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少而精为上


  (一)
  近多年来,戏曲演出,上座率不高,票房价值下降,在大、中城市如此,在大、中城市某些郊县农村亦如此。这是铁的事实。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是:
  —、演出艺术品种多了,与戏曲竞争的对象多了。在五十年代以前,就有话剧、歌剧、歌舞剧、音乐会等剧场演出艺术,但因种种原因,话剧、歌剧等,其上座率,一般都赶不上戏曲。那时,电影还不普及,电视更为少有,戏曲艺术,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上座率,票房价值,都是最好的。六十年代以后,电影越来越普及。在农村,由于用电等某些困难,电影去得少,故戏曲在农村,观众仍居首位;在城市,戏曲与电影,总的来说,电影演出的场次多,观众居多。但那时电影很不普及,人们要看戏看电影,还得上剧场、影院,而影院、剧场,容纳的观众有限,即使影院观众全满,而戏曲观众仍然不少。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央文化部号召机关、厂矿,向群众开放礼堂、俱乐部,而开放了的,又多演电影,这样一来,电影观众,早就远远超过了戏曲。
  二、娱乐场所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的娱乐场所,一直以剧场、影院为主(农村多为广场)。八十年代以来,电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于是,娱乐场所,在很大程度上由剧场转移到家庭,由剧场化转为家庭化。外面的好戏好节目,在电视上一般都可以看到。人们看演出,自然都有个选择与比较,今晚电视上演什么?外面剧场演什么?剧场某种演出,将来电视上是否还可以看到?……加上交通的困难,外面没有上好的演出(节目),人们一般是不轻意离家,离开电视去剧场的。电视的发展与普及,娱乐场所的家庭化,不仅影响戏曲,也影响电影、话剧、歌剧等一切剧场、影院的上座率。
  三、戏曲以“先入为主”培养起来的基本观众,也越来越少。现今,五十岁以上的人,青少年时期,由于电影不普及,电视不存在,能看到的演出艺术,主要的(在农村)甚至唯一的就是戏曲。戏曲对他们都是“先入”,人们看戏曲(地方戏),戏曲也陶冶人们,于是人们对戏曲产生特殊的情趣与偏爱,戏曲从而也拥有自己的基本观众。六十年代以后,情况逐渐有变,特别在大、中城市,对青少年“先入为主”的主要是电影,而不是戏曲。于是,青少年的艺术趣味,与老年人就有很大的不同。再说,人们的“偏爱”也在变化,五十年代偏爱的,到八十年代就不一定爱了。人们接触的艺术品种多了,视野广了,原先不爱的也可以爱。对艺术品种,无缘无故的偏爱,总是不太近乎情理的。
  从以上情况看,戏曲观众确实是大大减少了。但观众减少,不一定就说明戏曲艺术本身就一定落后。事实上,特别在解放以后,戏曲艺术,在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电影、电视观众多,主要是便于演出,演出场次多,电视对观众方便,是两者最为普及的原因。最为普及,不一定就说明电影、电视这种艺术形式,一定比戏曲高妙,离开内容,离开具体节目,笼统的说某艺术品种低,是不公允的。事实上,不好的影片、电视片,群众也不爱看,也不太上座;戏曲,如有好的,高水平的节目,高水平的演出(如名演员拿手戏演出),群众同样爱看,上座率同样很高。可见,问题不在于艺术品种或艺术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有高水平的节目。
  (二)
  前面谈到,现在,与戏曲竞争的艺术品种多了,戏曲面临着强大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一、离不开与时代相适应的内容。这方面,各类艺术是相同的,只是重视各自的表现形式及艺术特点就是了;二、离不开与兄弟门类艺术相平衡的艺术水平。这方面,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长处,但戏曲是综合性艺术,如进一步要求,就不难看出,在当代艺术水平方面,戏曲与兄弟门类艺术,有着这样那样的差距,以秦腔为例。
  在音乐方面:表现与大生产相关联的新题材,如大工业生产情景,大学生、教授、医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等,往往很不准确或格格不入,而电影、歌剧等音乐表现的准确性,却好得多;秦腔的唱,被“同腔同调”死死地捆着,而电影、歌剧及不少戏曲剧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京剧也曾受“同腔同调”的束缚,但早在清代就得到较好的解决,而我们秦腔比京剧形成早百年左右,可是,至今这个问题还严重存在,秦腔唱法属传统民族唱法,拿我们当代最好的演唱者,与同类唱法的彭丽嫒、郭颂等相比,不论声音的训练,对唱腔情感的处理,人家比我们高明得多,而彭、郭等的演唱,通过电视,人们又是常听的,常听、常看、常比,我们的唱者(即使最好的),要逊色得多,戏曲乐队,我们大多数剧团,至今文武场共十二人左右,乐队显得简陋,音乐表现力贫乏,而电影、歌剧等,乐队音乐表现性能,却丰富得多。
  表导演方面:我们的演出,那种千人一面的人物性格,处处可见,老戏上那种千篇一律的、无生命的旧套子,如抖马、拉架子,老套子武打等,几乎戏戏皆有;当代,艺术体操已有高度发展,就功底来说,就形体艺术性来说,都把我们戏曲上的毯子功艺术,远远抛在后面。
  舞台美术方面:戏曲服装道具的运用与设计,与当代某些舞剧、舞蹈相比较,而戏曲却粗略得多,简陋得多。
  以上的比较和进一步要求,也许不尽合理,但作为戏曲,应该具有八十年代艺术水平的戏曲,其对人物、情景表现的准确性,唱、演、乐舞水平的现代化,应与对兄弟门类艺术的要求是相通的。当然,各剧种情况不同,剧种之所长、所短各异。以各自的剧种为基础,扬长补短,追求好剧本,追求高的演出水平,相对来说,在唱、演、乐舞等方面,创造条件,使我们的演出,不亚于或接近于同类艺术的当代水平,总是应该的吧?!
  我常想,一个剧团,要是有好剧本,有合适、配套的好演员,有与戏剧内容相适应的音乐,表导演、舞美等整套的舞台艺术,这样的节目,不相信群众(包括青年)不爱看。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演出的《千古一帝》,连演百场以上,就是明显的例子。
  当代,人们欣赏艺术的眼光高了,看来,艺术的兴衰,形式不在于新、旧,品种不在于新、老,节目不在于大、小,最重要的是质量,是高水平。由此,某些有条件的剧团,今后的艺术生产,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粗。集中人力、财力攻质量,这比“猴子掰包谷”,“忙于演出挣钱”,在经济上,人的精力上,也许更为合算。
  (三)
  关于我省戏曲的战略规划,我以为,核心问题有三:一是抓剧本创作,二是抓艺术革新,三是抓人才的培养。根本的根本,还是人才。如何进行艺术革新,如何具体培养人才,过去我写的发言、文章,都谈的太多了,这里不再赘述。
  一谈戏曲的振兴,一谈提高,就涉及人才,涉及经费。经费,当然国家经费有限,各方面都需要钱。但也应考虑,我们已有的经费是否都用在向上。比如,某些收效不大的会演,一花就是数十万,而培训提高戏曲的业务骨干,却没有钱?再如,我省现有秦腔剧团七十七个,据知,售票情况都不太好,各地对剧团,多少都得有经费补贴。可否将剧团数减少一半,两个团的钱一个团花,同时,两个团的人才也可集中使用?关于培训戏曲理论、编剧、导演、音乐、作曲、舞美设计等五大业务骨干的经费,不能多给,少给可否?比如如上五门专业每门一班(不一定同时办),每班十五人?如嫌人多,花钱多,十人可否?八人可否?人少,花钱就少。人才不一定多,重在合格,我们省,每五年每门专业如能有八至十个合格的业务骨干,那对我省戏曲事业的提高,一定会起重大作用。总之,人才的培养,越早越好,早抓早见成效。可惜,此事近多年大家常谈,小官谈,大官也谈,小会谈,大会也谈(包括省政协、省人大会议),但收效甚微!
  出处:陕西省秦腔艺术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 [出版者不详], 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