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敢迎激流挽狂澜 ——郭葆华演唱秦腔《西安事变》周恩来选段赏析


  早在1977年,西安易俗社(当时与尚友社合并为西安市秦腔一团)的同志们,出于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决心把西安事变搬上秦腔舞台,艺术地再现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于是,由剧作家杨克忍、李哲明、范角、段肇升组成创作组,到全国各地访问和收集资料,经过紧张而又艰难的努力,当年9月写出初稿,10月进行加工修改,之后送文化部审查剧本,完成了最初阶段的准备工作。
  编演反映西安事变的戏,没有人不赞成。但能否让革命领袖走上地方戏舞台,当时各方面存在很大争议,焦点是周总理唱秦腔的问题。尽管同意唱和不同意唱者,都包含着对领袖人物的深厚感情,而艺术上的争鸣观点却是相互对立的。唯一的办法是通过艺术实践来检验。1978年2月,经当时的西安市委第一书记王林同志批准,秦腔《西安事变》开始排练。由陈尚华、王霭民、贺孝民、刘幼民任导演;芦东升、张森伶任作曲;主演有郭葆华(饰周恩来)、尹良俗(饰张学良)、张忠义(饰杨虎城)、伍敏中(饰蒋介石)、孙利群(饰宋美玲)、刘棣华(饰小英妈)等,搭配得当,阵容整齐。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也很有气势。探索性的艺术创作过程,是富有意义而又十分艰辛的。
  1978年4月中旬,《西安事变》第一稿内部彩排,文化部特意委托吴雪副部长及有关专家来西安看戏。总体评价试验是成功的,演出是受欢迎的,为古老的秦腔开拓了一条道路,这是个首创;戏站得住,周总理、张学良、杨虎城的塑造都是成功的。吴雪特别指出:“演出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总理可不可以唱的问题。这个唱,我们是接受了,这一点是了不起的。”此后,《西安事变》通过内部试演和再度打磨,又于1979年3月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及文艺界知名人士都出席观看,在文化部组织的座谈会上,首都专家对演出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戏剧大师曹禺著文称赞说:“用戏曲形式塑造领袖形象,塑造周恩来同志的光辉形象,秦腔《西安事变》是第一个”;“我特别注意周副主席的一段唱腔,完全让我服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曹禺先生所说的这段唱,就是“敢迎激流挽狂澜”一大板核心戏。在解决西安事变的日日夜夜,时时处处险象环生。反动军阀、汉奸托派沉渣泛起,亲日派挑拨离间、制造事端,公然叫嚣“打出潼关去,杀掉蒋介石!”企图把水搅浑,以求阴谋得逞,甚至操纵特务机关,暗杀中共地下党员和其他革命分子。对此周恩来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心维系人民群众的安危和中央方针的贯彻执行。此时此刻的心情,犹如狂涛怒卷、惊雷排空,也似烈火中烧,揪心撕肺。然而,他毕竟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一代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肩负着和平解决事变的使命。因此,理智大于感情,冷静大于冲动,从容、沉着、深邃,痛惜、悲怆、激愤等多种思想因素复杂交织,构成了内在感情的强烈撞击,引发了这段宣叙性的重点唱腔。由张森伶作曲、郭葆华演唱的这段戏,总共22句唱词,板式变化多,节奏跳跃大,行腔有创新,排字很讲究,而且在有些地方使用了欢苦音交替的“风搅雪”手法,更显得奇中出巧、别具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地来作赏析:
  [苦音垫板]风云突变天地暗,    
  [苦音垛板]大河上下波涛卷,寒流滚滚漫秦川,满目积雪,
  犹觉得革命战士血更鲜!
  首句起势突兀,紧扣心弦,使人感到时局的严峻。第二句是个长句式,多达27个字,以[苦音垛板](京剧叫“回龙”)处理,跌宕起伏,顿挫分明,体现了人物内心激愤的节奏,有一种奔腾跳跃的动势感。到“满目积雪”四个字时使用“硬音”,为紧接而来的“犹觉得革命战士血更鲜”,作为感情的过渡,也为“血更鲜”的创腔作了铺垫,形成—种反差,实在是很妙的一招。接下来:
  [苦音慢板] 望古城千家与万户,
  都在为祖国把心担。
  黄河长江相哀叹,
  [苦音二六]奔腾咆哮,倾诉着中华民族恨和冤。
  蒋介石对外退让,对内屠杀,民族遭危难,
  那日寇妄图吞并我河山。
  东北三省已沦陷,
  铁蹄下父老含泪仰望山海关。
  共产党代表着人民心愿,
  把民族苦和难一身承担。
  为抗日毛主席指引航向,
  保安县窑洞里彻夜不眠。
  为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
  派遣了代表团来到西安。
  以上14句唱词,使用了[慢板]和[二六]两个板式,全部以苦音处理,主要在于揭示在日寇侵略的铁蹄下,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险,国民党反动派妥协退让的罪恶本质,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亡所担负的历史责任,给人们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抗战紧迫感,值得称道的是,作曲打破了通常所见的模式,涉及颂扬共产党、毛主席的唱词,并没有按花音处理,而是在苦音基调上自然铺叙,这是符合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的。那么下面紧接而来的两句:
  亲日派施阴谋借助民怨,
  投明枪放暗箭制造事端。
  这里两句[二六]偏又以花音来唱,表明周恩来对亲日派的阴谋活动洞察秋毫并藐视他们。与前边的处理互相对比,可谓“要吃甜,加点盐”,这正符合艺术的辩证法,同时也为后边的四句作了铺垫。
  战士碧血翻沧海,
  多年征战知艰难。
  险夷不变应尝胆,
  敢迎激流挽狂澜!
  这四句唱腔,乍一听是苦音[二六],实际上变化很微妙,在第三句“险夷不变”之后的“应尝胆”,演唱时把节奏撒开,跳跃的过门音乐转而为[带板],最后一句又变作花音,“挽狂澜”落在“黄板”,打破了一般的传统程式,实在是大胆的革新创造。作曲用声腔艺术塑造了周恩来的舞台形象,使人物更为血肉丰满、真切感人。而郭葆华的演唱也富有光彩,完全摆脱了“挣着唱”的痕迹,他情动于衷、声发于心,悲怆中见刚劲,奔放中见细腻,表达了人物的内在感情,收到了撼天动地、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周恩来正是以这样的胆识胆略、大智大勇,在最关键时刻同蒋介石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指出:“蒋先生违背孙中山遗嘱,背叛革命,打了十年反革命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不抗日无以图存,不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只有加速灭亡。能识大局,立即实行抗日,实行民主政治,我党既往不咎,张杨两将军也会放你回去,否则你将成为千古罪人!”
  政治舞台上,一代伟人的声音永垂青史;戏曲舞台上,风云人物的演唱长存人间。两者高度的统一与谐和,将会使人们感受到秦腔《西安事变》永恒的艺术魅力。
  2002年12月15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