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各类学校遗址 朝鲜革命军政学校遗址——罗家坪

    
    为了给朝鲜培养军政干部,完成民族的解放,1942年11月在华北太行山区成立了朝鲜革命军政学校。1944年4月7日迁到延安川口村。9月,又在罗家坪选定新址修建校舍。依山挖出几十孔土窑洞,修平房17间,并于12月10日落成。学员大部分来自敌后根据地进行过抗日斗争的朝鲜义勇军官兵,还有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工作过的朝鲜族同志,先后参加学习的有200余人。
    1945年2月5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朱德、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等到会祝贺。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延安大学、日本人民解放同盟和朝鲜独立同盟等单位,派代表参加并送了贺辞。朱德在讲话中勉励朝鲜同志“学习怎样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武装,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要学习军事、政治,还有经济和生产。”
    学校开设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学、日本问题、朝鲜问题等课程。校长金白渊,副校长朴一禹。
    中共召开“七大“会议时,朴一禹应邀列席,并在5月21日的大会上发表讲演。
    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撤离延安开赴东北,后迁回朝鲜。
    遗址现存石窑洞4孔及山上的部分土窑洞。
    (见《延安干部学校教育》)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