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方言俚语自成趣——回味阎振俗先生主持秦腔节目


  秦腔丑角名家阎振俗,11岁步入剧坛,初学须生,颇有基础,后因败嗓,改习丑行;事非本愿却因祸得福,最终唱红于丑、成名于丑。然而,丑戏之外还有好戏,主持节目别具才艺。
  1960年除夕之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大礼堂灯火通明,全院上下欢聚一堂,举行迎春团拜会。来陕进行艺术交流的戏剧大师田汉先生及夫人安娥也欣然应邀出席。
  团拜会的重头戏是名角反串演出,由阎振俗担任报幕员(那时还没有主持人的称谓)。当大幕在热烈欢快的秦腔牌子曲中徐徐拉开时,只见他身穿旗袍,头戴假发,淡抹脂粉,柳眉朱唇,款款出场亮相。往日名丑角,今宵扮女郎,乍看起来竟认不出此人是谁。可惜他那一双“棒槌脚”,没有能穿的高跟皮鞋,只好以黑绒平底偏带鞋代替。在观众席里议论纷纷之际,他迈着平稳的小步走到舞台前方,微微欠身鞠躬,以纯正的陕西方言报幕:“今晚联欢演出,节目共有码子瞅——”他举起双手,伸开五指示意:“二五一十。这第一个节目嘛……”他忽然弯下身子,掏腿蹲下,好像从地上捡起什么东西,然后用旦角的“兰花指”手势,做了一个展纸揭页的虚拟动作。观众在三秒钟的诧异之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节目单啊!”霎时,掌声骤起,笑语满堂。这独具匠心的起手一招,立马把台下那些玩戏的人先镇了,正戏未开就赢得第一个“通堂彩”,实在令人叹服:“阎先生点子真稠!”
  1985年,秦腔剧坛清唱晚会勃然兴起。继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莲湖区文化馆、西安电台电视台联手举办“群众秦腔赛唱会”之后,1986年2月下旬,省艺术研究所、市戏剧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秦腔名流为筹建唐代梨园纪念馆联袂义演”。1987年9月上旬,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市秦一、二团为《当代戏剧》百期纪念祝贺演出等,使秦腔演唱会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率先为演唱会担任节目主持人的,还数阎振俗先生,当时他已年近七十,记忆力不及壮年时期,加之幼年家贫很少上学,文化底子并不厚实。因此,他只有借重自己熟悉群众语言的优势,以丑角演员特有的幽默诙谐,编成四、六、八、句式的“顺口溜”或“打油诗”并把字放大抄写好,贴在自制的红色夹子里,登台主持节目时照着去念。好在他对秦腔名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把每个人的演唱特点描绘得形象而生动,比如:“萧若兰演唱韵味长,鼻音虽重但显得嚷。她的小名叫腊娃,从小学艺跟她爸。上台打扮像兰花,观众见了都爱她。”寥寥六句,就把萧若兰的出身及演唱风格都说到了,而且押韵合辙,通俗易懂,又富于机趣。再如:“萧玉玲,很有名,声音像萧赛银玲。把她的演唱有一比,飞机上挂电壶——高水平(瓶)。”
  这里又用了比喻贴切的歇后语,一听就是阎先生的语言风格。在他撰写的串联词中,不乏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句,听来“秦”味很浓。
  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戏曲演唱会掀起高潮而形成气候的,应该说是从1987年“西凤杯”秦腔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开始的。本来这次声势极大的活动,原计划还请阎先生主持节目。但此前他因鼻咽癌加重而病倒在床,所以后来另有人选承担了主持节目的任务。尽管阎先生深受病痛折磨,但他却极为乐观豁达,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仍笑对人生无怨无悔,留下了那首广为传颂的“遗言诗”:
  年过七十是大寿,儿女孙子全都有。
  工资虽少将就够,清贫生活佛开口。
  地球本是一堆土,有来有往是轮流,
  如果来了都不走,压扁地球没处蹴……
  2001年10月10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