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西北革命根据地史
三、重建陕甘边革命委员会


    1932年4月上旬在正宁县寺村原成立的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陕甘游击队撤离后,由于失去依托而停止活动。随着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逐步形成,重新建立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为中共陕西省委和红二十六军的重要任务。
    1933年3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在给红二十六军的指示信中明确要求:“根据照金一带政治经济与群众斗争的条件,二十六军应一分钟都不放松的在最广泛的分粮斗争中,立即组织和发动群众没收豪绅地主、香山寺的土地财产,平均分配给苦力、雇农、贫农、中农,彻底摧毁豪绅地主的反动统治,建立边区革命委员会的临时革命政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的动员群众,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为土地革命与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的粉碎敌人‘围剿’,争取我们的胜利。”①指示信要求:“彻底摧毁当地反革命的政府机关,组织苏维埃的政府机关,应该从当地群众及游击队中,选择可靠的党员和非党员来加强陕甘边苏区的革命委员会来领导农民斗争,扑灭反革命的势力与夺取武装。革命委员会须很快宣布全国苏大会②的一切决议与法令,并努力实现这些法令。他应该根据苏维埃的组织法,来组织村、乡、县以至全边区的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这里应该特别注意保证在苏维埃政权中的无产阶级与雇农的骨干及党的领导。”③指示信要求:“在现时条件之下,立刻由农联④、游击队、共产党、红二十六军代表共同组成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必须执行一切政权的任务。”⑤
    4月5日,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照金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陕甘边革命委员会。贫苦农民代表周冬至任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兼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下设土地、粮食、经济、肃反等部门。王满堂任土地委员,姬守祥任粮食委员,杨在泉任经济委员,王万亮任肃反委员。
    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重新成立时,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已扩展到北迄马栏川,南抵爷台山,东至沮河,西至淳化原畔,南北长约40多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的广大地区,人口近60万。
    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重新建立后,还先后领导建立了照金、香山、芋园、七界石、老爷岭、桃渠原、马栏川等区、乡、村革命委员会,并选举一批有觉悟、有威望的干部担任这些基层政权的领导职务,逐步建立起根据地的革命新秩序。
    ①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75—176页。
    ②  指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又称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③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塞、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89页。
    ④  即农民联合会。
    ⑤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83页。

西北革命根据地史/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