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名伶优化组合的艺术结晶——张兰秦、王玉琴、陈仁义演唱秦腔《白叮本》点评


  秦腔传统剧目《黑叮本》,是观众非常熟悉的戏,但对于《白叮本》则比较生疏。为此,特意点评由张兰秦、王玉琴、陈仁义演唱的这出戏,对爱好秦腔的朋友来说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所裨益。
  第一,在比较中了解两出极为相似的“叮本戏”
  《黑叮本》,又名《忠保国》《二进宫》《赵飞搬兵》,是一部广为流传的本戏。通常单演折子戏时叫《黑叮本》。写明穆宗(朱载垕)去世,太子年幼,皇后李艳妃垂帘听政,因受其父李良诱骗,打算把朝政让李执掌。定国公徐彦昭及兵部侍郎杨波,出于国家安危考虑,上殿动本极力谏阻,因遭到李后反对而未能制止。
  《白叮本》是连台本戏《薛刚反唐》中《纪家山》之一折。写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后武则天攫取政权,借口太子年幼,意欲让其侄武三思暂掌朝政。长寿王程咬金与侍御史狄仁杰,犯颜谏诤、坚决反对;武则天无奈,只好令武三思先去征讨兴兵反唐的薛刚,待立功后再好让位。        
  由于两出“叮本”戏的政治背景相近,所以在故事走向、情节安排、人物设置以及唱腔板式甚至念白台词等环节,都有极其相似之处。尽管似曾相识的情形在传统戏中屡见不鲜,但像这两出“叮本”戏如此“撞车”,却称得上“雷同之最”。
  但这毕竟是两个不同朝代的戏,差别总是有的。听了《白叮本》,对照《黑叮本》,自可从中看出“门道”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在听戏中了解戏剧化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就《白吁本》来说,戏中三个主要角色,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武则天,名盟,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幼妾)。她精通文史,明敏机智,有权术,善应变,李治为太子时,二人便建立了感情。太宗死后到感业寺出家为尼,但她不甘于寺院生活的清苦寂寞,思绪常常飞到曾与她海誓山盟、并已成为皇帝的李治身边。公元654年,高宗把她召回宫中,她凭借姿色和计谋,玩弄陷害他人的卑劣手法,第二年被立为皇后,参与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帝”。她先后废掉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公元690年自立为帝,改唐为周,史称武周,时年67岁,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公元705年病死于洛阳,遗言“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当时围绕是否与高宗合葬的问题,朝廷上下引起激烈争论。最后还是唐中宗说了话,同意将自己的母亲合葬乾陵。乾陵俗称“姑婆陵”,至今乾县一带仍把祖母或年高德望的妇女称作“姑婆”(“姑”,方言读音“瓜”)。看来,老百姓对武则天还是公允的。
  程咬金,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后改名程知节。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义军,任内军骠骑。李密战败后,归属王世充,后又归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跟随李世民,大破宋金刚,擒获窦建德,降伏王世充。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屡立战功,被封为宿国公。后来受到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在高祖李渊面前说他的坏话,高祖将他发落到康州任刺史。消息传来,程咬金对李世民说:“大王的手足正在被人削除,这样下去,姓命也难以保全。我冒死违抗圣命,不去康州赴任,与你共图大业,希望你赶快下定决心。”李世民听取了他的意见,决定发动军事政变。“玄武门之变”时,程咬金随李世民讨伐李建成和李元吉。事成被拜为太子右
  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后改封庐国公,授普州刺史。公元665年亡故,被谥封为骡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太宗昭陵。
  狄仁杰(公元630年一700年),唐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怀英。以明经举仕,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以过人才干决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迁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等职。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任地方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丞相)。后被酷吏来俊臣诬陷下狱,贬彭泽令,转任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复相。后突厥进犯赵州、定州等地,他任河北道行军副元帅、河北道安抚使等职。曾劝止武则天造大佛像,又以母子恩情为言,劝武则天召还中宗,并推荐张柬之、恒彦犯、敬辉,姚崇等数十人,知人善用,被称为贤相。70岁去世,被迫封为梁国公。墓在乾陵旁,但不属陪葬之列。
  再从戏中捉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来说,涉及三皇五帝,唐尧虞舜;周文王访贤,姜太公辅佐,奠定周王朝八百多年基业,到周赧王(姬延)衰败降秦,周朝灭亡,期间又穿插十七国诸侯纷争,到春秋至战国时代的前七国崛起、中七国割据、后七国争雄,相继引出孙膑庞涓斗智、乐毅大显奇才、兵家吴起被杀的故事。而后又讲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药酒毒死汉平帝,刘秀被迫亡命,大刀苏显追杀,马武姚期救驾,光武洛阳中兴;再讲到隋朝的杨广逼宫、辱妹杀母、暴君专政、朝纲大乱,以致引发隋末孟海公、窦建德的农民起义,李密与瓦岗寨英雄聚义,唐国公李渊太原举兵,以及秦王李世民纵横驰骋的征战生涯等。牵扯出李靖、单童、秦琼、罗成、尉迟敬德、程咬金、王伯党、张士贵、李道宗等一大串历史人物。可以说一折戏等于一堂历史课。虽然某些人和事与历史记载有一定出入,但这是戏剧化的舞台艺术所不可避免的。对史学家来说,研究历史是“实事求是”;对戏剧家来说,演绎历史是“失事求似”。而对一般观众来说,通过看戏,既满足了文化娱乐需求,又得到了历史基本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大有益。
  第三,在艺术欣赏中品味不同人物、不同行当的演唱风格    
  以前,我曾讲过王玉琴的艺术成就,这里不再赘述。陈仁义是陕西泾阳县人,1924年出生,比王玉琴年长8岁。他半路出家,20岁才开始搭班学艺,因之武功基础薄弱,而以须生唱功见长,根据个人嗓音条件,在钻研刘易平、袁克勤等前辈名家的唱腔上下了一番工夫,后以唱红生戏《下河东》而出名。从年龄层面讲,王、陈算是一代人。而在兰州市秦剧团从艺的张兰秦,则属于中年一代花脸名角,在甘陇地区很有影响,前几年应邀来西安进行艺术交流演出,才让陕西观众初识庐山面目,殊不知,他出身根本在宝鸡,但功成名就于兰州。可以说,《白叮本》是陕甘两省、两代名伶、三个行当的珠联璧合,颇具相得益彰、各显风采的艺术效果。
  王玉琴饰演武则天以正旦应工,陈仁义饰演狄仁杰以须生应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张兰秦饰演程咬金,是以正净(大净)应工,不勾花脸油彩脸谱,代之以白眉白满(白须)俊扮,在一般秦腔传统剧目中并不多见。这种装扮在戏曲行话中叫做“白净”,过去昆剧角色行当中有过,称净角涂白面的人物为“白面”。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白面之难,声音气局,必极其胜,沉雄之气,寓于嬉笑怒骂者,均于粉光中透出。”程咬金是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单田芳在评书《隋唐演义》中称他为“福大命大造化大”的“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腔《斩单童》中他又以大丑扮相出现。因此,张兰秦的程咬金,就显得别具特色了。
  《白叮本》整折戏要演一个多小时,全剧以唱腔为主,兼有大段念白(主要在程咬金叙述李世民当年的征战经历)。后半折的对唱部分大多是[双棰带板]起唱,节奏明快、顿挫强烈、棱角凌厉、气氛火爆。王玉琴发挥了宽音大嗓、本腔本韵、满宫满调的特点,显得平整工稳、韵味纯正、端严崇实。陈仁义一改他在《下河东》等红生戏中的唱法,而向秦腔正生靠近,吐字清晰,音色明亮,行腔顺畅,气度洒脱,有一种清风明月见高洁的韵致,显然是步追刘易平的唱腔风格。张兰秦年富力强、气壮声昂,音质浑厚、不温不爆,唱念特色明显受米新洪(甘肃花脸名家)的影响,在吐字上又近似于张健民的激扬铿锵,富有张力和弹性,行腔浑厚凝重,气势刚劲雄放,善于运用技巧,显得轻松自如,没有挣、努、吼的感觉,尽显秦腔花脸的阳刚之美。          
  总之,一出《白叮本》,是陕甘两代名伶艺术合作的结晶。正所谓:
  优化组合出好戏,强强联手信不疑;
  三个行当相媲美,绝妙声腔倍新奇。
  2003年10月31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