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西北革命根据地史
二、阎家洼子会议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第一次“围剿”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谢子长、政委郭洪涛、参谋长贺晋年率陕北游击队第一、第二、第五支队及赤卫大队200余人,于7月18日由安定南下,7月23日在南梁阎家洼子与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会合。高朗亭在1980年所写的《开展陕北红军游击战争的片断回忆》一文中写道:“谢子长、刘志丹等老战友重逢,叙旧言欢。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①和红四十二师召开了欢迎大会,杀猪宰羊,表示慰问。还邀请陕北游击队参观了荔园堡的红军军政干部学校,介绍了陕甘边工农民主政权建设和部队生活管理的经验,搞了战术演习,并派人到陕北游击队讲解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以及在陕甘边地区的执行情况。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派人慰问了红四十二师和陕甘边游击队的伤病员,并介绍了陕北游击队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兄弟部队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热情场面,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团结、战斗友谊。”②
    7月25日③,中共陕甘边区特委、红四十二师党委和中共陕北特委、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阎家洼子召开了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谢子长、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郭洪涛、贺晋年、龚逢春及红四十二师连以上干部和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支队长以上干部。
    在这次会议上,谢子长作为中共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传达了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和中央驻北方代表给红二十六军的两封指示信。信中对红二十六军进行了错误的批评,例如指责红二十六军是“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逃跑主义”“梢山主义”“枪杆子万能”“浓厚的土匪色彩”等。这两封信宣读后,进行了讨论。会后,由四十二师龚逢春整理了记录,送给了中央驻北方代表。
    会议决定,免去高岗担任的红四十二师政委职务,前往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受训(后因故未去),红四十二师政委一职由谢子长兼任,并决定由贺晋年接替谢子长任陕北游击队总指挥。会议决定,红四十二师第三团由谢子长率领,北上陕北,协助陕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会后,红四十二师向陕北游击队调拨了100余支步枪和一部分银元。
    8月初,红四十二师第三团随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由南梁地区出发,北上陕北。
    阎家洼子会议以后,谢子长于同年9月5日致信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信中写道:“联席会一致的认为领导关中、陕甘边、陕北、甘宁等地的实际工作里,需要中央派得力同志去组织西北代表团,或组织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西北全部工作。”并要求中央派军、政同志领导四十二师。④
    在此之前,中共陕北特委于8月17日致信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汇报了有关工作。其中关于红二十六军的有关情况,中共陕北特委在汇报中说:“红二十六军最近已彻底的转变脱离群众的倾向,坚决地开展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获得很好的成绩。建立了陕甘边区庆阳、保安等的群众组织,游击战争也日益扩大,关中游击队有一倍的发展。保安、庆阳、中部的游击队都有扩大,十月革命正式召集群众代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府,最近骑兵团向南发展,步兵团向北行动,和陕北独立师汇合,解决敌人弱点。”⑤
    红四十二师第三团进入陕北后,在谢子长指挥下,先后参加了安定景武家塌、绥德张家圪台、清涧河口等战斗。此后,红三团又参加了横山董家寺战斗。董家寺战斗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地方当局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被彻底粉碎。
    在完成支持陕北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任务后,红四十二师第三团于9月上旬离开安定县,经保安县到达庆阳北部地区。
    ①  时为陕甘边革命委员会。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677页。
    ③  一说7月28日。
    ④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32—233页。
    ⑤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31页。


西北革命根据地史/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