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紧组建陕甘边特委的同时,中共陕西省委也密切关注着陕甘边区游击队的领导与指挥工作。1933年2月7日,渭北游击队第一大队政委金天华给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写道:“(陕甘)边区最近正式编制起五个游击队,农联会建立起六个,有二三十万灾民分粮斗争非常的高涨,与敌人的武装斗争扩大起来了。”①根据这一形势,陕西省委于3月7日向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及第二团党委发出指示信,要求:“红二十六军应即成立一指挥部,指挥边区耀县、宜君一带的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在指挥部之下应有一中心部队,作为生长成正式红军的骨干。”②陕西省委在这封指示信中还决定:“在三原、富平另外成立一游击队指挥机关,指挥当地游击战争,这一指挥机关与红二十六军发生横的关系,对敌人‘围剿’做有计划的反攻。”③
杜衡等接到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信后,于3月中旬在照金兔儿梁组建了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任政委。此后,黄子文、吴岱峰先后接任总指挥,张秀山接任政委。
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后不久,中共陕西省委于3月15日发出给红二十六军的指示信,指出:“你们现在成立的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省委认为是不适合的,应该取消。你们应立即组织边区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以统一红军和游击队及一切群众武装的领导。”④由于3月23日省委进行改组,陕西省委的这一指示没有得到贯彻。
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的组建,使边区游击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加强了边区游击队的领导,并从政治上、组织上对游击队进行了彻底整顿,先后遣散了一批纪律涣散、成分不纯的人员,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开展了阶级教育和纪律教育,从而提高了游击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在边区特委的领导下,还大力进行武装群众的工作,在各区、乡、村普遍组建了农民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在站岗放哨、肃清敌特、维护革命秩序、保卫斗争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还发动群众,整修薛家寨的天然岩洞,据险筑堡,先后设立了红军后方医院、被服厂、修械所、军需仓库和关押豪绅地主的监狱。
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的成立,不仅加强了边区军事斗争的力量,也为陕甘边革命委员会的重新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①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72页。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73页。
③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73页。
④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