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立志学艺少年时——追溯往昔秦腔剧坛童伶群落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这歌声,年年唱来岁岁新,传过华夏几代人。目睹当代中国儿童的幸福时光,不禁使人想到往昔岁月的秦腔童伶。
  出身梨园家 嫩枝吐新芽
  天赋蕴灵性 六龄童贞花
  秦腔界不少名家名角出身于梨园世家。从遗传学角度讲,父骨母血给了他们特有的禀赋天性;用时髦话说,在娘肚里就受到“唱戏”的胎教。出生之后,从身在襁褓到牙牙学语,来逾龆龀(脱换乳齿)就贯注着秦腔耳音,其中聪颖、嘴巧而早语者,不仅能以稚嫩的奶腔“逮”着唱,有的甚至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文选·张协〈七命〉》),常使路人驻足观之而惊奇。    
  李爱琴就是童伶中的佼佼者。她是西安市人,1939年生,祖父李三,绰号“四愣子”,擅演秦腔皮影戏,活跃在渭北一带;父亲李万祥也爱好戏曲,农闲时跟随“老爷子”到城乡集镇演出。李爱琴打四岁起就接触秦腔,耳畔常闻“锣鼓经”,梦中也听“弦索声”。祖父去世,家境贫苦。为求生计,父亲就带着长女爱琴奔走江湖。在漂泊之际,她曾先后入彭艺社、大华社学艺,初登舞台多演童生、丫鬟之类的配角。六岁开始在李正敏、董化清先生的培养指导下,先后演出《探窑》《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戏。因其嗓音明亮,吐字清脆,表演率真,加之年幼乖巧倍惹人爱,一时轰动渭北,赢得“六龄童”美誉。1954年,15岁的李爱琴参加了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从此结束了艰难动荡的穷戏童生活。
  在新的艺术天地里,她系统练功和学习文化,在全面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受益于秦腔前辈的悉心栽培,并得到全国戏剧界众多名流的热情指教,表演艺术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和飞跃。她多才多艺,戏路极宽,除擅演小生戏外,还应工须生、正旦、老旦等行,同时在现代戏中也有出色表现。在她塑造的数十个不同行当的舞台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周仁回府》之周仁,在继承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熔铸了自己的创造和升华,演出多达2600余场,被观众称为“活周仁”,可谓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厚爱。有感于李爱琴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就,我在与她多次同台演出主持节目时,曾以嵌名藏头诗为串联词:“李白桃红早芳菲,爱意至深唯秦音;琴心唱出真善美,好戏连台俱传神。”尽管语速很快,可是每当第三句刚落音,台下观众就高声齐呼:“李爱琴!……”
  小荷初露角 含苞粉带红
  新蕾见春色 七岁有伶童
  尽人皆知,京剧“海派”老生周信芳大师,艺名“麒麟童”,实际是“七龄童”之谐音演化。秦腔界虽未见谁冠领此名,但被誉为“秦腔坤伶皇后”的苏蕊娥,却是在七岁进入剧坛的。苏氏原籍商县(今之商州市),本是梨园世家,祖父苏长泰乃须生名流,父亲苏哲民、叔父苏育民为小生翘楚。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加之个人聪敏好学,苏蕊娥七岁即登台演戏。正式进入三意社后,成为“一旦挑八角”的台柱子。解放前历经猛进剧团及明正社的演艺生涯,建国初又回三意社。1953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教。其唱腔极富特点,甘美圆润,婉约清丽,独具魅力,高音挺拔,中音舒展,低音缠绵,真声醇和,假声明亮,对该院旦角演唱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因观众对她的折服和爱戴,即使她腿有残疾行动不便,演出时拉开大幕坐在台上演唱,人们也完全认可并热烈喝彩。可惜这位秦腔旦角之星,37岁时因病而过早地陨落了。好在她的唱腔留有珍贵唱片,并得以广泛流传而为后学继承,这也算是不幸中的欣慰吧。
  无独有偶。同为秦腔旦角的张彩香(1936年生,陕西长安人),也是7岁学艺,8岁登台,13岁演红,早年曾为秦腔前辈王文鹏、李正敏配戏。1951年加入渭南新民社,先工青衣,后工花旦,功底扎实,表演细腻,身段动作极具规范,曾主演过大小剧目四五十出。1952年参加全国戏曲会演受到程砚秋称赞;1956年获陕西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1958年被尚小云收为徒弟并亲授《昭君出塞》,1961年以该剧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获优秀奖。“文革”中受冲击,落实政策后重返舞台,在渭南地区秦剧团任演员兼导演。1992年56岁时赴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两年,之后执导《聂小倩》与《白玉楼》,分别获得全省会演综合一等奖和演员、音乐一等奖。作为在旧时代自小学艺、文化底子并不厚实的张彩香,年近花甲尚能如此奋进拼搏,其情其志其精神,不能不让人表示敬意。 
  八岁年方幼 早沐梨园露
  新人脱颖出 花绽玲珑秀
  “八岁红”——这是人民群众对秦腔旦角名家萧若兰的美称。她于1934年出生,西安含元殿人。其祖父是演小戏的艺人,父亲萧筮易是易俗社第七期学生,以演正旦见长。受家传戏风的耳濡目染,她从八岁学艺,并随父亲在渭北城乡演出,备受父老乡亲赞赏,因获“八岁红”之誉。此后,她亲承王天民先生教诲,扬长补短,拓宽戏路,注重表演,尤擅唱功。复又辗转于益民社、晓钟社、尚友社、明正社、秦声社。1952年落脚易俗社从艺,又深得封至模、李正敏、宋上华等前辈指导,技艺更为精进。1953年赴朝慰问志愿军,把秦腔送到前沿阵地。1956年参加全省戏剧会演,以《游龟山》之胡凤莲荣获演员一等奖。1958年参加陕西演出团晋京汇报及其后的巡回大江南北演出,好评如潮,颇著声望。她的“萧派”声腔艺术风格具有深谷幽兰、暗香浮动的美学意蕴,绵邈隽永而耐人回味。
  自然,八岁学艺的秦腔童伶不止一个萧若兰。其他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旦角马友仙;西安三意社的旦角李夕岚;易俗社的架子花脸兼文武丑李新华;汉中地区略阳剧团的旦角张玉玲等,也都是名家名演各有成就。
  九岁花如锦 黄绿芳半匀
  风雨红尘路 涉世苦含辛
  现代秦腔史上第一个坤伶旦角孟遏云,原名孟小光,1923年生于长安斗门镇。其父孟光华是易俗社第二期学生,以擅演须生而闻名。她受父亲影响,从小酷爱唱戏,九岁登上舞台,以《柜中缘》发端而引起轰动。戏剧界前辈因其唱腔有响遏行云之美,遂为之改名“遏云”。当时的秦腔剧坛均为男性演员,女性完全被拒之于梨园门外,孟遏云的脱颖而出使这种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她是最早绽放的秦腔坤旦之花。综观其一生经历,既有大红大紫的荣耀,也有大苦大悲的坎坷;既有横遭凌辱的酸涩,也有备受关爱的欣慰。
  孟遏云美貌聪慧,宽音大嗓,唱腔委婉传情,多演“敏家”名戏,早年成名,誉满陕甘。不幸的是在青海为马步青唱堂会时,被这个军阀软禁纳妾为姨太太。灯红酒绿的生活难以掩盖精神上的痛苦,一个偶然机会使她脱离樊笼逃回西安。谁知又有一个叫李德生的人,出身富豪之家,花钱买了个参议。他喜好秦腔,但更重姿色,为达到个人目的,竟以“烟毒罪”为借口,让国民党特务扣押了孟光华,逼其答应将女儿做妾。孟遏云于无奈之际只得顺从,并为李生了一个女儿。婚姻本来不幸,偏又染上烟瘾,她和李德生都抽鸦片,竟把李家在西安的几号生意抽光。解放后,李不可避免地失了业,孟则被安排到易俗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组织上动员他俩离了婚。 
  度过寒夜,更觉春暖。孟遏云自1952年到易俗社后,政治上获得新的生命,艺术上迈上新的台阶。她戒了烟瘾,焕发青春,身体康复,嗓音更佳,刻苦钻研,新戏不断,如《游龟山》《夺锦楼》《三滴血》《火焰驹》《一罐银元》等,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三等奖,在全省第一届会演中获一等奖,并先后参加了《火焰驹》《三滴血》两部戏曲影片的拍摄。又有幸随陕西演出团赴京汇报及巡回南方十三省(市)演出,所到之处颇受赞赏。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她扬眉吐气做主人,曾当选为人民代表,担任过易俗社副社长,并和著名秦腔小生徐抚民结为伉俪,重组幸福家庭。特别是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她和秦腔前辈名家田德年、刘毓中、苏育民、刘易平等应邀进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观礼。在历尽“秋风萧瑟”、终于“换了人间”的新时代,孟遏云不仅赢得了重现光彩的艺术青春,也登上了令人瞩目的政治舞台。
  1982年12月6日,孟遏云的人生里程走到终点。从9岁学艺到59岁辞世,粉墨春秋整整半个世纪。回首归宿,她会安然闭目了。毕竟,她比自己的前辈同乡赵振华幸运得多。
  赵振华是长安斗门镇人,1912年生。9岁从艺,初学旦角,后工须生,亦擅红生,唱做俱佳,曾是三意社主演。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谙熟秦腔传统,且又记忆超人,会戏一百多本,行话为“戏母子”,俗称叫“戏背篓”。更可贵者,他能演能导,重艺重德,忠厚待人,善于合作,深受同行敬重。“文革”中惨遭迫害含冤而死,终年57岁。他想以生命抗争那不公正的悲剧命运,却让家人特别是女儿经历了一场噩梦。
  赵晓岚乃赵振华之女。她和父亲一样,也是9岁学艺。当时因家境贫寒,订不起3年学戏3年义演的合同,父亲只得请老友吴立民在家教戏,1945年正式入三意社,饰小旦、刀马旦各路角色,经前辈师长指教而崭露头角。建国后不仅在全省首届戏剧会演中获二等奖,还与其父同时出席省、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可惜好景不长。在以后的岁月里,挫折大于顺利,苦涩多于欢乐,又因受父亲遭遇所累,被迫进厂打工,四处颠沛谋生。离团15年后复回三意社,为培养艺术新人做出优异成绩。度尽劫波,九九归一,也算是对晓岚的精神补偿吧。
  尽管人生多难,艺途维艰,然而9岁学艺成才的秦腔名伶,偏又不乏其人。如西安易俗社的一代当红小生陈妙华,知名旦角张咏华、孙莉群,须生演员兼导演刘幼民;西安市秦腔一团的挑梁青衣、老旦王玉琴;咸阳市兴平剧团的头牌须生焦晓春;榆林地区秦剧团的旦角主演王金玲等,都在各自的流金岁月写出闪光篇章。
  十岁睿智开 立志学艺来
  根深枝叶茂 勤奋出英才    
  远在宁夏银川的秦腔名家马桂芬,1942年生于新疆喀什。她是维吾尔族人(维语名叫阿力吐罕),偏又非常痴迷秦腔,10岁考入吴忠秦剧团,1965年进中央戏剧学院进修,结业后回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秦剧团。她苦学多才,戏路很宽,风格鲜明,自成一家,武旦、花旦、小旦、正旦、老旦、小生等均可驾轻就熟,演过秦腔、眉户、话剧、电视剧等50多部,连获大奖,享有盛誉。现任剧团副团长、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文联与剧协副主席。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女性,能够如此钟爱秦腔并取得超凡成就,实在是戏曲史上的奇迹,民族史上的佳话!像马桂芬这样过硬的演员,如果再遇上过硬的导演,实现强强联合,无疑会出好戏。毕竟,戏曲是演员的艺术,也是导演的艺术。说到此,使人想到王小民。
  国家一级导演王小民,西安市人,1929年生。1939年(10岁)参加八路军,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七月剧团(后改为八一剧团)任演员,既演现代戏,也演传统戏,曾在几十个剧目中担任主角,秦腔、眉户、话剧、歌剧、舞蹈等均有亲身体验,在文艺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建国后相继在省文工团和省戏曲研究院任专职导演,执导过40多部戏。1955年文化部在京举办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陕西推荐秦腔名家刘易平、苏育民、孟遏云、萧若兰、张新华等人参加,由王小民负责带队,其间与讲习会主任梅兰芳,副主任程砚秋、张庚、罗合如及首都一批戏剧专家多有接触,聆听教导获益匪浅。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在总结个人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戏曲的民族形式与“斯坦尼”表演体系理论相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戏曲导演路子并取得丰硕成果。不仅主持过全省三期导训班兼主讲,还经常应邀为各地戏曲团体授课,曾任《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编委兼撰稿,个人艺术小传被收入多部辞书,并有专著《秦腔表导演艺术》和传记《足迹》行世。当年“红小鬼”,今日名导演。王小民是从边区革命戏剧团体起根发苗,经过自学历练而走向成功的艺术英才。自然,我们也应该记得出身于旧戏班社而卓然成家的前辈艺人。
  高登云是陕西礼泉人,1912年生。1928年随母逃荒到长安。因家境贫困,10岁入咸阳新兴社学艺,主工文武小生,不到半年即登台演出,令师长和学友刮目相看。1934年转入咸阳益民社科班,经几年刻苦磨炼,技艺愈加精进,不足20岁已扬名关中。此后为养家奉母,十几年跑遍陕甘各地搭班演出。1952年参加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后并入戏曲研究院)。他功力深厚,技术全面,文武兼备,戏路极宽,大凡文戏之官衣、道袍、贫生,武戏之长靠、箭衣、短打,技巧之翎子、扇子、梢子(甩发)等,无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主演剧目多达100余部,其中以《黄鹤楼》《凤仪亭》《伐子都》《拷寇》《截江》《杀狗》等戏最具特色。曾获“风流吕布”、“活周瑜”之美誉,被渭北、长安一带观众称为“鞭子生”、“铁杆生”(其他剧种和戏剧词典未见此说)。显然,这是地域性的民间语汇,确切含义尚难考证。假如从先生所演剧目来分析,所谓“鞭子生”者,从人物年龄、身份层面说,是指介乎于小生与须生之间的角色,即二者的“边沿”之意,如《周仁回府》之周仁,《杀狗》之曹庄等。而“铁杆生”者,可能是从三四十年代秦腔武戏中,有的曾使用“铁把子”(铁刀铁矛)开打而来,这仅是揣测而已。先生自1971年起从事艺术教学工作,为培养舞台新人竭尽心力。退休后坚持收集、整理并绘制《秦腔脸谱》一册,计有各种人物造型1000多幅,部分曾在报刊发表,全册被剧院资料室收藏。他以痴迷秦腔之精神,锲而不舍之毅力,为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艺术财富。
  说到10岁学艺的秦腔英华,还有在观众中颇具影响的西安市秦腔一团小生、须生名家刘茹慧;省戏曲研究院著名丑角李兴;原为省戏曲研究院文武小生名家,后调省艺术学校任教的高级讲师冯改民;早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旦角主演,以后长期从事戏曲教育的省艺校高级讲师杨娥;西安易俗社挑梁武生王霭民、小生名家尹良俗、著名彩旦茹甲华、小生主演王芷华,以及五一剧团优秀旦角伍泽珠等,都有可资谈论的话题。
  十一十二岁 痴艺尤可贵
  几番冰霜苦 芳林绽香梅
  十一二岁是由童年步入少年的转折期,也恰恰是众多秦腔演员投身梨园的高峰期。在这个年龄层面不同时代所涌现的艺术英华,带有明显的群体性。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有李正敏(旦角)、阎振俗(丑角)、杨金凤(旦角)、刘亘天(须生)、马蓝鱼(旦角)、李应真(旦角)、胡正友(花脸)、贠宗翰(须生)、崔惠芳(旦角),卫宝善(花脸)、雷若男(武旦)、温喜爱(旦角)、李梅(旦角)、李娟(旦角)、萧英(旦角)、任小蕾(旦角)、张蓓(旦角)、王化武(武生)、穆小鹏
  (小生)等;西安易俗社有刘箴俗(旦角)、刘迪民(旦角)、王天民(旦角)、宋上华(旦角)、赵桂兰(旦角)、全巧民(旦角)、王保易(须生)、郭葆华(须生)、宋百存(花脸)等;西安三意社有苏育民(小生)、周辅国(花脸)、王辅生(丑角)、康盛富(须生)、李淑芳(旦角)、卫水珍(旦角)、张兴美(须生)等;西安尚友社有张新华(小生)、王集志(小生)、陈尚华(且角、导演)、齐海棠(旦角)、刘晓玲(旦角)和五一剧团李月娥(小生);宝鸡市人民剧团乔梅英(旦角)、吴香琴(旦角)、曹海棠(旦角);咸阳市大众剧团舒曼丽(旦角)、马金仙(旦角);渭南地区秦腔一团余巧云(旦角)、张燕(旦角);汉中市秦剧团黄维芬(旦角);洋县剧团李义唐(须生);南郑剧团许新萍(旦角);长安剧团岳天民(小生);兴平剧团刘芬芳(旦角);富平剧团马佩凤(旦角);大荔剧团何秀琴(旦角)以及远在新疆的吕晓玲(旦角)等。    
  就上述演员的从艺经历来看,总体上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从师承关系到流派风格的继承性。陈尚华少时先入集义社,后转入尚友社,一直主工青衣。因对李正敏唱腔推崇备至并努力继承,后来竟成为李先生的外甥女婿。所演《赤桑镇》(嫂娘)、《抱琵琶》(秦香莲)等戏,都颇具“敏腔”之韵味。在担任专职导演之后,更加重视对“敏腔”的深入研究,并精心运用到排练实践中去。如王玉琴的《杨门女将》,刘茹慧的《辕门斩子》,华美丽的《赶坡》,广雪琴的《庵堂认母》等戏,都是他参与唱腔设计和教唱指导的。他导演剧目多达80余出,访日演出的《会阵招亲》即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有人曾赋诗称赞:“吟出壮歌杨家将,绝唱一曲留庵堂。辕门古调传新声,遥寄会阵到扶桑。”
  二是对戏曲传统的继承借鉴与探索出新的创造性。郭葆华曾得刘毓中先生亲授《三滴血》(周仁瑞)、《古城会》(关羽)等戏的表演技巧,对刘老豪迈壮美、沉郁苍凉的艺术风格有所继承。其表演既有正生的凝重与衰派的古朴,兼有花脸的雄浑和武生的帅气。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善于从剧情和人物出发,大胆进行新的探索,在《西安事变》中饰演周恩来,就取得了很大成功。1979年晋京献礼演出时,曹禺大师曾撰文赞扬说:“用戏曲形式塑造领袖形象,秦腔《西安事变》是第一个。周恩来总理说陕西话,唱秦腔,这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是敢闯、敢做、勇于实践的首创精神。”
  名家来自伶童,伶童成为名家;代代伶童后继,辈辈名家育花。正所谓:秦腔树老花常红,古调新韵耀中华。
  1999年5月30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