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敬佩绿叶扶红花——记甘演配角的几位秦腔名角


  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在以综合艺术为特征的戏曲舞台上,尤其需要“绿叶扶红花”的精神。这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一种风范。但要真正达到这种境界,却又谈何容易。
  正因为这样,在戏曲圈内,淡泊名利、甘做配角的“绿叶精神”,历来为人们所崇尚,所赞美,所敬佩。
  一团三丑阎、王、魏
  配戏各具精、气、神
  这里所说阎、王、魏者,分别指阎振俗、王正秦和魏正风。三位秦丑名角,曾共同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团从艺,前后长达二十多年。他们都往不同剧目中演过主角,但更多的是配角乃至杂角,而且各有绝活招数。
  先说阎振俗。既演官衣方巾丑,又演小丑兼媒旦,在诸多丑角戏中,以三出传统折戏最有影响,即民谚所说:“阎振俗有三宝,《教学》《看病》《杨三小》。”表演独到,不落俗套,插科打诨,不失分寸,幽默中见冷峻,活泼中见机趣,嘴上功夫颇佳,念白别具特色,剧场效果极好,但从不卖弄“噱头”。尤为可贵者,既善于运用传统艺术技巧塑造不同角色,又勤于从生活中提炼新的程式丰富表演,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色。如他创造的现代戏“反派三跛”:《两颗铃》中演少将特务103,以伪装卖烧鸡小贩为掩护,用的是“提胯跛”;《刘巧儿》中演王寿昌,用的是“栽蹄跛”;《夺印》中演敌对分子陈景宜,用的是“点足跛”。同样都是跛子步,台上演来各不同。尽管这些角色在戏中居于陪衬地位,相对于主人公来说他们是配角,但他绝不应付从事。为了演好103卖烧鸡的戏,他专心致志地熟悉生活,琢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曾拜西安端履门附近一位卖烧鸡的老者为师;为了练好跛脚走法,他与骨科大夫交上朋友。排练《十五贯》时,专门买了小白鼠,细心观察其习性和动作,从而启发他运用手、眼、腿、脚的小动作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个浑身鼠气的娄阿鼠形象,演来活灵活现惟肖惟妙。1960年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时,他甘做人梯演配角,在眉户现代小戏《送猪》中,扮演一位山区老汉。在买猪回家的路上,因开山放炮惊跑了猪仔,回家给老伴无法交差,不得不巧言瞒哄;谁知未过门的儿媳将猪送来,老汉又碍于面子不敢承认,遮遮掩掩反而弄巧成拙,阎振俗冷不丁地一句“涝池里泡蒸馍汤水太宽”,活现了此时人物的心理状态,赢得观众满堂喝彩,一下子把戏演活了。真绝!
  再说王正秦。陕西蓝田人,双亲早亡故。15岁入正俗社,先学生角,后改丑行。正俗社解散后相继在泾阳、三原一带搭班,并与贾子明等创办明正社,任副社长、派班长(演出总管)。建国初并入咸阳专区文工团,复入省秦腔实验剧团,1955年随团合并于戏曲研究院。演过《两颗铃》(特务胡建藩)、《法门寺》(太监贾桂)、《十五贯》(知府过于执)、《打砂锅》(瓷器店主)、《杨三小》(恶少岳文义)等。在从事演员的同时,担任业务干事、教练组长、舞台监督。他的最大特点是会戏较多,适应性强、缺啥补啥,善于“救场”,各类杂角,均可变通,所谓:“班头师爷土财东,地主恶霸喽罗兵,乡约地方老管家,媒婆窑旦丑相公,前台后台忙半夜,速来快去一阵风。”故而人称“戏背篓”,应急补台是“内红”。在秦腔《卧虎令》中他扮演差人李栗,当县令董宣要杀权贵唐丹时,他颤抖着声音苦苦劝谏“杀不得”(因唐丹的后台湖阳公主是皇上刘秀的姐姐,李栗实在为老爷担心),忽然间刀起人头落,李栗吓得捂住眼睛软瘫在地。王正秦以准确而又形象的表演,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在情绪,把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演得如此活灵活现,这也是一种功夫。难怪观众给予相当好评。佩服!
  三说魏正风。陕西长安人,从艺经历与王正秦近似,为丑行中出名的“杂家”。笔者虽自小在剧院从艺,但与魏老师并非同一个团,见面也只是打打招呼而已,实际上并不了解。1960年一团排神话戏《无底洞》,借我去演小沙弥,只有一场戏,几句台词:“落发换僧装,思念二爹娘;谨遵师父命,念经坐禅堂”,而后就被玉鼠精吃掉了。接着是魏正风饰演的老和尚出场,只听幕后一声:“哎呀不好哪!”在紧张的[扑灯蛾]击乐中,他以急切的“快碎步”走来,叹息摇头中“白吊搭”(胡子)不住抖动,口中念念有词:“不好不好真不好,七个徒儿不见了;急急赶来快快跑,寻找徒儿走一遭!”嗓子清脆,语调高朗,微带颤音,就这几句,台下便响起掌声,真叫我感到惊奇。后在接触中听一团师长介绍,才对他有所了解。魏正风个头低矮,身体瘦削,额凸脸凹,高鼻深眼,上台一亮相便逗人几分。如演《激友》之堂儿,见到张仪,将头一愣,肩膀一耸,舌头一卷,那种张口结舌、狼狈不堪的神态,显得十分逼真有戏。他的舞台语言颇具特色,完全是苦练得来。据说为了练好嘴皮子,年轻时经常面对一张白纸念台词,念完一段后,察看纸上有无唾沫星,天长日久,练出了口劲功夫。在《回荆州》中饰演吴将蒋钦,他把一大段十分拗口的台词,念得朗朗上口,干净利落,好似珠落玉盘,铿锵爽脆甩亮,不待念完就赢得掌声四起。又如在《走雪》中的“一赶四”,扮演商人、脚夫、军吏、驿卒,分别用了陕西、河南、山西、四川口音,人物性格与地域色彩相当突出。难得!                
  显然,角色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演好。功力不到、技艺不佳者,把主角能演成配角;功夫老到、技艺精妙者,能把配角演成主角。以上三位丑角名家,甘于为人配戏,但又从不抢戏;善于演好配戏,因为自己有戏。惟其如此,愈觉可贵。
  丫鬟“芸香”银幕增色
  家院“田明”全省获奖
  1957年投拍的秦腔艺术影片《火焰驹》,是这个西北第一大剧种首次走向银幕。剧中扮演黄府丫鬟芸香的李应真,是当时我院唯一参与的青年演员。
  李应真,陕北米脂人。1937年生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随兄艰难度日。1948年早春在榆林镇川堡报名应试,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二队,虽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依然在山西圪麻塔的山沟里,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从而奠定了良好的专业素质。解放之初进入西安,在西北戏曲研究院(后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艺,工青衣兼花旦、闺阁旦。曾出演《鱼腹山》(王兰英)、《游西湖》(蕊娘)、《游龟山》(胡凤莲)、《白蛇传》(白云仙)、《窦娥冤》(窦娥)、《四进士》(杨素贞)、《白玉*(左边为王字旁,右边为真字)》(尚飞琼)、《赵氏孤儿》(公主)、《雷锋》(雷母)、《丰收之后》(赵五婶)、《飞虹山》(郑飞虹)等。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会演后,曾获西北文化部颁发的演员甲等奖。1956年以《断桥》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以上剧目均为主演,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李应真,被选入《火焰驹》电影剧组,当是情理中事。虽然是配角,戏并不多,而且她比饰演黄桂英的萧玉玲还年长两岁,但她却认真对待,全身心地投入,以婀娜俏丽之形象,聪慧灵秀之韵致,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把小丫鬟演得极为传神,煞是纯美逼真而感人。她的戏配得十分得体,为全剧增添了一抹亮色。
  影片在全国发行后引起轰动,人们赞美萧玉玲,也记住了李应真。正像戏中小姐与丫鬟唱的“表花”那般情景:红花团团锦,绿叶片片新,叶伴花愈秀,花香叶更茵。绿叶红花相得益彰不可分,萧李双璧展现了艺术生命的青春。
  “配角家院戏不多,照样拿奖很红火”。当年,这事在西安秦腔界摇了铃!被议论者名叫张健,他是易俗社建国初期的须生演员,虽也演过较主要的角色,但真正拿奖的却是配角,即秦腔《游龟山》中的家院田明。演出本由著名剧作家马健翎改编,全剧共有九场戏,田明只在《游山》《搜衙》《献杯》三场中出现,台词多为“有’“是”“请”的上答下应句,真正有内容的超不过十句话。然而,这么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色,张健却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符合剧情的表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观众好评和专家重视,在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时获得演员二等奖。这在全国表演团体恐怕也属罕见。
  显然,对于钟爱艺术、执著奉献的演员来说,一叶可知春,配角也扬名。荣誉总是客观而公正的,你对得起它,它就决不吝啬!
  2000年9月10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