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梨园代有才人出——漫谈秦中名伶之艺名与美称


  如果说,中华梨园名流大家浩如烟海,那么,三秦剧坛英杰才俊则宛若星河。古往今来,人们崇其艺、赞其才、敬其德、慕其名,津津乐道而为之广树口碑。追星捧月般的轰动效应,使多少艺苑耆宿声名远扬,客观上推动了以秦腔为主的陕西地方剧种的传播。
  清乾隆年间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吴太初的《燕兰小谱》;近代著名戏剧家封至模的《秦腔艺人考略》,王绍猷的《秦腔纪闻》等,分别对上自明清下迄民国的秦腔艺人多有著述,其翔实史料弥足珍贵,但现在却很难看到,有的甚至散失无存。随着历史印记愈来愈远,那些秦中精英如今已大多鲜为人知。
  有鉴于此,笔者仅据平日散见文字或前辈艺人口头传闻,对有关秦剧名伶之原名与艺名、俗称与美誉等,予以收集整理并作简略陈述。说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以乳名、俗称或绰号相传世间,却不知或很少知其真名实姓的艺人。
  譬如:秦腔须生润润子、陆顺子、假赖子、冉娃子、二楼子、银福子、恩科子(兰州红)、万成子、都成子、陆元子、万林子、黄娃、黑娃、双斌、平定儿;旦角溜溜旦、武吉子、龙得子、随鞑子、二宝子、三斗金、水娃子、齐娃子、中坤儿、五喜儿、出山红、四川红、十四红、十八红;小生丑儿、过儿、平儿、九门儿、丁卯儿、晏宝儿、定娃、茂盛儿、满槽子;花脸葫芦儿(真葫芦)、三道要、四金儿、台台子、卯娃子、姜科儿、刘五儿、雷劳儿、宽肠子、碎秃子、毛老爷及丑角永泅子等;
  又如:同州梆子须生冬至儿、四成儿、奓记儿、双喜儿、元元红;旦角同顺儿、双元儿、平安儿、润润儿、启运儿、兴业儿;花脸忽忽子、五五子;丑角皂皂子(同州梆子第一名丑)、碟碟子(武丑)及三喜儿、同州儿、云科儿、记虎儿、银项儿、庚寅儿(“活马武”)等;        
  再如:西府秦腔旦角争气娃、要命娃、酒铺娃、兰州娃、碎吉娃;花脸答娃子、苏穆娃,以及阿宫腔的齐娃子、友娃子、纪娃子、马娃子、时娃子、双兽子等。
  上述艺人大多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即1841年至1918年的旧民主主义时期。他们身怀绝技,曾让剧坛震撼。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风气,需要艺人演戏却又轻视其人格尊严,封建世俗观念更以“戏子”为低贱行业。即使戏唱得再红,却很少有人为之“正名”。然而,那些土得掉渣的乳名、俗称或绰号,无论是演员个人与生俱来,还是普通百姓随口呼出,却来得拙朴、天然、亲切而有地域特色,随便举例都可证明。按关中方言,“三道要”的“要”,意指捆谷物垛子的草绳,三道要者,捆得紧也,大概借指其人演戏火爆、紧凑、毫不漫散吧;“奓记儿”之“奓”,意为比大还大得多。也许指其在兄弟中排行最长,或言登台身材个头之高;“假赖子”的“赖”,非是“无赖”之意,而是可爱昵称。凡此种种,没有矫饰反倒更能普遍传开,连同他们的演出剧目一起,显现了戏曲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一种生存状态。 
  自然,上述秦戏名角,也并非全无真名。戏剧评论家静波在《三意社人物志》中,曾对有关演员做过评述。如:
  陆顺子(生卒不详)原名高步云,陕西长安人。秦腔名须,以衰派老生见长,所演《祭灵》《赵德胜带箭》等戏,俱得名师真传而形神兼备。关中民谚早有“陆顺子的《祭灵》带《巡城》,除了他舅谁都不行”的赞誉。其舅父正是秦腔须生巨匠润润子,经他亲授外甥的《大报仇》,陆顺子演来尤为拿手,被观众称为“活刘备”。刘毓中、阎更平等几代须生翘楚,所演《祭灵》无不承其衣钵。他的《广寒图》《日月图》《烙碗计》《铁莲花》《八件衣》《卖画劈门》等戏,也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早年曾在榛苓社任教,后到三意社从艺,成为须生台柱,堪称秦腔大家。
  碎秃子(生卒不详)原名李怀坤,陕西长安人。初学丑角,后改花脸,身架威武,唱腔刚劲,以擅演《战马超》《取巴州》《捉潘璋》《斩单童》《九龙柱》等戏而闻名。
  毛老爷(生卒不详)原名赵见龙,陕西大荔人。幼年在蒲城陈孚班学艺,专工武生,出科后随班演出,民初在长庆社任教练,培养了几班学生。建国后在陕西省戏曲学校任教,其武功之高超,教学之认真,历来为同行称道。至于“毛老爷”之俗称因何而来,令人难解其谜。    
  另有三位艺人,清末均应聘到长庆班演出,虽不知真名却留下闪光技艺,即:
  三斗金(生卒不详)秦腔男旦,主工青衣。陕西长安人。以《桑园会》《三上轿》《四贤册》《五典坡》《清风亭》等戏最为拿手,更因优美的嗓音条件和绝妙的唱腔技巧,而令观众为之倾倒。所谓“三斗金”者,当是观众赞语,概言其艺术之珍贵,恐比真名更具魅力。                    
  水娃子(生卒不详)秦腔男旦,长于闺阁而又文武不挡,表演细腻更见唱腔传神,扮相清秀不显须眉痕迹。所演《铁弓缘》《金钟罩》《审苏三》《春秋配》《拾玉镯》等戏,无不惟肖惟妙而深受观众青睐。
  冉娃子(生卒不详)秦腔须生。陕西长安人。曾和水娃子一起拜名家黄娃为师,得其真传而为之门下高足。代表剧目有《金沙滩》《拷吉平》《白鹿原》《雁塔寺》《五丈原》《打李阙》《二堂舍子》《四郎探母》等,是声震渭北的一代当红名角。
  而另一种情形是,在前边所列艺人名单中,如秦腔须生假赖子(郑生云)、小生平儿(李鸿宾)、小生定娃(屈景益);阿宫腔演员齐娃子(胡宝成)、友娃子(李正起)、纪娃子(赵客德),双兽子(赵三)等,也仅知其名而已,从艺详情无法了解,实为遗憾。
  其二,真名实姓及经历俱有记载,而以艺名、誉称盛传剧坛的艺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开始。而此前在辛亥革命影响下成立的陕西“易俗伶学社”,已成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折期间的重要文化团体,带动了整个秦腔界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大变革。按时间来说,清末到民初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阶段,陕西戏曲舞台涌现的众多名伶,是前后相互交叉出现在相关班社的。他们走红三秦,声誉鼎隆,各种桂冠,不胜枚举。
  1.以艺术成就与影响力度而称誉者——
  “秦腔王瑶卿”:陈雨农。乳名德娃,学名嘉训。西安市人。早年学艺工旦角,擅长表演极传神,以致民谚有传:“快走别歇,德儿的《走雪》”;“快走快跑,德儿的《皇姑打朝》”。后到易俗社任总教练长达30年,对秦腔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培育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堪称桃李满天,故人们以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名相誉之。
  “神童”与“西刘”:易俗社早期演员中杰出代表刘箴俗。原籍户县,9岁丧母,11岁报考从艺,幸遇孙仁玉慧眼识才而入科;经陈雨农、党甘亭悉心调教而脱颖。首次演出就博得满堂彩,被观众赞为“神童”。后又演出了《青梅传》《慈云庵》《忠孝图》等十几部戏。1921年到武汉演出,引起空前轰动,报上撰文赞其“有过人之才,欧梅之风”,至此而有“南欧(欧阳予倩)、北梅(梅兰芳)、西刘(刘箴俗)”之称。        
  “陕西梅兰芳”:王天民。在易俗社担纲主演近30年的卓越旦角艺术家。原籍歧山,生于西安,入科初习小生,后以花旦成名。1932年,在《新秦日报》举办的“菊部春秋”秦腔演员评比中名列榜首。后两度赴北平演出,轰动京津好评如潮,《大公报》等媒体载文,称他“有砚秋之端丽,慧生之娇媚”,“兰芳20年前,不过如是也”。由此博得“陕西梅兰芳”之美誉。    
  “秦腔正宗”:李正敏。开创秦腔“敏派”演唱风格的一代旦角大师。西安狄寨人,幼时家贫当学徒,12岁入正俗社从艺,师承高登岳、党甘亭,以青衣戏走红三秦乃至西北。1935年应上海百代公司之邀,灌制《探窑》《赶坡》《走雪》《血泪鸳鸯传》《断桥》《黛玉葬花》《游园》《二度梅》8张唱片,我国电影界元老周伯勋先生为其担任解说的导言中,率先冠以“秦腔正宗”之名。自此声誉传遍全国,更为秦剧同仁所一致公认。
  2.以个人出身或相貌性格之俗称而闻名者——
  “船户娃”:本名梁箴。长安县人,清末秦腔旦角,以唱功驰誉三秦,青衣戏最具特色,不仅有一副好嗓子,更善于刚柔相济以声传情。曾在榛苓社任教,何振中、武振华等得其真传。   
  “大麻子”:本名杨保善。武功人。清末秦腔丑角。自幼学艺,初工二丑,后因故到兰州谋生。在秦腔剧院当烧水工时,相遇一位大丑名角,遂拜为师长,得其亲传,艺事精进,以《张松献川》等戏轰动兰州。返陕后在三意社及关中一带搭班演出,以台风严谨、幽默风趣、唱做兼优、丑而不俗的精湛技艺,深得同行和观众赞誉。
  “假科儿”:本名张寿全。长安人。清末秦腔净角。先在德盛班、玉庆班搭班,后入三意社长达数十年。精于唱念,又擅工架,各路角色,无不传神,堪称秦腔净角一代名师。试问:先生既有“假科儿”之称,那么“真科儿”又是谁呢?谜也。    
  3.以绝艺走红又以“红”字为艺名的前辈耆宿——
  “麻子红”:本名李云亭,乳名修德子,户县秦镇人。清末秦腔须生大师。早年随关中名须润润子学艺,全面继承了乃师拿手绝活,并在个人实践中有所发展创新。先后入几家班社演艺,均为头牌挑梁台柱。刘毓中等后辈须生名家,大多宗法李公而沐受教泽。因先生面部有几颗麻斑,故而人称艺名麻子红。
  “木匠红”:本名刘立杰,临潼雨金人。幼年家贫失学后,到泾阳县学木匠。22岁学艺,火器晚成,遂有木匠红之誉。长于安工老生,精于唱腔韵味,尤以艺德高尚而受人敬重。40岁后到易俗社任教,为培养艺术人才而卓著勋劳,是清末以来秦腔名须代表人物之一。     
  “胎里红”:本名党甘亭,乳名群儿。幼习秦腔花旦,11岁登台即红遍关中。因其少年成才,故有胎里红艺名。20岁时嗓音失调,以演做工戏和刀马旦为主。后到易俗社任教兼做导演,刘箴俗、王天民、李正敏等旦角精英,皆得其真传而成为冠领群芳之翘楚,先生之功永不磨灭。
  “洋胎里红”:本名郭长秀,清末秦腔花旦名角,曾在陈雨农的玉成班(后改玉庆班)演艺,所谓洋胎里红,当是从党甘亭之艺名仿效而来。       
  “伙计红”:本名孙举贤,清末名旦。先唱眉户,后改秦腔,嗓音清丽,以唱见长。其艺名从字面看,大概指其曾学手艺、当伙计,后来以戏唱红而言。  
  “胆大红”:一个偶然机会,使刘毓中得此美誉。先生虽自幼酷爱秦腔,但父亲刘立杰有感于艺途艰难,反对儿子投身梨园,直至16岁他才进入易俗社。由于年龄偏大起步较晚,老师并不看重,排不上像样角色。但他并未因此灰心,立志以勤补拙夯实基础,并偷经学艺地看会了一些戏,私下练习熟记于心。有一次,演《宁武关》的主角因故误场,刘毓中立即化妆补台,临场不慌不乱,演得十分
  到位。陈雨农先生大为惊奇,在台下亲自喝彩,并送给他“胆大红”的绰号,这比后来观众称其“活霸王”的赞语,本质上更近于艺名蕴涵。毕竟,这是他成为须生大家的转折点。
  “白菜红”:本名康正绪,乳名康狗。原籍长安鸣犊,1912年生于西安。因家境贫寒,少年时以捡破烂、卖白菜度日。16岁开始学艺,入正俗社,主工须生,成名后观众以白菜红为其艺名,赞赏有加。解放前在西安、兰州等地演戏,1949年到西安尚友社,为文武不挡、唱做俱佳的须生台柱。
  “虼蚤红”:本名赵化俗。长安人。1922年生于清贫农家,10岁进荣化社学艺,一个半月后即能演《打金枝》《回荆州》《访苏州》之主角,初出茅庐一炮打响,被观众昵称虼蚤红。后到汉中天汉社从艺,为秦腔花旦、青衣名演。虽脚有残疾走路颠跛,但能扬长补短,上台不露痕迹,精彩技艺令人惊叹。
  4.以演活角色而称誉的舞台名家——
  “活韩信”:同州梆子须生王谋儿
  “活张飞”:同州梆子净角王赖赖
  “活刘备”:秦腔须生高步云(陆顺子)
  “活孔明”:秦腔须生王文鹏
  “活魏虎”:秦腔净角赵全录
  “活周瑜”:秦腔小生沈和中
  “活关公”,秦腔红生阎国斌
  “活霸王”:秦腔须生刘毓中  
  “活延景”:秦腔须生刘易平
  “活岳飞”:秦腔须生耿善民
  “活赵云”;秦腔武生李益中
  “活周仓”:秦腔净角姚裕国
  “活周仁”:秦腔小生任哲中
  “活貂蝉”:秦腔旦角张镜堂    
  5.以演技、行当及地域特点而称誉的各路名流——
  “猛开花”:同州梆子旦角艺人王德元。早在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即名震渭南、大荔、朝邑一带,会戏百余本,声传千万家,为一时之盛。
  “盖陕西”:同州梆子旦角艺人白长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北京宫廷搭班演出,艺高技精,颇为轰动,与京华名旦并荣,英国使馆曾录其《断桥》《兴国图》等唱片。盛誉满大都,岂止盖陕西。
  “一杆旗”:清末碗碗腔艺人杜升初。辛亥革命前夕就率班演遍渭河南北,红极一时,颇受欢迎。誉为一杆旗,足见影响力。 
  “一声雷”:清末秦腔净角李金鸣,乳名六五儿。长安人。曾拜关中名净葫芦儿(真葫芦)为师兄,故人亦称其假葫芦儿。嗓音高亢雄放,有霹雳惊雷之势。
  “一枝花”:清末秦腔旦角曾鉴堂,又名玉桂。三原人。以擅演花旦、唱作俱佳、妩媚动人而出名。
  “白菜心”:清末秦腔青衣赵生金。此誉可能既指其演唱嗓音之甜美,又居于舞台中心之地位,极为形象生动。
  “活手腕”:清末秦腔旦角李月亭,乳名黑娃。以主演《阴阳河卖水》,手腕技巧及担功灵动鲜活而出名。
  “戏母子”:秦腔须生秦鸿德。宝鸡市人。学有渊源,戏路宽广,能演多种行当,尤以须生擅长。记忆力超乎常人,胸藏数百本剧目,因而人称“戏母子”。解放后在陕西省戏曲剧院任教。
  “咬牙旦”:秦腔青衣杨金声。长安人。幼年人长安清化社学艺,成年后相继在集义社、正俗社及三意社演戏。建国后在尚友社任教。他虽嗓音条件不佳,但在用气行腔上狠下工夫,尤其是吐字,咬得真,送得远,多用齿音和鼻音,唱腔感情浓烈,令人热耳酸心,人称咬牙旦。
  “酥麻糖”:秦腔名丑苏牖民、马平民、汤涤俗之姓氏谐音组合。在易俗社前期这三位丑角中,苏氏工袍带大丑,以《三滴血》之晋信书最具特色,数十年来该社一直沿用其戏路演出;马氏原籍永寿,幼年随父到西安,15岁入科学艺,刻苦努力,无师自通,各类文丑,演来俱佳。而且为人心地善良,性情温文尔雅,故有“马博士”之誉;汤氏以小丑见长,兼演刁泼彩旦,自创一格,饶有趣味。可谓:众人皆喜“酥麻糖”,细品其味不一样,同属秦腔丑角行,一马当先竟其长。
  “滑稽大王”:名丑马平民之又一誉称,见于1935年西安举行秦腔演员优秀者评比排行榜。    
  “花脸大王”:易俗社花脸成就最高者李可易。初习旦角,后改花脸,功底扎实,技艺全面,大净、副净、武净样样精通,唱、念、做、打无不驾轻就熟,主演花脸戏达50余种,还演过20多出京剧。1935年西安举行秦腔优秀演员评比时荣获“花脸大王”称号。1947年后在该社长期担任教练和导演。
  “贫生大王”:秦腔小生名宿靖正恭。字品三。长安人。14岁入正俗社学艺,应工小生,与李正敏是师兄弟,生旦合作,默契天成,出类拔萃,蜚声秦中。后因陕西连年灾荒,为谋生计而转赴兰州。舞台生涯六十年,演出剧目百余种,唱腔高爽宽朗,韵味清秀雅致,表演刚柔相济,念白独具风采,尤以贫生戏最为出众,故有“贫生大王”之美誉。  
  “月琴王”:碗碗腔名艺人王四贵。生于清末,大荔县人。原为地方皮影班社领班,嗓音欠佳但却有味,擅唱旦角别具一格;且有一定文化,能即兴取事现编唱词,更善弹奏月琴(领衔乐器),技巧绝妙,人称“月琴王”,在陕西东府颇有名声。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后,应聘入陕西省戏曲剧院任教。83岁时病逝于家乡。
  “转一圈”:碗碗腔名艺人冯才。生年不详,蒲城县人。早年师承“一杆旗”杜升初学唱碗碗腔,后长期从事硬弦演奏,音色优美,超乎于众,掌握了大量板式曲子和唢呐牌子,东西路剧种音乐无不通晓,人称“转一圈”。1957年入陕西省戏曲剧院,退休后于1968年病逝。
  “迷三县”:同州梆子名艺人朱林逢,陕西合阳坊镇人。早年学艺,以擅演正小旦闻名东府大荔、合阳、澄城三县,故有此盛誉。1957年到陕西省戏曲学校同州梆子班任教,为抢救古老剧种,培养后继新人,做出重要贡献。    
  “草上飞”:晋剧武戏演员胡万胜。生年不详。山西省人。早年从艺,擅长三花脸,尤以功夫过硬、身体轻盈、动作敏健而有“草上飞”之艺名。抗战中参军转战陕北,后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请,任武功教练并排导秦腔剧目,使剧团艺术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1943年去世,被安葬于延安大砭沟山坡上,剧团为之立碑以志其功。
  其三,早年见之出版物的秦腔名伶誉称。
  民国十三年(1924年),有署名辕师氏者,著有《西京梨园选秀集》出版,不分行当选出其时23名秦腔优秀演员。排序为:
  “紫衣戴帽人”张秀民第一;
  “擎天柱”刘毓中第二;
  “护花主人”沈和中第三;
  “小观音”朱训俗第四;
  “金屋娇”刘箴俗第五;
  “玉玲珑”杨理俗第六;
  “谢家宝树”王秉中第七;
  “绿衣公子”李景民第八;
  “铁面御史”李健民第九;
  “齐东野人”苏牖民第十;
  “巧八哥”马辅民第十一;
  “秋后柳”刘迪民第十二;
  “少年老成人”张和易第十三;
  “北堂萱”高致中第十四;
  “牡丹花”种玉华第十五;
  “看花使者”冯居易第十六;
  “小李广”路习易第十七;
  “霜后藤”王安民第十八;
  “下里妇”汤涤俗第十九;
  “贫家翁”阎振国第二十;
  “雨中花”赵振华第二十一;
  “云中鹤”徐正国第二十二;
  “无语花”韩佐国第二十三。
  梨园谱中几搜寻,只将前贤励后人。上述秦剧名伶,俱是艺苑功臣。他们之成就,不是依赖“会演”推出,而是在磨砺中拼打成功;不是凭藉“官方”发奖扬名,而是在观众检验中博誉。没有炒作,不含水分,名副其实,金石可鉴。当今后学,面对前辈,当不可懈怠而自弃,不可浮躁而投机。唯有苦学深钻,方为成才之道。
  1999年2月7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