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部精神与未来秦腔之展望


  西部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课题,正引起文学艺术界的关注。秦腔属于中国西部的地方戏,自然与西部精神有关。
  一、西部精神与秦腔的美学意蕴
  我们所说的西部精神,是几千年来汉民族与西域各民族共同表现的开拓精神。这其中有人与自然搏斗所表现的壮美,有共同抵御外侮斗争中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血肉联系和勇敢、伟大、崇高。肖云儒同志在《美哉,西部》一文中这样概括西部精神的深沉内涵:
  题材内容,主要是西部边塞的、军旅的、民族的、乡土的、开发的;
  精神气质,主要是在各类开发性的业绩中迸发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
  美学追求,主要是一种刚阳之美,旷大、恢宏、雄奇、古朴,当然也有机巧灵秀,却绝不是小家碧玉。
  秦腔源远流长,它的艺术风格:慷慨激昂、激越奔放、粗犷豪迈。这种艺术风格,自然融汇了西部艺术的苍劲雄风。它有诗的刚劲含蓄、慷慨悲歌,乐的萧洒,画的神韵,舞的轻柔。刚中透视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柔中折射出华夏文化的敦厚质朴的西部风韵。刚柔交并,表现出黄河流域的地理特色和长期的儒教文化熏染形成的深沉的心理积淀。其慷慨之势表现出西部慓悍的不屈意志,其苍凉之曲能反映西部空旷的辽远雄风。黄土高原、黄河流域人民负重自强、艰辛劳作的内在精神在秦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是这样,才为西北五省区广大人民所酷爱。
  二、秦腔现状与西部精神的同步协调
  建国三十多年来,西部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开发,华东、中南、西南各地的人力支援,使西部改变了原有的框架结构,愈来愈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意识。新时期的高速度经济建设为西部古老的荒原带来了新的文明,这种文明打破了西部原有的精神网络,在它的旧墟上增盖出更加宏浩的理想大厦。与经济建设同步或反映经济建设的文学艺术,自然也因之而显示出它的时代风貌。南国的轻歌曼舞,楚地的旖旎风光,苏杭的秀媚景色,都会在今天的西部精神特征中找出它们的影子。与之相适应的小说、电影、报告文学、诗歌等,都明确地显示了它们的端倪,而且别出新裁的打出自己的旗帜——“西部文学”。已得到了愈来愈多的作家、评论家和理论家的认可。
  和西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相比,秦腔艺术发展显得缓慢了。这是因为秦腔粗豪式行腔已不适应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要求。快节奏的劳动生产频率与生活方式,已向旧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提出了严重挑战。人们需要的已不是单为表现某种道德意念的空洞说教,不是那种为旧的伦理道德唱挽歌的旧的戏曲观念,不是乖戾挠嗓的没有韵味美的唱腔旋律。而需要的则是能揭示和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的新的道德和情操、新的精神境界、新的时代人物、新的唱腔韵味和新的性格形象。当然,秦腔艺术的发展,近年来也取得了相当成就,不论从剧目、表演、唱腔等方面,都在进行着对原有样式的改变。但是与兄弟省姊妹艺术相比,有些逊色,与大西北的经济建设速度衡量则不十分合拍。秦腔作为西部的艺术,虽然其发展速度取决于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但应该与经济建设相适应。从长远观点看,西部精神将在秦腔艺术中得到进一步的反映和充分的体现。这大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西部精神的展望与秦腔发展的宏观理想
  中国的西部,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民族文化,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培养了一代代艺术人才。随着经济建设和大规模开发高潮的到来,振兴秦腔艺术对于发展西部艺术,创立新形势下的民族文化,探索具有西部精神特色的戏曲艺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未来的西部精神建设上,秦腔艺术将以它突出的地方色彩,凝聚民族精神的崭新旋律,在文化艺术史上写出新的乐章。
  如果说把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戏曲艺术则是其中的一个支工程。在这个支工程中,它又由大大小小的母子系统构成,秦腔艺术是其中之一。秦腔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由不同的历史阶段构成的“历时态系统”。从这一点来看,秦腔艺术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中的“过程集合体”。板腔体的正式形成,标志着秦腔剧种艺术的创立。而它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向自由体阶段迈进。由曲牌联套向板腔系统的演进,标志着戏曲艺术向表现自由的方向前进了一步。而由板腔体向自由体的过渡,则更可以用“人类的历史就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观点来阐释。建国以来,秦腔的确存在着老剧目、老演员、老观众的严峻局面。也可以说,它之所以能形成今天的形势,主要是由于这一代老观众的支撑。笔者曾在西安市内和渭南地区的数十个剧场(包括在秦腔界久负盛名的易俗社剧场)作过调查,四十岁以上的观众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戏曲研究院的改革秦腔,则更多的是青年人和知识阶层光顾。这就产生了今天新的时代内容与旧的艺术形式的矛盾,产生了新观众和老剧目的矛盾。这些矛盾已由城市发展蔓延到农村,由局部发展到整体。必然要求在整个秦腔“时态系统”上进行划时代的突破。
  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用老的戏曲行当,已很难表现今天人的思想感情。生旦净丑也很难反映今天的人物性格。换言之,尖板、慢板、二六诸种板式已很难表现出时代赋予今天的细腻情感。板腔的十字句、七字句的基本格式,也如同古诗、词曲的发展一样,严重束缚个人感情的抒发。
  如果把秦腔艺术的未来发展放在西部艺术的系统中去预测,是表现时代精神?还是歌舞演故事?还是程式化的表演?大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秦腔在未来的美学追求中,应该紧紧抓住其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美学特色,从编剧、导演、演员诸方面突出地表现我们的时代风貌和西部精神的内核。
  一、表现开拓者、追求者的雄才大略和鸿鹄之志。西部的土地是广阔雄奇的,西部的大自然风光极富力度的男性的粗浅条式的粗犷和慓悍,哺养了无数风流人物。从商周旧族、秦始皇、汉高祖、西楚霸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到闯王李自成都曾在这块土地上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历史人物。今天更是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天山深处》、《牧马人》、《默默的小理河》、《姐姐》、《黄土地》、《人生》都在反映这种开拓者的壮阔胸襟。秦腔也应该突出地表现拓荒者举火把向荒漠和落后进军的慷慨豪情,表现周、秦、汉、唐四代在西部的精神渊薮,新的建设者对西部的挚爱以及对开发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北的向往,表现他们一往无前的力量,黄河父亲般的严峻刚毅,荒漠瀚海般的辽阔情怀。
  二、反映对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过程的反思。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腾飞,必然会引起人们新的道德裂变,开始对改变自己命运全过程的思考。其中必然有对过去生活方式的痛苦依恋,对飞速到来的光明前途的热烈憧憬,有旧道德、旧观念的喜剧式结局,也会有开拓改革者的苍凉悲歌,从总结历史教训中领悟人生与生活的真谛,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三、反映西部人粗犷善良的质朴美德。这一点可以说是西部精神的实质性内核。从滑稽散漫到表面粗俗而内心精细,从为人随和而又不甚流俗,从刚直、执拗到热情、率真,都能表现西部人的本质特点。这些无不带有那种未经世故以及由落后向开放转变中的善良天性。因此,着力表现这种转变过程中的人的本质,表现因愚昧迂腐造成他们的命运悲剧;表现他们惊喜地回顾自己的过去,怀恋而又愉快地走向未来的人性质朴美;表现纯真、憨厚、粗犷和慓悍的人的力量。西部人的这种特色较之东南沿海先进地区,在短时期内,必然还会是土的、野的居多。但应该是土得光彩,土得有个性,土得有时代气息,土得有泥土香味。它将启示人们,在进行西北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挖掘西部精神、西部民族心理、西部民族性格中的历史积淀,唤醒西部性格中心灵上的荒原。因为伴随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向大自然的进军,都会出现人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
  四、表现雄奇壮阔的西部风情。西部辽阔的荒漠,戈壁瀚海上的古堡残垣,寥落无垠的草原荒野,冷峻清奇的天山,沟深岭高的黄土高原,桀傲不驯而又深情多色的渭河、黄河,秦腔的风韵交汇点,应该在这里体现。但重要的是从中找出自己的美学含蕴,表现变革现实中的外在张力,歌颂老黄牛般的坚韧,沙果子、红柳丛式的毅力,展现西部民族的坚韧性格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西部精神作为一个悠久的历史范畴,曾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长期的精神内核。在今天提出强化西部精神、振兴西北经济的宏观战略中,把秦腔艺术作为西部精神的一个内容和艺术样式,无论从历史的观点、现实的观点或未来的观点来看,都不是一句空话。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