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剧团的结构、布局与其他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自古是我国文化之胜地。我国四大声腔体系之一的梆子腔便源于陕西,形成了我省独特的地方戏剧种。多年来,建有各种规模的剧团,活跃在城乡群众之中。
  解放后,我省以延安时期的“民众”、“八一”等剧团和接收的“易俗社”、“三意社”等戏班为骨干,整编和新建了一批剧团。现在全省共有141个县以上艺术表演团体,其中以秦腔为主体的地方戏曲剧团就有七十七个,演职员工六千多人,遍布全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在这迅速发展的剧团建设中,由于经营思想、经营方法和体制管理上缺乏经验,因而在剧团的结构、布局和其它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严重地影响着地方戏曲事业的发展。
  戏曲要发展,这是人民的期望;弊端要改革,这是历史的重托。为此,研究、探索并解决这一弊端是当务之急。
  1、“大锅饭”式的经营管理
  陕西省现有县以上各类剧团141个,10237人。其中,地方戏曲剧团93个(秦腔剧团77个)。1984年全省地方戏曲剧团收支情况为:
  (图表见下页)
  一九八四年陕西省戏曲团体经济收支情况统计表
  项 剧 演 出 场 次 演出收入 支 出 ( 万 元 ) 国家补贴(万元)
  单 目 团
  位 数 合计 其中:在农村演出 (万元) 合计 其中:排演经费 合计 占总支出
  省、地、市 15 2689 1796 89.9 405.9 43.9 304.2 67.5%
  国 营 剧团 
  县以上集体 78 19342 15011 313.1 645.1 101.9 327.6 50.8%
  经 营 剧团
  合 计 93 22031 16780 40300 105100 145.8 631.8 60.1%
  地方戏曲剧团一般较受当地群众喜爱,经济收入高于外来剧种团体。但平均每年仍要国家补贴60%左右的经费;1984年就让国家补贴了631万8千元。省直五个戏曲团体(包括木偶),84年就有98.5%的经费靠国家补贴(共164万9千元),平均每团补贴近33万元。这样巨大的补贴经费,给国家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多年来,剧团养成了一股不好的风气,即基本上不讲成本核算,尤其是国营剧团,多在缺乏经营的状态下实报实销,躺在国家的补贴上过日子。诚然,我国剧团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主要目的是社会效益,加之目前票房价值偏低,国家给予适当适量补贴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剧团主要经费靠国家,开支多,收入少,干部职工没有经济责任感,靠吃国家的“大锅饭”过日子,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家的补贴年复一年地增长,这就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原则。
  2、机关化的内部结构
  机关化的机构设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剧团行政班子一大套,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几个人分着管,机构臃肿,互相撤皮,办事推来转去,误时误事。
  目前,剧团领导仍是党政一体,团委会成了办事机构,艺委会形同虚设。艺术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艺术生产规律被忽视。同时,剧团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软弱涣散和人、财浪费等问题。一些单位的党委,主要精力抓了生产,思想政治工作反而薄弱,队伍思想混乱,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人事、经济、剧目”三权不自主,是机关化剧团管理制度的弊端。“三权”由上级管理,捆住剧团的手脚,欲动不能,欲进不行,使剧团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3、缺乏活力的队伍结构
  目前,剧团队伍的群体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队伍庞大,人浮于事,拉不开,推不动,闲坐的多,干活的少。行政人员多于规定的最高比例,加之退休工人子女顶替要“自行消化”,复转军人安置(不论是否适合剧团工作)是“硬任务”,老弱病残人员要养着,不适应工作的业务人员闲坐着,仅省直剧团就约有30%左右的非生产人员。人闲是非多,干扰工作正常进行,又占用了剧团许多编制和大量经典。
  剧团工作技术性很强,新陈代谢是增强剧团活力、提高艺术质量的保证。然而在现行制度下,人员进出渠道阻塞,人才进不来,冗员出不去,人员老化,后继无人,队伍越来越庞大,包袱越来越沉重,艺术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4、平均主义的布局结构
  剧团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需要,剧团的布局要根据各地实际需求科学地加以安排。解放后,由于缺乏经验,也缺少调查,我省按行政区划每县建立一个官办剧团,省、市和个别地区的剧团还出现了设置重复的现象。以西安市区的剧团为例:歌舞三个,话剧二个,音乐、歌剧、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杂技和曲艺各一个;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剧团就有九个(包括以秦腔音乐、程式表演的一个木偶剧团);众多的剧团,集中一地,争拉观众,相互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城市上座率均不理想,难以演出。而下乡演出,路程远,队伍大,布景道具多,行动不方便,交通费用多,常使演戏经费入不付出,困难重重。县级剧团多是“行当不齐硬凑上”,“力量薄弱混着演”。小县观众少,演出“吃不饱”,出外不上座,只好靠刺激性的剧目和卖弄噱头的粗俗表演招徕观众。由于剧团布局不合理,众多的剧团,人才分散,影响了剧团的艺术质量,不适应观众的需求,也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二、剧团结构、布局的几点构想
  1、精减剧团,合理布局
  目前,我省为7个市,91个县,有戏曲剧团(包括外省剧种)116个,根据外地经验,可精减40~50%。
  1)剧团的改革要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济效益为条件。不讲社会效益就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剧团存在的意义;没有经济效益,剧团没有责任感,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为此,应改官办剧团为社会文化团体。实行以自负盈亏为主、国家补贴为辅的经济责任制。这既是剧团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精减剧团、符合客观需求的办法。截止1984年底国家已投资4328.9万元,为全省剧团配置了一套固定资产,具备了改革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应逐步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明确经济责任制,这样,剧团必然会自生自灭,自然地发展与淘汰。自生者,会不断提高艺术质量;自灭者,应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调整、合并,妥善地安排。经过淘汰,再依据观众的数量进行合理布局。可作如下模式设想:
  剧种 团数 规模 任 务 备 注
  秦腔 1 大 为全省观众服务
  省 直 眉户 1 中 〃
  华剧 1 中    〃
  同州 1 中
  系 统 梆子   
  木偶 1 小
  西 安 市 秦腔 1 大  主要为西安及市属县服务
  地区所在地 秦腔 各1个 中 主要为本地区服务 (安康除外)
  少数大县 秦腔 各1个 小 为本县和临近县服务
  个别边远小县 秦腔 各1个 小演出队
  1)特殊剧种的阿宫、线戏、汉调桄桄、皮影在当
  地保留一个中、小型剧团。
  其 它 2)西安地区可设豫剧、京剧中型剧团各一个。
  3)临近外省的安康、榆林可设汉剧、晋剧中、小
  型剧团各2个;延安地区可设小型蒲剧团1个。
  2)国家补贴既是对剧团坚持“社会效益为目的”的支持,也是调节剧团发展与精减的手段。我国剧团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加之国内票房价值偏低,一般来说,剧团的经济收入低于其它企业部门,适当的补贴是必要的,但其补贴条件应与剧目创作质量、演出质量、演出场次(尤其是下农村基层巡回演出场次)以及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制定出标准(如省直剧团现行的新排剧目及基层演出的定额补助等),成绩优异者补贴多,成绩平平者补贴少,没有成绩者不补贴。再辅以票价政策的改革,在国家的指导价格范围内,以质论价。这样,改革好、质量高的剧团,收入多,补贴多,经费充裕,发展就快。
  3)在陕的外省剧种剧团,可视观众多少确定其是否保留。但即便保留,因观众的量毕竟有限,需调整合并,只保留最少团数。如陕西有众多的河南籍观众,分散在铁路沿线,可将省内现有的5个豫剧团合并成1个,设在西安,巡回演出,满足河南籍观众的要求。又如,安康、榆林分别临界湖北、山西、内蒙,由于当地观众语音习惯,多爱汉剧、晋剧。我省现有汉剧团6个,晋剧团6个,可采用淘汰制的办法,有计划地减去一半或五分之三。其他观众太少、需求不大的剧种剧团,可送回剧种所在的地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年可有计划地邀请外省剧种剧团来陕巡回演出,以满足这一部分观众的需求。
  4)实验性的剧种剧团(如:音乐、歌剧、舞剧等)因承担任务的不同,经费开支大,收益少,可增设实验补贴经费。西安地区的几个戏曲大团名家多,水平高;编导力量雄厚,代表着我省的水平,肩负着研究和向省内剧团示范的作用。可视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按实验剧团补贴对待。少数民族居民多的县级剧团和人口稀少、过于分散的边远地区的剧团,也可适当另加一项补贴。
  2、精兵减政,遵照艺术生产规律建团
  1)剧团改为社会文化团体,必须执有人、财、剧目三权。上级领导机关主要是指导剧团执行政策和办团方针,帮助其民主建团和合理安排经费,监督其剧目选择和遵守法纪,为剧团代培人才和疏通外省演出渠道等。
  2)精兵减政,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群体结构,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书记由上级委派,团长民主协商生产,组成一个正派、容人、开拓、进取,既熟悉业务规律,又有管理才能的领导群体。党政分工,各把一口,责任“承包”,有奖有惩。减去冗员,调整编制比例,建设一支高质量、有活力的精干业务队伍。坚持新陈代谢的制度,保持队伍合理的动态结构。
  3)剧目是剧团的灵魂,剧团的发展与提高,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编导队伍。编导不力,立刻调整;编导力量不足,可高薪调聘或借聘,加强和扩大编导队伍。编创出高水平的剧本,导演出高水平的剧目应予奖励。
  4)演员是剧团的基础,主要演员是舞台表演的“台柱”。首先,应不断地提高主要演员的水平和知名度。同时剧团实行淘汰制,采取编导和主要演员的聘任制,一般演职人员合同制的办法,创造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剧团有了人事权,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调入,可以扩大主要演员阵容,提高剧团的知名度。
  5)编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急待调整和更新。要学习了解现代科技和思想文化的新发展,认识和了解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心理层次趋向多元化的当代人,以及他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增加戏剧创作总能量的积聚,建立新的戏剧观,探索新的手法,适应时代发展,写出观众欢迎的剧目。对演员要划出一定的时间,投入一定的经费,采用各种方式(请老师进来培训或送出去代训),有计划地安排课程,进行学习,促进和加强演员文化艺术修养,尽快提高舞台演出水平。
  6)加强戏曲教育工作。国家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戏校建设,提高和加强戏校教师队伍,增加戏校的经费,完善戏校的教学设备,狠抓戏校的教育质量。同时,扩大戏校代训和定向培养的任务,由剧团给予一定标准的经费资助,培训青年演员或按剧团的要求,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戏校学生,在行当和风格上定向培养,完成学业后验收接回。艺术是才能和技巧要求很严的专门工作,不适合艺术工作和技巧差的学生不能送往剧团。对学生应实行淘汰制,改变目前进了戏校门,包教包分配的办法。
  7)科学水准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标志,艺术科研是发展艺术事业和建设剧团的先导。一般剧团改革后编制有限,精力有限,设备不齐,开展研究工作困难。为此,应加强艺术研究单位的建设,调整、充实和扩大现有的艺术研究所、室,增加艺术研究经费和设施,定向、定题、定任务,在研究计划课题的同时,指导剧种剧团的发展。并受命研究、辅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废除“铁饭碗”,实行按劳分配。机构的精减和队伍的精干为剧团工作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实行工资改革、职称聘任和按劳分配,使艺术贡献,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相结合,将进一步调动剧团(包括为剧团服务的戏校、研究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可恢复执行1958年《文化部关于国营剧团试行给剧作者剧本上演报酬的通知》,尊重作者的劳动,鼓励剧目创作。同时,也可借鉴陕西农村“会戏”为群众喜欢的演员“披红”的做法(演出结束后,当场为群众喜欢的演员赠送红绸、被面、衣料等以示酬谢和奖励),剧团从每年盈余的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对贡献大和群众喜爱的演职员工进行重奖。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