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演绎风流几代人——近现代陕西秦腔小生群英谱


  小生行当的概念
  中国传统戏曲角色有生旦净丑四大行。生行中又有须生与小生两个分支。而在小生行当里,又根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细分为以下门类:
  翎子生 (亦名“雉尾生”)如《群英会》之周瑜,《小宴》之吕布,《穆柯寨》之杨宗保;
  纱帽生 (亦名“官生”或“冠生”)如《周仁回府》之周仁、《玉堂春》之王景龙、《奇双会》之赵宠;
  扇子生 (亦名“巾生”)如《西厢记》之张生、《玉簪记》之潘必正、《法门寺》之傅朋;
  贫生 (亦名“穷生”、“鞋皮生”)如《激友》之张仪、《破窑记》之吕蒙正、《连升店》之王明芳、《打柴劝弟》之陈勋;    
  武小生 如《八大锤》之陆文龙、《长坂坡》之赵云、《挑滑车》之高宠、《三岔口》之任堂惠等。其中又分为“长靠武生”与“短打武生”两门:“长靠武生”,俗称“墩子武生”(因穿厚底靴而得名);“短打武生”,俗称“撇子武生”(因穿薄底靴而得名)。关中民间习惯称武小生为“武把子”;
  文武小生 指扮演能文能武、能唱能做的青年角色,如《游龟山》之田玉川、《串龙珠》之花云、《谢瑶环》之袁行健;
  娃娃生 (亦名“童生”或“幼生”)指专演少年儿童角色,如《走南阳》之刘秀、《赵氏孤儿》之赵武、《安安送米》之安安、《三娘教子》之薛一哥及书僮、茶僮等。
  以上所说,即戏曲界常讲的“分行归路”。在旧时班社里,哪个演员演哪行哪路角色,该拿多少薪水(京剧界叫“包银”),概念十分清楚。后台总管(俗称“派班长”)从不为角色安排犯难,只要戏单一公布,演员自己就知道该上哪个人物。正如老艺人所说:“能扛动行李的就有份子,拿不动活儿的就把馍笼子提了。”显然,“干不干,二斤半”,要吃大锅饭,不行;“没本事,混日子”,滥竽充数,没门!总之,“分行归路”的办法,是不养“闲人”、不惯“懒人”。相反,人人都有危机感,时时担心砸饭碗,反倒容易逼出人才。
  近现代秦腔小生群体
  自清末经民国迄今为止百余年间,陕西秦腔专业社团遍地林立。在关中影响较大的团体,解放前有榛苓社、易俗社、正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以及建国后成立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等。以这些社团各个时期的主要演员为基础,粗略回顾近现代秦腔小生群体之英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世纪初至二十年代——
  最有影响的小生中之二人,即名列“易俗六君子”中的沈和中与路习易。
  沈和中,咸阳人,易俗社一期学生。天赋条件较好,擅长文武小生,以《黄鹤楼》声震剧坛,有“活周瑜”之誉。正俗社初立时,应聘挂牌演出。1922年后辗转落脚甘肃,除精通小生戏外,须生、老生乃至丑角戏也很拿手。1966年谢世,享年66岁。        
  路习易,长安人,易俗社一期学生。主工小生,文武精通。曾主演《蝴蝶杯》《殷桃娘》等戏,尤以《桑李传》之桑岱最具特色,嗓音唱腔极为出众,被誉为“玉磬声澈,金钟洪钧”的佼佼者。    
  正俗社初期外请的几位小生名角,各人都有绝活,如靖正恭先生在其回忆中所赞:“贾德善主演的《木楠寺》,酸气才气横溢;王兴博主演的《杀裴生》,尽显吸鼻变脸之术;屈景益主演的《抱妆盒》,面部半愁半笑绝顶;郭敬堂主演的《战冀州》,翻滚扑跌气象超凡;萧燕振主演的《杀四门》,挥戈飞舞八面玲珑等,均以自己的实力,颇得社会声望。”(见靖正恭口述、王学秀整理《群英荟萃的“西安正俗社”》)
  从民国十三年(1924年)起,正俗社先后分五期招收学员近300名,仅小生行当的优秀者就有靖正恭、杨正福、高正保、靖正谦、江正谋、刘正平、申正民、张正武、张正麟(后改名张新华)、王正熙、王正秦、李正寅、陈正俊、田正发、王艺秦等。其中后来颇具盛名者当数靖正恭,在秦腔剧坛上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生名宿中颜春苓不能不提。先生早年坐科榛苓社,初学旦角,继改丑角,后主工小生,功夫过硬,文武兼长,是民国以来排演武戏最多的秦腔演员之一。解放后在五一剧团从艺并任教,1984年已届74岁高龄,还示范演出《独木关》《长坂坡》等武戏,年过八旬依然舞枪弄棒给学生教戏,直到85岁病逝,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秦腔事业。
  还有曹安民、张绍健、田玉兰等,他们是三意社前身——长庆班草创时期(1895年后)的小生演员,按时间比前述沈、路、靖、颜等还要早。因年深日久、岁月漫湮,后世知之更少了。
  三十至四十年代——
  这是秦腔班社在社会动荡之中为求生存而艰难发展的时期。尽管“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但在抗争与搏击中同样涌现了一大批小生演员。
  以三意社而言,即有王德孝、苏哲民、苏育民、李益中、骆彦芳、严辅中、杨兴华、韩桂喜、田玉堂、王庆民、王庆林、夏景民、王玉阶、杜永泉等。其中代表性人物当推“苏氏兄弟”。
  苏家原籍商县,早在百余年前,民间吹鼓艺人苏长泰带领草台班子走出商山,在华岳庙会上成立“长庆班”(以其兄苏长庆之名冠名),后几经曲折发展为三意社。苏长泰的长子苏哲民为该社第三班学员,他天资聪慧,嗓音高亢,善于钻研,精于表演,以小生戏驰誉剧坛,大红大紫十余年。后因剧社内讧,有人大闹“分社”,致其精神受到刺激,不幸在大荔演出时失足落水身亡。作为三意社第四班出科的苏育民,决心继承父兄遗志,受命于危难之际,把兄长擅演的小生“看家戏”全部掌握,并不断打磨锤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稳住了阵脚,赢得新的转机。应当说,三意社未被搞垮,苏育民起了砥柱中流的作用,“苏派”风格得以形成,苏育民立下继往开来之功。可惜他49岁便英年早逝,实在是秦腔艺术的一大损失!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三意社出生,易俗社出旦。”此话并不全对。易俗社的小生阵容也是相当可观,如王秉中、康顿易、庄正中、刘清华、杨令俗、王蔼民、郭朝中、徐抚民、萧润华等,俱是小生才俊,都有个人特长。拿王蔼民来说,他是该社第九期学生,10岁入科,从师呼延鑫、唐虎臣两位大家,又得京剧武生名角沈小楼指导,个人又极其刻苦好学,,17岁就成为武生挑梁演员。据说,穿厚底、扎大靠、摔“磕子”、翻跟头是他的绝活,演《盘肠战》一口气扭36个“旋子”,在桌面上翻“小翻”带“磕子”(僵死),令人惊叹叫绝。他和徐抚民演出的《神亭岭》《四杰村》《嘉兴府》《恶虎村》《狮子楼》及使用真刀真枪的《塔子沟》(打“铁把子”),长期以来都是易俗社最叫座的武戏剧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那个特别困顿的时代,秦腔小生名角的崛起,常人几乎不可想象,但却是铁的事实,而且各主要剧社都有代表人物,如现在观众熟悉的张新华、高登云、任哲中等。尤其是任哲中,在观众中享有极高声誉。据说当年省汽车运输大队一位常姓司机,对任先生的艺术极为崇拜,出车跑长途,时遇路人拦车,想趁便请他捎脚,这位师傅是个热心人,要捎可以,但要问你知不知道任哲中,喜欢不喜欢他的戏;说准了坐车走人,否则立马“拜拜”。由此可知“任家”在戏迷心中的位置。  
  这一时期成名的其他小生演员,如易俗社的杨天易(先小生后须生)、尹良俗,尚友社的王集志,三意社的田佐民、门新奇,以及其他剧社的冯改民、胡文藻(此二人建国后入戏曲研究院)等,亦各有特长,当不可忘记。
  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剧坛春意盎然,一批秦腔小生演员英气勃发。如易俗社的文生陈妙华、孟小云、王芷华,武生薛庆华、刘果易、张宁中、王根才;尚友社的刘茹慧、李宝琴;三意社的刘养民、刘新民;五一剧团的李爱琴、解生民、李莲香、齐云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李继祖、蔡志成、袁安学、王斌、任永华、原安民,武生朱成仁、樊小鱼、田安和、任维城、万锋、张全仁等,本来都是新兴的艺苑英华,其中也不乏尖子人物。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一部分骨干力量,最大的遗憾是队伍很不稳定,能够坚持下来并有大成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这里多说几句陈妙华。她祖籍江苏武进,1940年生于西安,其父庄正中为三十年代小生名角,后因家庭变故,妙华改随母姓。受生活环境影响,她从小就痴迷秦腔,解放初考入易俗社。在杨令俗、凌光民等前辈师长培育下攻习小生,毕业后在《白蛇传》《貂蝉》《游龟山》等戏中分别担任主演。初出茅庐,一鸣惊人,社会各界,倍加关注。1957年至1960年,是她艺术上的黄金岁月,先是参加拍摄戏曲影片《火焰驹》,继而随陕西演出团两度晋京并巡回南方十三省(市),接着又在电影《三滴血》拍摄中一人挑双角,把一对孪生兄弟的不同性格、形象塑造得各具风采、栩栩如生,从而登上了新的艺术峰巅。令人深感惋惜的是,像她这样的一代秦腔精英,在“文革”中竟遭逢冲击,精神受到创伤,身体长期患病,家庭处境凄凉。尽管各级组织和广大观众给了她关怀和照顾,然而,这颗曾经辉耀剧坛的秦腔小生之星,很难再现昔日之熠熠光华了。好在历史记着她,观众惦念她,这也许是一种慰藉与补偿。
  六十年代——
  这一时期崭露头角的小生演员,大多是五十年代中后期参加剧团的。虽然“大跃进”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他们经历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艰辛,但钟爱艺术之情不泯,刻苦磨砺而见其才。如五一剧团的郭平安、李月娥、郑好学、李玉琴、康少易(武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许天成、杨三瑜、贺林、赵志义、刘汉民(武生)、黄权中、安剑英、景延悟、李新哲(后调山西运城秦剧团,继又调乌鲁木齐秦剧团)、钟振东(后调新疆猛进秦剧团);易俗社的吴西民;尚友社的赵虹、张军;三意社的陈西秦等,都具备一定艺术潜力,可望大有作为而更上层楼。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正当青春年华之际,却失去了无法弥补的发展机会。
  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    
  1976年10月以前,“文革”尚未结束,戏曲教育基本停顿,传统戏尚在禁锢之中。虽然1970年前后,有的院团也曾招收学员,但在整个戏曲界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的背景下,这个时期的学生本来就“先天不足”,又缺乏“后天”的必要营养和锻炼,基本功的荒疏无法造就理想的艺术人才,即使有个别苗子也很难脱颖而出。
  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拨乱反正,戏曲出现新的转机。省市有关院团为解决人才断代问题,在抓紧招收培养新学员的同时,从外县剧团选调了个别青年尖子演员,突出者如张宝玮、胡屯胜。
  张宝玮,礼泉人,1969年入县剧团学艺,主工小生,文武兼备,唱做俱佳,扮相俊美。1979年调易俗社后,主演《三滴血》《翰墨缘》《貂蝉》《珍妃泪》《夺锦楼》《画龙点睛》《镇台念书》《白逼宫》《小宴》等戏,成为独当一面的挑梁台柱,从某种意义上说替代了陈妙华的作用。
  胡屯胜,礼泉人,与张宝玮为同期学友,刻苦好学,富有灵气,所会小生戏较多。他主演的《周仁回府》,得其恩师任哲中亲授,根基扎实,戏路规范,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1981年调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后,又在《赵氏孤儿》《恩仇记》《十五贯》《灞柳青丝》《海瑞驯“虎”》《庵堂认母》《谢瑶环》《花亭会》《千古一帝》等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一位可望大有作为的小生演员,竟不幸身患绝症,英华早谢,令人痛惜!
  而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班的毕业生,全部分配到易俗社后,从整体上加强了新生力量,其中小生演员有刘乃易(刘毓中的最后一名弟子,既演须生又演小生)、郝劼(以文生戏见长)、郭军(长靠武生)三位,都在舞台上显现了青春光彩。
  从1984年起,随着陕西“振兴秦腔”的全面实施,省市表演团体加大了培养和延揽人才的力度,无论从地县剧团选拔调入,或从省市艺校毕业分配,更为戏曲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李东桥、李小锋、王新仓、雷涛、王小平、樊军(武生)、王化武(武生)、穆小鹏、官小良、王战备、段敏君;西安五一剧团的胡小毛(武生)、周昌奇、任小勇、杨升娟;西安市秦二团的张涛、王战毅;西安易俗社的张全会、李东峰、陈超武等,都以自己的勃勃英气令观众为之振奋。其中最突出者有两位:
  李东桥,以主演“振兴秦腔、振兴戏曲研究院”的第一个创作剧目《千古一帝》(一部)之秦王嬴政,在1985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主演一等奖,翌年又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陕西秦腔演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并因此而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李小锋,因专业成绩显著和艺术上的实力,晋升国家一级演员并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收为第一个秦腔弟子,又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秦腔小生代代人,继往开来有新军。随着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必将有更多的风流人物登上秦腔舞台,以其德艺双馨的风采,去装点三秦大地的梨园之春。
  2001年9月2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