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新的求索 新的收获——祝贺张宁“名段精选光盘”发行并点评所唱《赶坡》选段


  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张宁“名段精选CD光盘”摆在面前,令人兴奋不已,感慨颇多。这不仅是因为光盘内容丰富、形式别样、制作精美、装潢讲究;也由于它的产生过程几经艰难,实在来之不易。更深一层的缘由,是我对张宁有着较多了解,掂得出她这并非寻常之举的分量。
  张宁是西安市高陵县人,自幼酷爱戏曲,在记得事情的时候,就随其母学会了唱《梁秋燕》。她的父亲也是戏迷,家庭的影响使她对戏曲愈加钟情。遂于1976年报考县文艺班,1980年又入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于1987年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相继在同州梆子团、秦腔团从艺,主工小旦。曾获全省青年演员第二、三届“西凤杯”秦腔广播大赛及邀请赛三个一等奖;陕西电视台卡拉OK大赛连续三次一等奖;陕西省文化厅秦腔青年演员“易发杯”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清唱一等奖等。主演剧目有《花亭相会》《苏三起解》《坐宫》《探窑》《三对面》及《彩楼记》选场等。嗓音甜美圆润,行腔委婉流畅,善于以声传情。她虽未见过“秦腔坤伶皇后”苏蕊娥(苏因病去世时她才两岁),但多年来凭借录音学习前辈传世绝唱,以她优越的嗓音天赋与聪慧灵敏的悟性,认真钻研,锲而不舍,唱来具有“苏派”韵味,同时亦吸收了秦腔名家萧玉玲的唱腔特色,因而深受专家和观众好评。
  由于工作关系,十多年来我与张宁多有接触。可以说是亲眼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来的。按说,如今的张宁在三秦剧坛已小有名气,作为戏曲青年演员中的优秀人才,随着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的日益提高,艺术水平和思想修养的不断进步,已过而立之年的她,本该通过更多的舞台实践,再展艺术青春的风采,结出愈为丰硕的梨园之果。但在戏曲尚未完全走出低谷的徘徊中,在表演艺术团体依然滞后的体制束缚下,事业上的机遇常常与她无缘。岁月蹉跎,韶华流逝,惆怅与苦恼使她焦灼不安,加之人生天地并非总是阳光明媚,即使短暂的坎坷也会罩上一片阴影。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对人言二三分”吧。   
  然而,人生难得是精神,张宁毕竟是张宁。她很要强,也有志气。走过了27年从艺之路的她,不愿意让自己心爱的艺术半途而废,也不忍心让热情的观众在期待中失望。于是,在将近两年的沉默之中,她又在崛起奋进。现在录制发行的这套名段精选系列光盘,就是她经过痛苦历练后的艺术结晶。正如她在光盘的“心曲寄语”中所说:
  二十七载从艺,
  也算长久蕴蓄。
  难忘观众厚爱,
  常思人民养育。
  自愧奉献太少,
  不兔惶惑压抑……
  压抑中,苦苦求索;
  求索中,跃跃奋起。
  只将满怀深情,
  化作秦韵妙曲。
  不知您肯否笑纳?
  能否满意?
  我作为这套光盘的撰稿与解说,在此想告诉戏迷朋友,对于张宁所作的新贡献,相信大家是乐意欣赏的,也会满意的,因为这套节目是在著名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冯健雪、萧玉玲与展运华的指导下,由著名作曲家刘克忠编配录音合成,在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李小锋担任艺术总监以及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从内容与规模来看,系列光盘分为一、二、三集,包括秦腔、眉户、碗碗腔三个剧种的21个剧目(其中传统戏16个、现代戏5个)27个唱段(其中秦腔23段、眉户3段、碗碗腔1段);涉及小旦、花旦、闺阁旦、青衣4个行当;兼有运用不同声型一人同时演唱两种角色。而且每个唱段之间都以诗词形式解说串联,使原来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唱段,有了某种巧妙的内在联系。可谓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光盘中选录的秦腔《赶坡》中王宝钏“适才间大嫂对我言”这段唱,是由[苦音慢板]转[苦音二六板]结构而成,从张宁的演唱中可以感受到以下三点:
  第一,突破行当,探索新路。张宁素以小旦唱功见长,有一种甜美、圆润、柔和、清丽的韵味。而《赶坡》这出戏却是以青衣应工,无论李正敏、何振中,还是郭明霞、杨凤兰等老一辈秦腔名家,早巳把戏唱红,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张宁选录这段戏,本意就在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不满足于轻车熟路,而要另辟蹊径,这是一种可贵的开拓精神。无疑也是给自己出了难题。因为她的嗓音是高音区昂扬明亮,中音区纯绵婉约,而低音区则不够浑厚凝重,气息沉不下,声就托不住。为了打破这种局限,她在演唱这段戏时,有意识地把嗓音放开扩展,尽量通过胸腔共鸣,寻找宽厚沉稳的感觉。如“适才间大嫂对我言”的“大嫂”二字,发音着力高挑,突出张力冲劲;“昨夜晚”三字的拖腔,以回旋中伴随奔放来处理;“他问我一声我应一言”的“一声”二字,借重吐字的力度与上扬音韵,都有别于小旦唱腔的纤细柔媚。而“叫邻位”“等等我”“应一言”等字句的落音,则明显地是在下滑中求得低沉与厚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继承借鉴,不拘成规。秦腔《赶坡》是一出悠久而古老的传统戏,假如从清末民初算起,迄今至少也有近百年历史。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秦腔舞台除了像孟遏云、杨金凤、苏蕊娥等个别坤伶之外,基本上是以乾旦占主导地位。因此,前辈艺人在设计唱腔时,是从男唱女声的嗓音特点出发的。随着这出戏的流传,原有的声腔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概念,先入为主的东西对观众影响极深。尽管如此,建国以后的女演员,大凡唱《赶坡》者,也总是从自己的嗓音条件出发,并非模式化地“依样画葫芦”,基本上是学习演唱技巧处理,而声腔则体现个人特点。张宁敢于录制这段唱,还是有点胆量的。比如李正敏先生的“昨夜晚……”行腔,那是“敏腔”的特点,但对张宁就未必合适;假使不这样唱,又可能招致戏迷非议。现在听张宁的这段唱,从总体上说,对前辈的节奏处理、排字技巧、情绪把握都有所继承,但发声行腔并不拘泥于成规。这也是一种创新精神。
  第三,把握性格,唱出精神。唐代历史并无王宝钏其人,这是戏剧化了的人物,是剧作家为封建礼教束缚下婚姻不能自主的女性们伸张正义,而着意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戏中的王宝钏是有文化、有理智的丞相干金,她敢于同嫌贫爱富、失信毁婚的父亲直面抗争,确是冰清玉洁的女中典范。尽管她离别丈夫十八年,苦守寒窑熬日月,心中难免有一种孤寂与惆怅的情绪,甚至因思念太久而有某些忧伤和抱怨。但她的处境与经历不同于《三娘教子》的王春娥,也不同于《铡美案》的秦香莲,更不是一般的农村妇女,因此在表演与唱腔上应该把握有度、分寸得当。何况从人物年龄推算,到《赶坡》这场戏时,王宝钏还是三十六七岁的少妇,依然具有秀外慧中的形象与气质。常见某些唱《赶坡》的演员,为了博取观众掌声,到唱腔交紧处不加控制地追求所谓的“火爆”,实际上偏离了人物。而张宁在演唱时注意把握性格基调,追求角色的精神气韵,总体上还是比较得体的。
  毕竟,唱惯小旦唱青衣,这对张宁来说是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即使还有某些欠缺,人们也是能够理解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能在舞台上看到一个新的王宝钏,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张宁以她的执著与努力,正在做这份答卷,我们希望看到她取得好成绩。
  2003年5月16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