要的是先练好基本功,演员既要有文化修养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又要有博取众长,虚心受教,刻苦求艺的精神。至于该书介绍的有关秦腔艺术的各种知识,如音乐表演等,更是秦腔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除了王绍猷之外,在秦腔音乐研究领域中,首次涉足者为封至模。民国二十年,封至模谱写了《秦腔锣鼓经》,刊于《西安时报》,为秦腔有史以来第一篇用现代音乐曲谱所撰的音乐谱曲。后又撰写了《秦腔之板眼与腔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秦腔音乐唱腔,曾为全国剧界所重视,民国二十七年,徐慕云曾节录于《中国戏剧史》一书,出版问世。使全国剧界对秦腔音乐得以认识。
戏剧评论方面,民时随着西安各种报刊的兴办,对改良秦腔的评论也相继展开。从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各种评论活动呈兴盛发达之势。西安先后出现的40余家报纸,多数都开辟有广告专栏与戏剧评论副刊。计有《陕西鼓昕时报》、《关陇日报》、《陕西民报》、《西安日报》、《西北朝报》、《民众晚报》的戏剧“广告”,《公意报》的戏剧“广告”与“剧界言论”,《关西日报》的戏剧“广告”与“剧论”,《民生日报》的戏剧“广告”与“戏评”,《旭报》的戏剧“广告”与“剧评”,《西京晓报》的戏剧“广告”与“梨园琐记”、“戏世界”、“剧评”、“菊国风光”,《国风日报》的戏剧“广告”与“剧界”,《西京民报》的“剧讯”,《西安晚报》的戏剧“广告”与“戏剧与电影”以及《建国日报》的戏剧“广告”与“评论”等。这些报纸对秦腔各剧社演出的评价和宣传都极为重视。而且多数报纸的评论,都能以宣扬民主革命的思想为指导,把戏剧视为报国利民之利器,宣扬爱国,提倡民主与科学,鼓励改革,批评反对各种不利于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庸俗与守旧演出。如对《五典坡》一剧,就有《公意报》等多家报纸刊载评论,多次提出批评,要求予以改进。对于改良秦腔所出之新剧与新伶的演出,一般则给以热情地赞扬和鼓励。如陕西易俗社的小生庄正中,因违犯社规被开除一事,《西京晓报》等几家报纸都刊文建议易俗社从爱惜人才出发予以挽留。至于对易俗社新编剧目的评价及对该社著名新伶刘箴俗、王天民等演员的赞誉更是日日可见。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民时的陕西易俗社,为了扩大改良秦腔的影响,还办有专门宣传秦腔的专刊和报纸,专刊名曰《易俗杂志》,创办于民国二年十月。共出八期,至民国三年因故停刊。该刊的办刊宗旨,与该社创办的指导思想一致,重于宣传民主思想与科学文化知识,旨在提高广大民众的知识水平。所刊内容有:①该社的新编剧本,如《戴宝珉》、《人伦鉴》等;②宣传民主革命与秦腔改良的理论文章,如李桐轩的《甄别旧戏草》、《说民为邦本》等;③普极性的科学技术知识,如《简易种棉法》、《新著蔬菜本草》、《农家副业》、《卫生要语》等。本刊第四期刊载的李桐轩《影剧改良说》一文中提出,唱戏“不是为几个有学问的人取乐的,”“搞阳春白雪不如下里巴人”,强调发展有社会意义的大众秦腔,对当时改良秦腔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指导作用。《易俗社日报》,系民国十年八月由该社赴汉口的分社于汉口创办。社长为分社长李约祉。编辑及主要撰稿人,均邀汉口新闻及学界的知名人士,主要有消闲社社长刘云集(任报务主任),编辑姜文静,青年会会长胡厚斋,干事杨锋,江苏南通伶工学社社长欧阳予倩,中华大学校长陈时,瑞昌行号徐菊党等。创办的目的,系秦腔初入楚地,尚不为楚汉民众了解,观众甚少,入不敷出。为了扩大宣传,招揽观众,得陕西同乡商界百川隆经理的经济资助,决议印发报告书,编印《易俗社日报》及该社的演出剧本和戏单,以扩大宣传。特别是通过《易俗社日报》连日刊载该社著名演员演出的《双明珠》、《庚娘传》、《惜花记》、《三滴血》、《夺锦楼》等新编剧目的评论文章,汉口观众渐知该社非一般梨园可比,易俗社在汉遂声誉日隆,始于立足,并达两年之久。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