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试论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


  目前,在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提出“振兴秦腔”的口号是适时的,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在“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上,既要符合秦腔自身的特点,又要适应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记得有人说过:“观众就是上帝”。这话或许有其片面性,但是,从戏是演给观众看的这个根本点来说,把观众比做“上帝”是有道理的。近几年来,戏曲界所谓“危机”呀,所谓“不景气”呀,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说到底,就是观众的不断减少。因此,把握秦腔的基本观众,不能不是振兴秦腔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可能会吸引观众;反之,不仅不能增加新的观众,恐怕还会丢掉原有的老观众呢!
  有一种说法:秦腔要打出潼关,在全国取得地位。秦腔要不要打出潼关?只要能打出去,何尝不是好事!事实上,在秦腔的历史上,打出潼关的事并非没有。清代秦腔演员魏长生轰动京师,易俗社名扬汉口、北平,姑且勿论;解放以后,六十年代初,三大秦班进北京,接着巡回十三省(市)演出,几乎周游了半个中国;八十年代,西安市秦腔访日演出团也曾远渡重洋,到达东瀛扶桑。至于某个剧团,打出潼关演出,那就不计其数了。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秦腔历史上的盛举,为人们津津乐道。今后,我们还当多方创造条件,争取秦腔打出潼关,让陕西以外的更多观众了解秦腔,喜欢秦腔。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把秦腔能否打出潼关作为奋斗目标,作为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和标志,恐怕就要认真研究一番了。因为这牵涉到秦腔的基本观众问题,秦腔到底为谁服务的问题。
  秦腔作为陕西的地方戏,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然是陕西这块地方;喜欢和支持它的群众,无疑是三秦父老。陕西人民的喜爱秦腔,决不仅仅是把它当作文化娱乐的部分,而且其中倾注着对自己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如果我们想一想这样一个事实:作为遍及全国的京剧艺术,其成就应当承认远在秦腔之上,为什么陕西父老乡亲宁肯欣赏秦腔而不愿光顾京剧?就不难理解一个地方的人民群众,对自已家乡戏曲的热爱程度了。因此,振兴秦腔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毫无疑问应当以陕西人民之是非为是非,以三秦父老之爱恶为爱恶。如果离开了陕西人民的审美标准,或者视他们的欣赏习惯于不顾,而要以外地人的是非为是非,或者以某些个人的好恶为好恶,那就难免要脱离群众,归之于失败。
  为什么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群众观点问题。秦腔拥有丰富的传统剧目,有些思想艺术质量较高的戏长期流行于舞台,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实际代表了广大群众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情趣。马克思说过,群众是最有权威的艺术评判者,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真理。陕西的人民,既然对秦腔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公正的评价;那么,我们今天振兴秦腔的功过是非,必然要继续接受他们公正的评判。
  二、继承与改革问题
  还有一种说法:秦腔内容和形式都很陈旧,现在要全面地改。这种说法,不仅牵涉到对秦腔的评价,而且关系到如何对待继承和改革的问题。秦腔是陕西土生土长的艺术,并不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陈旧的艺术。在明末清初的“花雅之争”中,秦腔正是以其清新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才战胜了统治剧坛三百年的古老的昆曲脱颖而出的。特别应当看到,在我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以西安易俗社为代表的改良秦腔,在“改造社会,移风易俗”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无产阶级革命中,以延安民众剧团为代表的新秦腔,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方面,其功绩更是不可低估。对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秦腔艺术,轻蔑地用一句“内容和形式都很陈旧”的话来否定,显然是很不公允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秦腔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包括它的内容和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变化。易俗社的改良秦腔和延安的新秦腔姑且不说,单就解放三十多年来秦腔改革的成果,就能看出变化有多么大。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优秀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秦腔在表现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方面,都出现了一批好的或比较好的剧目,《游龟山》、《游西湖》、《赵氏孤儿》、《三滴血》、《铡美案》、《三世仇》、《西安事变》等,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别的不说,如果我们将三十年代上海百代公司录制的秦腔唱片(如陈雨农的《断桥》、刘迪民的《庚娘传》、耿善民的《淝水之战》,李正敏的《五家坡》等),与解放以后中国唱片公司录制的秦腔唱片或陕西省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百名著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比较地听一听,就不难看出秦腔的唱腔以及伴奏乐器等,在向悦耳动听的总趋势发展方面发生了多么显著的变化。事实证明,秦腔是在变,是在改,并没有在原来的水平上停滞不前。
  振兴秦腔,当然要改革。但不仅仅是一个“改”,而是如何推陈出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本来,从理论上说是不难理解的,应当是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继承;无论是片面强调继承,还是片面强调改革,都是不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周扬同志在总结戏曲改革的经验时说过:“无论是古典戏曲,还是现代戏曲中一切有益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地保存下来。旧传统中和新创作中的好东西都要保存,加以发扬光大,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既反对保守,又反对粗暴,可以说是三十多年来戏曲改革的重要经验。”艺术实践证明,在改革问题上,对内容的改革步子宁可大一些;但对艺术形式方面的改革,则宁慢一些,慎重一些。因为艺术形式,包括唱腔、表演、程式等,是经历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逐步积累形成的,在表现古代生活(包括现代戏的某些部分)有其独特的作用,并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如果过份地、轻率地否定秦腔的艺术形式,而代之以某些闭门造车的东西,常常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三、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还有一种说法:只要集中人力,物力,想办法搞出一两个戏,就能振兴秦腔。振兴秦腔,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出人出戏。但是,如何出人出戏?是单纯集中人力、物力,搞出一两个戏呢,抑或着眼于整个戏曲队伍的提高,普遍提高戏曲的思想艺术质量?这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对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至今依然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他说:“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还说:“提高要有一个基础,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振兴秦腔,现在与其说是做提高工作,毋宁说做普及工作更实际一些,更扎实一些。因为当前秦腔队伍问题很多,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演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直接影响秦腔演出的思想艺术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急于搞出一两个戏来,忽视打好基础的东西,那末这种提高,很可能走向毛泽东同志批评的“从空中提高”,是“关门提高”。
  俗话说:水涨才能船高,万紫千红才是春。艺术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气候和条件,离不开百花齐放,互相竞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有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形成鼎立之势,才出现了象刘箴俗、刘迪民、和家彦、苏哲民、何振中、李正敏等一大批著名演员,演出了一个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戏,带来了秦腔的盛世。五十年代,又是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省戏曲研究院的争奇斗艳,刘毓中、苏育民、何振中、田德年、刘易平、盂遏云等名家辈出,出现了《游龟山》、《三滴血》、《赵氏孤儿》、《火焰驹》等优秀剧目,乃至有的搬上银幕,大为秦腔争光。如果没有各个剧团的蓬勃发展,没有大批演员的争献技艺,没有强烈的艺术竞争的气氛,秦腔的繁荣必然是句空说。
  四,培养观众的问题
  有的人说:青年人不爱看戏,戏曲观众老化。这是事实,但我认为秦腔完全有可能被新的一代青年观众所接受、所喜爱。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谁也不会生下来就喜欢这个而不喜欢那个,青少年没有反感秦腔的天然条件。现在的中老年观众所以喜欢看戏,也是从小接触戏曲,有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爱到爱的过程。象我们这一代中年人,还不是从小受了大人的影响?大人看戏,我们也跟着到戏园子,跟着瞎看一通,看得多了才慢慢明白其中底蕴。现在的青年一代,从戏曲观众角度说,确实也属于一个断裂带。他们从小没看过戏,不知道甩水袖、扎大靠为何物,不明白“伊伊呀呀”的唱什么,见了大花脸就害怕,怎能让他们感兴趣?他们习惯于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听相声,与戏曲越来越远;难怪电视一播放戏曲节目,他们转身就走了。我们应当相信,外国人跟我们语言不通,尚且能产生对京剧的兴趣;难道作为我们陕西地方自生自长的秦腔艺术,而且确实具有吸引人、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青年一代就不会喜欢吗?问题在培养。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