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秦腔史:下编 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第十三章 改良秦腔的剧作家与作品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的剧作家与作品》


  第十三章 改良秦腔的剧作家与作品
  在改良秦腔兴起与发展的30余年中,最显著的改良成就,首推剧本创作。其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高,都曾超过当时所有的国剧。
  这一时期产生的剧作家众多,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的改良秦腔作家群。历史上的传统剧目,多为无名氏或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并以口头相传的形式流行于民间。自改良秦腔开始,所演的新编剧目,多出于文人或剧作家之手,这是一个历史与时代的进步。就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以及立意词章和布局结构等方面而论,都比传统的历史旧剧,有着许多新的超越、突破和提高。
  据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收藏民国新编剧目存本及《西安易俗社七十周年资料汇编》有关资料考证,民国时期西北各地的改良秦腔剧作者,共约40余人,其中有成就与影响的剧作家,约有10余人,他们是创造改良新声的一代巨匠,多集中于陕西易俗社。
  第一节 陕西易俗社的剧作家与作品
  李桐轩(1860—1932),名良材,字桐轩,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县人。改良秦腔第一位剧作家。清末贡生,同盟会员。历任陕西省咨议局副议长,陕西省督军府修史局总纂,以及省长署、省政府顾问。为开创改良秦腔,创办陕西易俗社首席发起人与奠基人之一。曾任易俗社社长、名誉社长,评议长、编辑,易俗社汉口分社社长等职。
  先生秉性忠厚,品行高洁,久以“利国者不顾家,福民者必忘身”之铭,倾心于戏曲与教育事业。先生曾有教育知识著作《民兴集》、《兵农说》、《兹幼篇》等多种。晚年还著有《莲舌居士传》叙其生平。
  先生后半生的精力主要致力于戏曲改革,开创改良秦腔事业。民国六年(1917),曾撰《甄别旧戏草》一文,提出对旧的传统剧目应“推其陈,出其新”的改良主张。对易俗社编写宣传爱国、破除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之新编剧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先生一生共创作秦腔剧目20多种,存世者十种,本戏有《一字狱》、《闹督院》、《孤儿记》、《戴宝珉》、《双妒记》、《天足会》、《亡国恨》、《人伦鉴》、《呆迷记》、《安奉铁路》等。小戏有《四林湖》、《鬼教育》、《闹督院》、《强项令》等。改编本一种《兴善庵》(《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六集)。轶本有《贺家坟》、《如皋狱》等。其中《黑世界》为近代秦腔史上的第一部创作剧目,对于启迪改良新剧的创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先生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善于以笔为戈,在剧中入木三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唤起民众的觉醒,因而广大观者对他的剧作曾以“利剑”、“火炬”喻之。其代表作《一字狱》,写四川制台贾正学重税激民暴动事,为其创作思想与风格的真实体现。
  孙仁玉(1872—1934),名瑷,字仁玉。陕西临潼县人。著名改良秦腔剧作家。清末举人。先后于陕西修史局、三原宏道高等学堂、省立中学、女子师范供职。系开创改良秦腔,发起创办陕西易俗社的首席创始者与奠基人之一。曾兼任过易俗社社长、评议长、编辑主任等职。
  先生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之余,以“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思想为指导,致力于秦腔改革。他致学严谨,勤奋创作,先后为易俗社所编之剧目,大都是他在民立中学任教时回家的路上构思,晚上于家中的油灯下熬夜写就的。易俗社成立一月后,他就编出了提倡妇女绽脚的《新女子顶嘴》,为易俗社演出的第一个自编自演的新编剧目。先生系改良秦腔的第一位多产作家。自民国元年(1912)起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逝世的22年里,共为该社编写大小剧目160多本,有本戏36个,小戏120余个。平均每年有8个剧目问世,其创作之丰,为历史所罕见。先生创作的剧目,存世者69种。其中本戏16种,有《商汤革命》、《武王革命》、《双明珠》、《芙蓉屏》(连台本戏,前后两本)、《复汉图》(连台本戏,共3本)、《二义女》、《救荒奇策》、《灵龟庙》、《燕山恨》、《五台案》、《螟蛉案》、《庐山奇遇》、《青梅传》、《秋莲传》、《大婚姻谈》等。小戏53种,有《管鲍分金》、《醉遣重耳》、《将相和》、《弹铗记》、《火牛阵》、《若耶溪》、《义乳母》、《黄河渡》、《息争记》、《慈孝图》、《姚家庄》、《新年大庆祝》、《马嵬驿》、《戎衣误》、《沉香亭》、《柜中缘》、《杀狗劝夫》、《忠臣箭》、《爱莲女士》、《白云阁》、《万古香》、《翠微洞》、《大如意》、《镇台念书》、《和尚拜年》、《洗衾记》、《南柳巷》、《女婚拍门》、《双摇会》、《新金玉缘》、《白先生看箱》、《鸡大王》、《蜂蜜计》、《琴珠缘》、《看女儿》、《平安春》、《阿姑鉴》、《柳林会》、《新小姑研磨》、《二百元》、《解家庄》、《好商人》、《可怜儿》、《正雅国》、《斗龙船》、《新劝学》、《新潮趣闻》、《平权论》、《少妇箴》、《三回头》、《泾惠渠》、《巴里西烧磁》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19、20、21集)素有改良短剧大家之称。
  先生的创作,遵从社会改革之命,以擅于编写喜剧形式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小戏而名震秦中。他的代表作有提倡戒赌戒嫖,鼓励读书的《三回头》,表现爱忠恶奸的《柜中缘》,鞭挞弄虚作假的《白先生看病》等,长期以来,这些剧作成为全国,特别是西北各地舞台盛演不衰的艺术精品,起到了反对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积极作用。因而有人曾称先生为反封建的勇士,并盛赞他创作的新剧为时代的号角。先生创有独特的编剧方法,大凡他所写的剧本中的表演动作及唱白剧词,写作之先都要经过他的亲自试演、试唱、试白才落笔,因而他写的剧本易于舞台排演而最受欢迎。先生对改良秦腔的革新,主要在于打破秦腔唱词故有的七字、十句上下对偶句式的的固定格局,采用宋词式的长短不一的新型句式,为其创作的改良剧目倍增光彩。经过舞台实践,获得了很大成功,曾为改良秦腔演唱声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民国八年三月他所作的《若耶溪》剧词即为一例。
  西施(唱)
  一叶儿舟,一叶儿舟,
  一叶儿扁舟自在流。
  渔女儿,坐船头,
  渔老儿,垂钓钩。
  鸥不知人,人不知鸥,
  世外桃源多自由。
  胜如我,拘在茅屋,纺织不休,
  没爹没娘,多病多愁,
  无雪常叫梅花瘦。
  其造词新颖,声韵和谐,腔调悱恻动听。这里大胆使用了长短句,比传统格局的七字、十句式所表达的人物感情,则更为真切、感人,韵味无穷,富有美感特征。
  范紫东(1879——1954),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县人。改良秦腔著名剧作家。清末贡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后于西安府中学任教。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参加陕西辛亥革命军,任西路招讨使署参谋。民国元年(1912)改迁西安健本中学任教,同时参与陕西易俗社的创建工作,并历任易俗社的编辑主任、评议长、交际主任、晓钟剧社董事长等职。
  先生刻苦好学,博才多识,思想开阔,时有高见,曾有“才子”之称。除善工戏曲外,在音乐、文学、金石、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曾撰有《关西方言钩沉》、《关西周秦石刻摹本》、《乐学通论》、《永寿县志》、《乾县志》等专著。民国三年开始从事秦腔剧目创作,为改良秦腔多产作家之一。先生共创作秦腔剧目58种,编剧数量之多,仅次于孙仁玉,在改良秦腔的剧作家中,名列第二。先生所编剧目今存者45种,其中本戏29种,有《玉镜台》(连台本戏,共两本)、《破郢都》、《软玉屏》(连台本戏,共两本)、《三滴血》、《战袍缘》、《吕四娘》、《黑暗衙门》、《大孝传》、《美人换马》,《托尔斯泰》、《三知己》、《宫锦袍》、《颐和园》(连台本戏,共两本,)、《萧山秀才》、《秋风秋雨》、《关中书院》(连台本戏,共两本,)、《翰墨缘》、《光复汉业》、《女儿经》、《双凤飞来》、《紫金冠》、《鸳鸯阵》、《金手表》、《京兆画眉》、《盗虎符》、《金川门》、《琴箭飞声》、《伉丽会师》、《秦襄公》、《新华梦》、《晋文公》等。小戏共16种,有《春闺考试》、《金莲痛史》、《新劝学》、《大学衍义》、《花烛泪》、《圈圈圈》、《杀狗劝夫》、《金兰谱》、《赌博账》、《唾骂姻缘》、《宰豚训子》、《负米奉亲》、《姜后脱珥》、《秋江恨》、《风雪图》、《李广射虎》、《试锦袍》等。改编本有《凤仪亭》、《燕子笺》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11至18集)先生的遗作共12种,有本戏《飞虹桥》,小戏《八字案》、《可怜虫》、《焚嫁衣》、《安眠圣药》、《转的圆》、《双剔胡》、《晓钟社》、《王冠道人》等。(作者遗作《待雨楼戏曲目录》有编目)。
  先生的剧作,大都以崇尚民族气节,提倡爱国精神,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为主,旨在跟随历史发展的前进步伐,适应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而服务于社会改革。因而他的剧作演出后,大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起到了移风易俗、唤起民众的作用。如他的代表作提倡解放奴婢的《软玉屏》,在西安演出后,就曾使不少身为奴婢的观众觉醒,她们纷纷向法院控诉一些官僚恶霸对她们的残酷虐待之实情,起诉之众,几乎达到每天数十起之多。因而此剧的演出曾波及全国各地,著名京剧演员白芙蓉等亲自来陕观摩学习,移植于南方各地演出。有些剧社曾请她导演此剧,以振营业,一次导演费竟高至千元。民国十年该社南赴汉口演出时,欧阳予倩先生还将此剧移植成京剧,与周信芳合作演出。
  先生以编写生、旦本戏著称,他的编剧技巧,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构思传奇性的故事情节,使其剧情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形成了剧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戏一般都是双线或三线剧情并行,但又主次分明,交错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剧末都能使剧中人物在一个曲折莫测的变化中各得其所。易俗社在30年代的《报告书》中,评及他的剧作特点时说:“其为戏也……变幻离奇,人莫测其意向,及结果乃恍然其布局之妙也”。这是对他创作技巧的最好概括。如他载誉西北与京汉的代表作《三滴血》,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范例。该剧是以周家父子,李家母女和贾、周家三线并行,并以糊涂县官的误判为中心交错展开的,其情节跌宕起伏,美不胜收。他的成名作《翰墨缘》、《宫锦袍》亦有此特点。在易俗社长期演出的众多剧目中,先生所编的本戏,是保留剧目最多者之一。先生所写的小戏,首推《京兆画眉》、《大学衍义》有名,在陕西和西北各地亦曾广泛流行。惟因历史条件的局限,先生有些剧作如《三知己》等,对农民义军的描写,有歪曲历史之弊,当不可取。
  高培之(1881—1960),名树基,号悟皆,陕西富平县人。著名秦腔剧作家。早年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曾任陕西都督总务府铸印官,陕西模范讲习所所长兼陕西省图书馆馆长。为陕西易俗社主要发起人与创办者,历任该社编辑部主任、教务主任、评议长、副社长、社长等职。在民时的37年中,曾三次出任社长,苦心经营,拯救该社于危难存亡之秋,是该社任期最长,创造发展改良秦腔功劳最大的一位著名剧社领导人,有秦腔艺术教育家之誉。
  先生为人耿直,安于布衣,不谋利禄,多次授任以官,皆婉言拒之。在易俗社任职亦纯属义务,不支薪金,生活仅靠他在其它学校任教的课时费度日。
  先生从事翰墨生涯几十年,长期致力于国民教育的同时,兼事秦腔剧目创作,亦系改良秦腔多产作家之一。先生从民国三年(1914)开始编剧,先后共创作演出的剧目54种,存世者23种。其中本戏19,有《纨袴镜》、《菊花宴》、《风尘二侠》、《双诗帕》、《夺锦楼》、《暖玉佩》、《新诗媒》、《鸳鸯剑》、《端阳苦乐记》、《争座战》、《鸦片战记》、《鸳鸯壶》、《人月圆》、《宦海潮》、《千金亭》、《侠凤奇缘》、《双凤钗》、《二郎庙》、《儿女英雄传》等;小戏4种,有《谈星》、《亡国影》、《当头棒》、《公债热》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3、4、5、7集)
  先生的本戏之作,开易俗社编剧之先。该社《第三次报告》曾记载云:“本社开幕,李桐轩、王伯明、皆有本戏,然篇幅皆不甚长,长本戏之编,自培之《鸳鸯剑》(1915年)始”。先生以擅写长篇本戏而闻名,盛演不衰的《夺锦楼》,就是其优秀本戏的最佳之作。先生能够立足于现实,应时而作,其剧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辛亥革命后的作品,多以反对封建,宣扬民主共和思想为主。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剧作,又多以宣扬爱国,激励抗战为主。他的笔锋雄浑刚劲,犀利有力,论者曾有“长江大河,波澜壮阔”之誉。先生编剧,特擅长于将丰富多彩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于一体,形成曲折迂回的剧情故事,具有招徕观众的艺术魅力。该社《报告书》,曾以“其为戏也,善以极复杂之事实,错综变化,似将合而复离,意欲完而未尽,再接再厉,层出不穷”。就是有力的说明。先生早期创作的《纨袴镜》、《人月圆》等,都产生过强烈的社会效果。一度曾出现了父携子,妻伴夫到易俗社感谢高先生戏作的场面,他的抗战佳剧《离婚》,曾在西安盛演一时。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祉,陕西蒲城县人。系陕西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之长子,秦腔剧作家。早年就读于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和北京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前参加同盟会,并设法营救过陕西的反清志士于佑仁先生。曾任陕西省立女子小学及女子中学校长,陕西省教育厅督察长,蒲城县参议会议长等职。先生曾以刚正不阿的坚强意志和精神、为民申张正义,要求减少田税,深得广大民众的拥护。先生在从事社会活动之余,早期就参与易俗社的创办工作,曾历任该社的编辑主任、教务主任、评议长、社长等要职。同时致力于剧目创作,先后共为该社编写上演的改良剧目20余种,为该社有成就的剧作家与领导人之一。先生编撰的剧目,今存者七种,有本戏《优孟衣冠》、《庚娘传》、《韩宝英》、《千子鞭》、《仇大娘》等,小戏《算卦骗人》、《杨氏婢》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七集)这些剧目,多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保留剧目,长期流行于各地舞台。其中《韩宝英》、《庚娘传》为先生的代表作,《韩宝英》曾被北京戏剧名家改编为京剧本演出。
  先生一生追求进步,力图改革,所编剧目,主要在于批判封建道德,鞭挞封建势力,着力讴歌革命英雄,起到了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先生对古典文学的造诣极深,所编剧词,通俗易懂,且优美动人。所编剧目在利用传统又试图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地。
  封至模(1893—1974),名捷楷,陕西西安人。西北著名戏剧活动家、教育家和秦腔剧作家。民国十年(1921)就读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民国十二年回陕后,长期积极从事戏剧活动。曾历任陕西易俗社剧务主任、夏声戏校校长、陕西戏曲专修班主任和上林剧社社长等职。
  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十分热爱戏剧事业,在京上学时,就经常参加剧界活动,结识了著名戏剧家齐如山、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等。并在京向京剧名流王寿山、王多芳等学演京剧,曾以饰《玉堂春》之苏三,《拾玉镯》之宋巧姣,《十三妹》之十三妹等京剧花旦而出名。长期以来,先生除精心于戏曲研究与资料收集外,并积极从事改良秦腔剧目的创作与改编工作。先后新编剧本共十余种,存世者三种,有《山河破碎》、《香妃恨》、《蝶哭花笑》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29、30集)轶本有《还我河山》等。除此之外,还有改编剧目《水淹下邳》、《得意郎君》、《箭头鸳鸯》等十余种。
  先生的剧作,贵在于应时而作。如他影响最大的代表作《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就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六月,芦沟桥事变前夕,国内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在围绕抗日救国这一重大命题上,斗争激烈的紧要关头而写的,作品问世后即投入排练,先生亲率易俗社赴平演出,在京该作品虽遭主和派的极力反对和百般阻拦,先生却毫不放弃,出于爱国者的民族义愤,各方奔走,始得演出,并于《京报》发表檄文,痛斥汉奸卖国贼。言称:“文学是时代的反映,戏剧是大众意识的表征,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是冲锋陷阵的际节。两剧算不得如何的剧本,唯一的希望,是不要把它当作历史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外强侵略,国不成国的时候,总有几个大或小的汉奸,媚外卖国为人奴役,……我们只有大声呐喊:山河破碎了,快还我河山吧!”。于是在京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欢迎和好评。连日皆呈观者如堵的盛况,因京中观众再三挽留,终至抗战爆发的前一日,该社同仁才被迫搭乘最后一列火车离京回陕。此剧后在兰州、乌鲁木齐等西北各地广为演出。先生的剧作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即此可见一斑。
  吕南仲(?—1927年)名津,字南仲,浙江绍兴人。系清末附生,秦腔剧作家。曾任陕西财政厅股长。民国八年(1919)加入易俗社。历任易俗社编辑、评议长、社长等职。先生一生致力于秦腔艺术的改良事业,曾作新编剧目多种。系外籍作家专事秦腔创作最有成就者之一。民国十三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观其《双锦衣》一剧后,曾赞扬说:“以绍兴人从事编写秦腔剧本,并在秦中落户,很是难得”。
  先生一生共创作秦腔剧目十多种,存世者八种,本戏有《殷桃娘》、《双锦衣》(连台本戏,共两本)、《紫碧鱼》等,小戏有《摔黑碗》、《花月简》、《枯杨枯》、《耍牌子》《十二华容》等。(《秦腔剧目初考》、《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22集)其中《双锦衣》、《殷桃娘》为其代表作,长期以来成为西北各地舞台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并被山西梆子等剧种移植演出。先生的剧作,因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令观众喜闻乐见。
  出处:中国秦腔史/杨志烈,何桑著.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