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艺术管理与秦腔振兴


  振兴秦腔,制定发展战略,加强艺术管理干部的培养配备,提高管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对于艺术的兴衰常常起着关键作用。在秦腔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凡鼎盛时期,除了其它有利因素,都与当时涌现的具有才华的管理者分不开。振兴秦腔,加强艺术管理学研究,提高管理水平,是不可忽视的迫切课题,可以肯定地讲,管理水平提不高,总结不出成功的管理经验,任何有水平的艺术探讨,都不会按照理想的方案得到实施。在当今时代,尽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和寻求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学,认真总结艺术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真正掌握艺术管理这门学科,这是推动和发展秦腔艺术的首要任务。
  一、秦腔艺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秦腔艺术的振兴,急需一批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然而,现在却不能适应振兴秦腔的需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平庸管理。秦腔艺术团体中此类管理干部,在过去秦腔兴盛期间,曾作过贡献,无论是从演职人员提拔的,还是从外系统调来的,在他们漫长的管理当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不求创新,但求无过,每年能够排几本戏,完成上级规定的经济任务,便心安理得,至于如何振兴秦腔,只是在口头喊喊,似乎振兴与我无关。
  临时管理。由于剧团演出流动性大,加之演职人员思想活跃,易于出现矛盾,故在社会上形成文艺团体思想复杂、不好领导的影响,使在剧团的管理人员不安心,要调进的不想来,勉强进入艺术团体,便琢磨着如何尽快出去。此类干部的口里和心里,只想临时搞一段落,故而在管理当中,只是抓眼前的日常工作,对如何从战略眼光考虑振兴秦腔,连想也不想。
  闭关管理。那些在秦腔发展史上,曾有过贡献和声望的艺术团体,自信和守旧思想使管理者不自觉的躺在功劳簿上,对当前秦腔不景气状况,不去研究,不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仍在孤芳自赏。对秦腔艺术与中青年观众审美情趣和时代节奏脱节的现状,视而不见,眼看着大中城市自己的阵地虽在,但是,观众却越来越少的危机景况,仍未警觉。因为在小县农村演出还受欢迎,故而对振兴秦腔,搞新的剧目和艺术探索不感兴趣,仍在墨守成规。对那些力争振兴的行为,还常常给以非议。
  经济管理。秦腔艺术团体普遍经费拮据,这是现状,因此大部分艺术管理人员,考虑的只是从收入好,演职人员有实惠着手,至于振兴秦腔,是那些专门研究单位的事。他们不想在振兴秦腔中作什么具体努力,但也希望其他单位搞出好剧目,他们学来就演出,以便赚钱。在这类管理人员中,很少考虑艺术的社会效益,只顾抓经济收入。因而有不少剧目的艺本质量不高,客观上对振兴秦腔起了消极作用。
  表层管理。近年来,为了振兴秦腔艺术,曾把一批有声望的编剧、导演、音乐工作者和演员提到管理的位置上来,他们单凭热情,缺乏管理知识,事务缠身,做了许多与艺术管理无关的工作,没有起到促进艺术事业发展的作用,而且减弱了艺术团体的专业力量,强化了这些人的作官意识。
  崎型管理。此类管理人员,既有能力,也有干劲,但管理的目的,并不是调动各个艺术环节的积极性来提高艺术质量,而是通过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权力。这类管理者的心灵深处,对那些献身振兴秦腔,而有能力的艺术人才,在口头上表示支持,实则以权巧妙地制约对方。似乎别人在振兴秦腔艺术方面作出了成绩,就意味着削弱和威胁他的权力似的。于是,嫉妒压制、结帮组伙、玩弄权术,直到那些想搞事业的同志气馁不干,他才心安理得。凡某个剧目是他抓的,即不惜人力物力。若是同级管理人员抓,则千方百计刁难。这种利己主义的以权扼杀秦腔改革中的新生力量,新的艺术探索,实在是过去“悲剧”的重演。
  以上类型,除了那种玩弄权术,以权谋私的管理者外,其余究其根源,都因文化素质浅薄,加之受旧的观念影响,所以表现在对待振兴秦腔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虽然有一些较高水平的管理干部,但由于各艺术团体的本位主义思想作崇,阻碍了秦腔界艺术团体在共同携手振兴秦腔方面的合作,故而在振兴秦腔总体战当中,形成了自各为战,难以形成大兵团作战。
  二、振兴秦腔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
  列宁早就指出:“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有懂得和精通这门科学的人才去进行管理。我省秦腔艺术团体的管理人员,虽是有一些内行,却缺乏一定的科学修养;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知识,可是对艺术却是外行,象列宁所指出的管理人才,则为数不多。为此,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秦腔艺术管理人才结构的合理性。
  戏剧是综合的艺术,秦腔是我国戏剧中的一个重要剧种。要振兴秦腔,不只是一个或几个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必须组成一个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勇于艺术追求和能够预测未来秦腔发展趋势的管理群体。为此,文化艺术主管部门和决策人,要加强管理人才的结构布局,使艺术管理系统的两个主要分系;管理分系和被管理分系,即“人——人”、“人——集体”、“集体——人”、“集体——集体”能够协调发展。注重对管理者在素质、修养、理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选择,不但要有利于管理分系的团结,而且利于提高被管理分系的个人素质。各级管理人才的合理配备,才能在振兴秦腔的实际工作中,以管理者的才能和热情,激发调动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两个分系组成综合的战斗堡垒、投身到振兴秦腔的实际工作中去,使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工作者,齐心合力,献身于振兴秦腔。
  2、提高秦腔艺术团体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振兴秦腔面临我国政治、经济全面改革的时代,要使秦腔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制定出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振兴方案,并付之实施。要作到这一点关键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首先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真正掌握了政治理论,才能在思想管理和艺术管理中,调动艺术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增强管理者的政治洞察力,尤其在扶植振兴秦腔重点剧目时,能够在作品萌芽状态时发现它们思想内涵和艺术前途,才能给予热情的扶植。同时,要掌握各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学习掌握信息理论和信息处理方法及与此相关的知识,及时了解当代的艺术观的探索,掌握姊妹艺术与兄弟剧种新的艺术成果。深刻认识“信息观念”是现代艺术团体领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种“情况不明决心大,知识不多点子多”的怪现象再不能在振兴秦腔的实践中出现了。
  学习掌握经济学,在艺术管理中科学地运用经济学规律,使国家对振兴秦腔的投资和艺术效益相兑现;既保证艺术质量的提高,又激发演职人员的干劲,使具体剧目在演出中,不仅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也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管理中要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商品经济的观念,在管理中“以副补文”,搞好第三产业,为振兴秦腔广开财源。
  “观众学”已成为艺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此,现有的管理人员已觉察到它的价值,然而把它当作一门学科去研究和运用却不够,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观众已从昔日那单一的艺术欣赏,逐渐进入多样化的欣赏阶段,尤其是先进的娱乐电器设备进入家庭之后,从城市到富裕乡镇的大部分观众,已从剧场欣赏转向室内娱乐。尽管在乡镇小城还有不少秦腔观众,但大中城市的中青年观众和审美观念,知识结构、心理需求,已使秦腔近似昆剧衰败时被冷落的状况。争取中,青年观众,是秦腔振兴的重要任务,只有认真研究中青年观众的爱好,振兴秦腔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和未来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
  3、艺术管理者在振兴秦腔当中肩负的重任。
  管理者要参与振兴秦腔的战略规划,并对其依据和具体步骤进行详细的论证。在一切宏伟蓝图制定之后,要害的是管理者能否以人才观,去发现邀集和调动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骨干。—切美好的设想都要通过人去实现,而振兴这一古老的艺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管理者要从戏剧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选才、育才、爱才、用才。与人才交朋友,真挚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法,惠之以利,与艺术人员结成息息相通的感情纽带,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振兴秦腔作出贡献。要真正理解“管理”的含义不是束缚,而是要管的合理。只有管理者理解被管理者,这两个分系会融成一股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就会形成多层次的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管理效果。
  管理者除了团体内的队伍建设外,还要在社会上组成一支业余评论班子,给他们提供出外观摩的机会。同时邀请社会上一批专业和业余作者,一批音乐工作者,作为另一支评论、创作队伍。在艺术管理方面,进行横向联合,甚至为一个重点秦腔剧的诞生,可以跨越各种界线,搞“大艺术”。站在走向世界的高度,把古今中外一切可借鉴的艺术手段,学过来为我所用。使秦腔艺术以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三、怎样使艺术管理人才达到实现艺术发展的需要
  理想的艺术管理人才,象培养一位尖子一样艰巨,要培养和选拔理想的艺术干部,需要各级艺术主管部门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仅凭某个领导对人的感觉,作为启用的标准,显然是不宜推广的。关键是看两项:一、是否有过管理实践;二、是否具备艺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有计划的培训全能式艺术管理人才,已是时代和党的艺术事业的要求。可喜的是中央已有培养艺术管理干部的学校。希望我省可在省、市艺术学校附设艺术干部培训班。另外,建议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也可拨出点经费,对重点团和全省演唱秦腔的艺术团体领导者,分期分批予以培训或定期召开艺术管理经验交流会。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此外,在各种艺术比赛中不要忽略了幕后的管理人员。主管部门也可制定对管理人员奖惩措施。不断表彰树立一批研究艺术管理、善于艺术管理、具有开拓精神并取得显著成果的艺术管理人才。使秦腔艺术在新的管理当中,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