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三杰的百代绝唱——李正敏,田德年、刘易平演唱《二进宫》赏析

 
  《二进宫》是秦腔传统剧目优秀折子戏。它的本戏叫《忠保国》,又叫《黑叮本》,也叫《赵飞搬兵》。
  这出戏不仅在秦腔舞台上很有影响,其他剧种也广泛流行,如京剧的《大探二》。“大”是《大保国》,“探”指《探皇陵》,“二”即《二进宫》;三折合演习惯称为《大探二》。故事情节与秦腔大致相同。
  牵扯到戏的历史背景,有必要作个简单介绍。因为中国的传统戏曲,有的是有朝有代,史有其事也有其人;有的是有朝有代,但史无其人也无其事,只是一个时代背景;有的则是二者参半,有朝有代,部分人物史有记载,但有的人物则是虚构,剧中故事杜撰成分较多。《二进宫》属于第三种情况,反映的是明穆宗(朱载垕)死后,奸贼篡权谋位、忠良保国除奸的故事。
  大明王朝从太祖朱元璋1368年开国奠基,历经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宜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祜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各朝,到穆宗(朱载垕)驾崩时,已经过了12代帝王、204年历史。朱明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穆宗之后是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4代72年,仅占明朝全部历史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它的末期,正是走向衰败的时期。穆宗晏驾,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图谋篡位,封锁昭阳宫院,想以此控制局势。定国公徐彦昭、兵部侍郎杨波进宫,李妃以国事相托,杨波派人搬兵,最后诛灭了李良奸党。明白了这个大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进宫》的本戏称作《忠保国》,为什么在观众心目中它是一个象征吉祥喜庆的戏。
  而从艺术性方面来讲,是因这个戏偏重于唱功,最容易体现剧种声腔特色,三位主要人物又分别是正旦、花脸、须生三大行当,每个剧团凡演此剧,通常多由有影响的主角联袂出台。秦腔更是如此。欣赏李正敏、田德年、刘易平三位前辈名家的演唱,尤会产生引人人胜、大饱耳福的感受。特别是三位名家均已作古,如今再听他们生前的绝唱遗韵,更显得十分珍贵。至少在两个方面会给人以强烈印象。
  其一,总体力量的优势,是一种最佳阵容的强强联合。
  对李正敏先生,我在以前曾有介绍,事实上观众已多有了解。他是西安狄寨张李村人,素有“秦腔正宗”之誉。田德年先生是长安甘河村人,曾居于“花脸魁首”的位置。刘易平先生是长安郭村人,可称为秦腔之“须生翘楚”。以生平年龄而论,田老最长(1889年生),刘先生次之(1909年生),李先生居后(1915年生);从人文地理而言,同属古都长安,此乃秦腔轴心之地;就工作关系来看,建国后同时供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艺术经历及其影响来说,足迹遍及三秦大地、西北五省区乃至首都北京、大江南北。可谓当之无愧的秦腔三杰。这样的演出阵容,实在是黄金搭档的最佳组合。他们演唱的《二进宫》录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应当说这是流金岁月声腔艺术的最好记录,是秦腔艺术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
  其二,各具特色的演唱,是一次最为默契的珠联璧合。
  我们从《二进宫》的整折里选出其中的经典片断,让三位大师的演唱都能有所展现。自徐彦昭的“太平年间把荣享”开始,到他的“保国离不了杨侍郎”结束,前后总共80多句,主要是三个人物的相互对唱。从唱腔板式来说,有[欢音二六][苦音二六][苦音紧二六][欢音带板][欢音双棰带板][苦音带板)[苦音双棰带板]及[欢音垛板]。虽然叙述性的[二六板]居多,但由于是正旦、花脸、须生三个行当的穿插演唱,欢音与苦音的交错进行,节奏富于变化,流动感极强。而且每个人都发挥了自身嗓音优势,运用了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实际上成为声腔流派的精华荟萃。
  尽管李正敏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冠领群芳,但他从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相反,他从比自己年长7岁的何振中先生身上,吸取了许多长处。因为何先生嗓音清脆,扮相俊美,既工正旦,又兼花衫,唱功突出,表演亦佳,还继承了秦腔传统表演中的“吹火”“撒彩”等绝技,这些较李先生更胜一筹,其演唱风格也别具特色,王绍猷先生曾有赞语:“碧梧鸣凤,翠柳啼莺,壮士闻歌,默然无声。”何况田德年、刘易平也为何振中配演过《二进宫》。自然,李正敏便从何氏的唱腔技巧中吸取了一些特点,并巧妙地化为自己的东西,结合所演人物(李艳妃身为昭阳正宫)身份,在唱腔中既有落难时的凄楚悲切,又不失皇后的雍容气度;既有正旦那浑厚圆润的纯正韵味,又糅进了花衫的某些行腔技巧。听众在他的演唱录音中,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田德年先生的唱腔特点,是高昂洪亮、气势磅礴、吐宇清晰、发音自然,不喉不努不刺耳,一腔一韵重规范。他那独有的“将音”‘膛音”“喘音”“傲音”,好像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他的唱腔没有秦腔花脸的缺点,完全体现了阳刚之美的本质元韵,不愧大家风范。有专家称赞他是秦腔史上正宫老调之佼佼者,堪为一代花面之冠。无论1958年演出团晋京,还是1959年下江南巡演,京剧、昆曲、粤剧的名流大师如袁世海、裘盛戎、侯喜瑞、周信芳等,见了田老都拱拳相敬。由此可知老人家具有何等影响。他的演唱把大明开国元勋徐达后代——徐彦昭忠心保国、匡正驱邪、仗义执言、荐贤举才的豪放性格,表现得十分传神,令人可亲可敬更可颂。  
  刘易平先生在秦腔须生中是德艺声隆的老前辈。他嗓音纯正透亮,极富醇郁韵味,抒情好似清泉滴石,行腔犹如洪钟传声。尤其是他的鼻腔共鸣与其他发声部位的巧妙结合,达到高度协调自然的境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唱念艺术特色。五十年代中央交响乐团来西安,有位歌唱家看了刘先生的戏,对他的唱腔极为推崇,称赞为“标准的秦腔男高音”,并主动登门拜访请教,学习他的发声演唱技巧。1957年8月,梅兰芳大师率团到兰州演出,作为接待委员会委员的刘易平,在招待晚会上演出了《辕门斩子》,梅兰芳艺术理论的研究专家许姬传给予高度评价:“刘先生的唱腔充分表达了杨延景的人物心情,与谭老(京剧耆宿谭鑫培)演的杨延昭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他在秦腔《二进宫》中演唱杨侍郎,自当有过人之处而令观众啧啧赞叹。
  秦腔三杰联手演唱,实在是一次难得的艺术欣赏机会。这里我想用一首小诗,引出他们的《二进宫》精华片断来:
  秦腔传唱二进宫,名家神韵各不同。
  花脸魁首气势壮,敏腔从来属正宗。
  须生翘楚声如磐,徐杨为国心赤诚。
  艳妃对此当有愧,还需忠良保大明。
  2002年8月25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