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启示 联想 设想


  秦腔艺术以其民族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西北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荣誉,发挥了多种功能,走过了艰难漫长的道路,在我国艺术宝库中放出了夺目的光辉。今天,我国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戏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与伟大的改革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解放艺术生产力,振兴戏曲事业。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喜人,政治安定团结,为艺术繁荣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我们戏曲战线应该珍惜这个大好时机,乘风扬帆走革新之路。许多从事戏曲工作的有识之士不安现状,不甘平庸,不墨守成规,不蹈前人老路,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从而推动戏曲发展,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我省秦腔新编古代剧《千古一帝》的产生及其给人的启示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
  一、启 示
  秦腔新编古代剧《千古一帝》,在目前戏曲低落的情况下问世,获得了好评,主要是在解决新时代审美理想与戏曲外在美感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
  1、从现代意识来讲,《千》剧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表现历史人物、生活和历史事件,描写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的一段历史。其中充满了改革与反改革、统一与反统一的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塑造了秦王这个决心变法改制的艺术形象。全剧用仇臣、舍宠妃、释囚奴、囚生母、平息咸阳之乱和屯留之变等情节和事件,把变法改制的思想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给人们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影响。打破封闭、实行开放的卓越胆识,这是一种现代意识,也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感知和表现这种时代最强音,正是《千》剧成功之处。它告诉我们不脱离现实又不为影射写历史剧,就能较好地做到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
  2、从戏剧观念来看,戏剧观念确实需要改变,但是戏剧最终还是写人,还是要写人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千》剧中出现的舞台上的秦王,不是一个如同旧剧中常见的那种脸谱化的好皇帝,而是一个既有超人气概的一面,又有残忍暴戾的一面的有血有肉的古代英君。对于嬴政这种两面性的充分描写,不但遵重了历史,有益于观众的认识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戏剧性,满足了观众丰富的审美要求。其它对尉缭、黑剑、魏姬、刘代、安寿、庄襄后、成矫等人物的描写,都在这一斗争事件中,使矛盾的发展同个人的命运同步前进。如没有尉缭的才智过人,显不出秦王的求贤如渴、胸怀博大;没有刘代的老奸巨滑、诡诈多端,显不出秦王的锐敏机变、临危不惊。这就做到了既不忽视情节写人物,又不是堆砌情节埋没了人物,使人物的性格与戏剧情节的发展相吻合。
  3、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相结合。既大胆地横向借鉴,又严谨地纵向继承,才能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创作出新的优秀剧目。《千》剧在这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它继承我国戏曲艺术的写意特色,大胆追求人物的形似意象和情真神似。如在激烈的战斗中单写秦王对魏姬的舍,尉缭对魏姬的放,完全把它放在一派“风清、月淡,柳软”的幽酣景色之中,充分表现了秦王和尉缭的宽怀大度和魏姬受战乱之苦的“春愁、乡思和闺怨”,充满了诗画的意境,朵朵玉兰,高洁素雅。秦王重逢魏姬,又遇安寿,戏中有戏,动人心弦,达到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效果,使观众得到美感享受。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声腔音乐的设计、舞台美术及形体塑造等融合一体,较大程度地借鉴了姊妹艺术的优点,使传统戏曲舞台焕然一新,给人以新鲜感。戏剧要改变当前艰难的处境,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创新,而且特别应重视内容上的出新,即使形式上的创新,也要结合民族的特点,借鉴别的姊妹艺术的形式,创造出自己的、观众乐于接受的戏剧表现形式。
  二、联 想
  联想之一:《千》剧在戏剧不景气的情况下产生,完全证实了党中央给艺术家以创作自由的决策不仅符合艺术创造的内部规律,也体现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是促进艺术腾飞的决策。《千》剧的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对人民负责,大胆探索,使作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十分重要的是它遇到了对艺术有鉴别能力的领导,各种阻力能顶得住,困难问题能切实地予以解决,这是十分可贵的!事实说明,有了好的政策,不认真贯彻不行,光有内因没有外因也不行;有了好的作品,没有伯乐更不行。如果人人都能如此,那么不仅会有一个《千》剧,而且会有更多的《千》剧出现,甚至还会有更好的《千》剧出现。这就不愁戏剧事业的繁荣和昌盛。
  联想之二:《千》剧的演出,以演员队伍整齐而获得好评。扮演秦王的演员只有二十三岁,荣得全国“梅花奖”。全剧演员只有二十余人。一般剧团拥有一百多人,排演一个新剧最多不超过三十人,而却产生演员荒,到处找人,即使有一个好剧本,而一百多人的剧团却无法演出,这不是一个奇事吗?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着戏剧事业的发展,《千》剧的剧团也不例外,领导虽尽力摆脱这一困境,但从根本上来说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依靠自己,培养人才。几百人的院团,为什么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体制上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国家对剧团采取“包干”的大锅饭办法,严重地违背了艺术规律,压抑束缚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联想之三:从《千》剧的演出效果来看,许多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高兴地反映:“看了这个秦腔,耳目一新”。这个“新”的感觉,带来的是踊跃争看,赴宝鸡演出,原定演六场的票,被抢购一空。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在目前实属惊人!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艺术家们重视了对新形势下观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研究,大胆突破或动摇了秦腔旧有的、不符合今天时代的那一部分,所以夺得了新的观众,这一点不可忽视。应看作是振兴秦腔十分重要的问题。《千》剧的创作者至少重视了对以下新情况的研究:
  1、随着四化建设的前进,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不同了。越是知识、能力、才智竞争性强的地方,人们越是以事业需求为准绳,特别是青年人已从劳动型转向智力型,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等活动上(如夜大、函大等),因此出现了亲学习而远剧场的现象。即使看戏,选择戏剧的标准也比较高,而且愿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
  2、过去戏剧大都是露天场,没有音响,演出场地高度嘈嚷,演员凭着嗓子喊。所以戏的写法是说了唱,唱了说,反复唱,反复说,目的是对观众负责,加深印象,这是那时的客观条件决定了的,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必要的。但今天戏剧都在剧场演出,音响、舞美、灯光等都使用了新技术,观众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看到这一点,仍旧抱着过去的老套不放,自然就会受到观众的冷落。
  3、应该看到目前观众的文化素质正在不断提高。相比而言,广大农民比较爱看戏,但他们中间的青年农民也已不满足传统戏曲中的“才子佳人戏”,“中举发迹戏”、“因果报应戏”以及胡编乱造的戏等,喜闻乐见的戏又奇缺。所以,传统戏曲的内容、形式与新时代农民观众的欣赏趣味也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三、设 想
  从《千》剧中,也使人们不得不想到以下的问题。
  1、戏曲事业要繁荣,要与时代同步前进,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重视和关怀剧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工作。这是戏剧发展繁荣的第一位的任务。中央指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舍得下功夫,舍得花钱,给他们不惜代价地提供国内外戏剧信息资料,组织学习观摩,提供充分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认真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千》剧的作者,可说是一位多产的作者,曾发表和演出的剧本不下三十个。对待这样的作者,领导应认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千万不要给他加一个“官”,掘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坟墓”!
  2、要积极创造一种团结的、和谐的、善意的、坦率的气氛,才能贯彻好双百方针。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即使有错误的东西,我们也应看作是正常的,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先导。马克思讲:“上帝允许青年人犯错误”。请看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其所以有发明创造,细查一下,无一不是从前人的一些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加以研究而取得成功的。所以经济上改革讲开放,文化、戏剧战线应创造和谐气氛。只有这样戏剧发展才有希望。
  3、剧团体制改革。①必须明确看到,随着四化建设的进程,现今的“大锅饭”越来越没有市场,这种弊端不除,戏剧难以兴旺。要将现行的“包干”大锅饭的封闭性体制,代之以对社会主义贡献大小为标准进行“补助”的开放性制度。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群众艺术团体是长期依赖国家财政力量使其艺术得到繁荣兴旺的。这是我们三十多年来的一个经验教训。在“七五”期间分期分批地逐步实行以团养团;在此基础上国家实行按照补助法给予补助,并免予税收的办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办团:一是国家政府办团;二是大工厂、大企业、旅游业办团;三是大专院校、文化馆、站办业余剧团;四是私人办剧团等,充分发挥戏剧的多种功能。②对演职人员,今后应逐步实行合同制,按劳取酬。对现有人员可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评分多少定等级,作分红的底分,或实行浮动工资,以此充分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③剧目的演出要作为一项任务,在经济上规定支持新创作剧目上演的奖励条例和政策补助。如演现代剧五十场、百场奖励,新剧目演出二十场、五十场、百场奖励办法,会演评奖办法,儿童剧目演出补贴办法,重点剧目国家投资办法等。④为了繁荣戏剧事业,要抓好戏剧的基本建设。一些有条件的大学要设立戏剧系,省戏校应以培养秦腔等地方戏业务干部为主,开办剧目创作系、戏剧理论系、表导演系、戏剧音乐系、文化业务干部进修班等。这是发展我们事业的关键。对演员的培训,今后应当实行名艺人自选自带学生,凡带学生的名艺术家应经政府批准,这样做容易出人才。⑤戏剧研究机构,应加强地方剧种的研究工作,结合地方戏剧的艺术实践,认真做好理论研究,使戏剧艺术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研究部门要树立面向现实、面向剧团、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为戏剧团体和为戏剧发展方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只要我们实行变革,就一定会迎来戏剧繁荣的未来。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